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东方惊雷 -- 中国古代兵器中的火器 上 -- 萨苏

共:💬58 🌺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莫非是西洋人搞得中国火器图?

      怎么那个一窝蜂中的士兵画得这么怪异?很象西方人在18、19世纪画的中国人形象

    • 家园 报告,图片统统不可看了。
    • 家园 关于地雷

      记得曾经看到过说戚继光的军队曾经使用过触发地雷

      基本结构是在一个木匣中放上火药和机关,埋入土中,露出一个踏板,当踏板被踩中的时候,带动木匣中的齿轮还是杠杆的,反正是打着燧石点燃火药的

      不知道是否属实?

      • 家园 传说传说,设想设想

        这种燧发式点火的成功率对制造水平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所以也就是设想设想

    • 家园 哈哈,送花得宝再送宝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这个“牛郛”不知是什么?

      牛胃?牛膀胱?蒙古人倒是喜欢用牛膀胱做水囊。

    • 家园 我沙那个发!

      哎,容易嘛... 激动得键盘都不会用了

    • 家园 【原创】东方惊雷 -- 中国古代兵器中的火器 下

      古式后膛榴弹炮 :佛朗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

      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 93厘米,子炮(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

      因为后膛装弹对铸造技术要求较高,清代渐渐淘汰,让位于比较简单的前装武器

      单发步枪 :火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长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

      相当于今天的步枪吧,最早的制式。这个东西,戚继光时代被鸟枪取代。

      远程重炮 : 红夷大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将军炮

      1626年袁崇焕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努尔哈赤也被击伤,后返回因伤势加重逝世。清朝一直得不到这种武器,直到崇祯杀了袁崇焕,边军军心涣散,才有人带炮投敌。

      半自动步枪 :十眼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代试验性连发武器,10节铜质炮身,口径10厘米,每节一发,可以十次发射,因为射程短,不安全,被后来的拐子铳代替。

      连发手枪 :拐子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在抗日援朝中使用比较多。个人认为有点儿自动手枪的味道。

      多管转膛炮 迅雷铳

      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使用迅雷铳的明朝士兵,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明军经常列队跪射,火力没有间断。在朝鲜,日本的火枪队是无法正面对抗这样的明军的。

      大口径左轮枪 :五雷神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

      看到这玩意儿真不知道咱们祖宗还能搞出什么怪东西了。

      最早的迫击炮 – 虎蹲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在网络流行的幻想小说《曲线救国》中,主人公李富贵曾经发明迫击炮,其实,大概就是和虎蹲炮差不多的东西吧。

      新式步枪 :鸟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并非打鸟之用,而是表示即便轻捷如鸟也难以逃脱,已经接近现代步枪,是和倭寇交战中缴获倭寇火枪,随后改进仿制的,戚继光的步兵,已经40%装备了这种枪。但是到了清朝,清军对火器带有某种抵触情绪,到鸦片战争,使用鸟枪的中国军队,反而降到了20%。也有一说,称之为“鸟枪”并不是因为用来打鸟或连飞鸟也无法逃脱,而是因为其枪机衔着火绳落下点燃发火池中的火药的动作犹如小鸟啄食。

      射程150米,雨天不能使用。

      战防炮 : 抬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家相信么?这个居然是明朝的东西。这是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可惜发展比较慢,直到清朝末年,湘军中装备抬枪,不过25%而已。

      带助推火箭的滑翔炸弹 : 神火飞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补充一个怪物,神火飞鸦,类似解放战争中攻击黄维兵团的“飞雷”根据其气动布局,感觉不是很适合飞行,估计不会在实战中有多少用处。

      我想那个时代和中国军队交手,多少有点儿面对DA师的劲头吧。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