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积书满架之余 -- 家干

共:💬28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自从网络上的好东西多起来之后,基本不再买书了,

      有点多余的时间全用来上网了。

    • 家园 ---书非借不能读也---

      如果不同意,请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家园 不同意,主要是,看自己的书要比借来的书的机会多很多

        “书非借不能读也”成立的关键是借来的书要还,而且要赶快还。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还书的压力,所以有一种要赶快读的迫切感。只是,这个情况只能是在古代的时候了。

        为什么这么说?古代的时候,有书不容易。你问别人借,别人要考虑半天,就算你借了,还会急着催要回去。要回去后,人家未必再愿意借给你。借了东家,西家未必有,就算想借,也无从可借。

        现在呢?不同了。借书太容易了,特别是在有了图书馆以后。就算三天后要还,三天后还可以再续借,读不读,都无所谓了。

        反倒是如果自己有那么个书,每天接触的机会还多一些,翻翻读读的可能性也就大很多了。

      • 家园 这倒也未必

        论点:书非借亦可读也。

        论据:我读的大部分书都是我买的而不是借来的

        结论:书非借亦可读也。

        证讫,闪人。

        其实我觉得主要是要有读书的兴趣,这就保证书能读下去,懒惰的威胁也没那么大了。自己买到手的书,往往是自己想读的,所以借不借的都可以读了。不过也有些书,在图书馆里借了看了觉得好,自己再去买一本也是有的,比如三联版的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就是这样,而且落下毛病了,茨威格的书从此看一本买一本。还有种情况是借了都读不下去,有本《拿破仑三世传》,借来过一次,读三页就丧失信心了,过二周还掉了。过了几年自己手头弄到一本——死不死啊,知道不好读还买,结果看了四页,又放弃了

        买跟借还有一个区别,说的悬点就是起了贪婪之心,觉得东西好就想得到它。这方面自己买到的新书的感觉跟借来的旧书就又不同,跟买到的旧书都不同,随意看见黄裳啊姜德明啊写买旧书的文章津津有味,自己在福州路古籍书店走过觉得脏兮兮的实在不可忍受,当然了,如果是有便宜点的宋版书那就另当别论了……这谁的砖头啊,财迷也没有杀头的罪过,闪人。

        • 家园 推理推理并小结

          穷人没钱买书,所以借了书肯定读。

          富人有钱买书,所以不借书。自己买书有读有不读。

          还有哪些要补充呢?

        • 家园 感觉有点儿象集邮

          您还要追求书的外观包装和整洁程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