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请达人帮着回答一下,关于古力特 -- 老票

共:💬52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高洪波,我也来跟两句

                说到高洪波足球生涯,首先要提得是徐根宝,因为徐是高在体校时的授业恩师,徐一向看好高。当时高的家离体校很远,为了不耽误高的学业,徐让高在自己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徐和高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父的关系。高也争气,中学时就是北京中学生联赛的最佳射手。我第一次在平面媒体上见到这个名字是在“体育报”上,一张不太清晰的照片上,7,8个北京市青少年各类比赛的最佳射手排排坐,吃果果。面容虽然看不清,但高的进球数之高还是让当时的我吐了吐舌头。

                80年代末,根宝国家队,国奥队一肩挑;当时好像还没有国奥队这个叫法儿,而且当年国家队也没有什么大的比赛任务,所以,成立的国家一队主要是为了对付奥运会,什么小范,老妖都在这个队;而高洪波的年龄使他被放在二队。根宝的想法可能是先用国一对付奥运,然后再整合一,二队来玩亚洲杯和世界杯。就当高洪波准备为恩师效力的时候,那个黑色的三分钟使根宝一跤跌下了双重帅位;也使高洪波失去了在国家队表现的机会。这次朱广沪不接国奥的担子,明摆着是看见了那个前车之鉴;从这点上来看,广沪这人儿属于善于吸取前人教训的好同志,就冲这个,我花他。

                其实高洪波身体素质真是很一般,他的出色,体现在门前的超人的嗅觉及左右脚和头都具有精湛的射术,能在第一时间,运用最合理的动作对球作出反应。

                高的成名始于张志诚为主教练的那届国青队,他们当时取得了国青队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当年的亚青杯冠军(第一次),世青杯进前八(也是第一次)。高丰文那届也就是亚青杯决赛阶段两平一胜,最后是亚军;世情杯小组没出线。张志诚那届国青队其实和他的上一届,也就是高丰文,待遇不太一样;高丰文那届是全队去阿根廷集训了好几个月,打了不少场比赛。而张志诚这届就是以他为主教练的北京青年队为主体,再抽调了其他各队的好手成的军,其场上主力阵容一大半都是北京人;东亚区预赛第一,当时最出彩的是张的儿子,身高1.85的张焱;决赛阶段三战三胜或是两胜一平(?),夺得冠军;高洪波几乎包办了三场中国队所有的进球。

                对了,那届北京籍的守门员也是真棒,可惜后来也是肝炎。

                • 家园 李建栋?
                • 家园 花了总监!

                  根宝有一点让人感动的是:洪波当时住在他家里,身体很瘦弱;根宝就给他弄好吃的加强营养,其实根宝那时候自己也不富裕。

                  只是奇怪,根宝简单粗暴的执教风格和洪波踢球的细腻路数似乎差异很大。 看过一次根宝的训练,摇头不已。 不知道洪波当年是怎么忍受的。

                  洪波正当年的时候,正好高丰文执教;也是高丰文运气不错,第一次冲出亚洲去参加了汉城奥运会;沈阳主场0:1输给日本,东京客场反倒2:0赢了?!(柳海光、马林、段举、张小文、朱波等人吧),可惜被克林斯曼为首的德国队收拾个3:0。

                  据说高丰文和根宝有隙,于是不用根宝嫡系--高洪波。可惜了,不过那时候估计洪波去了也没戏。

                  看洪波现在执教厦门,不是抢逼围路线,暗自松口气。

                  总监兄牛啊,现在还看国内球么? 有机会说说广沪? 乐意的话您再开个新贴吧,我来助威。

                • 家园 西河通宝一枚

                  又读好文又得宝,哈哈!

                  总兄篇篇精彩啊!我对根宝也还是比较肯定的,当然更欣赏广沪。说来有意思,根宝高举“抢逼围”大旗,其手中的国奥队曾以充沛的体能和不断的逼抢令当时各甲级队头疼不已,也成为各队的“公敌”,其中尤以辽宁队为甚,目标直指国奥队。

                  按理说根宝应该最重用体能和意志都超强、肯吃苦敢拼敢打的队员。可实际上体能奇差的老妖和意志不佳的高峰却备受重用,地位不输小范大宿等人;洪波也一直为根宝所欣赏。可见根宝并不简单,他之祭起“抢逼围”这件法宝应该是出于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并不代表根宝对足球运动的真正理解。

                  说起洪波打进8强的那届世青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国青对苏青时的那种无奈,差距是全方位的,中场不行,而对方的中前场队员速度都极快,中场拿球后可以凭借速度轻易甩开国青队员直插禁区或底线。这个时候不禁令人思念起李华钧来... 后来看88年欧洲杯时才知道,苏联一贯有调专业短跑运动员改练足球的传统。那届欧洲杯苏联前锋也是一个冲刺意大利人就找不着北了...

