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对巴以和缅甸的臆想 -- 雾里看霾

共:💬35 🌺18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的民族自治和优待政策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中国的民族自治和优待政策,旨在保护和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权益,但是根本没有起到作用。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这对文化融合产生了非常不利影响。

            比如,汉藏文化差异和语言教育,最后的结果是汉藏更加离心离德,独立思潮愈演愈烈。为了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政府实行的一些民族自治政策,强化了少数民族的独立性。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和文化课程,培育了分裂主义的基础,导致了文化隔离,以及融合的困难。例如,在一些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教育体系相对独立,导致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沟通障碍,是很多不必要矛盾的出发点。随着一代代的新人成长,使少数民族的青年更难适应汉族主导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阻碍他们走出聚居区域融入蓬勃发展的中国,形成负面的循环。

            如果所有民族都接受相同的教育和机会,那么更容易实现文化融合,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顺畅。一口流利的汉语,将帮助边疆聚居少数民族更容易迁徙,获得对个人和家庭更有利的就业和教育,从而融入整个中国。因此,取消一些针对特定民族的优待政策,才能确保所有民族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和融合。这不是仅仅对汉族的公平,更是对少数民族的公平。

            除此以外,应该取消所谓的民族干部制度。全国一盘棋。河南人可以到江苏当省长、县长,一样也该能到新疆西藏当省长县长,反之亦然。工业化社会,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值一提。在河南当县长的维族干部,吃得起河南当地超市卖的牛羊肉。而新疆的汉族人口,也绝对撑得起猪肉的市场。

            总之,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到文化传统的保护、社会融合和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只有平等对待各个民族,让不同民族的人都有权参与中国的发展,分享工业化红利,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融合,从而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即,学会说汉语才是更好的保存藏语的条件。失业饿死的西藏人,是无法说藏语的。

            • 家园 @踢细胞 河友:你看,不是我绷得紧,而是就是这么紧。

              这个跟贴,看似有理,看似附和我的观点,实质上一直在说中国政府在限制削弱少数民族,导致少数民族无法发展,我国民族矛盾尖锐。

              他们就是这样见缝插针,不单见缝,没缝也插。你看这几年的贴子,是谁在攻谁在守。一些河友,比如 @七天 河友,经常感叹时政贴过多。我简单划一个标准:主贴是或者否对中国党政进行负面评判,以这个是或否为标准,你们不妨统计一下,看看发的时政贴的主要是方。同时,你们统计一下时不妨把ID注册时间也作为一个参数。

              不是正常河友们老是发时政贴,是一些东西要把西西河作为一个据点。坦率说,从疫情期间来看,他们在西西河是成功的。(比如那个llama的ID,相当有鼓动性,应疫而生,应疫而去。)不是我绷得紧,而是就是这么紧。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这种数据的统计肯定会越来越大的

                以我为例,我刚刚回复层主的就很不“和谐”,也是新注册的,应该被统计进去。

                我是因为网文发现了龙空,然后龙空里面时政方面的讨论就很开放。在龙空之前对时政评论的来源是参考消息,然后是凤凰卫视的阮次山,然后发现龙空以后就像发现了宝藏。因此“土星”“火星”板块后来都被关了。然后龙友推荐我去贴吧,贴吧后来也删贴删的没了营养。再问龙友,推荐了这里, 他们说这里的排版很难接受,来的少。

                我过来看到很多主流媒体看不到的消息,也看到很多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受益匪浅。

                不过,像在龙空一样的歪打正着,在河里,我发现了成语组合的小游戏很不错,能学到很多。

                随着宣传口对舆论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大,会有越来越多向我这样的人来到这里,从而被统计进去。所以说楼上所说的统计数据会越来越大。

      • 家园 应推动以色列人到德国波兰捷克安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