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凛冬待春 -- 神仙驴

共:💬2284 🌺19363 🌵4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53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留名前排

      坐等大佬

    • 家园 【原创】也谈“府院之争”

      这部分内容,本是准备答复“中国领导人的政体问题 -- 铁手”帖的。但看到【原创】讲点大部分人不爱听的话 -- Feichangzhun,感到有部分放在那里作为回复也很应景,也多少能对这些日子一些河友的疑问作些回答。之所以还是放自己主题下,一个原因是里面内容有强行跑题处,更主要还是我人懒,放别处经常跑丢找不到了。这里说几个我想到的要点,日后可能会有补充更新。

      1)首先是体制。我回铁手说,党管一切、党国一体,本就是中国特殊体制下的表现和要求。理解这两条,才能更好理解中国体制。直接套用西方体制,会感到中国政体的别扭;反过来也是一样。中共被称之为列宁式政党,简单说,就是强有力的党组织和极其严明的纪律性。与西方乌合之众的聚会“party”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在政体运行中,起到的作用,除了自身就有执行部分外,对党外来说,其实就是以党的意志和组织,作为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运行的主导和保障。中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选举型政党。合适的定位其实就是“执政集团”。在我看来,“中共执政的合法性是什么”是伪命题。西方以有固定任期、全民参与、多党多人候选为特征的选举作为执政合法性,写进宪法/选举法为其根本。中国这里,宪法已然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合理的认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形式表现出的外皮。就可以了。

      2)由于有与外部对接的工作需要,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看作是中共方便与世界上其他(朝越老古之外)国家政府进行对接的载体。但这个载体当然也是有形的。这里稍展开一下。以中国国情,除去换届交接期的短暂空当,党和国家一号领导人应当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但在西方国家看来,没有公职的执政党党魁,即便地位崇高,很难直接联系为国家元首。比如胡耀邦出访,要跟对方讲明是“比照国家元首”。自1993年人大换届,江泽民以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之身,再加国家主席,主要目的,还是方便对外交流,因为对内方面国家主席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不仅如此,将国家主席职务以英文翻译为President,更是直接与外方总统挂钩,一目了然。没有用毛主席时的固定搭配“Chairman”,因为后者更多指的是主持、召开会议时的那位主持人、召集者。毛主席名称中的主席,是指“中央委员会主席”中的主席,用 Chairman,开会时坐椅子的人,非常准确;而国家主席,本身即是机构,又是个人,活动必须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规范决定进行,丝毫没有 Chairman 那种会议召集人的意思,直接翻译作 President 是恰当的。显然是当时中央领导不认可总统、元首之类的名称而已。反过来,中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委员长翻译过去是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NPC,就是会议主持者 Chairman。有意思的是,江泽民时代,中央党口领导随行出访,经常还会有“国家主席特别助理”头衔,也是为方便对方对等交流。前后的特别助理,有过曾庆红(时任中办主任)、滕文生(时任中央政研室主任)、由喜贵(时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王沪宁(时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华建敏(时任中央财办主任)等。道理上差不多。但特别助理到底并非实际职务,于法无据,胡锦涛之后,即不再使用。

      3)只从工作角度出发,党政两条大线。实际上,更好的理解方式,是党的一二把手的角色分工问题。政府职能,通常来说,除去国家特质的国防、外交等事务外,就是具体管理经济、社会、民生等事务。如果不是为对外交流方便,并非就是现在看到的,各地方政府一把手稳稳的是同级党委二把手。至少有一段时间并非全部如此。比如在1983-1985年间的上海,这是对外交流的最主要窗口城市之一,市长汪道涵后来名气不小,但当时汪市长在上海市委的排名只在第四位: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第二书记胡立教、书记杨堤,之后才是汪道涵市长。而陈国栋还从来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时期以至更早,类似政府首长在同级党委中排不到前二的例子还有不少,其实可以说明,一定情况下,党委工作方向和重心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也从侧面反应出政府这张外皮在不同时期中的作用。

