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742 🌺2425 🌵78新 💬16 🌺3 待认可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凹造型

    老规矩,欢迎基于事实与常识参与讨论,有下列爱好者请勿参与

    1. 喜欢给人扣帽子(包括但不限于:卖国、买办、被洗脑、五毛)

    2. 不谈事实,只会骂人

    3. 人身攻击(包括但不限于:辱骂,牵连他人亲属,问人多大了)

    4. 阴谋论爱好者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普通人,或者文雅一点,凡人,离不开衣食男女,柴米油盐,能理解的都是最平实的道理,例如一天不死要吃,两天不死要穿。毛泽东有云:手里没有一把米,唤鸡都不来。有云:鸟有个窝,你捅了鸟窝,鸟还要叫唤几声。所以,正确的事情,对百姓有利的事情,道理就好讲,就可以顺着讲。但是错误的事情,对百姓不利的事情,没有道理,但又一定要讲出道理,就只好歪着讲,拧着讲,俗称凹造型。

    例如你说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不好,凹造型就出来说伟大领袖都让自己的孩子去了。且不说伟大领袖的孩子不是去下乡,而是去五七干校,也不说伟大领袖可以派人去看自己的孩子,更不说伟大领袖的孩子有随时回城的可选项,就算是一般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吧,跟我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上山下乡如果是对的,绝不会因为伟大领袖的孩子下乡了就更对一些;上山下乡如果是错的,也绝不会因为伟大领袖的孩子去了就错得少一些。伟大领袖有私还是无私,我普通百姓既不知道,也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安居乐业。过去所谓让百姓得到实惠,现在所谓让百姓有获得感,如此而已。《歌唱祖国》里面,百姓自豪的是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

    对领袖的期盼是

    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关私德何事?

    • 家园 上山下乡有效的避免了巴西印度贫民形成的大型贫民窟

      因此上山下乡不能说是恶政,可以说是一个次优选择。

      新中国的上山下乡不能与东亚几个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同时实现城市化的日韩台相比,确实逊色不少。

      但是与拉枚,与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又要好不少。

      拉枚国家普遍出现了大型的贫民窟,而且有严重的饥饿问题,大约一半的人吃不饱

      而这是在拉枚有着相比其人口比起中国更广阔得多的耕地的条件下造成一半人口吃不饱饭和城市大型贫民窟的。

      为什么会形成大量人口吃不饱饭和大型贫民窟,原因在于无序的城市化

      城市化没有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中国之所以采取上山下乡的政策有以下几点考虑

      1,58年—60年,由于大炼钢铁,大跃进等原因,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厂,造成城镇人口的猛烈增长与农村人口的萎缩

      陈云在受命处理大饥荒问题以后,提出了城镇居民返乡的政策并得到大规模的实施

      2,此后虽然大饥荒不再有,但城市青年在城市难以找到工厂就业的问题很突出,与此同时,农村的兴修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大量人口

      因此上山下乡政策被隆重的推出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上山下乡政策是唯一合理的政策

      从今天的中国人的认识来看,当年城市居民在城市难以就业根源在于当时采纳苏联模式,忽视商业,而只重视工业和农业

      例如当年不叫GDP不叫国民生产总值,当年叫做工农业总产值

      例如杨振宁母亲抱怨她买一块豆腐要排四个小时的队

      为什么买一颗豆腐就要排四个小时的队,根源在于当时从事食品销售的人太少,销售点太少。

      七十年代末,放开知青返城,那些知青很多就从事各种小商品的销售,小餐饮,食品销售等等,结果居民买菜难一下子解决了,知青的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年的中国人为什么不允许更多的人去做小买卖呢?

      原因就在于苏联模式的桎梏。

      而要打破一个传统模式的桎梏,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质疑传统模式,然后逐渐形成共识不是那么容易的。

      以中国革命而言,从1921—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正式上台,中国革命者花了14年的时间才走出了苏联的城市起义的革命模式,开始了由毛泽东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一样

      从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了全盘公有化到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也是差不多14年的时间。

      因此不要责备抱怨毛泽东等人为什么没有和日韩台一样取得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也快速发展的成就甚至采取逆城市化政策,因为毛泽东等人背负着更沉重得多的思想负担,承担着更严重得多的思想解放的使命。

      • 家园 你这个逻辑和思路简直新奇!

        上山下乡有效的避免了巴西印度贫民形成的大型贫民窟

        要照你的逻辑,改革开放40多年了,根本就废除了上山下乡运动,难道中国大陆就因此产生了巴西印度贫民的那种大型贫民窟了?也没有啊!有吗? 在哪里?

        世界上也就是中国大陆在毛泽东时代搞了这种可笑的上山下乡运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用可笑的理由把城市青年往乡下赶!

        比如德国,就没有搞过上山下乡运动,德国难道出现了“巴西和印度的那种大型贫民窟”?

