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混血到底是有优势还是劣势 -- 夜如何其

共:💬75 🌺40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集中回复所有跟帖 -- 补充帖

    首选对四方城表示敬佩,不愧是包邮区人民。

    非常精确地提炼出了文章核心。

    我解释一下,这就好比打靶,总环数是一样的。纯血比较平均。

    混血分布大,就是说混血有优势,但是有同样几率的劣势。

    我在文章中说了“幸存者误差”,就是指只看到了优势表现。

    平心而论,为人父母,稍微理智一点,就该知道那种较好。

    要是疯狂的,或者有选择挑选,另外一说。

    都这么干,纯血也是一样结果。

    再说的明白一点,大样本下(大样本,不挑选),纯血混血结果没太大区别。

    其次对陈王表示敬佩,跟帖水平高。

    但我对他的摸头法有异议。

    我也认为摸头能判断聪明与否,但细节上不赞同。这个我不解释,大家都这把年纪了。

    有人说我行文像F兄,兄弟我真心佩服。

    我的行文风格被嘲讽,我都接受,人家说到点子上了吗;

    我不改,是因为我专门锤炼成这种风格的。

    其实陈王这段,才真是和F兄,有共鸣:把难听话说出来了。

    我很赞赏两个人的观点,甚至我还理解形成。

    雄性激素没有,那是不行,太多了,也是麻烦。

    不过沿着陈王的论点,做归谬推演,也挺好笑的,请陈王批评指正。

    A:雄性激素雌激素在某个平衡点最好。

    B:假设A正确,男性娘化,智商进化趋势向前,女性营养过剩,是在退化中。

    C:不做关于性取向,这边的推演。

    第三,对孟河友表示鄙视,你为啥总这么多意见,还不送宝?

    第四,糊涂河友,你有大智慧啊!

    ---------

    总结而言,我这一篇实际上是个“理中客“文,稍微有点鸡贼,加点私货而已。

    再次感谢四方城,陈王对本楼的贡献!

    通宝推:张新泉,孟词宗,
    • 家园 沧州人得罪你了?

      太损了

      • 家园 没有啊。

        沧州地区不缺碘,甚至要求停售含碘盐,以免过量。

        他们的环境又不好,也养不起读书人啊。

        过去我们鲁南,沿河平原,中等户都供不起孩子读书。

        也就是抗战前乡村建设运动,大村才有了初小。

        过去档案上,有初小和高小的区别。

    • 家园 ???

      啥叫混血,啥叫优势,啥叫劣势?咱民科讨论问题,最怕就是没有统一黑话,最后各说各话,鸡同鸭讲。

      先说个纯血的,同父母的兄妹/姐弟世代交配的,埃及法老家族和印加王室家族的结果都不同,说明父母本身基因的好坏才是根本问题。

      大家都是俗人,喜欢一些黑白分明,简单明了的结论。假设我们就以黄白黑人种间交配后代为混血,瞧瞧世界上大规模混血人群,拉美人,中亚人,东北非人,南亚人......优势还是劣势,自己判断吧。

      中国人经历几十年洗脑,都认为自己种族的相貌丑陋,混血才漂亮,少民才漂亮,无可救药了。所以,最近庐江少年挺身而出,唯有赞叹,公知觉得中国人种那么差,为啥不带头自杀呢?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看你这篇差点怀疑你被F大师夺舍了

      这个碘摄入量影响智商都是民科们津津乐道了多少年的伪科学了。其变种有“吃鱼使人聪明”、“内地人不如沿海的聪明” 等等。

      问题是大多数古文明都是内陆文明。中国更是这样。如果碘摄入量影响智商的话,岂不是所有的古文明都应当出自海边?