      4)政务口由于有庞大和实在的自成一体的体系,是有实力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游离于党口控制之下的。这也是党管一切口号和期待落脚的由来,也是河里几位河友包括认为行政官僚体系成为自上而下,从而“政令不出中南海”,习核从来没有“一言堂”的原因。其实,这跟对“一言堂”“如臂使指”的理解有关。我个人还是那个看法。在决策层面已经做到绝对控股,反对无效,就是一言堂。如果一定要把自上而下全都通畅无碍的行使职权才叫一言堂,这种一言堂在实际生活中稍具规模的组织都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讨论就成无的放矢了。要说的是,政务口的问题,是世界所有国家行政体制都存在的问题,也并非是撤换作为顶头上司的国务院主要领导就能简单完成的事情。

      对于政务口(其实其他组织也有类似问题,只是政务口更明显些)的顽疾,古往今来、中外之间都有不同的制度体现和对应方法。以美国来说,全民选举出总统,论总统职责,相当于中国国家主席加国务院总理。美国各部部长,由总统提名任命,相当于中国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部长。美国的副总统只相当于中国的国家副主席及部分人大委员长职能,位高权虚,没有对阁员指手画脚的权利。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决策层,可以说就是“党中央领导”层,一般可以指中央政治局,而可以将国务院打包作为执行层对待;美国的决策层,有多种说法,按我个人感觉,用美国内阁作为行政方面的决策层,更加合适,即美国正副总统和各部部长,总统各助理和顾问起参谋作用。这也是我之所以将美国部长对应中国的副总理兼部长的原因所在。体制赋予总统(或其他类似角色)组阁大权,可以任用各类人员入阁(当然需要议会批准)。所以中国人可能感到奇怪的任命,比如阿猫阿狗连跳N级,之前没有任何行政经验,明目张胆私相予受,金主大佬做官当酬佣,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法不禁止即为可。有人会觉得让没有任何相关经历的人去做单位一把手简直开玩笑。然而,这种情况下,都是总统只任命部门一把手,即政务官(首长)。而具体做事的事务官,超越党派之外,不随一把手的变迁而随意变动。政务官/事务官,用国内过去术语,叫做“官”和“吏”,用现在的术语,可以对应为“部长”和“(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部长把握方向,具体事务则由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操办。这个副部长,其实才是维系部门正常运转的重要人物。按中国过去和欧美现行做法,官、吏是各有各的任职渠道和晋升办法。部长能否驾驭属下,常务副部长、副部长的作用非常大。再往下到基层政府,循吏与社会间的勾结,也是历朝流官能否顺利执政面临的大问题。这里,就是中基层常见的“胥吏作怪”现象。美国这边,做到常务副部长已是最大,更多的穷极一生也只是“政府雇员”,还不太好对应中国这边的公务员。现代中国摒弃前朝做法,打破了官、吏间的鸿沟,有助于官员脚踏实地了解基层,和给基层干部上升的渠道。但基层的暗盘管理,很大程度上来自当地传统,以及个人私心,剪除绝非朝夕之间。流官对胥吏,后者有其长期盘踞的利益根本,对上面不长时间一换的首长,好的,就精心伺候等你升迁走人;差的,顶着不动,变着花样让政策走样,这样的多了,上面很难掀掉所有人的桌子,也会有可能对下层官员或打或拉,全看需要。县处长对市厅长可能会这样,司厅地市级官员对省部长也可能如此,而省部一级高官对国家领导人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对于任期明确的中央领导人,下一层官员照样有可能视之为“流官”,而虚与委蛇。比如胡锦涛的十年,2002年起,头两年属于初接班,班底仍是前朝大臣居多(十六届常委:胡、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到两年后(2004年)江总辞去中央军委主席,才算胡的全面接班。2006年打掉陈良宇。2007年十七大,常委:胡、吴、温、贾、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又要为下一任接班人铺路做准备。所以尽管有十年光景,弱主也就是期待大家守规矩而已。对应美国,总统任期四年,甫上台需要应付各种政治酬佣,熟悉全面工作,准备两年后的中期选举,与议会分庭抗礼,再准备连任总统。多数要到第二任期,才能稍微心无旁骛的推行自己的政策,同时抗住党内外压力,目标还是为下一届的选举。另外,在隔层的领导体系中似乎更容易出现以下这种情况。在更早的封建领主时代,有“我主之主非我主”的说法。家臣效忠于领主,领主之上的共主,却不能越级直接指挥领主下的家臣,家臣也不直接听令于共主。反过来也有类似情况,我称之为“小弟小弟非小弟”。以目前的习家班来说,曾在中基层与一尊共事的,也就寥寥数人。这些小弟推荐自己的小弟给中央,当然更容易获得认可,但严格来说,也并非是核心人马,如捅出篓子,未必会网开一面,这点也要隔代小弟们心中有数。回到中国现实,只看级别高低,不在一个系统内,低级别官员有一万种办法当高级别领导为空气。霍英东贵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跻身国家领导人行列,但仍会被相当于县委书记的广州番禺地方官员刁难。不止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对许多官场老油条来说,十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漫长,在自己掌控的范围,阳奉阴违的对待上方政策,是可以想象的。中央总书记全国最大,多少人眼里,也不过就是那个最大的“流官”。而胥吏难处难除,不是一人一地的问题。所以相应的,会有从省部级到县处级的异地交流,有中央、省部各级督导组、巡视组,也就会有突然改掉的开放式的最高级领导人的任期制。其实,就是剑指此疾。当然,因此必然会留下话把。只能最后以结果说话,看是成为妙手回春的神医,还是千夫所指的神棍,怕也只是时势事也。

