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海外豪杰传 之 郑信(昭)(兼答 jlanu) -- 任爱杰

共:💬60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历史就是现在对过去的假定

想怎么假定就怎么假定!千方百计收集自己想要的证据;实在没有证据,就自己做一个。中外古今大抵如此!

家园 用来吹牛还可以。想要别人承认,自己做的,恐怕不行,呵呵
家园 问题不在于别人是不是承认,而在于怎样教育自己人

日本在二战战败之前,一直在历史教科书里宣传“天皇万世一系”。结果,历史上真正存在的女王卑弥乎就被列为禁止教授的知识。因为这和“天皇万世一系”冲突。而日本人也就这么相信了。而且还认为天皇是“现人神”。

美国的历史教育也是这么一回事。美国的传统史书一直把美国对西部的开发描写成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的白人历史。主旋律也是很强的。

泰国实在没有什么历史高手,只好从《三国演义》里取材。结果弄出这么一个大笑话。

不过,咱们自己的历史也差不多,什么狗屁皇帝都可以追朔出一个显赫的祖先来。

家园 【文摘】漫谈消失的国度-从暹罗谈起 ding and wait for the new

by 有女同车

5000年的世界历史,无数湮没的国度被封存在历史长河的卷册之中,本系列中笔者打算介绍那些已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的国家。 这些国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国家改名了,虽然国家仍在,但那些曾经在历史中闪光过的名字比如暹罗 、波斯,却已成为了历史名词。第二类是那些瓦解的国家,比如著名的苏联、奥匈帝国等等。最后一类是真正消失的国度,比如中世纪在欧亚曾经强盛一时的可萨帝国、伏尔加保加尔汗国,勃艮第王(公)国,洛林王(公)国等。本系列把重点放在最后一类真正消失的国度上。 不过,我们的系列却要从改名的暹罗开始。

一,从暹罗谈起。

明天就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光辉节日。本系列就从一段抗战往事谈起,这段往事和暹罗国名的更迭有关。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9世纪席卷全欧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意识蔓延到了亚洲。三十年代的暹罗 王国,其国家经济命脉大部分掌握在占暹罗 人口10%的华人手里,随着泰人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发,暹罗华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危险。1931年9月,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支持下, 日关东军悍然夺取我东北。消息传到暹罗,暹罗的军人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意识到,当地的华人已经不可能获得其母国的保护了。1932年6月24日,以皮蓬将军为首的陆军乘国王拉玛七世离开曼谷外出避暑之际,发动不流血政变,迫使国王放弃绝对君权,颁布宪法,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1934年,拉玛七世出国就医,并在次年在欧洲宣布退位,皮蓬宣布在瑞士读书的拉玛八世即位,但拉玛八世在此后1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未回国,暹罗的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暹罗军人建立起了军人政权。

军人夺取政权后,立刻激进地推行所谓的“国家主义”政策,他们将大量土地和工厂收归国有,推行全民教育,并开始大力扩张军备,暹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军费预算也迅速增加到了国家预算的30%。1938年,皮蓬当选泰国总理,皮蓬是墨索里尼的狂热信徒,于是暹罗政权迅速转为了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

1939年初,皮蓬逮捕了大批反对派人士,处决了其中的数十人,这是暹罗王国1个多世纪来首次处死政治犯。随后皮蓬即将矛头对准了暹罗华人,当地所有华人报纸和学校被关闭,华人企业被没收或被强征高出数倍的商业税。数以10万计的华人失去了财产和家园,并遭到驱逐。数月之后,皮蓬将国名暹罗(Siam)改为泰国(Thailand 或Prathet Thai,)。这是个国家民族主义情绪极强的国名,它暗指泰国是所有泰语族民族的统一体,这里包括了泰人、老挝人和掸人,但却将占该国人口10%强的华人排除了出去。皮蓬政权更是高喊出了口号:“泰国是泰人的泰国“(Thailand for Thai)。

1940年,法国沦陷,皮蓬政权为了报复法国在1893年和1904年对泰国的入侵,发动了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战争,至1941年,泰军在陆空两线占据优势,但其海军被法军歼灭,日本此时充当了调停人的角色,他迫使法属印度支那退出战争,泰国则夺取了法属老挝和柬埔寨的多处土地。此后泰国坚决地投进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怀抱。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政府和泰国皮蓬政府迅速结成正式同盟,由于当时的中缅和中越边境依然在中国军队的顽强保卫之下,日军无法从此处进入东南亚。于是日本大军借道泰国,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缅甸和马来半岛。作为回报,日军同意泰国入侵缅甸北部的掸邦,1942年初,泰国正式吞并了掸邦。1942年1月,皮蓬政府甚至正式向英美宣战,但好笑的是当时泰国驻美大使脑子还算清醒,居然抗命未将宣战书递交美国政府,泰国侥幸逃脱了美国的报复。

1944年,日本的失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泰国开始遭受英军航空兵猛烈而持续的轰炸,皮蓬政府很快倒台,新政府一边从占领的英属和法属土地上迅速撤军,但同时又继续保持和日本的友好同盟关系。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英国白厅政府要求将泰国作为战败国对待,但美国为了在印度支那牵制英法的势力,拒绝了英法的要求,泰国侥幸地逃脱了战败的命运,甚至连道歉也不需要了。

