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不美,乡中水(一) -- 履虎尾

共:💬171 🌺3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文!茶叶飘香——
家园 是的,污染太厉害了
家园 啧啧,这三峡的水如何饮得

那年过三峡,当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看来古代三峡的水清多了 哎,不要让后代戳脊梁骂才好。

家园 喝茶要用75度的水,太开了反 不对了
家园 六安茶当指六安瓜片

至今仍是大大的有名。先总理周公甚是喜爱,盖睹物思人......

老君眉就只能猜度了。有绿茶青黛弯宛似眉,故称眉茶。作为绿茶的一个子类,长期以来,眉茶产量在绿茶中高居首位,几乎所有中国绿茶产区都产眉茶。其个中翘楚,当属屯溪、婺源。

老君者,多皓首。绿茶见白,必有毫。也许老君眉指的是一种有毫眉茶。

成窑、六安、屯溪、婺源,均离景德镇不远,最远者六安距景德镇300公里。

刘姥姥说:“再熬浓些更好了”,一个“熬”字,清初贫苦民众饮茶方式可从中管窥。

泡茶用水,古人云“三分茶,七分水”,信然。至于古人的什么七大名泉,或以“清冽”什么的用语的评说当今已全然无用,哪怕取自南极终年不化的雪水,我还怕有DDT呢!不过乾隆评水倒是对我们有些启发。乾隆认为,越轻的水越适于泡茶,经过称重比较,他评定北京玉泉山的水天下第一。当然且不说玉泉山现下有无泉水,就算有,给我刷牙我还嫌脏呢。以此而论,不外乎水质纯,杂质少的水便是好水。再则是水中的溶解物或离子少的便好。但还得分说,不同的溶解物或离子对促进或抑制茶叶有益成分的浸出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不见得蒸馏水泡茶的效果便比自来水好。

话虽如此,要弄清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泡茶用水,只有纯净水了。

期待虎老师续篇。

家园 贾母同妙玉的对话,

在俺的意识中怎么也捋不顺。

为何不饮六安茶?俺搞不懂

家园 水混浊不要紧,把泥沙澄清了一样好用

譬如黄河水

家园 虎老师, 据说 原因是

究其原因,恐怕有两点:(1)生活习惯所致,贾府在北方,习惯饮花茶或红茶,而不喜饮南方的绿茶。(2)小说中有所提示,"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这位老祖宗也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饮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所以,精于茶道的妙玉在旁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意思是告诉贾母"这不是绿茶。" "老君眉",属于发酵的红茶中的一种,其品质特点是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

家园 也许纯属个人口味喜好

也许老太太根本就不喜茶,或者不喜炒青,或者不喜壶泡。因为即便是老君眉,老太太也只吃了半盏。也许是老太太以前没喝过老君眉,尝尝不喜,也就算了。

家园 这个......

红茶的出现,现在比较公认的是在18世纪较晚的年代,而且一开始就以出口为导向,这老太太的口味未免太过超前......

说到寿眉,应该是白茶吧,老君眉确实很有可能是寿眉。白茶比炒青清淡得多,也确实比较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家园 据 邹新球的《世界红茶的始祖——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一书来看

红茶的起源时间当为明末,

至于你说的"18世纪较晚的年代", 应该是指成规模出口的年代,

而在此之前并不代表民间没有开始饮用红茶,

红楼梦成书于18世纪中叶,所以从时间上来看,没什么问题.

家园 跟冯梦龙抬个杠,王安石最是生活上不讲究的人

虱子都养得满身。他这么个性子的人恐怕不会对茶水这么讲究。多半是冯梦龙瞎编的。

家园 抬杠:有些人对某样事情极其在意,对其他东西一点都不在乎
家园 你说的英国的红茶?

那是没办法的办法

家园 还是自己带个水壶去烧水吧

饮水机的水整天都是开的,那个味道你可以想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