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中年辞职的县城打工人还能有什么活路? -- 居陋巷不改其怒

共:💬69 🌺42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科恩确实厉害,对于一个海外殖民集团来说他是成功的

                奠定了荷兰在亚洲的利益。

                对于亚洲人民来说,他是最恶的,唉,那时的亚洲真是一言难尽,大明糊里糊涂,海盗盛行,东南亚愚昧落后,我们中国还浪费了大好的共享东南亚的时机。

                导致了东南亚华人的历史性的沉沦,没有抓住哪怕东南亚的大航海机会。

                也许郑芝龙在东南亚稍微进取一些,情况也许会不同吧。

                这样看,科恩显得厉害多了。哎。

                • 家园 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极恶,是因为那是财富源泉

                  必须靠垄断才能致富,荷兰的贸易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远洋贸易,必须垄断香料等异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才能保证独占利润——即使葡萄牙人的闯入,也只是抢占了一部分转运,而荷兰人是从生产上垄断了香料——这对原来的生产者是灭顶之灾。另一种是欧洲内部的 谷物、木材等的贸易,这种...反而没有那么残暴,因为谷物生产没法垄断,而残酷剥削和压榨东欧农奴的,是波兰的地主,荷兰人自己可没空干这种事(这种就是极度残暴,也利润有限啊)

                  同样,英国人的残暴是在印度,为了让英国棉纺产业胜出,英国殖民者尽一切办法摧毁了印度的棉布产业(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在纺织产业能打得过中国的),印度织工的白骨覆盖了恒河附近的原野

                  郑芝龙啊,他的利润来源在中国内地啊......即使郑成功时代,他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福建沿海部分地区,但是他在杭州等地设立了山五商(清廷抓到过部分成员,但是无法根除),专门采购手工业制品,再由海五商和东西两洋舰队转运,所以郑家再有力量,也是先在内地发展。你指望他大力开发南洋?恐怕要他家做了皇帝才行

                  (多说一句,山五商以 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海五商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命名,总是让我想起....天地会)

                  最后,只有垄断得法才能获取暴利,西班牙人也垄断,但是水平太洼.....波托西银山,两百年内是世界最大银矿,但是头八九十年年把富矿挖干净之后,后面西班牙在这里的管理机构经常赔本(参与产业的个人不乏发了财的)

                  通宝推:真离,Swell,
                  • 家园 对日本贸易,也是郑芝龙的经济来源

                    由于日本和中国的流畅,他获利巨大,似乎失去了南下的进取心。

                    唉,也许是对中国的相对依赖吧,唉。

                    • 家园 当时东亚海域的资源错位

                      中国的手工业极其发达,而且规模化效应明显——日本的瓷器技术大幅度改进,还是侵朝战争俘虏了一批韩国工匠才突破的——而韩国的瓷器技术比中国还是低了不少,这说明中国在很多领域当时技术是绝对领先的。我指的规模化,以丝织品产业为例,日本人其实会桑蚕,而且并不特别喜欢中国产的丝绸了,中日蚕丝贸易最赚钱的是日本人买中国白丝(就是原蚕丝),自己染色和织成像“西阵织”这样的日式特色产品,可是......中国白丝比日本原产蚕丝便宜很多....质量还好,这就是规模化的巨大优势

                      而中国最缺白银,因为全面税收货币化之后,中国成了白银漩涡,抽取全世界的白银(印度也主要用白银,但是没有中国这么专一化,中国甚至出口为数不多的黄金去换取白银);日本是中国附近最大的白银产地,但是....中国政府不愿意和日本官方贸易,大概1523年宁波争贡之后,中国官方和日本人这种恶商人的官方贸易就停了(日本商人非常粗野,在中国码头斗殴——但是这也决定了日本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时候,待遇远比中国好,恶人自有恶人磨),这种错误造成了 无比繁荣的走私贸易......从 倭寇、到南蛮(葡萄牙)、红毛,以及以郑氏为代表的福建海商,他们最主要的身份其实都是:走私贩子,最赚钱的生意就是用 中国手工产品 去日本换白银,这个过程 以走台湾作为中转站 最为便利,何况台湾还能出产一些如鹿皮、乌鱼干这样的货物在日本销售

                      中国内地也消费香料,但是不像西欧那样 痴迷,中国离东南亚进,这种香料贸易也无法完全 垄断(中国自己也能生产 胡椒、生姜等大宗香料),所以 郑芝龙没有南下东印度群岛的动力