      5)终于说到府院之争。其实就是理论上管理一切的党口系统与庞大的国务院系统的矛盾。我的话,党一二把手之间的矛盾。

      这里只做一下简单回顾,大致以十四大为界。

      5.1)为人多议的党或军队“国家化”,在1949年建政后其实有过尝试。中央人民政府甫成立时,同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军事统率机关,统率于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对外代表全国武装力量,等。中革军委至1954年第一届人大重设国家机构时取消。在此之前,对军队的指挥、组织、管理,一律是用中革军委名义。这时期所见的“军委”,实指中革军委,而非“中共中央军委”。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党外),后于1951年增补林彪、高岗;1954年人大召开前又增加许多副主席,则是为成立新机构做准备。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宪法,取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领导机关实际上由刚恢复了的中共中央军委统筹。在国家层面,则是设立国防委员会,国家主席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除十帅和邓小平外,还有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等党外人士,国防委员会有军事参议权而无决策统帅权,统战性质远大于实质内容。军事工作需要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则用国务院或国防部的名义。这一阶段的国防部,是有实体模样的:部长由中央军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彭德怀担任,还有一系列副部长,与现在只有单人部长的空壳国防部不可同日而语。

      5.2)之前说到政府有庞大和实在的自成一体的体系,所以以何种方式体现党在此起到的领导和运作,往往具体到个人,就有一二把手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由于又对应外国政府的相对独立性,政府总理管辖着庞杂事务和政府自有的官僚机构,有可能会使一把手感到担心。历史上也有数次的“削院”措施。

      A. 中央人民政府时期(1949-1954),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试行党政合一。中央人民政府在1954年第一届人大后,即等同于国务院。但是在建国初,名称相近的“政务院”,只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权、规模,均不能与此后的国务院相比。按当时的组织体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对外代表国家,对内领导国家政权,包括政务院、人革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等。国家最高行政领导人,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而不是政务院总理。政务院本身是中央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领导。当时的组织法规定政务院联系、统一并指导各委部会院署行及其他机关,而并非明确的领导关系。

