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中考到高考的三年(一) -- northeast

共:💬82 🌺1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中考到高考的三年(四):说几句我的班级和学校

      先说说我的班级吧,说实话,我很怀念我高中的班级。当时我刚到二中的时候,由于自费生的身份,有点自卑,但班级上上下下从老师到同学都很团结,从没有因为任何原因歧视任何人,回想起来,这一点对我树立自信心很重要。越回想我的同学们,我越佩服他们,他们普遍是成绩好的时候不骄傲、成绩差的时候不气馁,很多同学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遇到了些困难(比如高考成绩不理想),也普遍都顺利克服了。

      当时班级学号为1号的是个女生(之所以是1号是按照中考成绩排列的),后来高考的时候也是全班第一,考到北大化学系,第一年去信阳军训(下面我就称她为“北大MM”吧)。现在我知道西西河里至少有电子赵括、地主、阿磕三位当年与“北大MM”同年在信阳军训(其中阿磕与“北大MM”还是同系的),记得电子赵括说过那年在信阳军训的北大学子有900多(文科的在石家庄、不在信阳),电子赵括、地主、阿磕就都算我同学的同学了,按照古代的说法,大家也算“同年进士”了(“进士”一词不知道用的是否恰当)。“北大MM”当年座位一度离我比较近(她在女生中个子比较高、我在男生中个子比较高,座位都靠后),我多次向人家求教(完全是虚心学习,没有什么“企图”),人家一点没有架子,给我的印象很好。

      2号是个男生,后来成为俺的哥们,是个“俊男”,N年前去了美国,在费城,回国探亲时给我一个纪念品:费城的“自由钟”小模型,还对我说“这可不是给你送‘钟’呀”,还对我说费城的“自由钟”原来就有道裂纹,别以为模型上的裂纹是伪劣产品呀……

      3号……完了,忘了谁是3号了……另外全班50多号人,也别一一介绍了,以后提到谁的情节就顺便说谁几句吧。

      再说说沈阳二中吧,二中校长叫张佩纶,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教育上有一套,本人还是游泳国家级裁判。要说张佩纶的教育方法,有人总结为两个字:“不管”(当然有点片面),其实质就是有点任学生自由发展的味道(当然不可能完全是自由发展);张佩纶对同学的体育锻炼很重视,除了高考前夕,一周两次体育课、两次课外活动雷打不动。以上两条很对我的胃口(以后我会提到一些有关内容)。

      再说说“自费生”的事,我中考那年,各学校收“自费生”已经是普遍现象了。据说当年张佩纶是沈阳招“自费生”的“先驱”,第一次尝试是收了个盘锦辽河油田的子弟班(还是跨市的),被有关部门强行解散了。到了我中考那年,收“自费生”已经是被积极肯定的“改革”行为了。现在10几年过去了,教育收费问题成了众矢之的,我个人感觉完全不收费是一个极端、现在的情况是另一个极端,中国人好象爱走极端呀……顺便说个有意思的事,我后来才发现“自费生”也分两种,一种是有学籍的(鄙人就是),还有个别是学籍在别的学校人却在二中,结果后来在一次沈阳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二中的守门员就是后一种情况,还把他名义上的“母校”给赢了,人家“母校”把事情揭发了,二中足球队成绩被取消……

      关键词(Tags): #从中考到高考(landlord)
    • 家园 【原创】从中考到高考的三年(三)

      沈阳市教育局大概也蒙了,估计这种事发生的也不多,打了N多电话,查了N多记录,还是搞不明白……

      忽然,一个工作人员找到一份原始记录,大呼“奇怪!”我父亲上去一看,只见名单上按考号排列着很多名字(鄙人的大名当然在其中了),只是我的名字被用铅笔清清地划了一道……

      怎么回事?在场的人都糊涂了。猛然间一个工作人员想起来了:“是二中的X教导主任把你儿子的录取档案拿走了!”原来,按照规定,二中把不录取的学生的录取档案上交到沈河区教育局,沈河区教育局再上交到沈阳市教育局,然后沈阳市教育局应该把我的录取档案再转给和平区教育局,然后就是第二十中学……可就在沈阳市教育局还没把我的录取档案转给和平区教育局的时候,二中的X教导主任急急忙忙赶来了,取走了三个学生的录取档案,其中就有我的……

      我父亲急忙来到二中,一问,确实是这么回事,有人可能以为我检了个便宜?不是,因为我分不够,上二中要算自费,正常价码要交4000元钱的!

