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革的权谋与理想 -- 语迟

共:💬265 🌺437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脑子发热了,想毕其功于一役

        毛也曾写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句,当横扫了党内、外的一切对手之后,自己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历史(其实到了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差不多),不过临终前的毛应该还是无奈地意识到了自己其实还是做不到,而代价就是全国人民的陪绑。

        我感兴趣的是文革能不能用另一种和缓的方式去达到较现实一点的目标。。。 [超越自我] 2006-03-03 02:20:18

        毛发动文革的动机方面,我大致可以理会;但是其手段 --- 动用社会阅历浅薄的红卫兵,阿谀奉承之徒和提拔火箭式干部 --- 直接导致了文革的巨大混乱和失败。毛对文革进程几乎失控,为了文革而文革;难道以毛的深邃他不能预计到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中国(甚至现在中国)的不可行,他为什么偏要犯拧还要让整个国家去撞墙!

        引 用1935年(遵义会议)-1957年的中共另人神往,它的胸怀象大海一样宽广,它志向远大,目光深邃,它开明民主,朴实无华。这样的一个中共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到1957年,这个似乎是由圣人与圣徒所构成的集体,它的功劳簿上已经是一片璀璨,耀眼得另人眩晕。

        我完全赞同这样的评价。的确是奇迹。

        猛药或许能带来奇迹,但也往往会伴随着副作用,网上常看到有人怀念50年代而抱怨之后的情况恶化,但既然抛弃程序正义而追求了结果正义,那。。光指望着奇迹而不想接受副作用可不太现实哈~

      • 家园 可能是他感到自己时日不多吧

        所以下了重手。

    • 家园 【二】偶像的破碎

        遵义会议以来毛第一次感到无能为力,局面变得无法控制,毛有可能心里没底了。从57年底回国一直到62年七千人大会下“罪己诏”,特别是59年8月的庐山会议,这段时期毛似乎变得有些优柔寡断。睿智洞达、深沉冷静、胸有成竹,等等这些人们十分熟悉的领袖形象似乎发生了改变,毛象变了个人,他变得多疑而敏感,有时甚至控制不了情绪。这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失望。

        57年以前全党对毛的崇拜与信任可以说恰恰是一种迷信。这种信任完全建立在事功上,建立在表面现象上,毛总是正确,成功了那么多事,了不起,是这样而产生的一种盲目的信任,而不是建立在完全理性基础上的,对毛的人格与素质有深刻的了解以后而产生的信任。就仿佛现在的社会崇拜富翁那样,仅仅因为他有钱.就仿佛爱上一个美人,仅仅因为她美艳动人。这种崇拜与爱慕并不牢固,经受不了冲击。早期党对毛的信任就是这样。世俗对偶像的要求总是极其挑剔苛刻,任何一点轻微的瑕疵都可以导致偶像的破碎。所以大跃进及庐山会议等混乱轻而易举地击碎了人们对毛的信任,高层有些人甚至觉得毛泽东不过如此。

        党对毛泽东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的过程,27年-35年是一个阶段,35年-58年,58年-66年,66年-71年,71年-76年,76年-89年,89年至今,可以大致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对毛的尊崇与信任的指数点在这些不同阶段内画出的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这条曲线中的最低点就在57年-66年这个区间.而等到后来党内一些人因为年龄职位的变化,阅历的增加,开始真正理解并怀念毛的时候,这时候毛已经死了.

        庐山会议以后,毛实质上的孤独开始表面化.毛从里到外都在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党几乎抛弃了毛.时光象是在倒流,遵义会议之前28B当权毛被冷落,毛靠边站,毛又一次遇到了这种局面.不过毛此时手里尚有两张牌,一张是军队和林彪,另一张是人民.

