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水寒)老有所养,谁来养? -- 东东山

共:💬1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夕阳下的阴影

      http://club.cat898.com/newbbs/printpage.asp?BoardID=5&ID=586861

      我国经济在未来20年内只要不出大的乱子都会持续增长;问题只是快慢大小而已。这一点的基本决定因素是我国未来二十年内的人口结构。我国现在正躺在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年轻化的大床上。很多人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洋洋得意,好象这将永远继续下去。但我国现在即使有最优良的经济表现也不应使我们忘乎所以,因为我国此时杰出的经济表现的根本在于计划生育造成的短暂的良好人口结构。20年后我国就将遇上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老化问题。

      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将面临的发展状态和人口老化状态----中国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又曾经实施激进的生育控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又处于急剧变革上升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预期也将普遍提高。人口老化问题将在我国经济爬坡爬到一定高度时才渐渐呈强,其连锁负面反应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拖拽作用难以预测。如果说我国经济发展在九十年代以及未来约二十年间总能逢凶化吉,一往直前,到2023年(63年出生的满60岁),我国的发展则有可能四面遇敌,左支右绌,促襟见肘。我国经济到2030左右可能会因人口老化而停滞乃至倒退,各种社会问题会因此相继爆发,我国的危机承受力可能达到极限,整个社会可能全面崩溃。人口老化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陷阱。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只可用“劫难”来形容。

        我们且取63年至74年12年间的人口为一断层。在此12年间,我国人口出生为一高峰期,共出生三亿。平均每年两千五百万(参见91年后至今出版的任一中国统计年鉴)。出生最多的是63年和69年,都超过两千七百余万。当这三亿人到了生育年龄,即从87年开始,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又有所增加,但也都在两千四百万五十万以下;每年比其父母辈少两百余万。等这三亿人进入六十岁(当然,一部分人活不到60岁),即从2023年开始,我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就会突显出来。

        看看联合国人口署关于中国人口的预测,我们就知道中国人口结构在1995年到2010年是多么完美,而2025年到2050年是多恶劣。1995到2010有近一半的人口(百分之四十八强)在此期间处于人生创造的高峰期。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使这一期间的整个社会抚养负担较轻,而又由于这批人(60年出生到90年出生,在2010年为20-50岁)大半是猛生的一代,其赡养负担也相对较轻。这种良好势头将保持到2022年(如果退休年龄定在60岁)。未来50年中国人口结构的基本趋势是:20-49岁间的人口(即处在“免费使用期”和高效创造期的人口)从95年的48.5%,下降到2010年的48.2%,再降到2025的40.2%,到2050年的35.7%;与此同时,50岁以上(进入高保健,低创造或无创造力期)从95年的17.0%升到2010的24.1%,再猛升到到2025年的35.3%,继续升到2050年代的42.5%。虽然各个年份人口结构略有波动,但此表抓住了我国人口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另外此表以50岁为限也颇为合适,因为大多数中国人过了50岁就过了创造力的高峰期;即使还能继续工作,但其创造力,进取心均趋弱,保健费用也将急剧升高。

        Age 1950 1995 2010 2025 2050

        0-4 13.7% 8.5% 6.7% 5.8% 5.3%

        5-19 29.6% 26.1% 21.0 % 18.7% 16.5%

        20-49 41.0 % 48.5% 48.2% 40.2% 35.7%

        50+ 15.6% 17.0% 24.1% 35.3% 42.5%

        (此表根据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to be published):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 Edition. New York (Data on CD-ROM)之中国人口预测表演化而来(人口数换算成百分比)。数据涵括中国大陆及香港。)

        未来五十年中国将成为经济超强有许多问题不知何时冒出---如战争、流行性疾病、天灾人祸;但有一个肯定要按时出现的就是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可能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的预言成为笑谈。人口老化对社会的进步发展的制约作用繁杂多重,明显的有:

