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营救西路军战俘,中央不惜倾家荡产 -- 忘情

共:💬42 🌺486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与蒋公无关

        老蒋乃控制无力的党国老大,当时中央与老蒋有同毛病。四方面军上下都有反骨,公开的例子比比皆是。再者,一方军政大佬单身逃跑的,咱数数看,徐陈甩开部队,声言到中央讨公道,彭甩下机关和党政团伙单骑突围,项甩掉部队开小差,又躲在皖南山中数月,皆是与中央有隙,觉得自己厉害,却出了历史的大玩笑。

        • 家园 彭是谁?彭雪枫吗?想不出其他的彭来了

          还有陈光,陆房突围是不是他也想自己跑来着?

          • 家园 想想,1942年5月26日,日军对哪个抗日根据地搞了次大扫荡

            那次反扫荡喊出了极其悲壮的口号:有枪的抵抗,没枪的跳崖。是掩护部队怕受损失,撤退早了,机关被日军追上来了。

            • 家园 这个我觉得不应苛求彭德怀元帅吧?

              连左权都牺牲了,总部遇到袭击,不突围,被一锅端,八路军副总指挥或被俘,或牺牲,这个影响可大了。

              至少党史上这块没有任何批评意见

              我前面说的彭雪枫和陈光,那可都是有处分决定的。

              • 家园 动作太慢,怨不得别人

                太岳军区5月19日首先接敌。21日,太岳电报129师:“ 这次扫荡岳南、中条之特点……”。晚7点半,刘伯承正在开会,接到该电后立即中止会议,半小时后就转移了。

                22日早6点,129师部到达转移地点后立即签发反扫荡命令,该命令附随敌情通报并报彭左军委。

                按照柴成文的回忆,日军18日起对集总、北方局驻地从北面、东南构成封锁线,但要到23日三十六师团进到该地区的南面和西南面,才完成合围。

                从22日早6点到23日,集总有多则一天一夜,少则十多个小时,赶在日军合围前突围转移。那这段时间彭德怀在干啥?

                23日夜和24日上午,司令部电话不断。左权同志、魏白天(来自国民党的一个军参谋长,时任总部参议),同王政柱(作战科长)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反复研究,寻找敌人的空隙,彭老总只管阅读和批阅文件。参谋们和警卫人员在下午3时均已为转移做好了准备,连马袋子都搭上了马背,但彭总还在批文件,从各方面不断传来的情况中,寻找突围的方向,选择突围的时机,因为那时的通信工具比现在差得远,所以很容易失去时机。3点半了,再不能不动了,彭总出来了,还是决定向东转移。于是左权参谋长要我(此时,柴成文是作战参谋)陪彭总先出发,从麻田北面向东的山沟前进,左、魏、王三人仍然坐在河东沙滩上在讨论。

                至于说“党史上这块没有任何批评意见”——我都道歉了,你们还要咋样?有完没完?

                • 家园 哪能说说为啥吗?彭德怀元帅不想活了,主动求死?

                  还是不拿战士和属下的命当回事,故意拖延?说不过去吧?

                  • 家园 甩手掌柜当惯了

                    故意拖延啥的那就想多了。

                    不拿战士和属下的命当回事,这个可以单独用一篇文章来解释。战争是严酷的,慈不掌兵。对于彭德怀这样的军事家来说,首先是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才能不拿战士和属下的命当回事。抗美援朝时任38军112师335团团长的范天恩,生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段话,既是对自己说,也是说给战士们听,只有自己过了生死关,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战士们:

                    和平谁不希望啊,都希望,哪里有愿意打仗的。这么残酷,老死人,咱们好好地生产不行吗?敌人不让我们安稳。那既然不让,我们就干了吧!干,就得要牺牲。牺牲摊到自己身上,就不想牺牲了,那这个国家就完了。摊上谁是谁,那才行。

                    老兵一口山东乡音,听着真亲切🙂

                    话题圈回来。

                    彭德怀给人印象是个粗人,他也以粗人自比。他自幼的经历在中共和军队高层里面算是最惨的,所以对痛苦的承受力也是最强的,有一些他认为不值一提的损失和痛苦,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不可接受的。

                    军事上,彭德怀谈不上有什么一以贯之的理念,表现在这次反扫荡中,就是轻重缓急不分,坛坛罐罐太多,而这两点,在他以前曾经是深恶痛绝或者嗤之以鼻的。

                    抗战初期,彭德怀曾经参加过一次胡宗南主持的司令长官会议。胡宗南在会议中途几次接听电话,令彭德怀很是不满,认为胡这个人“做不了事”。彭这个话也许有道理,但是放在42年夏季反扫荡的当时,彭不分轻重缓急的表现,可比胡宗南接听那几个电话的后果严重多了。

                    再说坛坛罐罐。

                    长征之初,中央纵队带着坛坛罐罐过湘江,彭德怀率部断后,战斗异常惨烈。彭德怀气得说:“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个打仗的样子?!”

                    可是在太行山区,彭德怀却没有把自己所在的集总当作“打仗的地方”,没有临敌意识。

                    129师部为什么能在半小时内拔脚就走,几小时内就发出反扫荡命令?因为刘伯承早在41年底就开始精简非战斗人员。结果他甩出去的坛坛罐罐,并没有该疏散的疏散,该后送的后送,而是被集总当成宝贝接了过去,用彭德怀自己的话说,“哪像个打仗的样子”?

                    这些道理彭德怀他会不懂?用这一套说起别人来他可头头是道。

                    他也不是没因此而受批评,延安整风中这也是他的“罪状”之一。他抱怨被“操了四十天娘”,看来心里是不服的,所以我前帖说“我都道歉了,你们还要咋样?有完没完?”,大概揣摩模拟一下他对此事件的心态。

                    通宝推:脊梁硬,薄荷糖家族,
                    • 家园 这个我也赞同,毛岸英的牺牲,和他这个毛病大有关系

                      中央三次发电报告诉他们注意美国飞机轰炸,他充耳不闻

                      关键时刻他自己总有人抬,但可惜了毛岸英和高瑞欣。

                      回国后再一次向主席检讨,但毛岸英再也回不来了

                  • 家园 告诉你,红军出草地后红三军团干部集体开小差

                    那时跑掉几十个基层干部,好可惜,千难万险走过来,就因为对军团长不满都跑了。所以,红一军团的对三军团的政治风气很有意见,千批万批的,不过文革后反骂一军团作风有问题。

                    都有问题吧,但可以认为彭总对下面有不管不顾的问题,不可为尊者讳。

              • 家园 左权牺牲,在当时在当场就有人说他是故意的

                后来我分析他因托派问题不解决,当然很多人也是如此说,以牺牲自己为党负责,为集总负责,所以彭副总对他怀有深深的歉意。

                托派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在谁负责我不想说,同此遭遇的还有郭化若,都是不能带兵的,左权仅让当代理的一军团长,可他是众领导喜欢的人哟。

                • 家园 不知道你前后啥意思啊?郭化若似乎有其他因素哦。

                  八路时期肃托基本就是总理安排的。

                  唉。

                  全面抗战早期确实也太复杂了。组织内托派和组织外托派,服从统一战线和不服从,都是令人头疼。

                  这些都不怎么提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