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给西西河河神的几点建议 -- 梁东

共:💬76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某的主意

看见上面说办杂志以及成本收入什么的。想起某前几天去白蹭的一个管风琴演奏。

当时一边听管风琴一边就在考虑整个活动的运作模式,因为这个多少和某的专业以及目前的一个project有关。

老实说,某是不太希望看到西西河进行商业运作。呵呵,所以空想了一个民间社团的proposal

呵呵又是某拍脑袋的瞎想。各位大老看了笑笑也好。

一、管风琴演奏与民间社团

二、西西河的proposal

家园 一、管风琴演奏与民间社团

移到这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二、西西河的proposal

移到这里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马大哥的革命性又高扬起来啦

办书店可以,先做以下几件事:

一、书店需要多少投资?

二、书店如何定位?

三、书店的目的是什么?

四、书店的效益如何计算?

五、书店与西西河有什么关系?

六、书店预设何地,当地基本环境如何?

马大哥千万别说,要开一个毛大爹主题中文书店,开店的地方,是德裔路德宗聚居区。

家园 你谈的,应该是“非盈利组织”

这种非盈利组织,已经是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童子军。这些组织主要靠会费和社会捐助运行,到一定规模能得到政府支持。组织本身靠志愿者和很少的专职人员运行。对外,组织负相应法律责任并每年向政府税务部门递交审计报告。不要小看非盈利组织的实力,加拿大有一年,年度国家税收居然有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是由非盈利组织完成的。

回到俺们中国,这种非盈利组织,还不适合现有状况。原因有二:

一、中国还没有那么多闲人,愿意做一些纯粹为自己和他人开心的志愿工作。中国人,现在都在突飞猛进的拼搏以求“自我实现”,享受私生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还不是中国人的生活目标。

二、中国还没有那种非盈利的概念。做任何事,无论是交朋友还是信宗教,都要实现点什么,从免费午餐到学外语,最好连带提供找工作的机会,要是能结识个有实力的做两笔大生意,那才是不白忙一回。于是呢,中国人组成的社团,如果不在第一年就乌烟瘴气,那真是烧高香了。这些年,从残联到希望工程,就没听说过不出彩的。

我衷心希望,中国出现千千万万个非盈利组织。当然包括西西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没办法。看浮老兄这么积极。

俺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浮少奇"啊。。

俺也只好也提提主意。

当落后分子,哪里是革命者的积极态度哩?!会让浮老笑话的。。

先网络售书,把河里大牛牛已经出的书卖卖,试个点吗。1,投资少,2文化主题有了,3,宣传西河水深,面广,4,绝对跟西河有关,5,书店不要地盘,存货放作者处,放老铁处都可。

简直就是0资本运作,一本万利啊!!!!

邓爷爷说”要摸“。铁手主业干嘛的不知道。你上来就让铁哥,什么平面,立体,媒体,关系,资本的全面铺开。老铁有那家底吗(小声问一句,铁哥你有么?)。现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勿以事小而不为么。

家园 ~~不错,这个是个好主意啊~~要花~~
家园 说的对!
家园 嘻嘻,国内现在有一些这样的组织

某proposed的西西河society应该是这种组织中的一种比较特别的一种小组织。

浮云大人说到,就先简单说一下某知道的我国的情况

这样的组织称NPO或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但在我国要完全地non-government非常难

非盈利组织的提法,现在用得少了,多少有因为非盈利与零运作成本之间的纠缠

从组织形态来说,我国有三类NGO:

1、跟政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NGO:比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等

2、国际NGO:绿色和平进中国是这两年的事,不过有不少国际NGO如TNC在云南做了十几年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了

3、基本上完全民间的甚至草根的NGO:做得成功的当数梁从戒的自然之友。对了,这一块的人坚持他们叫民间组织,不叫非政府组织。其中缘由,呵呵,大家也能明白一二。

国内纯粹的民间NGO的也是会员制,不过他们的会费收入一块占整个财政预算非常小的一块。

大块啊,大块,这个大块啊,嗯,主要来自国外基金会。

这成了民间NGO被一些人攻击的原因,比如在一个关于建水坝的讨论上,环保组织被人说成是美帝的代理人。暴汗。

更糟糕的是,这种钱的来源也确实限制了民间组织的发展。国内有一些民间组织会用很大的精力去申请国外大基金会的钱,虽然他们是不得不如此。

国人自己的捐款,如浮云大人所说,不现实。

至于我国新兴的大富阶层,由于我国的捐赠法以及减税问题,目前尚不明朗。倒是有大富通过捐款攒政治资本的,不过这样的捐款就走到那些跟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组织哪里去了。