      B. 1952年,五马进京。此时建国近三年,朝战进入谈判阶段,大规模经济建设将开始,国家政权和组织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一届人大着手准备。地方上大区改制“削藩”,中央则是“分权”。从政务院中析分出十三个经济部门,划归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后者则是与政务院平级的行政机构,同属中央人民政府。1952-1954年间,政务院转移出了大部分财权,从而使得领导政务院的周总理,在中央权重调低。此前,周列中央五大书记第三,但在中央人民政府序列里,高岗以政府副主席身份力压总理一头。到1952年高岗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委主任后,其职务地位更隐有分庭抗礼之势。1954年高岗自杀,同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实质的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国家计委等被取消,成立新的国务院,等同于中央人民政府;新的国家计委,成为国务院下属的组成机构。此后,周总理实至名归的成为天下总理。

      C. 1956年中共八大,中央书记处成为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机构。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身兼国务院副总理要职,横跨党政任职是有最高领导人的深意的。当然还有另一条线,朝鲜归来的彭大元帅,和与邓同步任政治局委员的林,在部队方面代表的矛盾,以及党、政、军领导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里偏重讲党政关系,就不涉军了。

      D. 文革期间,文革小组作为一个旁门组织登上历史舞台。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至九大被取消。中央政治局在京成员处理中央日常事务。造反夺权、三结合、成立革委会,是国务院部委普遍经历的过程。

      E. 文革结束,华国锋以中共中央主席身份兼国务院总理职务,这是政府总理在党内的空前绝后的最高排名。但这一任职并未维持多久,1980年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和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华国锋的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先后交付赵紫阳与胡耀邦。

      F. 赵紫阳1980年2月出任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正式出任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这一机构,成立于1980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并以此取代此前的国务院财经委员会。赵紫阳兼任组长,实际相当于赋予其中央财经大权,之后履职国务院也就是走法律形式。

      G. 赵于1987年切换轨道改任中央(代)总书记后,李鹏即任国务院(代)总理。李是技术官员出身,也未曾主政过一省一地,所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没有依照前例由总理兼任,而继续由赵担任。并从此形成惯例,由党总书记兼任小组组长一职。关于党中央各小组,195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小组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它们直接做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是有明显咨询意味的组织。而后来尤其是新时代密集建立的党中央小组,更多体现着决策职能,是高层次的宏观战略机构。各小组与政府对应部门之间,是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关系。由总书记担任组长的各小组,总理可能是副组长,小组其下各部委负责人,则报告的对象是组长。通过这一运作,倒确实体现出了党管一切的指导思想。

      5.3)十四大后,政府渐渐“让权”是发展趋势。

      国务院组成部门排前两位的是外交部和国防部。

      A.国防部在82宪法后,即已成为“空壳”机构,如用不确切的比照说明,可以看作是“中央军委驻国务院代表”。国防部的存在,更多体现在对外交流方面。

      B.外交部因代表一国政府处理外事事务,权重极大,在许多国家政府都是位列在前,美国国务院即事实上的外交部,国务卿职能相当于第一副总理兼外长。在中国,外长职务曾由总理亲自兼任。1981年恢复成立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为“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对外保留中央外办名义。到199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外办并入外交部,中央外办成为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此举可看作国务院外事权的让出。

      C.更早有监察部。

      1987年随着胡耀邦的下台,尉健行卸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重职,改任新成立的监察部部长。此时的监察部,与中央纪委无上下级直接领导关系,也并非后来的合署办公,而就是单纯的国务院组成机构,履职范围限在政府部门。1992年尉健行出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1993年1月,中央决定中央纪委与监察部合署办公。自此,国务院监察权完全交由中央。

      党外人士的违法问题——原先走正式司法程序,与党内违纪受处分的情况不对等;《监察法》实施,国家及各级监察委员会成立,把这个漏洞堵上了。

      D.审计权

      审计署自成立起,即是国务院重要组成机构。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称:为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在我看来只是第一步。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的审计署(厅/局),有与早期监察部相似的处境,审计覆盖范围较窄,独立性较差,体制有不顺之处。2018年新一届政府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使得审计署职责进一步优化。然而涉及政府自审,本身仍有运动员作裁判员之嫌。所以,将审计部门剥离出政府之外,是个可行办法。因为不像监察部门,有比较独立的党纪检部门的实体,所以,成立类似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国家审计委员会,以副国级单位的组织形式,列于监察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之后,固然是一种可能的方案,但是,从组织体系上说,国家审计部门也可以将从属关系转到全国人大之下。人大监督政府天经地义,这样增加了人大的权威性,增强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如果注意地方政府首长的分工,省长一般就是“领导省政府全面工作”,以及必有一个甚至唯一一个的主管部门,即“分管省审计厅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则通常由同级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少数党委书记由上级领导人兼任的除外)。这样一来,人大(党委书记兼)监管政府,就更有意义和实在内容。

