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俄乌战争的5个思考(第一部分) -- 史文恭

共:💬456 🌺4372 🌵2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限主权论,美国玩的最好,比如韩国萨德是为了防止中俄导弹

        俄罗斯没要求别国也割领土,乌克兰是特殊情况,涉及苏联西方密约。

        虽然是口头的,但是大国之间,口头没用不好吧。

      • 家园 其实也是我的想法

        没法踏入同一个河流两次。

        可以说从二战以来什么都没有变,也可以说一直在变。俄罗斯自己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看到过一个笑话,俄罗斯只有两个朋友:俄罗斯陆军和俄罗斯海军。现在看来这个笑话还挺写实的。

        • 家园 俄罗斯帝国只不过在走那些已经衰落的帝国的老路而已

          看到说乌克兰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俄罗斯绝对不会放弃,所以俄罗斯必胜----我觉得挺有趣的。

          当年莫斯科大公在给金帐汗磕头的时候,顿巴斯是它的核心利益?莫斯科当时的核心利益是保住代大汗收税的权力。

          当年莫斯科大公刚独立的时候,克里米亚是它的核心利益?克里米亚汗还曾经一把火把莫斯科烧成白地,莫斯科当时的核心利益是保住自己的脑袋。

          当年莫斯科曾经在斯摩棱斯克和波兰死磕,在亚速城和土耳其死磕,在波罗的海和瑞典死磕,在雅克萨和大清死磕,都是它所谓的核心利益。当年死磕赢了,现在这些地方就都是它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了。

          问题是,要是你死磕输了呢?难道还真是天命有归,只赢不输的啊?

          几十年前,英国输了苏伊士运河,沦为二流。法国输了阿尔及利亚,沦为二流。

          现在,俄罗斯遇上了乌克兰,而已而已。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Swell,
          • 家园 最近看了一部俄罗斯的爽片

            名字实在记不住,是网络爽文那种名字。战斗场面也很爽。高科技。

            故事是金帐汗国的大汗亲率大军,灭了俄罗斯梁赞公爵的属国,结果被梁赞公爵手下十几个义民利用地势阻挡在某地。最后当然这十几人搞不过蒙古大军,但是蒙古大军也是死伤惨重。大汗问奄奄一息的男主角,你究竟是谁?男主角很英勇大气地说,我是俄罗斯的一个普通战士。

            我当时就想到你在我回顾乌克兰历史的帖子里写的神曲😄。

            乌克兰是捍卫欧洲文化免遭东方专制的前哨?

            涅特,我们俄罗斯才是😁。

            电影里最出彩的人物不是男主角,而是金帐汗。是一个印第安人的扮相。俄罗斯人大概考证过,印第安人和蒙古人是一路的。

            • 家园 恩格斯--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

              在波兰,也同差不多所有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居住着各种不同民族(nationalities)的人。波兰的大多数居民即它的基本核心,无疑是操波兰语的本地波兰人。可是,自1390年起,波兰本土就已经与立陶宛大公国合并[148],后者在1794年最后一次瓜分以前曾是波兰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个立陶宛大公国境内,曾经居住过许多不同的部落。波罗的海沿岸的北部省份由立陶宛人自己管辖,这是一种与他们的斯拉夫邻人操不同语言的民族(people);这些立陶宛人很大一部分曾被日耳曼移民所征服,而日耳曼移民反过来又吃力地防预着立陶宛的大公。其次,在现今的波兰王国的南部和东部,住着白俄罗斯人,他们的语言介乎波兰语和俄罗斯语之间,而更接近于俄罗斯语;最后,在南部地区还住着所谓的小俄罗斯人,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他们现在的语言与我们通常称之为俄罗斯语的大俄罗斯语完全不同。所以,如果有人说,要求恢复波兰就意味着诉诸民族原则,那只能证明他们不懂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因为恢复波兰,就是恢复至少由四个不同民族(nationalities)组成的国家。

