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上的盗墓1 -- 查理五世

共:💬39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秦始皇陵被大规模盗掘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关于项羽盗墓的说法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秦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私收其财物,罪四......”

      两军对阵,为打击敌人,提高自己的士气,罗列一些无中生有的罪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以刘邦的为人也是完全干得出来的,这种话是不足为凭的,而司马迁一定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才在《项羽本纪》中对盗墓一事只字未提的:“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而《高祖本纪》中的记载:“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同样只字未提盗墓一事。

      按说,司马迁写《史记》之时,秦亡未久,如果确有项羽大规模盗墓一事,司马迁肯定会听说的,而以司马迁的为人,肯定不会,也没有理由避而不谈。他之所以没有在《史记》中记载项羽盗墓一事,最大的可能就是根本没有此事,或者是他认为此事全不可信。

      司马迁之后大约200年,东汉的班固在《汉书》中实际上也并未确定项羽盗墓一事,在《高帝纪》以及《陈胜项籍传》中,班固均沿用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说法,“沛公归数日,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所过残灭,秦民大失望。”“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同样只字未提项羽盗墓一事。

      《汉书》中提到项羽盗墓是在《楚元王传》中出自刘向之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这似乎是项羽盗墓的一个佐证,但刘向对自己提出的项羽盗墓的说法也只是一带而过,没有任何其它细节,可见他所知道的也很可能只是传言。若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刘向说这些话是为了借古讽今,以劝阻汉成帝修建奢华陵寝,其中有多少可信性就不得而知了。班固只是忠实记录了刘向的原文,而绝非肯定其说法。至于后面牧羊小童的故事更是不足信,众所周知,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水银蒸发后形成的汞蒸气人体吸入后会导致死亡,一个小孩钻进秦陵,烧掉棺椁然后还能全身而退,怎么可能?

      班固之后又过了五、六百年,北魏的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记载得则是非常详细了:“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三十万人运了一个月还运不完?那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如此大规模的盗墓为何从司马迁到班固都只字不提?有这个必要吗?而“火延九十日不能灭”的说法更是可笑,封闭的地下陵寝连支持燃烧的氧气都很缺乏,又如何能烧上三个月呢?

      从《史记》到《汉书》再到《水经注》,时间距事件发生的年代越远,关于事件的细节也就越多,这是以讹传讹的一个典型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关于项羽盗墓的说法是不足信的。

      另外想请教一个问题,关于黄巢盗掘秦始皇陵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我在《新旧唐书》里没有找到。

      • 家园 一段史料证明秦始皇陵被盗

        宋太祖开宝三年(庚午,970)

        甲辰,诏:「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二十七陵尝被发,令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椁重葬,所在长吏致祭。」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

        很明显,秦始皇陵也在其中,但不包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与史书记载一致,即乾陵“风雨不可发”。

        至于黄巢盗墓一说,我也没有找到原始史料,但此说流传极广:袁牧曾经对秦始皇其陵墓写过这样的文章:生则张良锥之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居然一尚在临潼郊,隆然黄土浮而高…。

        最关键还是我引的这一段史料,明确记载宋太祖“具棺椁重葬”秦始皇,证明陵墓被盗无疑。

        关中七十二帝王陵,除乾陵外,均被发掘,秦始皇未被盗的观点只是近几年来才流传的,持此观点者多是秦始皇陵有关的考古人员,我怀疑有以此抬高秦始皇陵及自已身价的意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就涉及年代问题了

          在暂时无法证明事实的情况下,我更愿意相信年代距秦更近的《史记》及《汉书》中的说法,在这两部距秦最近也最权威的史书中,确确实实没有明确提出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说法,这不能不值得注意,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司马迁写《史记》距秦亡不过百年,如果真有“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或“火延九十日不能灭”这样的事发生,他不可能没有听说过,也更没有替项羽掩饰的必要。他没有提及,只能证明他认为根本没有此事,或者完全不可信。至于班固,他引用刘向的言论中提到了项羽盗墓的说法,但在项羽及刘邦的传记中却又完全没有提及,也只能说明他并不认为那是事实。

          你后来引用的是宋代资料,已经是秦亡一千年以后的事了,宋太祖作为开国明君,肯定不会去考证秦陵是否真正被盗,他认为秦陵被盗,恐怕是依据前人史料得出的结论。确实,从来没有人说过秦陵没有被盗,而秦陵被盗的说法倒是不少,所以宋太祖相信秦陵被盗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我个人仍然认为,以目前的史料是不能证明秦陵被项羽大规模盗掘过的。

        • 家园 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盗墓的不动那些兵马俑和武器呢

          兵马俑可能当时不值钱,但武器可是好东西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兄这个问题启发了我

            那些兵器和地宫中的珍宝比起来哪一个更值钱?

            有一个事实,已经铁证如山,兵马俑坑被人为破坏过,而且又被火烧过,但这些兵器却没人捡收,说明了什么?说明盗墓者有更多、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吸引他们,这些兵器在他们眼中并不值钱。他们要的是地宫中更加珍贵的东西。

            • 家园 有可能,反正我对尸体还在不在不感兴趣,老赢肯定也不会在乎

              但我主要是怀疑墓还没被盗干净,而且项羽黄巢没参预,因为那么多武器他们不会不拿,这些武器到唐朝还是可以使的。不要武器找珍宝的应该是小规模的盗墓贼。反正到现在是东西就有价值,反而和材料关系不大,没准盗墓的没把里面的竹简点着照明,那我们还是可以挖到宝贝的

              • 家园 尸体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秦始皇的尸体仍在,至少可以用DNA检验他是不是子楚的亲生儿子,当然还得找到他老子的尸体。吕不韦的尸体找到的可能性看来不大了。

                不过如果班固的记载属实,大火过后,一切尽已成灰,找到尸体是不可能的了。另外,说地宫中大火三月不灭也有可能,新疆的煤田大火可以几十年不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