        1962年七千人大会毛下“罪己诏”,由大跃进而出现的混乱终于结束了。这是毛从遵义会议以来最为狼狈的一段时光。大跃进究竟怎么回事,我看也许只有毛刘周邓林等不超过10个人了解。而这10个人当中又有人因为傲慢与偏见,并不能客观公正地看问题。

        七千人大会开得很民主,许多基层党员要求说话,批评中央压制党内民主,官僚主义严重,会议于是被迫改变了进程。以毛为首,中央各大员不得不检讨,作自我批评。而此时,林彪的声音在与会者的一片讨伐声中显得十分另类。

        林彪说,

        “过去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错误。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似乎直指大跃进。

        毛泽东“看过此文大为高兴”。

        林彪无疑是一代人杰.党内在认识水平上可以与毛相比的人只有林彪,邓当时还不行(邓在文革中认识水平有相当大的提高,这个后面再说).但是林彪有其致命的弱点,也是最终不敌毛与邓的弱点,这就是林的阴毒,林不是光明正大的人,他本质阴毒,心机深不可测,尽管他一直掩饰的很好.譬如毛和邓对待对手都是不为已甚,对手不成为对手也就完了,而林不同,林对待对手则是必欲至之于死地.文革很多人被整死其中有多少是林所为呢?也许没有确切的史料提供佐证,但是林的影子似乎在其中若隐若现.说得中国味浓一些,林彪就是杀星下界,他到这个人间就是来杀人的,到后来林居然连毛都敢杀,不从正义道德的角度来看,林的胆量心机确实使人敬畏.我非常佩服他.

        林与毛的关系有些象颜回与孔子,孔子一生只有颜回这么一个照心的学生,只有颜回得了他的真传,可惜短命死矣.林彪摔死,毛也极为伤心,毛的这个感情很复杂,毛万万没有料到林居然要杀他,林企图篡权毛是知道的,而毛无法相信林彪狠毒至此,要杀老师.林彪外逃四个多小时,周汇报时,毛泽东还半信半疑,过了一会毛说:"高,高超!我被他骗了,骗了二十二年。..."毛又指著周和江青骂道:"你们一个总理,一个我老婆,都把副主席抬得天一样高,我也受你们的骗了。"周在林彪事件中放声大哭可能就在毛说完这个话之后.林彪出事,毛泽东一度精神恍惚,摔东西骂人,他指责周的内些话不过是内心极度痛苦无从发泄的一种表现.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毛可以说一辈子都没有失算过,大跃进都不是,大跃进有些天命难为的味道,除了林彪这件事.这是毛一生唯一的一次失算.从一开始毛就看错了林彪,这个误判后来彻底改变了文革的进程,使毛的晚年极其灰暗.

        没有林彪这个人文革搞不起来,林是文革的关键人物,林死后毛真正落单了,强撑而已.看他用的那些人.正是与林的同心同德才让毛下决心发动了文革.

        

        这个贴扎的架子有些大了,似乎要写文革史,这不行,下个贴开始要改.待续.

      • 家园 毛还是太善,唯有阴人最能识阴人。

        文革主要是坏在林彪手里,真是成也林,败也林。毛一心要与天斗,最后还是败在老天手下,一叹。

        按照唯心的方法来个事后诸葛亮的话,林彪那种人的表情和神态,就提示人对他要多留一个心眼。

      • 家园 人材,我颇感佩服。
      • 家园 呵呵,也太高看林彪的作用了吧

        没有林彪这个人文革搞不起来,林是文革的关键人物,林死后毛真正落单了,强撑而已.看他用的那些人.正是与林的同心同德才让毛下决心发动了文革.

      • 家园 del
    • 家园 “妇女能顶半边天”果然怎么理解都行

      但这句话把中国妇女的实际地位空前提高。有希望拿当时的世界第一。现在不行了,现在是谁挣钱多谁地位高。

    • 家园 【一】王中王

        第一次访问苏联的经历是暗淡灰色的,在延安的窑洞里就瞧不起斯大林的毛泽东,这时却不得不请求苏联的援助,这个援助有两方面,精神与物质两方面,中共此时急需苏联的认可。但是当时全世界还都不怎么了解中共的分量。

        斯大林三心二意地接待了毛,给予的援助如同施舍。这刺伤了毛的民族自尊。(毛的民族感极强,他始终认为中国人是人类这个野鸡群落中唯一的一只鹤,鹤很孤独。我对此深表赞同。几乎每个民族都有沙文主义者,世界上那么多沙文主义,总有一种是正确的。)7年以后,历史给予了毛补偿,1957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这时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已经视毛为教父级人物,毛在莫斯科受到了沙皇般的礼遇。