      • 家园 八水绕长安

        三千里云梦泽,八百里洞庭湖。古代中国的气候湿润可见一斑。

        乃至汉民族的得名,汉这个字就是指水边的高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等等话,都说明楚人的自信和他人对楚人智商的认可。

        碘在地壳是稀缺资源,植物是一次富集,食草动物是二次富集,食肉动物是三次富集。

        鸭子,鹅等能下水的动物,能吃到各种小鱼虾,可以看成准食肉动物,水中还有各种吃鱼的鱼。生活在水边的先民可以低风险吃到大量的食肉动物,维持碘的高摄入。

        5500年前经历过一次气候暖化,海平面比现在高15米以上,武汉以东的大部分低海拔地区当时都淹在水底。现在存世的古文明都是灾后余生的,或者海拔较高的文明,未必是当时最领先的文明。

        至于碘摄入量和智商的关系,不要批判我,去看文献。

      • 家园 碘摄入,不能简单地认为内陆就缺碘,

        我记得内陆地区除了从海产品摄入碘以外,主要还是从饮用水中摄取。这个饮用水来自于河流的就与河流流经的区域大有关系。那些从海里升起来的陆地应该没有缺碘的问题。

        另外那个“吃鱼使人聪明”不过是因为鱼比肉便宜,但是刺多难处理,搞不好就卡喉咙人就死掉了。常吃鱼没死掉的当然就聪明了嘛。

      • 家园 说话的口气神似
    • 家园 智商高的和智商低的生孩子

      孩子的智商概率是偏高呢还是偏低呢?

      在十多年前的科研界不想今天,政治正确,什么都不敢说,还有点关于人类的智商的研究,我前后看过上几十篇,我还记得大概的结论:

      1. 智商和婴幼儿的碘摄入正相关;

      2. 智力整体和雄性激素的水平负相关;

      3. 创造力和雄性激素的水平正相关;

      4. 早期的教育;

      5. 智力是可以终身发育的;

      6. 智力是部分遗传的。日本人的智商明显低于韩国。

      根据以上几点,东亚地区的男女雄性激素水平偏低,因此智商最高,其中包邮区和韩国目前是全球智商的高地,因为这些地方的人碘摄入量远高于其他地方, 日本是岛国进化特征,卷得不够,因此智商偏低。东亚文化重视家庭,老人参与带孩子,早期教育强度远高于其他种族;上海每年要贡献2个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给中国国家队,还要贡献2个给美国国家队,就是因为早期教育强度+种族加成+碘含量超摄。另外,东亚经济压力大,终身持续学习,整体 智商就高。

      说点题外话,女河友不要打我。为什么女棋手、女画家、女音乐家、女科学家,甚至女厨师等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中,女生都不敌男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普通智商人群中,雄性激素越低,智商越高。智商高到一定程度,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就差别不大,这个时候需要一定的雄性激素来提高思考过程中的随机扰动, 这个随机扰动能够提供创造性。男生天生雄性激素高,因此更容易出现出类拔萃的天才。但一般男人雄性激素太高,导致连贯的智力思考很困难,因此黑人的智商就偏低,哪怕你天天逼他100倍碘摄入。

      有句话说,男人女相智商高,教员就是典型的男人女相。我有一次在一个学术会议,闭眼听报告,发现学者中嗓音尖尖的比例很高。睾丸酮可以促进声带肌肉的发育,睾丸酮越高,声带越厚, 声音越浑厚。人类女性就是这样来挑选有旺盛荷尔蒙的男性作为交配对象的,不过现在时代变了,智力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我认识的一个小学老师擅长摸头测智商,我后来问他什么样的头算聪明,他说男孩中头发软的智商高, 头发硬的智商低。女孩中头发硬的智商高,头发软的智商低。我猜测男孩的睾丸酮高,头发硬。女孩的一般头发软,头发硬的一般雌性激素低,胸大无脑的反面,胸口飞机场的,一般都是智商超卓,创造力惊人。

      我以此观人,几乎从未失手。

      通宝推:风中乱发,梓童,独立寒秋HK,张新泉,青青的蓝,桥上,心有戚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