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印度学者看印度的经济发展与民主政制ZT -- hopeful

共:💬63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晕死,怎么都没人回复我的下文,就纠着我这个写的不清不楚的2句话不放?

        我说这个话的原因,下文写的很清楚了

        非2/3那段话

        如果有回复,请针对那篇

        这篇文章的回复,恕我不解答了

        • 家园 为人口结构正名

          在去年底,北大举行的中国经济研讨会上,经济学家提出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现实理由,就不应该采取非常态的一胎生育,应该回复到常态的二胎生育上来。结果,计生官员表示

          什么总量大,资源...,环境....,还要坚持四个不动摇.....。可是人口结构也是很重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怎么能够被遗忘呢!!

          何况二胎化是世代更替,不增加人口,计生委怎么这么难接受呢?

            

            若论环境问题。这个根本就是生产技术的问题。你有几十年时间,上千亿元花费(包括养一帮人),去把人口降一半,还不如去改进生产技术,10年时间够了。技术水平上升了,环境自然就好。何况二胎化不增加人口。

            

            若论资源问题,现在我们进口石油1。2亿吨,印度进口8000万吨,10年内印度还要增加一倍进口,你让我降人口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全世界在一条船上,根本出路在节能技术与替代能源,把几十年时间

            和上千亿元花到这里比较好。

            

            

            至于经济问题,没人认为降人口会促进经济繁荣(西欧,日本都作不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至于工作问题,现在出生的人是2,30年后才能工作,刚好顶替现在退休的人,劳动力不变。何况,日后让中国中部,西部发达起来,还有大量劳动力需求,凭什么让劳动力下降??

            

            还有国防问题,各个都是大兵雷恩,各个家长都是雷恩她妈。战争承受能力在哪。不要说现在战争死人少,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让杀人更容易,武器相当的两个国家是要伤亡重大的。都看见美国死人少,谁看见伊拉克死了多少人!!

            

          一胎化如此顽固不是偶然的,一是计生委在二胎化下没什么事情干,经济利益,行政利益要受损。二是有不正当学术风气,有马尔萨斯原教旨主义情节,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的与计生研究所长李伟雄的3亿人口论不是偶然的。

            以上这些,在国家感到痛的时候都会回过味来。现在这帮搞计生的,以后几十年日子不太好过。

            

          • 家园 马尔萨斯原教旨主义氛围

            计生委有个司长叫于学军,在研讨会说过一句其实二胎更合适,结果回来作检讨,受了个处分。

            人口学界比较封闭,宋健的影响一直很深,他主张适度人口论,而且是7亿。但是这个结论很武断。这个根本就是一个很难断言的数据,日本的适度人口是多少?韩国的适度人口是多少?德国的适度人口是多少?印度的适度人口是多少?

            请让我在这里引述一位学者(北大人口学副教授李建新)的发言来说明这个问题:

            90年代初笔者继之前的拙文《二孩即止--农村人口控制决策新论》的基础上,写了

            《再论二孩即止 --农村人口控制决策新论》一文,提交到该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

            中青年《人口与发展》讨论会上,被会议选中并在大会发言,引起较强烈的反响。据

            说,当时中国人口学会的某负责人几次打电话给该次研讨会的组委会,说拙文犯大“

            大忌”,不许选入汇集出版的《文集》;否则,学会的资助也会取消。结果,组委会

            也只能“忍痛割爱”。之后,该学者把该文给一内部刊物,主编阅后赞不绝口,马上

            拍板:立即采用。但此事让主编之上级知道了,便慑于“大环境”而作罢。于是,笔

            者多年不再研究人口政策,对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也不屑一顾。

              

            • 家园 典型的似似而非论

              有什么证据?证明了什么观点?不知道。

              反正是受到了打压了,反正是被迫害了。因此就是对的?

      • 家园 个人认为计划生育还是很必要的

        自然资源匮乏的中国,如果放任人口增长,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就说现在社会,如果多2亿,不可想象。社会不能总是从事拼人力成本的经济。中国靠着人口多人力资源便宜发展起步,不能指望靠这个干一辈子。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从事的职业应该带来更多的报酬。在食物链上应该尽量更上一层。

        至于城市人不愿意生农村人愿意生,我觉得也不应该特殊照顾城市。人的素质和教育息息相关。应该努力的是让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机会均等或者接近。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机会均等。

      • 家园 对中国而言,劳动力短缺不好吗?

        计划生育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不错.

        但是对中国而言,劳动力短缺不好吗?

        • 家园 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

          本质上,现在的老年人,退休之后都是社会在养着他们了。你别看什么退休保险和养老金,还有什么养老投资,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的稳步成长的基础上。而社会经济的稳步成长,靠什么?靠科技力量,有点意思,不过科技创新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上的贡献,也远低于10%。如果劳动力增长低于这个数字,美国就立马会经济衰退。要维持劳动力资源,要么是我们活到老干到老,要么靠新的劳动力资源来补充。现在的劳动力不短缺,你体会不到。

          我们将来也是一样。也要靠一个稳定的劳动力增长来维持我们未来的生活,不仅仅是退休之后。劳动力一旦短缺,经济发展立马就会减缓甚至成为负增长。那个时候,你的资本也是负增长,靠什么养活自己啊?

          • 家园 再说一句,目前的危机是就业问题,而不是劳动力短缺.

            中国目前的很多问题都源于贫富差距过大,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无法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和中国竞争,因此工资很难提高,劳动环境很难改善.

          • 家园 中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

            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重要部分.随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将会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减少.

            其次,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偏早,延迟退休年龄将增加劳动力供给.

      • 家园 所有问题都有其两面性

        即使不计划生育,人口也总会有老化的那一天。整个地区,国家或者地球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制造人口。如果不计划生育的话,那么人类迟早有一天就会像欧洲的旅鼠一样,隔一段时间就去跳一次海。

        所以,一个稳定的人口基数的社会才是最合理的。也就是一对夫妻,两个孩子。在79年之前,我们的计划生育一直是这样讲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强制的改成了只生一个了。

        • 家园 现在的地球文明,已经早就超出马尔萨斯理论的理解范围了

          劳动力和科学技术是唯一两个可以在LONG RUN决定经济总量的因素,一般定义为有技术的劳动力

          相反的,不合理的人口结构才是一个国家的致命伤,中国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是减少了未来劳动力的供给,而现在中国的经济腾飞又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唯一的资源,过剩的劳动力....

          至于一个家庭具体应该几个孩子,这应该是人类学家去研究的课题,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生育率会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如果对全社会用一个标准(比如一个家庭只允许2个孩子)去要求. 那这个社会的家庭人口增长一定会小于2. 而社会越发达,或者发达地区越多的国家,那个数字就越小于2.

          总之限制人口是一个很不明智的社会政策,所得到的结果反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精英比例相对较多的大城市范围内,比如北京,上海的人口负增长,而国家试图改变结构的农村人口快速增加(越是偏远贫困的地区,人口的限制越是不力,越是要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