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民航市场已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 晨枫

共:💬36 🌺1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回复之前看帖子了么

                    人家说了:新舟60算不上一架好飞机,但是至少可用,堪用。

                    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您认为新舟是架好飞机”了呢?你到底仔细看过人家的文字没有?

                    至于前面提到的稳重,估计印度的LCA大概是最稳重的飞机了,没有之一。

                    看人家研发战斗机的工厂都是有节点的,客机应该也不例外。ARJ的节点怎样不知道,但是按照网上搜到的计划,2009年就应该已经投入使用了。到现在已经晚了5年了。想请你谈谈稳重和拖沓的区别。

            • 家园 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次和FAA达成适航互相认可
            • 家园 适航证目的是进入美国市场以及相当多以此为标准的国家

              上面观察网链接中的内容

              正因为此间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ARJ21飞机的交付从预期的2009年一直推迟到2014年“飞机首飞并不算成功,必须拿到适航证,才能在别的国家运营飞行,表示此飞机的安全性设计符合适航标准规定的‘最低安全性要求’。”。商飞公司适航中心主任郝莲对《瞭望东方周刊》解释说。

              “ARJ21”适航的关键是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许可,从而进入美国市场以及相当多以此为标准的国家。种种利益纠缠之下,“ARJ21”将受到也许是历史上最严格的适航考察。中国人第一次应对此类试验,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不愿提供任何建议。

              赵春玲已经和适航团队到过中国所有的极端自然环境:在嘉峪关做大侧风试验,到海拉尔做高寒试验,去三亚做高温试验,到格尔木做高原试验……

              她说,做了20多年军机研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苛刻的适航认证过程。

              高铁也有类似的检测

              • 家园 我是说,高铁不用非拿到美国的啥证才能在国内跑

                运8啥的不也在国内飞得好端端的

                这帮人就以为当小媳妇熬着就能让MD婆婆满意,给你发适航证了,到时候浪费大把银子,人家就是为难你不发,能怎么着?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标准掌握的问题,航空业有没有自己把握标准,把握方向的胆略和勇气

                只能是好歹先尝完这第一口,攒点经验了以后再说吧。不过根据民航历史,这种买办主义,改也难!

        • 家园 【引用】首批ARJ21-700飞机明年年初将交付成都航空

          百度一下:

          据悉,ARJ21-70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涡扇喷气式支线客机,目前ARJ21-700试飞已进入后期,年底将会完成全部试飞。明年年初,第一批ARJ21-700飞机将交付成都航空。继2008年首飞之后,ARJ21-700飞机按照中国民航以及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标准,经过了长达6年的飞行试验,相继完成了颤振、失速、最小离地速度等高风险关键科目试飞,并进行了特种气象下的大侧风、高原、高温高寒等高难度的试飞。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6524

          • 家园 现在已经要年底了,希望完成试飞
          • 家园 还是个将啊

            说多了全是泪:一款支线飞机研究十几年了还没投入商业运营,一直在不停的“将将将”,快赶上三哥了。。。

            全世界最大的客机A380,00年立项,05年首飞,07年投入商业运营。

            中国支线飞机ARJ21,02年立项,08年首飞,将在15年投入商业运营。

            跟空客比肯定有人觉得不公平,那跟巴西人比一下,巴西人在90年代以前就没造过15吨以上的飞机

            巴西支线飞机ERJ145,89年立项,95年首飞,96年投入商业运营。

            巴西支线飞机ERJ170/190系列,99年立项,02年首飞,04年投入商业运营。

            • 家园 几方面原因

              第一因为原本飞机静力试验失败导致后续的适航验证全部拖延了2年,这事情还真怪不到640头上,虽然那边的技术实力相比601、611甚至1院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毕竟最萧条的时候640就剩几个看图纸的老大妈了,现在进了不少年轻人,等积累经验吧。

              第二因为结冰试验在国内飞了4年都没有找到适合的气象条件,最后国家拍板决定去北美做,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也拖了不少时间。

              第三就像商飞的高层说的那样支线是在为大客探路,适航审定双方都没干过这事情,最终造成了大家两眼一抹黑只好死扣25部的字眼,很多事情就这么耽搁了。

              第四还是国内整体的工艺能力不行,特别是复合材料制造方面和先进水平不可以道里记。

              总的来说现在支线项目已经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了。希望可以在国内的航线上早日看到它的身影。

            • 家园 还好了,没几天了,不是无限制将下去

              另外跟巴西比的文字似乎也是似是而非,就像愚弟说的,美国人对他们技术封锁不严,要是能找到技术合作方就更容易了,但是中国靠谁呢?只能靠自己。而且许多科目国内确实没有飞过,都需要时间啊。

              其实我还纳闷2件事情:1)即使中国飞机质量过关,美国航空局也会给中国飞机发适航证吗?我怎么觉得美国航空局不用站在中立角度做事,不讲道理不给也可以啊,就像美国拒绝华为一样。2)为什么钱学森的30年代,只有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不能进美国飞机厂,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要说歧视好像没道理,而且那时候的没出息的国家多的是;要说严防死守,美国人那时候就能预见到中国的崛起?

              • 家园 咱的技术合作方也不少啊

                咱就造个壳子,发动机是GE的,航电是霍尼韦尔的,连起落架都是利勃海尔的。当年说大话2007年交付使用。拖延个一两年完全正常,拖延个三五年也可以理解,问题是这都拖了多少年了。。。

                美国还是得要个面子,达到了你白纸黑字规定的标准,就得给适航证啊。

            • 家园 真是将熊熊一窝啊!

              中航的名声是在不咋的。那个从西飞调到上海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的的黄强现在升任甘肃副省长了。

            • 家园 阻力太大。民航和汽车这两个行业是最大的买办

              一直是买办的天下

            • 家园 的确是;如果ARJ21在西飞立项,可能不用这么长时间。

              另外,很多国家,如巴西韩国泰国,都不会象中国被技术封锁的这么厉害;那些国家其实是在为美国金融家们造飞机。ARJ21的发动机被美国拖后了至少半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