淘客熙熙

主题:【随想】今年下半年北京上海两地的古典音乐演出 -- 雪个

共:💬27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晕了,你怎么老跟我相反

贝多芬钢协我喜欢1,3,5,这个4。。。也许因为没听到合意的版本。肯普夫的怎么样?反正他的钢协我非常喜欢。查了一下,第4钢协我有阿牢、吉利尔斯、巴克豪斯、SERKIN(这个肯定是不行的了,哈哈)、肯普夫,应该还有李赫特和米开朗杰利的。PHILIPS那套贝多芬大全集里面是谁演奏的?那个我有。

第5,这几天正在着迷。有趣的是,我听了N个人的都没觉得第5好听,直到POLLINI的 版本。ZIMMERMAN的钢协我的是维也纳爱乐和伯恩斯坦?不喜欢。

家园 噢对了,忘了说瓦格纳

第一次听瓦格纳绝对是震撼。。。感觉跟以前听过的所有歌剧都不是一个类型,他的音乐真的很棒。不过唱起来就有点。。。

现在还没想听歌剧,精力有限,先挑最有兴趣的来

家园 艺术系的学生

不跟其他专业的来往也有道理啊,他们本来就比较特殊

错过李云迪还好,他的现场不比CD好。可别错过朗朗了

家园 国内现在所谓“高雅艺术”有哄抬层次之嫌

这样下去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家园 朗朗弹拉二应该不错

过去不太喜欢他,很大原因可能在他的做派上。记得太傅贴过一个他穿唐装弹肖邦夜曲Op.27的录象,那个是很不错的演奏。

小李子还是继续李斯特的为好,或者和周某伦玩过界也成,他和李传韵这两李都属于脑浆分配不均匀的天才白痴。

贝五如果让孔祥东来怎么样?他没有赶上现在的时代,昙花一现有点可惜了。

丁建华的嗓音现在衰落的挺厉害的,和配“追捕”全盛时期相去甚远。说来好笑,和上译厂这些大腕除了在银幕上欣赏他们的表演,平时的生活中竟然也有交集。上译厂比较小,没有自己的独立的食堂,他们和俺在一口锅里搅和过三枚大子一份的大众汤。

家园 花 别光说 那天蒸个上译厂的包子 让哥几个瞅瞅
家园 如果不张口,那几个大腕还不如平常人呢

蒸包子不敢,不嫌嘴拙,有机会说几个笑话和掌故开开心吧。

译制厂,美影厂和技术厂要比漕宝路的上影厂风光差多了,经过时不由少了很多敬畏心情,大腕上下班也是挤车或者跨一部破烂溜丢老驴,不过那时候大家都这样,有几位学部委员没骑过自行车搬过蜂窝煤?

家园 很想一睹李传韵的风采

听过他的琴,不错。比很多人猛捧的黄蒙拉强太多了。

上译厂的故事,写来看看?

家园 今天给你打败了

本来预备力挺蒙蒙的,毕竟很多年来一直看好他。正拿出他和李传韵的录音做个比较,岂料给个打上门来的俄国老头给搅了。

老头曾在某个还算知名的乐团,后来得了帕金森病退休了,有个林绍亮的录音就是和老头的乐团合作,老头那时候是首席,也是铁竿的亮粉。惟独在两人中取了李传韵的拷贝走路,叫俺如何不想他,郁闷。

有关上译厂能想起的都是些生活小事,大腕们平时的声音除了有点拿腔拿调外好象并未见怎么漂亮,外表就不再打击各位心里的美好形象了。优秀配音中翻译和译制导演以及录音师这些幕后英雄的功劳占了很大部分。乔榛和曹雷因为是话剧出身,声音有点特别,在配音上反而不见好。当时童自荣的声音真是漂亮,很难忘记。

试试这个黄蒙拉的视频,中间有段贝多芬奏鸣曲还不错:

[RM=480,360]http://www.rthk.org.hk/rthk/tv/youngchineseperformers/20060827.ram[/RM]

家园 我听过李传韵的现场

炫技的成分很强。

但第一次听他的碟的时候,确实很震撼。

建议不要听他的现场。

李其人,中听不中看。。。

家园 嗯,听完了

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李传韵这几年是不是走下坡路了,好久没见到他的新东西出来,还是流通渠道有了问题?

视频里的这段贝多芬的春天,谁钢琴伴奏的?春天的名版实在是太多了

家园 嗯 ,我看过电视上对他的采访

他可能是随意了一些,如果这样下去的话。。。

我就是第一次听他的碟感觉特别震撼怎么说呢,就是有的人,有的东西是生来具有的,这个没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