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美电力历史之比较 -- wolfgan

共:💬51 🌺2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家庭入户功率后面提高是大趋势。

            但是有关部门不是很积极,因为他们要做很多事。

            至于工农业单位产出能源消耗下降,从长时间段来看确实是这样的,但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缓慢,并不清晰。发达国家的单位能耗下产值明显上升其实一是靠的技术壁垒,二是靠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这两者从长远来看都是会消失的。

    • 家园 人均6000度后,各经济体的分化

      现在人口2000万以上各工业经济体,在人均达到6000度后,分化很大。。美加澳韩台,都到人均1.2万度,德日俄法西都是8000度,英意是5000度下渣渣。这些数据,在各经济体,都已经停滞20多年,没变化。。除了韩国,其最近20多年翻了一翻,但最近几年也停滞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均1.2万度,就是目前人类天花板。。

      • 家园 正常的工业化国家其实只需要人均8000度就够了。

        超过这个范畴的都需要一些特殊因素。台湾韩国是因为本身人口体量就不大,特别耗电的半导体制造还在世界上占据很大份额,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实是因为气候因素,这点和北欧和海湾国家人均高耗电量是一致的。英国和意大利其实是有点去工业化了。

        • 家园 中国特殊

          2035年左右,中国总发电量16万亿,人均接近1.2万度,一点问题没有。为何中国这样大体量,敢人均到最顶级?其实,现在世界发达社会电气化率,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当年,德国工业4.0中,有一个很重要指标,是提高社会电气化率,当然,现在不提了,但中国在切实在进行。。现在的交通用电,也就铁路用点。十几年后,3亿乘用车,按单车平均年里程2万公里,就要1万亿度,还有几千万货车,这更是耗能大户,半固态搞起,在加上内河船舶的电气化,电气化铁路率的提高,一年交通2万亿度,轻松的很。。目前,中国一年50亿吨煤炭,除了一半发电,还有一半用在各种工业及民用上,这其中,很多随着电价的稳定及下降,都会转用电。举个小例子,烟叶收来要烤,一年耗煤100多万吨,改电烤,均匀还好控制。钢铁,电炉钢也在增加,哪怕铁矿石,也可用绿氢代替焦炭。。。美国有7亿吨石油,1万亿方天然气产量,它没有动力继续电气化。中国不同。。

          • 家园 我们行业及周边一些行业改经大面积用电

            典型的涂布和贴合,十多年前还得用燃煤锅炉,能不能建锅炉成了选址的决定性因素,后来变成燃气或电,电贵,燃气多点。然后近几年用电越来越主流了。三个因素吧,环保,电够,设备便宜简单。

            家用的典型应该是取暖制冷和热水器。

            人均能源消耗量代表着生产生活水平,电气化代表着高层次的生产生活水平。我并不是说中国特殊,而是中国人会过上远比现在高水平的生活。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记得这句话吗?

          • 家园 我其实也觉得中国能在2035年左右达到总发电量16万亿度

            人均1.2万度,但是理由和你不一样。我不觉得是因为中国特殊,而是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在滚滚而来,这必然意味着发电量和用电量的持续提升。2023年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6.7%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我觉得这种增长率可以持续很多年。你说的全社会电气化率,用电代替煤和油气,电的使用率固然上去了,但是社会的能源使用功率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用电量里增长速度最快的其实是在第三产业里的数据库这一块,这一块是明显增加社会能源使用功率的,这也是中国第二产业用电量虽然快速上升但是第二产业用电率这几年从70%降到66%的原因。美国之所以这几年发电量和用电量降得速度没有欧洲日本快也是因为美国在这一块是有明显增长的,虽然速度不能和中国相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