        网上有沈志华的一个讲座(视频),谈中苏分裂的。沈志华这个人因为政治问题坐过牢,出来又做生意,吃了不少苦,现在是史学界的另类。这个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虽然他比较反毛。沈志华认为57年底的访苏经历使毛志得意满,目空一切,但是此时中国的实际力量尤其是经济实力却与毛及中共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这让毛倍感遗憾。

        因此回国后毛才开始反“反冒进”,开始搞大跃进。沈志华的这个逻辑也说得通。毛这时已经在考虑死的问题了,他已经64岁了,死亡已经不再遥远,但是还是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解放以后,毛的这种急切心理可能是一直存在着的,譬如公私合营运动,还有农村的合作社,社会主义改造等等事情,客观地说,做得的确有些急,火候没到就匆忙实施了。总之,毛的思维中有很深的民族主义烙印,他认为中国应该是世界第一的国家,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这才是中央帝国,中国应该是这样。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而且还差得很远。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毛总有些不耐烦。他明知道客观规律的体现需要时间,但是他更认同佛陀的观点,“境随心转”,毛自信可以改变世界,他要与天(客观规律)斗,一比高低。所以解放以后,毛泽东从未放弃在他有生之年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努力。大跃进(物质方面)是这个目的,文革(精神方面)也有这个目的。

        以马克思式的唯物主义来看,毛泽东更象是唯心主义者。他藐视物质,而相信并似乎过多地依靠精神。他相信仅仅依靠精神就能创造一切。事实上毛做到了。毛去世的时候,世界普遍对中国充满敬畏,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白人第一次感觉到还有比他们更高贵的民族,这个民族瞧不起外国人,中国使他们自卑。只是这种情况非常短暂。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到中国一看,敬畏就没有了,而且觉得以前那种敬畏感有些莫名其妙。

        精神的力量虽然难以量化和捉摸,却真实存在。譬如不少被医生下了死亡判决书的病人“奇迹般”的存活,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在起作用。马恩列斯之流都没有象毛泽东那样近距离地接触过战争,而可以说正是30年的战争经历赋予了毛泽东浓郁的唯心气质。也许只有军队和战争才痴迷地依靠精神力量,一支缺乏精神的部队不过是乌合之众。

        如果真的是毛发起的大跃进(见上一节),那么大跃进就是彻底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式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1959年中国会生产出1070万吨钢,而唯心主义则会认为只有想不到而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唯心主义决不意味着愚蠢。中共在很多时候都是唯心唯意志论的,可以说中共就是靠这个成功的,譬如朝鲜战争,中国的部队是依靠精神打败了美国人。那么大跃进无非就是唯心主义失败了一次。

        与3000年以来所有的政治领袖与哲学家都不同,毛既是政治领袖,又是哲学家。毛这样的哲学家历史上只有不多的几个,佛陀,还有孔子等,其他譬如黑格尔马克思之流还不至于有这个高度。

        1954年毛泽东对芬兰大使说:“即便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来说,算不了什么。”这是庄子才会说的话。有人怀疑毛玩世不恭,这是很有道理的,认为解放以后他就开始玩,后来彻底没有对手了,毛就跟天斗着玩,看谁厉害。什么中国世界的,对毛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其实到了毛这样的境界,怎么看他都好象是。说毛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好象是;说毛玩世不恭,说毛泽东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好象是。因此后世对毛才有这么大的争议。我认为哪一派都有道理。

        譬如说毛有私心,我同意。公与私在某一个境界中是统一的,大公即大私,大私也是大公。顾城说毛是“无我无不我”的人,很对,什么都是他的,中国是毛泽东的,人民是毛泽东的,甚至世界宇宙都是毛泽东的,这是毛泽东的私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处理边界问题,毛泽东给的原则是“大国强国从严,小国从宽”,与强国大国谈边界问题必须寸土不让,一定要强硬,而对小国家则可以稀里糊涂,让点就让点,小兄弟照顾照顾。这个事情很能反映毛泽东的私心,他把中国当成是他自己的。同样,毛就象父亲那样对待他的人民。

        说毛有私心的人也许主要指的是毛的权欲。这就不对了,我不同意,这只是表面现象。譬如文革倒刘,虽然的确有毛的权谋在里面,但是他的这个权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保自己。而是在毛看来,刘集团要把他的国家和他的人民带到邪路上去,这使毛不能容忍。说毛恋栈贪权也罢,搞个人崇拜也罢,那其实只是毛想让人民跟着他走,他自信能带领人民找到真正的幸福,而别人都不行。没有领袖的位置,毛做不了他想做的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民走向歧途。