        1.劳动力萎缩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不仅有低级的劳动力还有相当高级的劳动力。充足多元的劳动力使我国今后至少15年内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无人能敌。但今日过剩的年富力强的劳动力,配以极端的生育政策,就意味着在二十年后我国会有过多的丧失工作能力的老人---体力劳动者到了老时没有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脑力劳动者也多半因知识老化赶不上技术更新步伐而丧失劳动力。中国未来还会有庞大的人口,但具有劳动创造能力的人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劳动力相对萎缩。劳动力萎缩则会导致劳动力价值增高,生产成本增高,进而导致我国国际竞争力严重削弱。

        2.社会负担加重

        人口老化会使我国社会赡养负担超前繁重。老来百病生;人一生中百分之九十的生病期将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而老人到了一定时期就只消费不在生产----即使是我们让60岁以上的人继续工作,这些人的维护费用和使用成本都很高。在2030年后,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将达到较高水平。这也意味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及医疗成本的提高---当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时,很多病根本不寻医。如现在农村大多数地区农民,得病就等死,很少求医。但当人们生活水平到一定程度,人们将更加珍视生命,社会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国家人力资本的很大部分将不得不用于这种纯消费性的服务上。赡养超比例的老人并为之支付医疗费用将成为巨大的社会负担。这将大大削弱整个国家国民对生产创造的投资。

        3.消费不足,打断经济运转链条

        人口老化即意味着未来整个社会的消费将减弱。一个社会有太多的老人必将使无数产品失去市场,从而威胁到我国无数厂家的生产销售循环,打断生产循环链条。总的说来,老人对自己未来创造回报期望减少,其消费趋于消极。旧鞋子没有穿破以前不会买新鞋子,该更新换代的电视机老人也撇扫帚自珍,舍不得换;新开发的产品更别指望老人掏腰包。而20年后中国的整个工业创造能力将会大大增强,中国产品将使世界相关产品市场饱和。我国大部分工业产品最大的市场还应在国内。有时失去一点点市场份额就会导致许多生产者无以为继;而中国的生产者的国际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市场的规模效益。当整个国家有十分之三甚至更多的人突然不再购买曾经购买的某些产品时,许多产品的市场规模将大大缩小,从而导致许多生产厂家的生产利润大大削弱甚至完全失去。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就会出现。

        4.整个社会进取心减弱,趋于保守

        老人多不可避免地趋于保守。一个社会有过多的老人对社会的变革极为不利。世界形势变化万端,任何社会都必须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新形势。如到2030年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发展,正如现在提倡“年轻化”一样,届时不得不提提倡“老龄化”----即留任许多老人。而社会上有了太多的掌握一定财富甚至权力的老人,社会各个层面将会做出许多不利于变革,不利于提高我们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从而严重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因为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社会发展状态特殊,人口老化所带来的许多问题现在都无从预料。但人口结构优良不一定会带来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老化也不一定绝对破坏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一切都在于我们准备是否充分。“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现在就尽心准备,则可有备而无患。

        为应对人口老化,我们现在即必须做的:

        1.“超前”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超前的教育投资会使我国顺利躲过这人口老化这一劫。我国必须从现在开始,激进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各级学校要往极限扩张---普及12制义务教育;让大半适龄青年能上大学等等。在2025年以后,我们不得不推迟退休年龄以补劳动力之不足。但老年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具有知识与技术的老人才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而让未来的老人具有知识与技术则只能从现在的教育着手并在未来积极推进终身教育。

