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下评书七大抄(上) -- 东张西望

共:💬128 🌺60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张国良老的评话三国

绝对是评书界里的第一

家园 唐耿良的也非常不错

现在能听到的,大都只有唐耿良的

家园 这类的评书现在最有名的该是白眉大侠吧

这个要归功于单老师的大力推广了。

猪八戒样的人物是房苏安,小白脸是白芸瑞。采花大盗有白莲花、白菊花,还有个紫面金刚王顺。幸好这时候架已经打到武圣人那里去了,否则没准还会接着冒出来白梅花、白兰花...

家园 呵呵,吴君如恐怕说不了苏州评话吧

呵呵,这个笔误蛮有意思的。

吴君玉的水浒、唐耿良的三国(张国良的没听过)、张鸿声张效声叔侄的明英烈、曹汉昌的说岳、金声伯的七侠五义,我小时候都听过的,确实是生动有趣。

不过我这贴只是在拿评书打趣。

有关苏州评话很早以前我有过简单介绍。老兄应该是行家,欢迎指正

链接出处

家园 这个这个,评话和评书,应该不是一个东东吧
家园 还有呼延平。不过那家伙武艺可是很高的,就是脑子笨经常中计
家园 三侠五义这类书里,阵图都是请人画的,那帮人轻功虽好

却也没处偷去。

家园 呵呵,我倒是没有看过白眉大侠

我最初不是听评书啊,就是看话本《三侠剑》,后面还有什么一大套。其实我看过的并不多,粗略看故事情节,居然大部相同,我就不再往下看下去了。

看这类话本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就小学看了一阵子。

家园 是啊,这些都是该小时候喜欢的玩艺

现在偶尔会拿出来缅怀一下,再要我从头到底复习听一遍,除了几本三国水浒这样的名著,其它大部分是没什么胃口了

家园 评话恐怕地域性太强了,所以流传不广,好像还日渐衰落

您提到说评话好的,好像大都不在人世了,传人基本没有了,平时电台电视里也没有。

评书虽然也不见得多兴旺,但是电台里还有播送,尤其德云社的还挺火爆。

一个东西被淘汰,肯定是有原因的。前些年相声不振,跟和谐的环境就有关系。郭德纲能火,还是因为他敢说,要真把三俗都去了,估计相声也就完了。

家园 已经不是好像拉,现在衰落得够厉害了

原因嘛,一方面是演员水平没什么提高,新编的节目几乎没有即使有一两个也不怎么灵光;另一方面呢,似乎也没什么人追着听书了(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但不可否认比以前可少多了,即使在老年人当中,毕竟现在其它好玩的东东实在太多了。比如我妈现在就几乎不听了,改喜欢韩剧去了)。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还真不太好说。

所以呢,评弹虽然现在电视电台里都还有播的,但影响力越来越小了。上海的评弹演员在电视里露面的频率虽然还不算少,但大多数都改行唱滑稽去了

郭德钢的相声嘛,有人说好有人说三俗,我是觉得至少他的团队能在剧场直接面对听众说相声。就评弹来说,同样一个段子,电视台录像和小剧场的表演,内容和对演员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直接面对听众的表演只要有一分钟的内容抓不住听众,下面马上就会开始聊天喝茶打电话发短信;如果出点纰漏有个口误,马上就会有喝倒彩的;要是犯个大错,或者有人觉得值不回票价,估计茶杯盖就扔上来了。上电视台录像就简单多了,掌声笑声都是现成的,说错了可以重来,一辈子也听不到倒彩。。。

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小剧场锻炼出来的。

家园 兴唐里的罗春等于单田芳评书里的罗松
家园 但是吴君玉的评书海派气味太重

同样是武松,

我觉得还是杨振言,杨振雄的武松好(当让那是评弹了)

我记得二杨还说过大红袍 是说海瑞的

蒋云仙的 啼笑姻缘

张鉴国 张鉴亭的 顾鼎臣

杨振雄 余红仙的 描金凤

徐云芝 黄莺的 三笑

都是很好的

家园 还有一个说台湾人爱情的——

我们的歌。当时正上初中,懵懂的爱情感觉。到现在张家生的声音仍然是我最崇拜和喜爱的。

家园 我第一次听张老师的是陈祖德的自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