        至于辞职引退这个事情,很多人一再谴责毛,谴责中共,认为毛应该学华盛顿早早下来。这些人可以说都没有阅历,不懂政治。连老江退的时候我一个小老百姓都觉得还是不退的好,老江在位十几年,最起码中国没有乱,老江一退,中国如果乱了,老百姓就要倒霉了。这种情绪由下而上,积聚在高层的时候,会产生相当大的阻力。譬如老邓要退的时候,军队就不同意,其他党内的就不说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时毛即便就是想退,他也得能退得了呀。毛去世以后,有次华国锋和许世友同时住在钓鱼台,身边的人劝许去见见上级,问候一下,这是下属的礼节。许说什么,“他算老几?”如果譬如毛在56年或者57年退下来,谁能接替毛?刘?军队会听他的么?毛只要活着,就没人可以接替毛,换上任何一个人都坐不稳。周也不行。周虽然有不亚于毛的人望,但是依然指挥不了军队,军队不会服周。这种情况下让毛怎么退?不可能的事情还说什么呢。拿华盛顿来比是很不客观的,美国的情况和中国不一样,再说乔治·华盛顿当时可能也就是中国一个县级市市长的规模,怎么可以把他拎出来跟中国人比?

        所以中共的分裂(见上一节及拙作《庐山会议·彭德怀逼宫》)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庐山会议以后刘集团渐渐掌握实权,毛被架空,这个局面发展下去是很可怕的。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如果毛死在刘前面,刘当政,这个国家可能就彻底乱了,军队很可能要造反。毛手下没有几个省油的灯,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可以为霸一方的诸侯,更还有林邓这样的大帝级人物,可想而知,这些巨头都健在的情况下,如果一旦没有了毛,中国将乱成什么样。

        中国历史上革命成功以后皇帝每每大杀功臣就是这个原因,皇帝也有苦衷,这种杀人甚至可以说是慈悲的菩萨心肠,是心念亿兆苍生的行为。

        乱世造英雄,乱世英雄特别多,因为乱世极其复杂混乱的环境给予了人充分的锻炼,百炼成钢了。同样的天赋,和平时期的人就没有乱世人本事高,因为锻炼不够。

        但是给文革下结论说就是毛在迫害功臣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这样,文革极其复杂,本质上文革是一场纯粹的哲学运动,兼或有三种以上的其他目的。我开始后悔开这个贴,平白地找个鱼头来拆。这一节写的没什么逻辑,从下节开始还是尽量有些条理,待续。

      • 家园 几点意见

        这里不同意毛的急切与形势所迫有关,

        因此回国后毛才开始反“反冒进”,开始搞大跃进。沈志华的这个逻辑也说得通。毛这时已经在考虑死的问题了,他已经64岁了,死亡已经不再遥远,但是还是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解放以后,毛的这种急切心理可能是一直存在着的,譬如公私合营运动,还有农村的合作社,社会主义改造等等事情,客观地说,做得的确有些急,火候没到就匆忙实施了。总之,毛的思维中有很深的民族主义烙印,他认为中国应该是世界第一的国家,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这才是中央帝国,中国应该是这样。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而且还差得很远。

        你第一帖也说过,毛与TG神话一直持续到1957年,如同一百万的问题是从几千几万几十万答上去的,毛与tg的成功连自己都难以置信,那么什么可以拦住他进一步赌下去呢,答对了就是一百万,错了可能前面赢得全失掉,以毛的个性自然是玩下去,死亡遥不遥远都关系不大,个性使然。

        总之,毛的思维中有很深的民族主义烙印,他认为中国应该是世界第一的国家,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这才是中央帝国,中国应该是这样。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而且还差得很远。

        几千年来是个中国人就是这么以为的,毛一个接受旧教育的人有这样的思想很正常,就是在那个百年耻辱的年代中国照样不缺这样的人。周总理遍历世界后仍然这样认为,可以说是身上有很深的民族主义烙印,但毛的情况恐怕与民族主义粘不上边吧。

        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白人第一次感觉到还有比他们更高贵的民族,这个民族瞧不起外国人,中国使他们自卑。只是这种情况非常短暂。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到中国一看,敬畏就没有了,而且觉得以前那种敬畏感有些莫名其妙。