        现在大学扩张招来很多非议。但要知道,我国激进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是为了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也是为了推迟大批年满18岁的青年拥入社会从而减轻低级劳动力的过剩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蓄人”---即使大量大学毕业生因种种原因在毕业后数年都找不到合适工作,我们还是必须坚持大学迅猛扩张。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不再只根据我国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而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期需要来培养人才。我国人民要跻身世界工作市场去争取工作机会。在未来,世界上教育不足者,不论是生在纽约近郊还是中国山村,都将没有什么选择工作机会的权利。在曾经阔气或者正在阔气的国家没有多少知识技能的还可能享有一点地域优势及富国余荫,象中国这样未曾阔气的国家的人民只有靠硬本事真知识才能挣得饭碗。另外,诸如博士、硕士、大学生、高级技工的生产制造过程太长,生产程序复杂,而且生产人才的工厂----大学---的成长发展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国的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还很落后。要世界一流的科技,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人才;要世界一流的人才,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必需让大量的社会财富流入大学,刺激大学这一人才制造工厂的发展。我们不能等社会有了人才需要才去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才去从世界工作市场上夺取工作机会。我们更不能坐待文盲半文盲去创造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机会,而是要让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去给自己创造工作机会,去从别国抢来工作机会,去给受过初级教育者创造工作机会。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经济总量是一国国民知识技能有效使用的结果。我国只有通过“超前”的教育,使少生的一代具有比其父母辈数倍的知识与技能,我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问题才能被顺利化解。

        2.开展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建立全民覆盖的医疗保健制度

        政府应加强保健、体育锻炼的公共教育,激励公民从事各种健身运动,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推广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居住、饮食条件,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力求保护人民健康,延长人民预期寿命,使更多的人到老来尽可能地少消费社会财富---不用住院就医或者少就医,甚至能创造财富。

        3.在未来20年抢时间实施社会改革

        老人往往趋于保守。中国未来二十年内整个社会都很年轻---年轻人占据社会大部分岗位。这一期间将是我国改革的黄金时期。我国必须抓紧时间,趁社会年轻化程度比较高,整个社会有改革精神时把对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关键性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大的改革完成。

        4.超前建设

        仅就人口结构而言,未来的大约二十年将是我国基础建设发展的最佳时期。但当社会进入老化期,整个社会的进取心与创造能力都会趋弱,社会财富剩余(资本)也会减少。这将无形负面影响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此,我们要把未来一个世纪内许多需要大的人力及资金投入的基本设施尽早建立起来。如高速公路铁路网,大的水利工程,全民全国覆盖的学校、图书馆、医院等等;所有建设都力求超前,使之在未来50年甚至更久都不必重建甚至不必改建。

        5.适当放松生育限制。

        我国可对某一年龄阶段的人适当放松生育限制以短时打破人口结构不佳状况。如对76-85年出生的一代人(不到两亿)适当放松生育限制,即从现在(2003年)开始到20012年左右(这批人处于生育高峰期(22 -30岁)),准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因为这“超生”的一代在2050年我国人口老化最严重时期将处于创造力高峰。

        6.政府内外债务要尽可能在2030年前还清;台湾问题要力求在20年内得到某种方式的解决等等。

        人口老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必经的一劫。如躺在短期的良好人口结构的大床上酣睡,不及时防备人口老化,则等于卧待大难临头---我国经济将会到达一定高度后停滞乃至崩塌,后果不堪设想。为躲过人口老化这一劫,我国现在必须勤俭持家,未雨绸缪,尽一切努力投资教育及基础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如果从现在即开始着手准备全面应对,我们可能躲过这一劫。躲过这一劫,我国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超强。

        (作者:蔡铮,摘自士柏咨询网。本文仅供参考,文章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家园 清贫的老年和的沉重的社保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今天联合公布最新完成的一份题为《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老龄人口巨潮,老龄人口的激增甚至可能危及经济发展,给公共预算和大家庭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同时老人寿命的延长,将中国承受的负担将更为严重,平均每位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的日常照料與醫療成本開支等於65至79歲老人的14倍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因體弱多病需要經常性特別照料的比例等於65至79歲老人的5倍左右。

      《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浪潮令人瞠目”。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比例接近40%。

      在 2005年2月14日的焦点访谈,社会保障部郑斯林部长说了,现在的养老金是现收现支。收上班族的养老金支付老人的退休金。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采取的是“现收现支”的筹资方式,即从现有在职人员那里筹集资金,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从而形成“下一代供养上一代”的社会契约。

      这样的社保制度需要两代人的人口数量保持相当的比例。下一代不能比上一代少,不然就会入不敷出。

      现在领养老金的人是4000多万,劳动人口为7、8亿。但是“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并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在扩大”。(注1.)

