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金秋盛会 -- 神仙驴

共:💬5002 🌺45969 🌵60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瞎侃几句

                          照现在大家了解的情况,今上能够登顶,纯属派系平衡产物,当然今上的斗争水平也是不错的。

                          今上很明显与前朝是路线不合,前朝的路线不管怎么变,都是在亲美的大轨道上运行,派系之间的差别,无非是亲多亲少亲快亲慢的分别,方向不变。但今上登顶后,慢慢在扭转亲美的方向,于是激烈的路线斗争或者权力斗争就产生了。

                          2015股灾,我倾向是亲美势力借助制造股灾想让今上下台。我理解,中国的问题,有两个地方最为敏感,一是军队、二是基层,这两个地方稳不住是要出大问题的。军队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基层的重要性很多人会忽略,觉得官僚精英更有力量,这种看法平时是对的,但在关键时刻是不对的,因为关键时刻讲玩命,比的是敢不敢豁出命去,这时候精英就不行了。

                          所以股灾的作用,本身并不致命,但如果诱发基层社会动乱,那今上的江山怕是就坐不稳了。

                          为什么我一直怀疑去年以来的政策收紧背后的政治动机并不单纯,原因也在这里,因为去年的政策收紧更像是要引爆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如果引爆经济问题可以诱发广泛的基层、社会不稳,同样会威胁今上的地位。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主席雄文

                          当宝推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经济发展并观察配套政策及人事变动,是预测时事的正路。我虽不忝也在经济行当混饭,道行尚浅,一般也就不多说献丑了。

                          关于立储,其实早在2002年十六大后,由于没有合适的五十年代人进入政治局,意味着那个时候还没有人能抢先坐到储君位置上。由于不能按照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总书记的按部就班的套路,就有可能是再下一届直接从省部级中选拔出政治局常委,五年后大接班,时间就有些仓促。2006年,临近换届。当时,就与河友们多次讨论,比如在这些帖里。

                          闲聊“一届过渡班子”模式

                          邓江胡大过渡的特征

                          胡之后是如此,习之后呢?其实在孙政才被拿下的那一刻,大概就很清楚的昭告天下,习不会按照上届班子的意思,默许外人指定自己的接班人了。这个情况下,胡春华当然就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外表上从不染发,扮装随意,有时甚至显得邋遢。由于习自己无人可用,小弟们还都基本是副省部级兜圈,尽全力也只能在十九大一再破例推进政治局委员,再往上还须时日,接班人更遥遥无期。这时候,也就是连任一条路了。近十年间,较少下河,这个说法不记得之前有没有在河里说过。即,当时思考,习如想连任,由于宪法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势不能三位一体,那接下来会怎么办?我给的思路,是以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之身,改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让出国家主席。从宪法上说,没说人大常委不能兼军事职务,所以虽无先例,毕竟是个出路。思考前提当然是不大修宪法,毕竟改任期有冒天下之大补丸的轰动效应。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位还是敢改,就改了。

                          通宝推:GWA,秦波仁者,联储主席,
                        • 家园 星李那个例子不对吧?父子间隔 14 年

                          中间不能算作过渡了。

                          14 年哪,超过毛以外所有中国领导人,一尊尚且不够呢。

                        • 家园 暂时无资格宝推…股灾导致导致债务杠杆崩塌

                          和因此倒逼棚改这两事不太明白,不知道能否展开讲讲。

                        • 家园 近期就联储主席的帖子说得好

                          其他有的在聊宫廷人事,有的在激愤,有的在激动。

                          联储主席的几个帖子扯到了内在原因,虽然不是很全面。

                        • 家园 这个逻辑有道理
                        • 家园 感谢主席提供此次政事变化之经济基础论据

                          这也是鄙人苦苦寻觅之论述。

                          本楼多从上层政治探索观察政局人事,而鲜有从经济角度提出时局变故佐证。此为憾!

                          点看全图

                          -----------

                          自主席发帖以来,紧扣本楼主题,弥补经济短板,可谓严谨!

                          ------在此提醒---------

                          1、某些河友不要歪楼,请尊重许多河友对此楼衷心贡献

                          2、从10月7号至今24天,众多河友不眠不休全程直播+场外点评,可谓盛事欢歌!请几个河友不要转移话题,同情同理一下,谢谢您们!

                          3、我人微言轻,不敢引战,只是劝说,敬请各位收了神通,移步再战可也!

                          4、我看此楼主要将帅与大部队也未纠缠末节,很好,请保持队形!

                          谢谢!

                          点看全图

                          ------

                          鄙人看到联储主席河友此帖连任是早无悬念得花58,收藏8人,只有chuchong河友一位复帖,我的习惯一直是等待大家多说一些,我一直认为:独乐不如众乐,洞见不如众见

                          我所思,在河内已有所闻,足矣!我很喜欢看到更多人智慧辉映,而不是自言自语独上小楼。奈何人菜瘾大,又值此盛会心潮彭拜,久未平复,只好先学习主席河友最近几篇,再梳理一番

                          【待行理论,主席别跑】

                          点看全图

                          通宝推:shyukyo,
                        • 家园 学习了

                          主席是站在政治派系的作为角度来看问题,这更让人能理解为什么某些派系被大势抛弃。

                          正好结合 @伪叔叔 的评论

                          宁德是他三观铸就的时期

                          一方利民之所急,一方却残民以逞,也难怪此消彼长。

                          这种再结合神仙大大的分析,才能更好的看清楚政治的全貌啊

                          ==============

                          主席近些年很少发言啊,能否多说一些新政府可能的执政方向啊

                          特别是近来经济非常不好,会有什么潜在的大的动作么,譬如针对金融或房地产

                          • 家园 我就是个不停现学现卖现打脸

                            的轮回中的菜比🤣。这几年不常说话一方面是宏观方向在我看早就定了,宏观变化的速度是很慢的,并没那么多东西值得一直说,更不值得一直盯着费精力,得积累出一定的量才够分析点道道。另一方面就是年纪大了脸皮厚了,开始敢于承认自己菜了,所以这几年一直在补课,试图把以前认知分析体系里似是而非的地方给掰过来。清理模糊地带,情愿留白避免脑补,减少不懂装懂或者自以为是挨揍的次数。