        看到这,禁不住想到穆斯林们也瞧不起外国人,一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这样就“更高贵”了么? 而且由此自说自话的认为西方的白人敬畏中国人,还自卑,即使是短暂的,这种想法都太可笑了。如果说西方白人从那时起不把中国人当蚂蚁看了,想怎么碾死就怎么碾死,这样说可以,但说那就是自卑,比如说,公园有只狗冲你狂吠几声,自然你是不敢没事上去踢狗两脚解闷,怕是怕了,但你会有自卑感么,会认为狗比自己还要高贵? 中国在毛那个年代,充其量就是能做到有条件的自保,平起平坐是需要埋头苦干挣来的,希望高人一等,让别人自卑那更需要几代人的打拚才可能的。一个刚从别人的胯下直起腰的民族,就开始打着统治世界的主意,而且从口吻到日程安排都开始以世界的统治者自居,这样的笑话不是“短暂”的还能怎样?

        看到这后面就看不下去了,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 家园 也没逻辑地跟个贴

        这刺伤了毛的民族自尊。(毛的民族感极强,他始终认为...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到中国一看,敬畏就没有了,而且觉得以前那种敬畏感有些莫名其妙。

        现在的中国人确实已经几乎完全没有了民族自尊,这点让人感到悲伤..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确实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敬畏,不过也不至于对以前的敬畏感到莫名其妙,西方人敬畏的是毛,而不是中国人,即便是,也是毛领导下的中国人。

      • 家园 您的部分观点我不赞同

        比如您说毛一退,手下各路诸侯即会争权,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历史事实却恰恰相反.实际上经过大跃进之后,党内高层很多人都发现毛这样下去会造成经济崩溃,明里暗里采取很多措施纠正毛的作法.包括毛建国后极为欣赏,委以总书记的邓,他与刘的合作其实是就此开始的,其他持相似看法的如周,陈等.

        军队呢,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除彭,黄外,一直对毛忠心耿耿的罗瑞卿的转变很说明问题.他也认为饿死这么多人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必须调整政策.

        三年困难后,刘邓等的威信其实已经很高,毛则大为下降,已有逐步退出经济等领域的苗头.所以他被迫在七千人大会上口头检讨,后多次抱怨他"骂娘已经不管用","只听少奇的"等.

        军内高层旗帜鲜明的挺毛的只有林一人.所以这样发展下去必然是毛挂空名,刘邓主事,至少在经济上是如此.毛如果就此抽身,以后再慢慢从军队退出,林等未必就能掀起波澜.这一点只须看看林后来所任用的四大金刚等其实文革前在军内并无太高地位即可明白.换言之,林在毛的支持下可以凭他四野的人掌管军权,刘邓及其身后的数位老帅同样能做到,只要毛表明他对刘党内地位的认可.

        综上,当时形势是有毛被架空,刘邓等渐渐掌控全局的趋势,党内的高层大部分不同程度上支持刘邓.毛则不愿这样下去,亲自与林结盟,大搞个人崇拜,直至发动文革.而不是毛自己要退,其他人争权使他退不了.

        • 家园 您这个理解不对。

            军队不是只有几个人,即便所有的高级军官都反毛,军队就会反毛么?还有更多的少壮派中下级军官,还有几百万兵,这些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他们并不是无知觉的机器。譬如说吧,原四野的一个团长,毛泽东和林彪同时给这个团长下达完全相反的命令,这个团长听谁的可能性更大?这么一说能不能说服您?还用再继续解释我的观点么?

          • 家园 您没有看懂我的话

            我是针对您说的:

            如果毛死在刘前面,刘当政,这个国家可能就彻底乱了,军队很可能要造反。毛手下没有几个省油的灯,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可以为霸一方的诸侯,更还有林邓这样的大帝级人物,可想而知,这些巨头都健在的情况下,如果一旦没有了毛,中国将乱成什么样。

            我是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即毛如果放权,或者先死了,军队肯定跟中央走,这是我军的一贯原则.中央是谁,就是毛指定的刘,邓,这怎能说是反毛呢?您从后来的文革也可看出,要推翻这个中央,只有毛亲自动手.其他任何人,包括林,如果没有毛的支持,是不可能造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