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山东的饼 -- 水风

共:💬98 🌺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复,赶紧回复

            一、大葱不是历城的,应该是章丘的。

            没错没错,赶紧改正

            二、虾虎叫琵琶虾。不是皮皮虾,如是,应注:音译。

            皮皮虾是北京的叫法。但是妖道保证,不是琵琶两个字。因为北京话里面,这两个东西的差别,俺还是分得出来的。

            三、制作海草凉粉的原料是海蓬菜,晒干后模样如干草,你说的鹿角菜,似应是石花菜,直接凉拌的一种。海草凉粉在沿海很常见。

            这个妖道吃过很多,怎么做的,一直都不知道。多谢你告知。石花菜是可以直接用来凉拌的。这个俺也吃过不少。

            四、凉面的十几个小碟似是北京做法,山东的比较简单,最好的是拌料是香椿,蒜泥,芝麻酱。

            五、海蟹的确与河蟹味道不同,前者是鲜,后者是香,有人提出异议属正常,但楼主说现在的蟹子不如以前好了,的确是事实。

            这两点我们求同存异好了。呵呵,淄博人,是周村的?还是临淄的?

            • 家园 祖籍淄博张店

              张店的江西道村(曾属桓台)。不知楼主是胶东什么地方?烟、威?

              • 家园 张店啊,齐鲁石化的?

                我有个姑姑在张店,曾经去住过一阵子呢。

                妖道的祖籍是青岛,但父亲那边祖辈上经商,在青岛、潍坊、济南都住过不短的时间。妖道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所以对于胶东的东西更加熟悉一些。外公外婆都是掖县、或者说现在的莱州人。

                妖道长大后在济南求学,然后到北京混了很多年,(让我算算,可真是很多年啊),目前在美国西部继续混。

        • 家园 多谢推荐~~~
    • 家园 大半夜的惹人馋

      有一样饼,道长没说到,我们老家一带叫做“悬饼”。方言听起来跟“馅饼”一样,我小时总搞错。

      话说悬饼,直径约有半米,厚度不下一寸,通常就是大葱猪肉馅,一层面一层馅,总有个七八层的样子。其得名来自于做法。巨大的饼鏊子上,铺满油亮的鹅卵石,饼是悬在石子上烙熟的。油油的饼皮上斑斑石子的印痕,看上去非常漂亮。

      这个饼在老家的庙会上吃过。据俺娘说,那时烧豆秸作燃料,所以饼有特别的味道。长大后还见过一次,是在北师大牛门外,96年春天新开张的饼铺,隔三差五去买一块,宿舍里3个人一起解馋。可能生意不怎么好,不久关张了。再想吃,又得看缘份了。

      • 家园 这个字是念“熬”吗?

        鏊。

        还有,除了这里,怎么用?和什么其它字组词?

        • 家园 考试哪!?

          手边没词典,对不起燕兄。跟马头学了一手,他放狗,我放小嘟嘟。

          读音是四声。

          外链出处

          链接里有的疑似错别字,比如“鏊虾”,该是“螯虾”比较对头。

      • 家园 这个倒真是头一次听说,赶紧记下来。

        这是石烧阿,真没想到还有这种做法流传下来。只不过是不是山东的原产妖道就不知道了。因为从明朝开始,大规模的从川陕一代移民到山东,所以,如果是山东本地的做法,那么对于早期的沿海居民的饮食方式的理解,恐怕会有巨大的作用。

        赶紧上花。

    • 家园 山东是不是有种象棍棍儿一样的馒头
      • 家园 高庄馒头
      • 家园 采薇是说的胶东一带的花馍吧

        别的地方并不流行。只是局限于海洋、黄县、掖县、一带,文登龙口据说也有,但是烟台、威海和平度就没有。

        那种花馍,造型多种多样,很多是立体的,有些地方喜欢涂抹的五颜六色的。

        说到馒头了,妖道啰嗦几句,胶东一带,馒头的种类分类特别的明确。像端娘所说的,学名应该叫做饽饽。特点就是硬,从和面开始就非常的硬,硬到要用杠子压,自己家里面做不了那么硬,但是也会尽量硬一点。因为难做,所以以前主要是过年过节时候才做的。用作祭祖和招待非常重要的客人。

        其次一种,就是美国各地超市里面所谓的山东呛面馒头,胶东一带称作馍馍。这种馒头,发面的时候比较稍软,但是发好以后,掺大量的面来做硬馒头。因为掺面的时候,需要充分的揉搓,所以这种馒头特别的筋道。这种馒头是讲究人家里面常吃的,一般人家只会给老人做一些,或者留着招待客人。

        再次一种,称作馒头,具体的就是活的时候面比较软,稍微掺一些面做馒头,蒸出来以后,白白胖胖的,比较揎。

        以上这些,都需要揉好面以后,做剂子,然后做成馒头。要是懒了,直接揉成长条,然后拿刀切,那叫卷子。也叫懒龙。要搁在以前,有人来做客,端出这种东西来,那是极端失礼的。谁家里的媳妇要是天天做这个,马上会被贴上懒人的标签。

        但是,现在新社会了,大家都不自己做了。所以,即使你现在端出一盘子卷子来,大家也只会齐声叫好。只有妖道这种老古董会腹诽几句。

      • 家园 有啊!

        相当地好吃!蒸这种馒头的面,是杠子压出来的,我们老家叫“杠子馒头”。特别硬,特别耐嚼。就着大葱蘸酱,越嚼越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