                当旧的波兰国家由于同立陶宛合并而组成时,俄国的情形是怎样的呢?那时,它还处在蒙古征服者的铁蹄之下,而在这以前一百五十年,波兰人和日耳曼人就已经共同努力把蒙古征服者赶回东方,赶过德涅泊河去了。莫斯科的大公们却只是在长期斗争之后,才终于摆脱了蒙古人的羁绊,开始把大俄罗斯的许多公国联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然而,这一成就看来只是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当君士坦丁堡刚落入土耳其人之手,莫斯科大公就把拜占庭皇帝的双头鹰添进了自己的国徽,从而宣称自己是他们未来的继承人和复仇者;大家都知道,从那时起俄国人就力求占领沙皇格勒即沙皇城(他们在自己的语言中是这样称呼君士坦丁堡的)。后来小俄罗斯的富饶平原又引起了他们的吞并欲望;可是,波兰人从来就是骁勇的,而且在当时还是一个强大的民族(people),他们不仅善于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且还能进攻别的国家;十七世纪初,他们甚至把莫斯科占领了好几年[149]。

                当政的贵族的逐渐腐化,资产阶级赖以发展的力量不足,以及耗尽国家元气的连年战争,终于摧毁了波兰的威力。一个顽固地保持着封建社会制度不受侵犯的国家,当它的所有邻邦都在进步,形成了自己的资产阶级,发展了贸易和工业,建立了许多大城市的时候,——这样的国家就注定要衰落。贵族确实使波兰衰落了,完完全全衰落了。而在把它弄到这步田地之后,贵族又互相责难,并把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出卖给外国人。1700年至1772年的波兰历史,不过是俄国人在波兰篡夺政权的编年史,而这种篡夺之所以可能,就是由于贵族的出卖。俄国兵差不多不断地占领着这个国家,波兰国王即使自己并不想做卖国贼,但也愈来愈成为俄国大使手中的玩物。这种把戏耍得那样成功,继续得那样长久,以至于到波兰最后被灭亡的时候,整个欧洲都没有提出一声抗议,而大家感到惊奇的只是:为什么俄国那样慷慨地把那么大一块领土让给了奥地利和普鲁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实现这次瓜分的方式。当时在欧洲已经存在着一种文明的“舆论”。虽然“泰晤士报”[150]当时还没有着手去制造这种商品,但是已经有这样一种在狄德罗、伏尔泰、卢梭以及十八世纪法国其他作家的巨大影响下形成的舆论。俄国向来就知道尽可能使社会舆论站在自己一边有多么重要,而且它也没有忘记去争取这种舆论。叶卡特林娜二世的宫廷变成了当时有教养的人士、特别是法国人集聚的大本营;这位女皇和她的宫廷声明信奉最文明的原则,她竟然能够把舆论引入这样的迷途,以致伏尔泰和其他许多人都歌颂“北方的塞米拉米达[注:塞米拉米达是传说中的亚述女王。据希腊历史家说,她在巴比伦建筑了一座被称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空中花园”。——译者注]”,宣扬俄国是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是自由主义原则的祖国,是信教自由的维护者。

                信教自由——这就是为了消灭波兰所需要的字眼。波兰在宗教问题上从来就是非常自由的;下述事实就是证明:当犹太人在欧洲所有其他国家遭到迫害时,他们在这里却找到了避难所。东部各省的大部分居民信奉正教,而波兰人则是天主教徒。这些正教徒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十六世纪时被迫承认罗马教皇的最高权力,因而被叫作东方礼天主教徒,不过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在各方面仍然保持原先的正教信仰。这主要是农奴,而他们的高贵主人差不多全都是天主教徒;这些农奴按民族(nationality)来说都是小俄罗斯人。可是俄国政府在自己的国家里,除正教而外,不容忍其他任何宗教,它把叛教当作罪行严加惩罚,它征服别的民族,吞并左右邻邦的领土,同时不断加强对俄罗斯农奴的束缚,——就是这个俄国政府,却很快对波兰大肆攻击起来,它借口信教自由,说什么因为波兰压迫正教徒;借口要维护民族原则,因为东部地区的居民是小俄罗斯人,需要把他们合并到大俄罗斯里去;并且借口革命权利,武装农奴去反对他们的主人。俄国是完全不择手段的。人们在谈到阶级对阶级的战争时,总是把它看做一种非常革命的东西;但是,俄国大约还在一百年以前就在波兰开始了这样的战争,而这是阶级战争的绝妙样品,当时,俄国的士兵和小俄罗斯的农奴一起前进,焚烧波兰贵族的城堡,但只是为了给俄国的吞并作准备;一旦吞并实现,还是那些俄国士兵就又把农奴拖回他们主人的枷锁之下。

