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读史札记(1)-说说新桂系(上) -- 温相

共:💬10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白崇禧一事回复MP4兄:

      白崇禧当时手握重兵,当然不会轻易就范,但是,即使北平和谈破裂,而能够以华南作为筹码投靠我党,程潜岂能望其项背,就是傅作义就能如何?

      大家可以看看,尽管后来反右、文革,但是,我党对于起义将领,特别是傅作义、董其武、

      程潜、陈明仁等基本还是优礼有加。而文革中除了黄绍告、陈长捷极个别人死于非命,其他

      的国民党将领无论是投诚还是起义基本都是善终。陈铭枢、龙云虽然是五七年的右派,但是

      ,六十年代初期都获得平反,而且就在右派期间,他们的政治待遇还是没有变化。

      总之,有人留下来可能是留错了,但是,白崇禧要是留下来至少要比他在台湾强的多。

      • 家园 就因白手握重兵,被清算的机会也更大

        傅作义、程潜多属穷途末路,属迫不得已,且已够不成今后的威胁。假如招降李、白,许以两广之“一国两制”,就在卧榻之侧放了恶犬,不高兴了还会朝我党吠几声,很令人心烦的,呵呵。反过来,做犬者心里也不会太舒坦,毕竟不是家养,得小心主人脸色,得当心肉骨头带刺,甚至下毒,日子也不容易。

        当然,假如白肯真心归顺,情愿将来即便被被”杯酒释兵权”也不在话下,那当然就皆大欢喜了,但这又涉及立场、自尊、理念、价值观等因素,不是说变就立即可以变过来的。

      • 家园 与温相商榷

        我倒是觉得蒋没必要下毒,而且与他的一贯做法不符。

        军阀里曾经反过蒋的人多了去了,阎锡山,唐生智,冯玉祥,张学良,当然还有李白二人,这几个是大的,次一级的就更多了(比如冯的十三太保)。除了张学良,剩下的人只要最后服输了,蒋一般也不拿他们怎么样,抗战时照样战区司令(韩向方是撞在枪口上了,不能算)。抗战和解放战争时还可以解释为有其它方面的掣肘,但在台湾可是蒋绝对说了算。这些人中不少最后都去了台湾,虽然没得到重用,但基本都是善终。比如说阎锡山,蒋大概不会忘了中原大战时阎的表现吧。按说既然能容阎,那也应该能容白。在台湾也就是两个糟老头子,蒋干吗要背上恶名呢?

        我猜想要不就是白整天牢骚满腹,把蒋惹烦了(白在这方面肯定没有阎乖巧)。另外,太子矫诏也是有可能的。

    • 家园 【原创】夏威?李品仙?廖磊

      这个作为单独的拿出来,因为我感觉黄旭初和他们毕竟不是一个量级的,再者,有些人可能

      对他们三位的历史并不是全面的了解,借此机会也给予介绍。请勿见怪。

      夏威是新桂系的宿将,北伐之后就已经就任第七军的副军长了,在桂系第一次被肢解时,他是代理李宗仁、白崇禧在两湖的军政,和胡宗铎、陶钧并称“夏、胡、陶”,时人讥之“瞎胡闹”。夏威虽然本人比较好色,但是,作战是一把好手。统一广西时,他号称是新桂系的

      “陈玉成”,在龙潭战役中,血战七天七夜,其后授予上将军衔。(这个军衔等到三十年代

      以后重新改订为中将加上将衔)。红军在湘江之战中,据《红一方面军军史》中记载:“夏威指挥所部两个师又一个团,对我红五师发起疯狂进攻,红五师自师参谋长胡浚以下,团、营、连干部几乎全部非伤即亡,全师3000多人,损失就达2000多人。在光华铺,夏威所部一个师又一个团与我红四师第十团展开大厮杀,仅一天之内,我红四师第十团团长与继任团长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其他指战员伤亡自然可想而知。”夏威以这样的赫赫军功连国民党最高当局蒋介石一时都惊为天人。在五次反围剿战役中,能够全歼红军整师的唯有夏威一人而已。

      夏威是新桂系的铁杆分子,所以,一切都是从团体利益出发,南宁失守,夏威责有攸归,而后昆仑关大捷,夏威虽然参战,竟然毫不卖力。抗战期间,夏威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作为,

      忠实的执行了白崇禧的保存实力的政策,不过,夏威本人深恨汉奸,曾派人把南宁的维持会长枪决。解放战争中,夏威坚持放弃衡阳、宝庆战役的主张,从后来的战局发展看,夏威是正确的,然而,没有被白崇禧采纳。夏威走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共产党迟早要腐化的