        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比如苏联、东德、匈牙利甚至朝鲜等,他们都没有搞过上山下乡运动啊,但他们国内也没有出现你说的那种“大型贫民窟”啊!你怎么解释?

        信口开河,莫此为甚!说话要注意逻辑和对比,否则贻笑大方。

        • 家园 计划经济阶段把农业搞上去了

          而且改革以后农民工是慢慢的进程去打工经商的

          巴西印度属于农业本身没有过关,农业产出不足,还大量人口一下子进入城市,结果就是农业粮产量不够,城市又发生大量失业,因此造成大量贫民窟。

      • 家园 不是束缚,转换需要时间,后期苏联也开始加强建设了超市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转换需要时间。

        历史没有给苏联时间。

        所以服务网点的说法其实没那么夸张,至于戈尔巴乔夫的罕见的愚蠢就不提了,其实也就是历史的沿袭而已,这就是国家管理层集体投降。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很多苏联正常买卖照片被说成了苏联崩溃摘片或者特供商店,也是呵呵。

        后来的混乱完全是戈尔巴乔夫的错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6/12/47115229_1125472212.shtml

    • 家园 借地。重发。

      提示

      2025-01-07 00:00:09

      待认可未达标,内容附此,对擂每轮取3,改进再发?

      【18×2🈲】本科生如狗:

      “本科生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这话我在河里说过几次的了,描述当年南方求职的情况。我第一次听在1994年,一直记得这句话。

      那时是怎么个情况?春天来了,大家敲锣打鼓觉得不够劲,砸铁。当年接收大学生分配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矿场,都不好过,很多死或等死中。对的,包括党政机关,于是那时还提倡鼓励停薪留职,下海创业。相关人员能调想法调,调不了辞职,辞不了档案不要就走不乏其人。大学生到了分配单位一年半载落实了户口就走成了一个头疼问题。不愿到分配单位报到上班的常见,派遣证都不要就走的不罕见。人往哪跑?深圳最热。京沪主要是高端局,广深才是自由地。

      杨晨是个好同志,他说:懂的不说都懂,不用说;不懂的说也懂,不用说。很多时候我觉不很有道理。不过,懂装不懂和不懂装懂的呢?怎么搞?他没说,我也没问。

      有河友拿出一坨一坨数据来跟我说,1994年的本科生多金贵,不可能如狗。

      好吧,我回复两张18禁图吧:

      图一,十头身九分半美女一名,背景衣着样貌神情姿态按需想象。配字:这样的姑娘很难娶到,但夜总会一抓一大把。

      图二,白月光一枚,背景衣着样貌神情姿态按需想象。配字:你高不可攀的女神背后,都有一个日她日得想吐的男人。

      不知妻美刘强东,是喔,狗东怎么可能会跟吊丝一样,觉得奶茶妹挺漂亮?日用消耗品水平罢了。

      (特别鸣谢 @不远攸高 河友教的标题玩法。 @铁手 老大给的自由度真的大。 )

      • 家园 老审,你能不能把这个bug修好了再说?

        94年的时候有多少硕士?在哪里能够看到满地走?

        • 家园 懒厨兄请看上贴图一。
          • 家园 老审,你能不能不要那么九唔搭八?

            图一,十头身九分半美女一名,背景衣着样貌神情姿态按需想象。配字:这样的姑娘很难娶到,但夜总会一抓一大把。

            图一跟硕士是什么关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此中有真意。
              • 家园 如同老中医的秘方

                不可示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我知道,不是有缘人,你就不会透露了。。。。。

                老审,我缘分未到,就不再强求debug你这个大bug了。。。。😉😉😉

                • 家园 你心病还需心药治

                  我给你开三味药:

                  第一,发挥你的专长和主观能动性,以“本科生如狗,硕士满街走,博,才能抖一抖”这句话为线索,去找我的贴子。看看我什么时候说,说了几次,怎么解释的。

                  第二,听 @自由呼吸F0 河友的,目前为止自由河友是个诚实的拐子佬。

                  第三,参考 @玉米菜 河友。

                  附1,我说你们逻辑不行,分析能力不行,你们不服。这么久了,有个关键问题你们还没留意到。

                  附2,自己无知,又懒。怪我?

                  附3,照黄鳝那个事, @自由呼吸F0 河友不剧透,你能发现问题吗? @假日归客 河友,我们穷人家是打火把照黄鳝的。最好的火把材我们叫“松光”,松树中油分特别高的那些部分。

                  • 家园 你对懒厨要求高了,他底子差。

                    看他平时谈论东西分析问题经常抓不住重点,说明主动性不高,估计语文成绩一般,这样物理化学也难拿过满分。幸好他没学化工 不够细致的人会闯祸搞不好还连累别人。

                  • 家园 老审,你这新药上市前有没有经过检验?

                    我打算等你过了LOGIC三期之后再服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