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研修生 -- 萨苏

共:💬175 🌺2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偷渡费基本都是靠高利贷

要是手上有个几十万,谁愿意吃那个苦头?

家园 呵呵

俺不是跟你争论啥,只是把看到的说说。你说的看病免费的事情,网上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俺也不争,具体咋回事西西河里在国外的人多的是,大家心里都清楚。

我想说的是偷渡的人偷渡也不容易,不值得效仿。国内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哪来钱偷渡呢?何况去福建,浙江跑跑你就知道了,现在想出来的人越来越少,这不是俺说的,是在美国的一个长乐哥们说的。你光看到他们现在的风光了,背后的辛苦和偷渡的艰辛呢。偷渡付出的代价并不小,有这毅力和经济实力,国内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家园 你的发言,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家园 这可能不是抬杠

估计你对福清了解不多。

老实说,偷渡到国外,要借高利贷,很多人要多次闯关才能成功,然后很多人还要挨蛇头毒打,身份解决后工作倒不是最难受的事情,最难受的是孤独。有些人难免吃喝嫖赌,结果原来两年可以还清的高利贷要四五年才还清;但是多数人还是挺下来了。

家园 你没看我上面的回帖吗?

不是跟你说的一个意思吗?

家园 说话放尊重点
呵呵
家园 把美国的经验套到英国是没有用的

关于英国的NHS情况,你可以咨询一下英国的河友。

家园 好的
家园 【原创】我看到的研修生

我正好在静冈。学日语时认识了一批研修生,基本来自东北,20多岁刚出头,有几个还是大学毕业。现实如此,虽然明知过来纯粹打工,学不到技术,还是会选择来,因为再怎么着,挣得也比家里多。

这边都是和渔业有关的工作。女的处理鱼,辛苦主要由于一天到头都是站着。有个小姑娘和我说,旺季的时候特别累,每天工作接近13个小时,但是她也愿意,因为这样可以有额外的加班费(这个从第二年开始。第一年剥削更厉害,一个月只给6万日元,但包吃住。第二年开始升为12万,但要加收房租,相当于拿8万,再加上加班费,所以他们愿意加班)。

男的则是出海打鱼,可能相对比较辛苦些,因为我见到一个男孩,告诉我说三年前刚来日本时150斤,而现在不到130多斤。黑黑瘦瘦,很结实。我说这身材很好,回家后要好好保持住——他刚刚到期回大连了。临行前很留恋在日本的生活,一方面在这儿有了女朋友,而且现在那个工作他也很顺手无所谓了。他很想留下来,但是日本公司只准他们呆三年,绝对不留。一方面可能要加工资,一方面可能不愿意让这些人在这儿扎根。这是个对日本感觉很好的研修生。

另外,我遇到的研修生们,都是些80后,年轻,有活力,对以后生活充满希望。我没有遇到那些凄惨的例子。因为这些人我是在日语教室里认识的。能有余力去学习日语,所以应该不是很差(剥削是一定的了)。另外我感触很深的是,他们对金钱的观念和以前的研修生们不同,虽希望多攒钱,但是也不会太亏待自己,空闲时间经常去玩,什么迪斯尼,樱花节,神社都赶着去玩,比我玩的地方多多了。然后他们也会买数码相机,DV,ipod什么的,还告诉我计划买计算机。我和他们大概也就10岁的差距,可是觉得他们比我活得超前多了。

家园 都是崇洋媚外惹的祸???

"都是崇洋媚外惹的祸,觉得国外遍地黄金。在国内吃不了的苦,到国外都心甘情愿的去吃,哪怕更苦,更累,被歧视。"

根据我对几个偷渡客朋友的了解,我不能同意你的这个观点。

我认识的这几个朋友,还有他们偷渡出国的亲戚朋友,最高文化可能就是高中毕业。在国内,不管他们如何吃苦耐劳,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可能就是干你说的最次的活,而且是一辈子。出国苦几年,回国后就可以享受下面几十年。这和崇洋媚外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他们里面的很多人出国前对国外的艰苦生活往往有某种程度上的了解,不是都会认为国外遍地是黄金的。

说到底,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衡量之后取最大利益而已。

家园 我看这个制度黑暗面多些

可能因为我当时做义务翻译的时候,主要是在当地市政府协助处理研修生和雇主的纠纷。研修生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是不会求助当地政府的。

家园 你回帖能不能嘴里干净点

无论什么观点,都不要对别人人身攻击吧,我说的再不合理,也没攻击你吧,你写这些什么意思呢?

家园 你为什么要抓住一句话攻击呢?

本来下面都把事情说清楚了,我对偷渡客的看法你也了解。现在你又来加一帖,还专门挑一句话出来批,啥意思呢?想把俺打倒?呵呵

俺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国外低人一等,受尽蛇头欺凌,吃够黑工的苦头,这也有错?

家园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讨论也是攻击的话

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家园 我感觉这可能和具体的地方有关

甚至可能和运气有关。

我嫂子的妹妹去日本干了三年研修生,还挺高兴的,赚了份比较好的嫁妆钱回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