                      • 家园 你说的我懂,我也同意东南江南人是走私主力

                        确实是巨量资金,再加上一点本土意识,就没动力了。

                        唉,我只是可惜的意思。

                        日本几个金山银山真是吸引人。

                        恰好弥补了日本的产业不足。

                  • 家园 所以说大英帝国厉害

                    殖民者出去烧杀抢掠的多了,往往是废了国家,肥了个人。能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都摆的还不错的,还真就是大英。

            • 家园 我记得荷兰在欧洲大陆对抗上是中立的

              可能我记错了。

              不过在海外两方多次对立应该是确定的。一是在南非,有不止一次布尔战争,乃至这个地方主人从荷兰转移到英国。另一个是纽约(新约克),前一个名字是新阿姆斯特丹。所以那个网友说双方在印尼是盟友,有点出乎意料。

              • 家园 在近代历史的长时段看,英国和荷兰盟友时间更长

                我觉得有三点要说明

                第一是 荷兰革命(1568-1648,对抗西班牙,也称八十年战争,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正式承认荷兰独立)期间,英国和荷兰都是三心二意的盟友,但是确实是盟友——甚至可以说,英国是荷兰最大的盟友,因为其余的德国新教诸侯更加废柴,英国起码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荷争霸 主要发生在1648-1689年之间这四十年,双方打了三次海战,1689年光荣革命,两国共戴一君(荷兰执政 当时也确定在奥兰治家族世袭,可以算步入准君主身份了),又开始结盟,这次是合力对付法国

                那要八十多年以后双方又因为美国革命,才打了第四次英荷海战,荷兰失败。整体来看,英国荷兰结盟的时间远比对抗的时间长。(在两百年内,结盟150年,对抗50年;进入十九世纪荷兰就不行了,基本上没有再主动对英国炸毛——被拿破仑控制的时候作为小弟不在其例;而英国荷兰合组的企业不少,比如联合利华、英荷壳牌都是世界级公司)

                第二 英国的国力一直比荷兰强,哪怕是在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技术、制度比英国是拉不开代差的,即使有领先,英国很快就能跟上(伦敦的荷兰侨民非常多)而英格兰的人口、军事以及很关键的位置(卡着英吉利海峡)对荷兰都是明显优势。作为海上强国,荷兰压制了丹麦,其船队出入波罗的海不受限制,但是英国直接整出一个航海法案,逼着经过海峡的荷兰船队向英国船只致敬,且限制本国的运输必须使用英国船只(不许租用荷兰船),还追剿荷兰渔民船队

                第三 盟友可不是 在欧洲咱们盟友,到了远东就可以随便开撕的.......实际上 荷兰人能抓住英国商馆的人,把他们虐杀,就是因为英国商人没有提防。即使在远东,名义上也是 英国荷兰联手 对付 西班牙+葡萄牙(在我提到的安汶岛屠杀事件,那是1623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君合国)

                我想表述的意思是:荷兰人在欧洲,是精明的商人形象,虽然商人吝啬而冷漠,并不讨喜;但是遵守规则且不惹人烦(在欧洲),还是可以打交道的对象——在东印度群岛他们是魔鬼,连自家的佣兵都受不了(荷兰从德国诸小邦雇佣 士兵,这些士兵有的留下了回忆录,吐槽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制和对当地人的暴虐)

                通宝推:十里铺基干民兵,翼德,真离,
                • 家园 中西的观念有严重不同

                  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国就是家,家国一体。西方可不是。君主和个人利益分得很清。君主有国的名义。但是臣民的利益与国并不完全相干。你说的这个安汶岛屠杀事件就是明显一例。

                  16世纪后期开始荷兰共和国的崛起,是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后对政治权利的要求,因此要推翻名义上的君主西班牙王室。西班牙那时与葡萄牙是一体。葡萄牙作为最早的欧洲海外开发者控制了贸易。西班牙因此能够对荷兰实行贸易禁运。荷兰人一看,自己出海找货吧。世界上最早的公众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派人开船到了东南亚,拿下了葡萄牙一个重要香料基地安汶岛,此时为1605年。大概在此前后,英国人拷贝的东印度公司也开始航行在东南亚抢东西兼抢地盘,不可避免与荷兰人发生冲突。这是两个私人公司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国家之间的冲突。荷兰共和国高层彼时与英王詹姆斯一世有良好关系。于是在国家政府层面,1619年两国签订了一个共同防御条约对付西班牙,也同时规定了对资源的划分,现有资源荷兰2英国1,以后新抢到的实行平分。两国在荷兰殖民地八打威(如今的雅加达)共同设立了防御府作为最高管理权威。荷兰人对这个条约的理解为各殖民地的东印度公司分支有管辖权。英国人理解只有八打威的防御府才有管辖权。这个区别是安汶岛屠杀事件的一个底层原因。

