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朱镕基的战略与战术 -- 语迟

共:💬73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代理村长漫画一幅

      “房改是把口袋掏空,

      教改是把两老逼疯,

      医改是要提前送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语迟]同学"请头脑清醒之"

      我觉得政经类评论的题材可能不是太适合您的文笔.

      打个比方,关公是没法战秦琼的,但是,黄飞鸿也同样没法战秦琼.朱毛也没法横向比较.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简称政体.比如,西方有的国家是总理负责,有的是总统负责,有的国家元首是名义上的,有的是实际.我想您搞混了很多事情,好比是黄飞鸿大战秦琼.

      我们不能说黄飞鸿比秦琼不善马战,或是秦琼比黄飞鸿功夫差.

      如果您觉得俺是故意,尽量可以投诉,俺是不想辩解,倒不是俺有什么特别,而是俺觉得俺说话可能太直接了,您不一定能接受,那么消消气也是好的.

    • 家园 志大才疏呀

      他的名言:大河里有水小河满。

      长江是无数小溪汇成的。泉水都干了,长江也完了。民富国强的道理没弄明白!!

      另外,他的公子的财富怎么来得?

      • 家园 觉得朱并无建树!!

        反正不太喜欢他

      • 家园 比较好奇,如果要清算老朱,会不会也损害老邓的光辉形象啊。

        朱公子的财富来源很简单嘛,老朱本来要白送贪官棺材的,后来一想,这不符合市场规律(no free lunch),所以就把棺材给卖了。

    • 家园 什么战略,搞垮社会主义?

      谈战略不能凭想象,如果你与他面谈过,说说他的想法也可以。如果没有,只能按过程或者结果的来逆推思路。

      把朱放在与毛同一等量级上比,高抬他了,不够格。不说意识形态评价,毛泽东建党、建国、建立新体制,甚至发动史无前列的文革,这些不是朱能比的。

      从过程和结果来说,朱的举措很多,今天对人们生活或者国家经济还有影响的还有:

      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结果让很多人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这种产业化,不要说福利化的欧洲,就是美国资本家当整也不敢这样改革。

      国企私有化:让千万人下岗,另一方面造就了以万计的一夜富翁。这改革还美其名曰“减人增效”,“搞活国企”,结果呢,效益个鬼,把企业搞垮,造成大批失业、下岗,使得这些人生活无保障,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回过头看,以搞活国企、减人增效的国企改革,完全是一个骗局。现在给朱叫好也有,那些一夜富翁还不感恩戴德?

      金融改革:股市就不说了,哪一个股民不对着朱骂大街。把银行的不良资产“债转股”,让各银行成立“儿子公司”,然后把这些资产转给儿子,万事大吉,银行倒是清爽了,哪些债也不用追了,贪官污吏们可高兴了,有人替他们洗黑钱。

      所以楼主认为,“他关心的只是战略”,也对,就是把社会主义搞垮,好让美国人“消气”,这个逆推符合逻辑吧。

    • 家园 探讨一下

      有些事情,不在那个位置上很难说清楚的。也很少有事情是只有益处没有坏处的。楼下大家说的确实有道理,好心办坏事或者才能有限。这里说一点自己的想法。没有数据,没有实证,只是点想法,探讨一下。

      首先是政令不畅。中央的制订的政策无法百分百贯彻到实地,甚至根本无法贯彻。王安石变法可为一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地方敢明目张胆的跟中央对着干。你能怎么办?换人?不说能不能换,换的了换不了,就说换谁吧。要求很高,能够信任,还要有能力,这样的人早就在重要位置上了。说白了还是人才不够,这当然又和我们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关。说回来,换个人在朱的位置,脾气也得养起来。我想朱其实也很郁闷的,想办点事不容易啊,别看是总理。特别是有些熟人都在里面搀和。如果朱不是给人一个脾气大的印象,可能好多事情会更复杂了。

      第二个其实跟第一个是一体的吧,其实大家都是一体的。在地方大吏们、还有地方小吏们抱死自己利益不放的时候,作为中央政府要想实施自己的政策应该怎么办。好比一张大网,国务院是中央的最大的那个节点,几级政府是从大到小的其他节点,一个政策就好比是一个振荡波,到了最终和人民接触的节点已经衰减不知多少DB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鱼死网破是肯定不行的。这时候朱,可能还有温的作法是显示一个强势的中央节点。我相信这很得罪人,但是朱的勇气也在这里:没有一团和气了,政策制订中可以讨论,发布了就是要实施,按规矩办事了。也许如楼下大家说的,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在显示中央的决心这一点上朱无疑给了温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从这一点来说,朱的作用是很大的。