                  建议老兄把这些文字整理整理,直接发主贴,并选择“原创”那个选项。这样可以

                  有更多河友能看到总兄好文。

          • 家园 呵呵,也花你

            只是“醉八仙”好像指得是杨朝辉。那立了歪斜的过人,是杨的招牌动作。

            煮酒兄所提的“屠夫”后卫好像是叫王宗兴(记忆中。也是想了好一会儿), 他也是高丰文那届国青队(贾秀全,麦超,段举,陈方平,山春季,李华筠,柳海光,李勇,刘青。。。)亚青赛决赛阶段主力阵容中的2号右后卫。他的一件做的欠妥的事就是,第二场对韩国队时,在0:1落后的情况下,动作过大招致红牌,对裁判求情时,有一个单腿下跪的动作,招致国内观众大哗,这也是他后来没有再进国青队的原因之一吧。这个队员确属于那种比较敢打敢拼的(说得阴暗点,就是偏“粗野”)。呵呵,不过,据说,他是在脚上长骨刺的情况下,忍痛上场的。看在这点上,我早就原谅他了。

            • 家园 哦,想起来了,高丰文那届国青队相当猛,

              跟有马拉多纳领军的阿根廷青年队大打对攻,虽然最后0:5败下阵来,但场面气势上却几乎斗了个旗鼓相当,输主要是输在临门一脚把握机会上不如对方老到。最后的决赛是在巴西和阿根廷之间打的,好像是巴西2:0取胜,但那场比赛粗野无筹。

              年代久远,可能有记错的地方...

              • 家园 不,老马是79年的冠军和最驾球员,

                不,老马是79年的冠军和最驾球员,82年已经是worldcup主力,不会83还在打青年赛。

                • 家园 是我记差了。当时踢阿青的应该是他弟弟。
                  • 家园 83年最好的是李华筠,他和老妖及古广明

                    83年最好的是李华筠,他和老妖及古广明是中国少有的有潜力成为世界级球员的选手。2004的欧州冠军杯的教练老雷一见中国记者就打听小李的下落,中国记者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 家园 我还记得85亚洲杯对西亚强队卡塔尔时就是靠李华筠一个30米冲刺

                      打进制胜的一球。

                      老李速度是真TMD快!脚底下的活也是真TMD糙。觉得确实是中国落后的训练和比赛体制毁了他。

                      • 家园 呦,跟错贴了。下面那个“印象中。。”是跟你的
                      • 家园 他,范巴和贝贝托都是那次青年赛的6佳选手,

                        他,范巴和贝贝托都是那次青年赛的6佳选手之一。古,李,老妖年青时至少都在个别场次的国际比赛中完全压倒了对方同位置的选手。

                        古出名是80年代初和贝肯鲍尔带队的西德青年队对,队中的利特爸儿斯基是当时全欧洲瞩目的青年前锋(可比88年的克林斯曼),小古的表现当时完全可媲美小巴,让老贝大吃一惊。比赛最后还是德国人嬴了,但好像踢了点球的说。

                      • 家园 印象中,对阵的是科威特

                        当时,科威特队在进攻,全队基本上都压过了半场,他们当时好像就两个后卫在中线己方半场。中国队断球,第一脚就pass给了“矮脚虎”赵达裕,赵也是一脚出球,就找左前方的李华筠。其实那脚和86年老马世界杯决赛的那脚golden pass意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技艺上还是“相当的”有差距。为什么怎么说,因为那脚塞到科威特后卫的脚下了,不过,那位老兄也是太紧张了, 脚一滑给让过去了,这下子,李华筠乐了。。。

                        大家都知道李华筠快。其实他的启动速度一般,头十米没甩过对手,可是那半场可不止十米呀。

                        李华筠当时得到过的评介是“快是真快,可就是像火车,轨道上有东西也不知道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