战后,泰国新政府为了表示和皮蓬的国家主义制度决裂,将国名再次改回了暹罗,作为战胜国子民的华人再次受到了善待。然而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1946年,国王拉玛八世被刺,亲中的普里迪总理被指控和谋杀有牵连,不得不于1947年11月宣布辞职,并流亡中国北京。随着冷战的加剧,得到美国支持的皮蓬军人势力再次上台,这个在二战中具有重大战犯嫌疑的军人,再次主宰了泰国政权。1949年,皮蓬将暹罗再次改名为泰国。“暹罗”这个无数中华子民曾经用血汗开拓过的国度,从此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20世纪亚洲各国在民族主义意识下改名的国家很多。1972年,锡兰(Ceylon)军人政变上台后,将国名改为僧伽罗文古名的斯里兰卡(Sri Lanka)。 1988年9月, 缅甸军人推翻尼温将军的社会主义政权,次年将国名Burma 改为缅语的Myanmar.

波斯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波斯的英文名Persia来源于古希腊人对他的称呼Persis, 此后西方人就一直称呼其为波斯。然而在波斯国内,阿契门尼德王朝时,他们称自己的国家为Parsa,但从萨珊王朝之后,波斯人一直称呼自己的国家为Iran,即伊朗。1935年3月21日,伊朗巴列维王朝国王拉扎正式要求国际社会改称其国家的传统名称Iran , 得到了所有国家的响应。于是一个远比“波斯”响亮的国名“伊朗”走上了国际舞台。

这里联想到中国国名的一个问题,China 这个英文国名事实上是非常奇怪的, 他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说是关系不明,无论China 的含义是秦、契丹、支那还是瓷器,其中国的含义都是片面甚至是负面的。尤其是“Chi-”这个词缀在英语中的含义偏贬义,比如chichi, chicken等等。 笔者在外求学时,往往很自豪地想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可惜我提“Zhong Guo”或“Chonggo”居然没人听得懂,非要带点屈辱地发出这个和中文国名发音毫无关系的“chi-”音才能让人恍然大悟,很是不爽。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大发布法令,宣布中国所有地名的英文译名均采用汉语拼音,于是那个语义含贬的“ Peking”从此被抛弃,而响亮的“Beijing”则很快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完全接受, 但那个法令为什么唯独把国名排除了出去呢? 西方人称台湾为“福摩沙”令人如此刺耳,我们接受“契尔那”为什么那么自然呢? 大大方方地把“China”更名为“Zhong Guo”难道不是堂堂正正的事情吗?

家园 也不是禁止传授,据井上清回忆

他考上帝国大学历史系后,和其他历史系的新生一起接受新生教育。讲课的教授公然说:“作为教育的历史和作为学术的历史是不同的,比如皇纪多了六百年(即神武天皇不是于前660年即位而是公元前一世纪建立大和王权,之所以有六百年之差纯粹是编写史书时将即位年前推21个辛酉年),这在学术上是定论,但是因为一直是教授2600年的,所以就不能不那样讲”

家园 呵呵,那种加入有什么意义,你能统治吗?

加入也就如越南和朝鲜一样,无论是历史和现代都没有什么意义!

家园 卑弥乎现在都成了日本色情品牌了
家园 就算中国人来自两河流域也攀不上白人亲戚,苏美尔人据说是黄种人
家园 伊朗这个名字似乎比波斯更为古老,据说来源于“Aryan”

即曾经很有名的“雅利安”人

家园 何止!洪秀全、孙中山、邓小平、李光耀等等都是客家人

随便SOU了一下,让你知道利害。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204/3819.shtml
http://hi.baidu.com/%BD%F5%B2%A9/blog/item/f8e0902a21bf942cd52af165.html

家园 郑信是潮汕人

来自潮汕澄海.所谓"郑王故里".传说是很多的,只是解放后很多东西都破坏了.在我的故乡-澄海的"樟林古港",据说郑信他爹就是在这上船去"过番"的.后来有一两位泰国总理副总理也据说祖上来自樟林,我读小学中学时来过一位,在某棵据说有什么纪念意义的榕树下磕头.

郑信当为中泰混血儿.据乡里传言,郑王起兵,治国,靠的都是一帮华人老乡,后来被暗杀,亦是由于其中国血统引起政变.而政变者畏宗主国--清庭,竟然还假冒为郑王之子请封.

在樟林古港,很多家庭都有泰国亲戚.一个无名的小镇,有很多庭院深深的大宅门,让人隐约可以想见此地似曾小小兴亡.小时候我曾经天天去一个小伙伴家做作业.也是一个很深的大宅门,十年前听说,她家宅门被列为文物了,因为祖上曾当过郑王的宰相,家里还保存若干信物~

家园 这哥们儿是不是94赶跑缅甸人的将军?

貌似在曼谷还有1郑皇庙

家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于是那个语义含贬的“ Peking”从此被抛弃,而响亮的“Beijing”则很快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完全接受,

北大的英文名可不是响亮的“Beijing University”

外链出处

家园 BJU这个简称有点那啥,且没有PKU酷

比如“敢惹北大的,小心PK你”,多酷啊

家园 松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任兄的文章只要没和熊猫挂钩,还是颇直得一看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