如果西西河要走非商业化的运作,某的定位是先努力做成organ society那样的兴趣团体,

organ society跟医生无国界那样的组织的区别在于:后者应该属于慈善组织,参加者并不直接受益。

organ society还能为会员提供一些服务的组织,因为如果没有这个society,大家就没organ听了。

西西河现在还是不要涉及什么慈善义举之类的吧,只是大家自己为自己服务、一起做个团体罢。

要是能做做,至少可以算是一种商业化之外的尝试。华文社区第一个?

先做起来了,能够维持西西河,出杂志,然后再走其他实体,书店?出版社?甚至最后做成大的foundation,设立个什么华语创作奖之类的。

嘻嘻,不过这就纯粹是先画个饼了,小的社团能做起来,大约就要有千惊万险、争争吵吵、劳心劳力。

所以如果西西河的大老们真的决定一试,其实也真算善举了

成了,是榜样的作用。不成,,嗯,算是尝试了一次,后面的人再做也许会容易些。

不是某要唱衰。作为河里人,自然是希望成了。不过最好先想到最坏,再做打算,遇到问题也容易承受。

嘻嘻,还是瞎说的啊,错了表骂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革命者都是这打法,真是革命啊

你上来就让铁哥,什么平面,立体,媒体,关系,资本的全面铺开

我和铁手有多大仇啊,给他出这种主意?大凡在外面混过的都明白,这铺开的有多快,结束得就会多利索。

你今天要是不说清楚,这主意是你马大哥的不是我浮云,我就跟你没完哩。

家园 俺提得是无本万利的网络书店。

其他于俺无关。浮老上来就说

我和铁手有多大仇啊,给他出这种主意?
。不太和谐啊。

要警惕,不要伤害众网友兄弟的感情。嗯。。。哈哈哈哈哈

家园 还有一点要跟一说浮云大人说

就是这个关于组织运作成本的问题

组织本身靠志愿者和很少的专职人员运行。

这些组织确实是有很多志愿者,但是某感觉如果做一个统计的话,专职人员应该还是不少的。是职业的一种。

某手头没有数据,不过有个故事,侧面证明一下。

某这边有一个学院,号称是做国际商务和国际关系的,其中有一个focus(一个方向?)是中国。这个focus里主要由我国来的学生和美国学生组成。(费话一句) 大家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都要说说自己做这个focus会再具体做哪一方面。

某有一个朋友在其中,说中国学生都说做商业,美国学生多说做NGO(汗,据说他们说要通过NGO去改变中国)。

若NGO是低报酬的工作,那么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美国学生跃跃欲试。

此外,今年有个基金会招个中国地区representative,应该是最大头,年薪是$134,000-249,000。反正某看来是天文数字,

嘻嘻,说这些是觉得要做之前,有些事情大家还是应该考虑清楚。

最好不要希望整个society都靠义务劳动来运作,这个太难。这个劳动报酬应该是没什么错的吧。

单纯靠慈善靠goodwill,是很难转的。即便是美国也还有减税等等政策。

国外的志愿者如何某不清楚,国内大一些的草根NGO志愿者来志愿工作的时候,是可以报销一定额度的车马费的,而且一般会提供饭食。

所以西西河society如果要运作至少要把这一些讨论进去。

嘻嘻,某的一个同学回国工作。一美国老师问工资几何啊。答曰不知。

美国老师寻教育某等:不要羞于谈money,是你应得的就是。money is not dirty. 用钱能做事,不是为钱所驱没什么羞愧的。大意如此,原话就记得一句

嘻嘻嘻。某又是纯粹胡说。某没经过什么事一直从学校到学校。说错了,浮云大人表生某气,教导某就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等我被封的
家园 说了就是开心

嘛错不错的。

学校到学校也没错。俺大半辈子就是混学校

家园 你说的那个什么水坝,就是怒江那事儿吧

无论正反方,都是一地鸡毛。真是太有中国特色了。

俺现在一见着这类话题,立马掩耳疾走。不用说参与,我在旁边看一眼都嫌闹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