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理性思考与疫情对策》 -- Ace

共:💬40 🌺292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这情况更类似于《流浪地球》

        科学家发现太阳老化迹象加剧——人类开启地球流浪计划——有流言说这是阴谋,太阳没有老外的迹象——人类叛军攻克了指挥中心,将流浪地球计划的执行者和科学家冻死在冰原上——就是他们冻死的瞬间,太阳红巨星化了。

      • 家园 最好还是把各方的证据来个有效性评级并且过滤质量最差的那些证据

        可惜社交媒体上流传最广的往往是最垃圾的说法。

        比如最新两天流行的“自限性疾病”,本身是个纯医学名词,被曲解加误解之后变成了共存派的证据。更简单直白的解释是“不死(于并发症)就会好”。

        我得过格林巴利症,也是自限性疾病,病理就是控制肌肉的神经中枢被免疫系统攻击慢慢无法控制末端肌肉了。但最重时呼吸肌也不受控制,需要切开气管通气(我没发展到这一步,最重时眼球对焦肌肉失控看不清任何东西,之前四肢肌肉失控,起夜时摔倒撞碎了衣柜镜子)。如果不死,最后慢慢免疫系统就不攻击这个神经中枢了,然后各种肌肉恢复控制,所谓自限就是如此。

        站在防治派的立场,我觉得长新冠的5星级证据还是有点少。那个19%来自调查报告,其抽样偏畸(愿意参与的分母人群)存疑。老兵健康署的没这个问题,但是分母的均值年龄很高(65?),同时BMI 28以上。

        超额死亡比较清晰,所以我坚定认为放开头一波冲击会非常惨,如果超额死亡只有30w就属于当朝政府奇迹水平的发挥了。参考香港、韩国、澳新等20/21防疫较好超死很少的国家,疫苗凑合之后第一波仍然很惨。

        但是是否有第二波wave仍然不明确,法在奥米克隆这波的超死不是特别明显,米国22年一月BA.1时有波超死高峰不低于之前的Delta或者无疫苗的原始株,但是之后BA.5确实没这个高峰。德国20/21年超死比法国少,反而22年没有明显高峰,但是累计超死并不不少于21年。(以上没计入之前超死之后的波谷效应)

        通宝推:铁手,唐家山,
        • 家园 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不必对新冠后遗症吹毛求疵

          首先,新冠后遗症有没有? 这个毋庸置疑了,因为已经存在大量病例;

          二是什么症状,极度疲劳、脑子麻木、中风和血栓风险暴增,也是共识;

          三是大概比例多大,这个是美国疾控中心CDC的说法是19%,柳叶刀上有其他说法,大概是八分之一,但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比例,日本在八月疫情之后,在东京都已经建了400个后遗症康复点,这可不是摆样子做戏的。

          现在能辩论的也就是第3点而已,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但不影响他事实上对健康的损害。

          点看全图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日本的Long Covid数据可能有比较好的参考意义

            第一高峰是 BA.5 这波,次高峰是年初的BA.1;第二疫苗接种还凑合。

            希望有详细的论文出来看看长新冠,按年龄、疫苗接种、基础病分类对应的风险数据。

            现在防疫派对长新冠的代表模型是拍老师的水池困境系列,也就是按一波波感染,一定比例的长新冠,这些长新冠一定比例和时间后康复,但是最后累计起来却是越来越高。

            这个模型仍然需要奥米克隆及之后的系列变种加上疫苗施打情况对应的数据来验证。

            反过来说,自从第九版7+3之后,国内各地防疫成本确实越来越高,人民生活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到了考虑强制疫苗的时候了。国外一直觉得国内是集权主义政权,能强制隔离却没法强制疫苗很奇怪。我们在国内能理解有事情(感染、密接风险)能强制,其它实质上只能靠软压力或者体制内压力来强制;退休的或者体制外的,根本没法强制疫苗。

            现在防疫能力最好的北京广州,北京昨天是8个社会面,创下7月以来的新高,广州更加是500多例,其它各地基本没瞒报的恐怕也就再加上江浙沪、福建了。很快要到全国如同20年那样停摆一个月才能清零的临界点了。

            无论是上海新疆的吸入式疫苗试点,还是其它方式比如恢复14+7或者如江苏那样回退到7+7,都必须有所决断了。

            通宝推:铁手,龙城飞将,唐家山,Ace,
            • 家园 决断依据大概是什么?

              是按照阳性绝对数量,还是按阳性人口比例?

              是按照死亡绝对数量,还是按死亡人口比例?

              如果死亡率不高,那么以“死亡”而不是“阳性”来衡量似乎更合理些。

              比如感染1千万,死亡100,那么100会比1千万更有说服力。

              绝对数量和比例而言,从统计的角度来看比例更合理些,但是从心理承受能力的角度,也许绝对数量则显得更直接。

              比如万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和十万人死亡,对人的心理冲击很可能不一样。

              科学的决策同时又要让民众能够感觉合理,实在是不容易。

              • 家园 依据超额死亡吧

                虽然还有期望人均寿命和全死因列表等科学性更高的依据,但是更难操作。

                长新冠暂时只好观望,因为这个争议更大更难衡量。

                日本最近这波小的如果还是BA.5,甚至让人怀疑口罩习惯良好,但是放松一点又是一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