      E.财权

      以上已经提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2018年后改为中央财经委员会。中财委统筹财经领域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等工作。小组成员/委员会委员包括国务院领导、政府重要财经领域宏观调控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国资委等主要负责人。中财委(中财小组)下设中财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正部级的中财办主任,同时兼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位高权重,在决策和执行层都占据重要位置。历史上,曾培炎、刘鹤都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华建敏虽然没有国务院职务,但凭借中财小组副组长兼财办主任的资格,直接出任温家宝内阁第一任期的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就在于这个中财办的实权作用和地位。2018年李克强第二届内阁,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国家领导人身份;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直接进入政治局并出任副总理,曾被认为“后来居上”,其实除了年龄因素,较年轻的何立峰可以再忍一届之外,刘鹤本身的中财办主任身份并不亚于国家发改委主任,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F.政法及安全

      中央政法委是党中央直属机构,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按近几届构成惯例,中央政法委组成大概是: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为政法委副书记;委员则包括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国家安全部部长、司法部部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央军委政法委书记、武警部队司令员。最近中央政法委开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隐有将职权范围包括到应急管理部的意思。

      G.民族、宗教、侨务

      十四大至十九大期间,历届国务院都有一位领导分管民族宗教工作,而这位国务院领导本人,往往就由少数民族出任。他们是:司马义艾买提(维族,1993-2003任国务委员),回良玉(回族,2003-2013任副总理)。十八大开始有所改变,一方面,主管文宣教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手民族宗教工作;另一方面,时任国家民委主任杨晶(蒙古族),继成为十八大中央书记处书记后,在来年出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成为史上党内地位最高的国务院秘书长。

      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颁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将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华侨归侨侨眷等列入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杨晶在2017年十九大失去中央委员席位,2018年2月受党纪处分(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降为正部长级。2018年3月,新一届政府组成,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民委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但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国家宗教事务局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中央统战部强势扩容,国务院职权进一步缩水,不再有国务院领导分管民宗侨务工作。

      H.人事编制、公务员

      《深化方案》提出,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源自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后于1991年改为现名,并由当任国务院总理兼任主任一职。其下设办公室(中央编办)负责日常工作,同时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机构存在。2018年深化方案,明确中央编办由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进一步明确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国机构编制工作;中央编委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2019年印发《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明确编办只归口本级党委组织部门管理。由于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各类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群团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配备和调整,都适用于该条例,编办由此前党政双管变为党口单管,可看作党管一切的自然延申。

      国家人事部自1988年成立,存在了20年时间,其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其主要职责之一。2005年公务员法通过。2008年人事部与劳动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时成立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深化方案,将国家公务员局并入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对外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公务员局。

      中组部的扩权,当然对应就是国务院的让权。

      I.宣传,教育

      深化方案提出,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和电影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让出新闻出版职能,改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归口中央宣传部领导。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

      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部。比起其他中央小组,多是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并设在国务院部委,教育小组设在教育部的只是“秘书组”,与众不同,值得回味。

      J.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此前有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这是将两者合二为一了。原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职责中,有“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的表述,则变成“完成党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

      K.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记得此前说过,群团组织改革,对团组织影响极大的变动,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停止本科招生,其本科部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回归团干教育。这是一个“断根”式的举动。

      国家行政学院于国务院,相当于中央党校于党中央,或说是行政系统自己的“党校”。2018年机构改革前,国家行政学院是培训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和培养高层次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应上级只有国务院。2018年深改方案,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职责整合,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实质是剥夺了国务院体系自身出现“黄埔军校”的可能。