      第三点其实还是跟第一点联系的,其实大家都是相互联系的。就是吏治。其实也不清楚是怎么选拔官员的,(清以前的倒知道的多些。。)不过不知道河里的朋友对当官怎么看。我始终认为现在的中国有能力的官员太少了,网上看有见解的朋友很多,当然没有见解但是会装作有见解的更多,当然最多的是骂人的,呵呵。其实这不是别人的事啊,如果真的想为国家做点事情,不管是国防,教育,工业什么的,可以考虑试试把自己弄进决策部门。也许很不容易吧,不过也没什么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吧。这几年的政府可以用“务实”两个字来评价,只要坚持的住,只要有能力,我想一定有机会的。往好了想,如果有很大一批明白事理的中高层官员,未来中国大有可为。

      关键词(Tags): #政令不畅#吏治
      • 家园 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我认为,应该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看待地方

        和中央的关系.总的看地方和中央是一致的.之所以

        出现地方和中央在某些地方的分歧.其实不过是中央

        演戏给老百姓看.就比如减轻农村负担过重的问题.甚至中央

        文件在地方被视为禁书.而中央无可奈何.不过是因为如果中央

        真的强力推行成功,地方庞大的政府机关必然陷入财政危机.这根本动摇

        了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根本.所以中央根本不干这种自决坟墓的傻事.

        但是现在社会矛盾激化,中央如果不发几个文件给老百姓看,就成为众矢之的.

        发了,如果地方照做自然好,没有,就是某些地方的局部问题.而不是事关全局

        的大问题了.所以大家只看到中央叫了几声就没声了.而去年一本关于农村问题

        的记实文学不就被在全国范围内禁了吗.如果大家有机会看看,那本书可是站在所谓

        中央的角度大声疾呼的呀.

        如果中央真的想推型的政策力度自然不同.

        所以如果地方发现中央的政策和其利益相驳,

        地方不过是先试一试中央的力度.如果发现不过是演戏,地方心领神绘的当一回坏人.

        闷头发财.如果真的对中央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认为就太天真了.马克死和毛泽冻的

        阶级和阶级分析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 家园 再议

          我觉得如果把统治阶级看成是一个整体,倒是有点天真了。其实说阶级都不那么准确了,利益集团可能更合适。

          首先作为中央和地方的着眼点就不一样。一个看全国范围内的总体状况,一个只看一个省甚至更小的地区。前者的投资力度和政策优惠都会在一个全国的范围内调整。地方就不是了,我觉得下面路易14的话很有道理,由于考核的标准是政绩,地方官员就提供政绩就是了,就跟考试前老师划了重点说就考这些,恐怕很少有人抱着学习知识的态度把这个科目全掌握吧。因此他才不管别人怎么样,没准别人越差,越能显出他来反而高兴呢。而班主任考核的标准可就不是某个同学的分多高了,可能是全班的平均成绩,为了这个目的,平衡一下,给后进同学点小灶还是很必要的。

          第二个就是这个做给谁看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说是为了做秀给老百姓看,我也没办法。我只是希望这种秀越多越好。毕竟都是有文件,甚至立了法的。我们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这种东西既然定下来了,总有收效的一天。当然我还是不赞成这种说法的,很酸,就好像我看到本来小气的朋友在女孩子面前花钱大方的时候的想法。这里有个视角的问题,如果以这种视角看我们的政府,那么还真是难以得出哪怕一个正面的结论。

          • 再议
            家园 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官僚现在是一个阶级出现在我们面前.

            地方和中央在总体利益上是一致的.分歧只是在个别

            的问题上.因为地方是中央的权力的基础.中央的主要

            领导也是从地方产生的.

            还有,为什么要对政府有一个正面的态度? 我认为应该有

            一个客观的态度.大家都希望政府好.可是还是让事实说话

            的好.

            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文件法律在既得利益面前就

            是一块遮羞布.看看中国股市上,有多少丑事,又有多少被处理了?

      • 家园 “地方服从中央”

        中国共产党多年以来一直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少,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省委书记和省长也是从中央任命的。而且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副职,也是中央的安排。为什么在这种背景下,还会不断出现所谓的“地方保护主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