              [LN][/LN]

              另外,你说的这部电影好像我也看过,好像外景一直是大风雪天气?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电影故事背景是风雪天

                要不怎末冻出一个小冰丘,阻挡金帐汗的大军。

                你节选引用这段恩格斯的文章,单独看的话,文义很突兀。前半部说波兰的四部分历史属性。后半部说俄罗斯统治者对波兰的侵略。

                文中所说的小俄罗斯,应该是包括今日西乌克兰的广大地区,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最南端。英文写作与Russia很接近的一个词,我忘记拼法了。Wiki上有这个词条。

                • 家园 如恩格斯说,鲁塞尼亚(小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区别就在蒙古入侵

                  之后,小俄罗斯人在波兰立陶宛统治下,俄罗斯在蒙古统治下。

                  按照他老人家说法,小俄罗斯的语言和俄罗斯已经大不相同了。

                  现在的东乌,当时人烟稀少。

                  如果要较真的话,波兰在第聂伯河以东实际控制的地盘大概到了波尔塔瓦。

                  大约在基辅和波尔塔瓦连线中点的位置,有个地方叫卢布内。卢布内的领主家族血统是乌克兰人,改宗了天主教。在东乌地区财雄势大。

                  1648年哥萨克大起义爆发后,哥萨克沿着第聂伯河西岸往北打,卢布内亲王和内地的交通线被切断,过不了河,就放弃了自己的领地,往北走,从现在切诺贝尔核电站原址那一带---当年是一片森林沼泽,千辛万苦绕过来,会合了从白俄罗斯方向过来的立陶宛军,跑到利沃夫附近去和哥萨克拼命。

                  卢布内亲王的儿子,后来当选为波兰国王。

                  • 家园 卢布林?

                    那块是交叉地。大概应该算俄罗斯的地方,当时确实控制不住,被波兰占了。

                    那些地方都是俄罗斯人占的地方,只不过一直做奴隶,哪怕是一些人波兰化或者德意志化后,也没能改变民族的命运。

                    这就很令人失望。

                    鬼子没来打我,鬼子来了还打我,鬼子不是白来了吗?

                    白俄罗斯人比较老实,乌克兰人矫形。

                    • 家园 盧布尼Lubny

                      卢布尼[1](烏克蘭語:Лубни,發音:[ɫʊbˈnɪ])是乌克兰波尔塔瓦州盧布尼區卢布尼市镇内的城市,为同名区及同名市镇的行政中心,也是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位於該國中部蘇拉河右岸,面積45.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8米,2022年人口数量为44,089人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鲁塞尼亚的地名

                    谁,为啥翻译做小俄罗斯?这块地方与俄罗斯没有直接历史渊源。叫小俄罗斯,不是给俄罗斯的霸权行为张目?

                    是翻译恩格斯这篇文章的中国人先这么叫的?

                    • 家园 这说明历史以来是有原因的,那个地方的人的名称

                      大家已经习惯了,尽管自己可能觉得自己是乌克兰人,甚至鲁塞尼亚人,或者觉得自己是波兰人德意志人,但是西方人甚至本地其他民族也不这么认为。

                      比如,波兰人对于波兰治下的乌克兰人认知极为明显。只有真波兰化后的乌克兰才是好波兰人。

                      这就很难办了,因为,在那些地方,乌克兰人才是大多数啊。

                  • 家园 那块地方的历史翻转挺大

                    不能用“自古以来” 这个理由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