      其他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仍有极深的体制变革空间。限于篇幅不谈。

      最后小结,党管一切、党国一体的现实下,国务院权力的逐步出让是大势所趋。府院之争的发展过程(尤其新时代以来)脉络其实很清晰,结果也是一目了然的事。

      元宝推荐:桥上,dfindy, 通宝推:zwx650,苏仙岭,善良的恶霸地主,上帝大叔,死扛着,Swell,白浪滔天,冻雨,homer,脊梁硬,西电鲁丁,陈王奋起,大道至简,楚庄王,分瓜,牧云郎,偶卖糕的,桥上,澹泊敬诚,唐家山,水立方,潜望镜,黑山老妖,邪豆,方平,dfindy,瀚海黄沙,empire2007,黄序,山狼,秦波仁者,rentg,jent,盲人摸象,一个农民,my8883,戒定慧,西安笨老虎,inconsequent,shyukyo,不如安静,
      • 家园 府院之争贯穿历史-历代君相之争都是中朝分权与替代外朝拆分相权

        汉朝用尚书台分权相府/三公

        魏晋用中书制约尚书

        隋唐用三省分相权

        唐中后用翰林、枢密分权

        宋朝用枢密院和三司分走军事和财政

        明朝用内阁取代中书

        清朝用军机处取代内阁

        周公的院是开府的相国的院,等两个大秘领了院,看着更像军机处了。

        通宝推:唐家山,
      • 家园 道德出于君,律令出于相

        这个标题我之前写过,这次再用一次,搞些看似空洞的东西。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为什么国君只要把这2搞好就可以了?

        实际参照自然科学类比,越看似复杂的学科,比如物理,数学,往往根基大道反而越简单朴素。 比如万有引力和光速不变,就是不同时代,不同体系下大道的根基。至于引力到底是什么,真空光速为什么会不变。事实是人类当时甚至现在的学术体系并不能真正解释本源。但是,以这两个为前提,是可以搞出可实用的巨大体系的。

        人类社会的科学实际是类似的。你的一套体系存在的合法性,执政的基础的根源实际也是某种大道,基于这种简单的大道来推衍和实践出一套上层建筑。这就像基于牛顿三定律的经典物理和基于光速不变高速微观世界一样,需要有整个体系存在的基础的大道。

        比如西方世界,人家是可能真的相信自己是自由世界的。这种所谓自由是从几千年人类历史私有制的“正常”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越来越富,弱者自然淘汰。这可能就是人家的基础大道,当然,增加人人平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一些手段。但本质还是承认强弱自然分化,更注重强者的产生。

        那么中国这边的道是什么?大道基础是什么?按朴素的理解,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可能更偏向弱者,更注重公平。但是,从巴黎公社到苏联,多次实践的结果是,这种能够公平分配一切的拉普拉斯妖是不存在的。也许未来,共产主义可以实现,但现在和现实的生产力支持不了,每次原教旨主义左的尝试,都不能真正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所以一共实际一直都在。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富平调查,从井冈山到中央苏区,再在1956年之前的分田地。中央苏区建立后,毛主席(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就坚持保留封建族长来协调农业生产,鼓励工商业,事实是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1978后的总设计师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实际和当年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会事。简单说人话就是,承认马恩当年的基本判断,资本主义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你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所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初级阶段,那么就是要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补课。只是这种发展,在社会主义理想的框架下进行限制。

        大道搞清楚了,才能确定适用的德。所以,君的作用就是搞清楚道和德,至于具体的律和令,实践当然重要,但对于君来说,不是主要任务。

        如果大道搞不清,或者大道有偏差了,那么律和令怎么调整都是扯淡。而德的判断标准,就会必然混乱。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 某些道德模范能幻想出完美的道德解决方案,但一到现实里立刻幻灭。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可以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和居于次要地位的。你生产力水平不到,一帮人的生产实践水平只是拿锄头种地的水平,然后大言不惭说我找到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关键代码,可以实现拉普拉斯妖的神的管理水平。这从本质上就不符合马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哪怕是太祖那样的英雄人物,也不能超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现实。即使伟大领袖直接决定运十给爱丁堡,再支援,再集中力量。飞机有飞机的物理规律,你即使拆了美国发动机和航电装上,也不能跨越飞机工业的本质规律去原地起飞。你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和科研基础,再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没法一步登天。即使太祖多活20年,运十能拆到多少已经停产的波音707的发动机和核心航电?而人家换代的737是全面提升,迅速商业化生产了,民用商业化竞争,你可能打的过737吗?