                  安汶岛屠杀事件是底层的殖民者之间的冲突,与国家无关的。但是荷兰人,据英国人控诉,是野蛮的,用酷刑逼迫英国人认罪, 这大概是民性如此,参见维特兄弟事件。安汶岛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管理层给10个英国人,9个日本人(被英国人雇佣的浪人),一个葡萄牙人(荷兰人雇佣的)定了死罪,砍头了。被指控谋反的人们中,4个英国人和2个日本人后来被赦免。1623年夏天,这几个英国人跑去八打威的防御府控告安汶岛当局酷刑逼供,全无法治精神。荷兰人当然不会理睬,在荷兰他们都是酷刑逼供的😄。英国人在本国官员陪同下,回去英格兰大声疾呼,引起巨大公众反响,要求荷兰政府对东印度公司管理层和安汶岛进行惩戒。在国家层面上两国进行了交涉,各执一词。荷兰在收到英国初步抗议后把安汶岛的负责人拉回荷兰软禁了。然后就是法律官僚之间的扯皮。英国人认为安汶岛屠杀是“司法谋杀”,荷兰人说你们人的证词是虚假的,叫他们来荷兰法庭对证。如此来来往往,到1632年的时候,荷兰法庭判决下来了,安汶岛当局无罪。英国人自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1654年,尽管英国王室已经被克伦威尔颠覆,英国借口东印度公司的主张,和荷兰开战,荷兰战败,签订的和约条款之一就是关于安汶岛屠杀的肇事者和赔偿。此时荷兰肇事者都死光了,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赔钱给英国被杀者的后代及英国东印度公司。

                  • 家园 安汶岛屠杀其实是荷兰东印度公司 总督干的

                    扬-彼得森-科恩,荷兰东印度帝国的奠基人,也是极其心狠手辣的家伙. 但是他在北海绝对不敢这样做,因为英国人会直接把他打出屎来——正义只在海军大炮打得到的地方才有效

              • 家园 长江前浪推后浪

                对海外市场的争夺,大家都彼此不客气。只有对清朝中国的时候,西方列强稍微表现出秩序,实在中国太大够人人有份。

                欧洲大陆中世纪后第一个强权是天主教的西班牙,经常与同为天主教的法国结盟。所以新教的英国,荷兰都是踩在西班牙身上崛起的。德国诸侯里的天主教徒跟西班牙法国,新教徒跟英国荷兰结盟。大致如此。

                西班牙消停后,法国是第二个强权。英国和荷兰结盟对付法国的时候为主。

                无论怎样,荷兰都是跑龙套的。国家太小。

                荷兰和英国打过四次,17世纪中有3次,18世纪有一次,都是和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有关。

                第一次是克伦威尔时期,被颠覆的斯图加特王室跑到荷兰,因而被英格兰所不满。英格兰占上风,和约要求荷兰王室奥兰治不得成为荷兰共和国的主要官员。

                第二次是王政复辟后,英王查理二世想安排他的外甥奥兰治成为荷兰共和国的主管,同时实行了针对荷兰的海外扩张政策。荷兰共和国海军的一次成功袭击伦敦外围,被认为是英国军事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此次战争以英格兰占下风结束。

                第三次战争的起因是法国入侵荷兰共和国的战争。偏向于天主教的英王查理二世被英法秘约所制(因为他不敢公示他支持天主教),支持了法王路易十四的战争。新教的英国议会制止了与同是新教徒的荷兰战争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次战争是在英王詹姆斯二世时期发生。他是查理二世的弟弟。查理二世是隐藏的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则不隐瞒他的宗教信仰,与英格兰国家的整体宗教信仰相反。加上他其他不得人心的举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被外国军队入侵。面对法国的威胁,他的王位继承人女儿玛丽,和女婿奥兰治亲王,(曾被克伦威尔胁迫不得成为荷兰共和国主管,被查理二世扶持成为荷兰共和国主管),感受到整合英格兰和荷兰的必要性,在英格兰议会邀请下,从荷兰率军登陆英格兰。詹姆斯二世被迫逃亡,英国发生不流血的革命,正式确立资产阶级议会的统治。此后英国成为真正海上霸主,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轻易击败荷兰海军。当然北美之战的最后结果是法国资助北美殖民地独立,算是法国赢了一次。

