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海行 之 司机老张 -- 老五道口

共:💬61 🌺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五好,墩子还好么?

嗯,是啊,我真在考虑转移呐。主要我的几个酒肉朋友比如墩子还在五味呢

那个口黑黑口的老黑鱼好像总跟墩子过不去似的,真过不去还是开玩笑呢?有时说话够狠的,墩子总是没正经,所以不知真闹假闹。

家园
家园 航空业的转包在中国早就如火如茶聊。我就干这个。嘿嘿
家园 墩子还好。他不会特认真的。黑鱼有时候可能说过头了。
家园 你请?
家园 你的大飞机文章我看过,有机会我再评论。我现在就做航空的事情
家园 墩子确实是深受广大斋民喜爱的网络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

记得有次他发了张半裸体照片,胸部的敏感处还象模象样地抠出两块橡皮膏,比较馒头,当场一口笑喷:)

那个小伏子可是老没见了,老几位的“小伏的故事接龙”写得真好,我一边看一边笑:)

家园 难得你还记得那些事儿。呵呵
家园 环球时报的约稿,只给了我一个半小时时间

逼死了。

不过日本网上对此看待的确非常消极,事实上是没有一条正面的看法。但是,也不能说这就是敌意,根本还是觉得中国搞这个超前了。

家园 那是中虎步兵兄的大作,老有讲究啦

刻的是“晨枫谈兵”,我只认得一个枫字。

家园 关键是航空业内认识的意见

看了您的文章,其实也可以理解他们的看法。

费曼说过一个笑话,说在中国古代呀,老百姓都见不到皇帝,可是大家又都好奇皇帝长什么样子,有人问,皇帝的鼻子多高呀,于是大家就投票,来判断皇帝的鼻子有多高。

日本人、外国人也好,到底有多少人了解中国呢?每天看CNN、BBC或者日本的那些电视台,能的出个什么印象呢?做正确的判断的前提是正确的信息和资料。很多所谓的民意调查有什么意义呢?

家园 不无道理。没有看见老外能把中国的事情说明白的了呢
家园 上海司机开车受不了

我现在就在上海,出租车司机开车象开消防车一样,那个猛,全国罕见,好像只有传说中武汉的公交司机能有一拼,车辆转弯的时候都不舍得减速的,都说上海人性子绵软,我看未必.

家园 这个超前的看法是很普遍的。但是也没说到点子上。日本

汽车工业很牛,航空方面的技术也不错,底子有些。但是多少年没搞了,现在飞机的内容和二战时差别太大了。日本人看中国的航空工业肯定不准确。第一,有多少日本人在中国的飞机制造车间看过?有多少日本人进过一航几个大厂的总装车间或是复材车间?有多少日本人和中中国的飞机设计人员(不是只设计飞机,而是普通的航空零部件的设计)交流过?没有这些基础,一个外国人是很难对中国的航空工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但是最主要的因素从目前来看还是市场。日本的市场纵深太小,没有这个需求,他们很难理解中国市场对大飞机的需求程度。飞机市场不仅就是生产飞机,营运和维修是个非常大的市场。当一架飞机出厂后,相配套的产业就会运转起来。对一个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经济影响。为什么Y10不行,关键是市场因素。从这个角度讲,Y10是超前了。很多争论都停留在制造大飞机本身而忽略了后面隐含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大飞机本身不是问题,市场运作才是问题。Y10即便是个又好又便宜的飞机,但是哪个航空公司能为它专门配养维修人员?这个钱谁出,谁培训?营运起来比波音空客都贵,自然航空公司是不买的。但是假设Y10的标准都是国际通用的呢?显然所有维修维护波音和空客的站点就都能做Y10的活,那样营运成本就低多了。

这15年来,国内给波音空客的外包工作不断增加,通过对零部件的转包,实现了对空客和波音标准和体系的认证,对那些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我个人希望在大飞的项目上就要按国际标准走,这样快省。这个可以按现在ARJ21的路子走。ARJ21开始就请FAA参与,完全按FAA准可要求来,目的就是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支线机在美国很多是巴西制造的。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个市场就会有中国的飞机。如果大飞按这个路子走,至少国内市场上将有国产飞机自己的一席之地。

总之,关键不是技术,板金,机加都很成熟了。复材稍弱,但是也开始了。波音747的襟翼将全部由西飞生产。民机用得钛不多,这不是关键。整个项目的关键是一个思路的问题。如何经营而不简单地看成如何生产。

个人之见。算是块砖头。

家园 正说明上海人性子绵软,河里有位老大已经发现这现象了。

都说上海人性子绵软,我看未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