        大道不清,则诸事不明。而一个王朝的立国大道,实际一般君王是没能力也不应该去改的。而大道实际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你可以不承认,但你如果否定,必须有同样简单且普适的东西来支持缤纷复杂的万千社会实践。

        现在根本问题不是什么府院之争,而是立国大道模糊了,从王明博古李德,到1958-1971之间,都曾经有类似以太论这样的听起来很美的东西被当成了大道,然后实践的检验中就碰的头破血流。(中国粮食产量,钢铁产量一类实际就能数据不言,道理自明,以太党没喷之前最好拉一下建国后的这类数据曲线,对58-71的曲线给出个以太一样至少能凑合听的解释)。

        摸着石头过河和实事求是实际是一会事,看起来很Low很简单的东西,才是真正能框定一套复杂精密学科的真正基础。现在看似矛盾和冲突的方方面面,什么府院之争,实际都只是表象。从根本上说,是毛在1927-1957坚持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毛的大部分经典文章都是这个时候)和邓从1978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2个体系实际可以共称一共,其他的不是共)确定的立国根本大道再次被人有意或者无意的雪藏或者混肴了。没有万有引力,没有光速不变了,那么后边的学科体系自然就会矛盾百出。

        通宝推:神仙驴,达雅,夜郎国主,
        • 家园 运十的发动机和航电没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难题,

          下马前国产替代进度没什么大问题。

          即使伟大领袖直接决定运十给爱丁堡,再支援,再集中力量。飞机有飞机的物理规律,你即使拆了美国发动机和航电装上,也不能跨越飞机工业的本质规律去原地起飞。你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和科研基础,再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没法一步登天。即使太祖多活20年,运十能拆到多少已经停产的波音707的发动机和核心航电?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嘴说有什么用那?这都过去40多年了,看9x9的

            实际9x9现在如果能完全自主造成美国70年代737的发动机,那么至少自己可以用。问题是,你现在有了吗?如果PPT上有就是有,贾跃亭早超越苹果了。

            还没什么困难,新舟700现在一个涡浆发动机被美国加拿大一卡都趴窝了。还没什么技术难题。对,能上去一次不难,上去1万次不能掉下来一次和能上去1次一样吗?而客机不止上去1万次,出一次事故就可能让整个项目跨了。这是大客机,一个发动机出严重故障,实际飞机就可能掉下来的。行1,2次和行1百万次不能出一次故障之间是有一条极其漫长的鸿沟的。何况,别说40年前,客机大发动机能完全去美的的设备你到现在行1次都还没做到那,还40年前没技术难度。这和说合格的计算机硕士级别学生都能做出一个操作系统来一样,理论上可以这样说。但能做出达到windows系统主要功能,不蓝屏的真技术难度不大?你的技术乐观对40年前中国搞大民用客机发动机和这个是个计算机硕士就能做出一个能用的windows差不多。

            • 家园 改开后有一次大的技术自宫,运十下马是重要的一环。

              历史不是有进无退。

            • 家园 国产ARJ21去年的产量已经高达34架

              全球支线客机年产量夺冠,总运营数量也已超百架。

              当然他的发动机也是通用电气GE的,但这两者并不能看做互斥的存在。

              国产替代发动机可能五年后才成熟,但用GE发动机,就抢出来宝贵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维持一只强大的飞机设计制造队伍,是极其宝贵的五年。并且可以肯定的是,五年的运营时间,反馈到产品上,肯定会带来更大的提升。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歼十歼十一,这两型飞机可以说支撑了共和国九十年代到2015年长达三十年的天空,但他们的发动机用的却是俄罗斯的三姨夫。

              俄罗斯不可靠,三姨夫由于苏系发动机的固有疾病,更不可靠,经济型低,维护费高,性能指标也一般。但没有三姨夫,靠当时还不太行的太行发动机,共和国的天空靠谁?