      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多人,(注2.)老年人口规模增加了十倍。而年轻人却因为计划生育成倍地减少。

      显然,我们上班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将来难指望拿回来了。将来的退休养老是个大问题!

      计划生育实际上是强制的一胎化政策。撇开其违反人权法治原则不讲。单说它强制2个生1个的政策。4个生2个,2个生1个。导致年轻人口呈几何倍数减少。

      也就是交纳养老金的年轻人就会呈几何倍数减少,而相对的老年人却呈几何倍数增加。靠“下一代供养上一代”的社保注定要破产。

      关键词(Tags): #养老#计划生育
      • 家园 (资料)日本大举增税 应对老龄化挑战.txt

        日本税收委员会表示明年对所得税进行彻底改革,以改善它所认为的日本糟糕的财政状况。在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债务利息支出)5%以上的背景下,这个影响力大的委员会提议进行全面改革,旨在限制避税行为,并将更多人纳入税收网。

        委员会主席石弘光(Hiromitsu Ishi)对《金融时报》说,如果日本想接受社会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就必须立即改善征税方法。“民众想要更好的服务和慷慨的社保补助,但同时希望降低税收,这是不可能的,”他说。

        有人批评说,日本财务省应推迟实施提高税收的措施,直至日本经济更为稳健,但财务省对此提出反驳,称它必须尽快恢复财政纪律,部分目的是让债券市场放心。

        税收收入减少和社会保障开支上升目前迫使政府发行债券,以支付逾40%的政府开支。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日本总债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60%,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

        石弘光先生表示,如果日本想避免削减公共服务的供应,日本最终将被迫提高税负,从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36%的比例提高至50%或更多。

        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将在明年研究该委员会的提议,包括将最高税率从37%提高至40%,以及把更多人归到中等纳税等级一类里。

        据该委员会称,约80%的工薪工人只缴纳10%的税收。该委员会想将其中的更多人纳入中等纳税等级。该委员会也在大力要求打击家庭主妇、退休人士和所谓寄生单身族的减免税。寄生单身族是指那些30岁后还与父母住在一起的人。

        ------------------------------

        附:

        2001年8月,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有关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迅速老龄化趋势将引发劳动力减少、储蓄率降低、消费下降以及老年人福利负担加重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从而使国家长期陷入经济衰退。

          或许日本是一个典型个例。“人口学界公认,人口老化和劳动力短缺是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如此告诉《财经》。

          据乔晓春介绍,日本之所以十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生育率下降是一个因素。日本当年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生育率下降比中国目前的速度还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妇女的平均生育数是2.0,到1992年降到1.5,目前为1.29;2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年龄只有30岁,现在是42岁。到2025年,日本人口的中间年龄将超过50岁,近30%的日本人将是65岁以上的老人。

          于学军博士的研究发现,日本的人口老化与经济衰退几乎同时出现,高度相关。1970年日本进入老龄社会,恰在这之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从统计数据上来看,1970年-2000年间,日本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21%,1980年-2000年间仅为2.6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劳动价格的提高,日本1990年-2000年之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仅略高于1%。

          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导致经济减速,是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发展过程。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由此提出警示:“近期中国总体上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出现。尤其是劳动力相对高龄化快速发展,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活力。”

          他解释说,所谓劳动力的相对高龄化,指15岁至64岁成年劳动力群体中,50岁至64岁人口所占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说明劳动力高龄化越严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步入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代”,即“人口获利期”,其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高、老年和少年等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低,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该趋势至今已持续20多年,已近尾声。

          专家估计,“获利期”过后即转入“人口负债期”。从现在算起,六年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转而下降,2030年以后下降尤甚。人口结构的劣化,显然会给中国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