      ”被当时的我党的中央机关报当头臭骂。1973年夏威死于车祸。

      李品仙本来属于湘军唐生智所部,因为和唐生智是同学,所以一路飞黄腾达,十余年之间从

      普通士兵升为军长,然而,李黄白解决唐生智时,李品仙以广西人之故被留用,李对白说:

      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再造爹娘。未几,这个儿子通电支持唐生智、蒋介石,参与第一次肢解新桂系的战争,白崇禧对他恨之入骨。但是,考虑到新桂系正在用人之际,所以,勉强请他回来,叶琪死后,李品仙接任参谋长。

      李品仙人格低下,但是,抗战之中表现却是大出人之意表。李品仙曾经做诗说道:

      颓垣残宇断荒鸡,半壁河山遍铁蹄;

        满目疮痍哀雁户,一腔血泪鼓征鼙;

        卧薪尝胆思勾践,亲蕨餐薇耻叔齐;

        大好神州陷丑虏,狼烟起处海天低。

      据《抗日战争中的新桂系》一书介绍:“李品仙令第三十一军主动出击,在空军的支援下将津浦路南段之敌截为数段,并围歼孤立之敌2000余人,战车100余辆,收复了凤阳、考城,迫使已北渡淮河之敌退到南岸。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日军,延缓了日军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集中第五战区主力在鲁南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据《中国抗日军史》中记载:“1939年4月,日军集中四个师团一个骑兵旅团发起随(县)枣(阳)会战。李品仙协助李宗仁参加战役的具体指挥,亲自率左集团三个军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带。5月7日,日军陷枣阳,接着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阳,第五战区乘日军后方补给中断,全力反攻,歼敌3万余人,迫使日军撤退。李品仙在这次战役中,指挥防守桐柏山、大洪山的部队,从南北两面切断了敌人的后方联络线。战后,国民党中央统帅部为表彰李品仙在随枣战役中的功绩,特颁授干城勋章一枚,以示奖励。”李品仙对此大为感奋,即兴做诗道:

      北斗横空夜未央,羽书无间马蹄忙。

        荆襄形胜开雄镇,随枣环回作战场。

        减灶计成擒竖子,沉舟志决击强梁。

        妖气扫净河山固,岘首楼头日月光。

      李品仙其人好货成性,所以,最为后人诟病的就是1938年他的盗墓事件,偷盗楚怀王之墓,

      其后居然行贿蒋介石,而蒋介石竟然受之无愧,自此有孙殿英第二的外号。

      李品仙最好反共,曾经最早策动湖南清洗共产党,对汪精卫提出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使

      一人漏网”的主张不仅赞成,而且居然说,即使错杀一万,也在所不惜。所部抓捕共产党员

      之后,一律采用最残酷的刑法--竹签钉肛门。主政安徽时,大搞摩擦。解放战争,又以急先锋自任。最为令人齿冷的是,此公再度欺骗白崇禧,按照陈诚的意思力劝白崇禧归台。终于使白崇禧变成笼中之鸟。

      下面谈谈虎将廖磊。

      廖磊也是湘军唐生智的部下,后来转投李黄白,他的最为出色的就是抗日期间主持安徽省政

      ,虽然一年,但是,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交口称赞,时人称呼为:“廖磊将军治军严明,与官兵同甘苦,勤政爱民,视吏民如弟兄,威德兼施,刚柔并济。平时不苟言笑,言出必行,力行贯彻,不成功不止,以建设安徽、复兴中国为目的,一年之间,巡视鄂东豫南二次、皖中二次、皖北一次,轻身简随,履险如夷,行旌所至,军民夹道欢迎”。其中过誉的

      地方也是有的,廖磊同时也做到了新桂系的大原则:桂系来安徽,一要升官,二要发财,三要女人,四要安徽人说广西好。

      廖磊死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才略优长,忠勤夙著。抗敌军兴,率师转战前方,屡树勋绩。年来兼主皖政,艰难筹措,建树尤多。而中共自周恩来、朱德以下叶剑英

      、董必武等均送花圈致哀。李宗仁晚年回忆道:“廖磊在大别山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竟形成令人羡慕的小康之局。可惜廖磊原有心脏病,一度且曾患轻微的脑溢血,医生嘱咐,须安心静养。但是值此抗战最紧张的阶段,军书旁午,戎马倥偬,一位责任心极强,勇于任事,能征善战的将官,那有机会静养呢?廖君终于积劳成疾,旧病复发,于民国28年10月不治而逝。廖君死时,大别山根据地内的军政设施已粗具规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