                通宝推:十里铺基干民兵,桥上,
        • 家园 荷兰与英格兰的海上争霸

          荷兰太小,无论如何不是英格兰的对手,尽管海军也占过上风。

          加上本来就穷。人穷志短,逾发地心狠手黑。

          荷兰和比利时历史上算是一个地方,被西班牙暴力分开了。

          荷兰人在东印尼的作为比起比利时在刚果的还算仁慈。至少荷兰国王道歉了。比利时王室是否道歉,不知。

          那个约翰·德·维特兄弟之死

          【1672年,荷兰人称之为灾难年,法国和英国在法荷战争中袭击了共和国。德维特于6月21日被一名持刀刺客重伤。8月4日,他辞去了大议长(荷兰民主制度的特色官职)的职务,但这对他的敌人来说还不够。他的弟弟科内利斯尤其受到了奥兰治分子(忠君派)的憎恨,并以莫明之词的叛国罪被捕。他被严刑拷打(这在罗马-荷兰法律下是很常见的,在定罪之前需要认罪),但他拒绝招供。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判处流放。当他的哥哥去监狱(离他家只有几步之遥)帮助他开始他的旅程时,两人都遭到了海牙民兵的袭击。这对兄弟被枪杀,尸体被暴徒毁坏。他们赤裸的、残缺不全的尸体被吊在附近的公共绞架上,而奥兰治暴徒则疯狂把他们的肝脏取出烤着吃了。根据当时的观察者的说法,在整个过程中,暴徒们保持着一种非凡的纪律,这让人怀疑事件的自发性(因此不是愤怒的群众行为而是有组织的暴行。)】- 来自1995年牛津大学一本荷兰共和国历史的书籍。这是孤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其实比利时殖民也就殖民了,但是惩罚剁手脚就实在拉跨了

          至于疯狂消耗耗材,那不是殖民者的常态么?唉,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啊。

          • 家园 殖民者残暴是常态,但是残暴到断子绝孙的玩法

            是资本主义特色.......同样是残暴的殖民者,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就差异挺大的

            葡萄牙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余孽,另外有很强的十字军精神;荷兰人则是纯粹的商人,纯粹到:卖给敌人武器,以及经常无任何远见的裁减军队(所以才会在1672年的灾难年被路易十四按着揍......需要指出的是:西欧现代军队的奠基人之一就是 奥兰治亲王莫里茨,1672年离莫里茨去世还不到五十年)

            另外,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搞的那种灭绝式的垄断经营,其残暴更胜于比利时人在刚果(当然历史时代是不同的),导致了 东印度的地方酋长把英国人、葡萄牙人都当成更好的合作伙伴......荷兰人的对策是把英国贸易站的代表抓起来,毒打之后关在地牢里面,半数的英国人在地牢里面死亡并且腐烂(因为附近就是厕所,所以他们被泡在污水里),这就是所谓的安汶岛大屠杀(其实没死几个人,但是已经是当时英国驻东印度人数的一半),需要指出的是:英国和荷兰当时是盟友😂,且英国拥有比荷兰更强的国力(当时英国海军和荷兰也差不多,而英国发力之后,在1650s年代打败了荷兰),真是在金钱面前 什么都不重要了.....

            大体上,资本主义制度下,最悲剧的耗材来自于 那种非要靠人力来操作、且在一定时间段内高速发展,对效率要求极高的行业:我熟悉的历史段落来自于以下两个,一个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英国调查人员愤怒的反馈:我们想不到 在 世界最强大、最富裕的地区,还有矿工的生活连西印度的黑奴都不如😂,当地矿主依靠行政力量禁止矿工家庭迁移,因为人手不足矿山无法正常运行(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因为蒸汽机的发明,煤炭的需求极度爆发,而当时露天的矿都已经被挖掘没了,地下矿洞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虽然采用了部分机械设备——比如蒸汽机最早就是矿山排水的,但是地下最主要的工作都要由人力完成,可是 资本家选择的是用自己控制的政权强制矿工劳动,而不是增加待遇以吸引雇员——这也造成 早期工人运动最发展的地方就是矿山)

            另一个自然是上一个case 的比喻了.......西印度和美国的种植园,而且最狠的就是美国的棉花种植园,因为..... 工业需要效率,快速耗尽一个黑奴带来的财富远胜于长期使用他😜 埃及统治者 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子孙表示:我特么真服了你美国种植园主了,我们作为东方帝国的异族统治者(他家来自于阿尔巴尼亚),从来就没有珍惜过埃及费拉不堪的农民,但是我的棉花就是比你产的贵😭(话说质量还是更好一些,不过当时还是以量取胜)

            通宝推:很高兴,真离,
            • 家园 我一直这么想,殖民主义者互相倾轧是常态,英国海盗证书就是为了

              收割,不管你哪个国家,其实世界上来回乱窜的商船基本都是资本主义强国的船只,私掠就是常态了,正常贸易,咱们普通人是想多了。

              那真是丛林时代。唉。

              正因为西方世界把这个时代展现给历史,才能理解毛时代中国艰苦奋斗的意义啊,唉。

              短短三十年,要解决那么多问题,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实在不容易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