              当然也可以坚持百分之百纯国产,不用三姨夫,等到太行发动机行了,再定型生产歼十歼十一。

              但等到太行发动机成熟的10年代才开始生产歼十歼十一,产量能保证?况且一架战斗机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不是说搞定发动机就能搞定一切。之前可是有宝贵的三十年时间,让歼十歼十一摸索除发动机以外的其余分系统,雷达电控空空导弹都利用这三十年时间飞速迭代,当太行终于太行的那一天,就是补完最后一块短板。

              最新的消息早期的歼十A要统一改造,换装新型雷达太行发动机,如果今时今日的歼十单挑用三姨夫版歼十的时代,估计一挑三甚至更多都不在话下,但这并不能否定当初用三姨夫配歼十的决策。

              部队不是有句口号,叫宁愿人等装备,不能装备等人。放在飞机这种系统下更是如此,歼十总师宋院士就不想用太行么,或者用某些偏激的说法,是宠俄媚外,不支持国产?

              实际就是如果用三姨夫的歼十服役了,至少在那个年代能守护天空,虽然被老毛子卡脖子,但歼十不定型,那连被卡脖子的机会都没有。

              大飞机同样如此,谁不知道通用不可靠,谁不知道美帝不可靠,但等到国产发动机成熟的那天,失去的时间靠哪个老天爷给补偿呢?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qq97,
              • 家园 高达34架?呵呵。
                • 家园 歼十和歼二十的初始版本都是俄发

                  如果要国产化率达到100%,才能生产,那在10年代中期之前,国产三代机生产数为零。您觉得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么?

                  歼二十同理,2011年那就不允许试飞,毕竟歼二十用的还是俄发。

                  太行发动机成熟前用啥不管,反正就要一步到位,是这个意思吧。

                  • 家园 俄罗斯是准盟友,美国是敌人,这就是区别呀,这么多年,几十年

                    美国发动机不安全(国家),不稳定(供应),俄罗斯尚可啊。

                    最近几十年都要面对这种局面,除非俄罗斯自身生产能力不够,否则俄罗斯发动机是比较稳定的呀。

                    • 家园 俄罗斯的民用发动机也一言难尽

                      别说经济性安全性,就噪音这一项就很夸张,拍板用俄发很容易,到时候航空公司愿不愿意承受经济损失呢?

                      当然国家要说给俄发兜底,航空公司亏多少我补多少,那这样大的代价,每天运营航班六七千架的规模,能否长期兜底?况且兜底的结果也是利于俄罗斯,对国发也没有好处。

                      本人的核心观点是:追求国产化当然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但追求国产化不能以工程的进度落后为代价,很多人贬低919为造壳子工程,实际上就算只造大飞机的壳子,蓝星有几家能造呢?美帝算一个,老毛子算半个,剩余的法德西意都只能算几分之一个,单独一个拎出来都造不出,更别提英日这些等而下之的。

                      外行看就是一个壳子,内行才看得到壳子的后面,有大风洞的支持,有大规模航工自动设计制造的支持,有加工水平的支持,有材料进步的支持。

                      发动机当然重要,但为了突出这个重要,贬低大飞机其余子系统的重要性和难度,仿佛只要造出发动机,其余都是民工级工程量,恐怕也是不合适的。

                      • 家园 没有的情况下,你还看噪音,你想多了吧?要求低点不会啊?

                        国家给俄罗斯发动机兜底还是给国产发动机兜底啊,用了几十年的东西要你兜底?你想多了吧?人不要太贪婪好么?

                        进度落后不是919吗?还在吹?用了美国发动机的919还吹个毛?差不多得了。

                        你首先想想ARJ和919啥时到6、7000架吧!哥儿们,你思路不觉得自己怪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5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