      4000元钱,在1988年可是个大数目。我父亲问X教导主任为什么取走我的录取档案?X教导主任居然说因为我父亲已经报名了。确实报名了,但是那个报名是需要几天后确认的(同时把钱也带来),不带钱确认就是放弃了,当初我全家最后决定不费4000元钱了,所以没去确认。我父亲为此又找了一圈,但是当时全市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想去别的学校(比如二十中)已经不可能了。

      X教导主任为什么取走我的录取档案?这也许永远也没有答案了。他的解释明显是不成立的(分数与我差不多的先报名后来没交钱,再后来去了二十中的例子我周围就很多)。我本人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比如说什么竞赛得奖之类),也没什么有钱有势的后台,就是我有后台也应该是二中录取我之后别要我的钱呀。我后来有一个估计(当然仅仅是估计):很可能是X教导主任取错录取档案了!(比如说他实际要取走的那个人的考号与我的考号差一个数字)这个可能性虽然小,但起码解释起来合理一些,否则我真想不出什么原因了。

      就这样,我到二中念高中去了。

      至于钱的事,我父亲说当时家里没那么多钱(说实话,我家即使没那么多钱,如果真是自己愿意,向亲朋好友借钱也可以凑一凑呀),X教导主任最后答应先交1200元。又过了一段时间(半年?一年?),X教导主任又与我父亲联系,我父亲又交了800元,也就是说实际只交了2000元,没交足4000元。2000元当时挺让我心疼,不过高中三年下来,我感觉收获很大,觉得这2000元很值。再后来,物价飞涨(好象与媒体的宣传不太符合吧)、教育收费节节攀升,感觉当初这2000元太便宜了……

      关键词(Tags): #从中考到高考(landlord)
    • 家园 情况俺熟悉得很,但是。。

      俺们那届,二中没干过二十

    • 家园 沙发并送花!

      地主就地主呗,不用老加那个括号了

    • 家园 【原创】从中考到高考的三年(二)

      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起来简直可以说到了离奇的程度……前几年,一位朋友说他经历过几件概率很低的事情后就不再买彩票了(因为他感觉他“中”概率低的“运气”都用光了),我立即联想到我中考的经历也是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呀……

      原来在我和母亲在北京玩的时候,父亲先到二十中学去领录取通知书(我父亲有时候办事比较急,所以比较早就去了),可没想到二十中学的录取名单里没有我!我父亲着急了,我的成绩可是远远超过了二十中学的录取分数线的,怎么回事?他找二十中学的人,二十中学的人说你儿子的成绩肯定够,但我们没看见你儿子的录取档案呀,你去和平区教育局找吧(二十中学在沈阳市和平区)。

      我父亲来到和平区教育局,和平区教育局说你去沈阳市教育局找吧……

      我父亲来到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教育局说,按你说的,你儿子第一志愿报考二中,二中在沈阳市沈河区,你去沈河区教育局找吧……

      我父亲来到沈河区教育局,沈河区教育局查了查记录,说我们已经把你儿子的录取档案交到沈阳市教育局了,你去沈阳市教育局找吧……

      二十中学————和平区教育局————沈阳市教育局————沈河区教育局————沈阳市教育局……这好象是个死循环呀。

      我父亲火冒三丈地第二次来到沈阳市教育局,发了脾气:沈河区教育局说已经给你们了,和平区教育局说没收到,你们到底把我儿子的录取档案搞哪里去了!?!?……

      关键词(Tags): #从中考到高考(landlord)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