                            我应该算是比大部分人都要头铁 都要固执手贱的那类人,好处就是因为挨打次数多,所以多数坑是浅尝辄止。因为对犯各种浑的心理状态比较了解(毕竟大部分我自己都不止一次以身试法过),也许看上去我的一些总结会生动些,但也只是我目前认知水平下的一家之言。

                            叠完甲回到正题:经济不好与金融 地产,其实可以看做三个问题,在目前环境下没有那么强的联系。首先当前的金融地产已经不适合绑在一起看,因为经过持续了4-5年的去杠杆,金融体系各类机构对涉房资产的处置和压力准备已经很充分了,我自己毛估国内银行体系理论是足以承受房价整体下跌35-40%而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因为对正常刚需盘来说过去几年的高首付、低评估已经层层压低了银行体系涉房资产的杠杆率。比如首付比例30%的情况下,放房贷的评估价还会打个折以及还有房贷总量的控制。例如一套备案价100w的一手房来说,购房者出30w的首付,房贷再打85折银行实际就只借出60w。当然肯定是能有操作空间,比如做高价格来抵消评估打折,但后面房贷总量上还有控制所以也不是那么好操作。而且由于18年后限购就普遍收紧,即便按房贷平均存续期是20年的保守估算,棚改后进场的刚需盘平均还贷年限至少也有4年了,相当于银行的60w房贷又下降了10w。所以地产泡沫反而是最不用担心的事,只要没其他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冲击,成功软着陆是大概率。换言之即便最终我们日本化,也不会是因为对地产泡沫的处置不当。

                            但是,一个成功的地产泡沫软着陆的代价又是什么?就是经济本身现在更关系到金融稳定,真要放一起说的话经济金融比金融地产更合适。因为金融也没啥可说的了,连部分牺牲汇率的决定也下了,实际你就知道央妈能做的都做了。8初到10月初shibor的利率已经低到了20年初武汉疫情初期的水平,这就说明实体经济缺乏贷款需求 社会各部门预期极差 资金放不出去只能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大会前一周shibor刚开始抬升,如果能持续下去那么就说明托底操作开工了,钱开始往项目上走了,当然效果还需要观察)。

                            然后我引用一个年初两会期间的新闻

                            2022年“国家账本”出炉:支出扩大2万亿,政府继续过紧日子

                            =================================

                            赤字率下降至2.8%,释放了经济和财政运行稳健信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据悉,近3年我国的赤字率连续下降,2020年为3.7%,2021年下降到3.1%,2022年有望进一步下调至2.8%左右。

                            虽然今年5.5的增长目标显然达不到了,最终的财政赤字肯定比预期要高,但从年初的计划还是能看的出思路方向。我是按疫情前下来走穴专家解读报告时的说法去理解,那个说法是:只要有财政赤字,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当然除了中央财政刺激外,还有其他诸如减税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中央转移支付的增加也会对经济起到托底作用,比如转移支付上升了18%。但是毕竟总量盘子在那里,这边多了就意味着另外的地方少了。尤其像减税这种,前提首先得是他缴税或者缴了足够多的税才有的减。这显然是更利好制造业,而不是受疫情影响最深的服务业。

                            所以在看到大会最终结果的时候我只是稍感意外后就捋顺了。所以我才会说不管后面怎么弄,肯定不会让经济和社会基本运行秩序的底线就这么硬生生崩塌掉。至于从哪些政策开始松动,目前压制经济的三因素里(地产 互联网 动清)首先可以排除地产,因为地产的问题是在消化库存上不可能去刺激供给,也就是去年就有的那个保房不保房企的说法。那么剩下的两个,要么就是对政策本身改弦更张,确认已经达到矫枉过正的效果,这个很可能是互联网。要么就是还是得继续执行但要用真金白银来对冲负面影响,也就是动清。以上,我目前水平觉得还能讲点逻辑的就只能想到这里,后面还是等领导们进一步行动或者文件出来吧。反正用资本市场角度来看,目前a股按股息率 估值 pb等多项水平看都至少已经落到了比20年初武汉疫情时更低的位置,极致的话按股息率算目前a股已经回到了05年底06年初水平,而06年的时候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差不多是在8%(信托刚兑),现在则只有2%出头。

                            最后关于本次大会的结果,我还联想到前两天看到的一个说法。有人在微博上说,他发现最终上市老板给股权的人,都是性子直想法简单遇事就干的典型工具人,而不是那些平时常抖机灵的——老板最不需要的就是军师。看了大家对多为班委过往的分析,我想这段话的主语其实可以改成有为之主。

                            大会终归落幕,生活还要继续。以前我曾经在河里调侃着说,在逻辑上看,普通人是最没能力证明自己爱国的。因为普通人不会有能力和机会卖国,爱国是唯一合理的选项(注意这里只是说证明,唯一合理也并不意味着是被迫的)。只有那些真正有卖国机会的人才能最能也最需要用言行证明他们是爱国的。所以普罗大众反而是最不需要证明自己是爱国的一群人,更不需要被我这么表现是不是爱国这种心理负担所过于困扰。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尽力干好手中的工作,心中明确好在任何情况下不出卖国家根本利益的底线,就是最佳的状态了。

                            通宝推:jent,扶桑,清风居士,六铢衣,土木辛科,唐家山,老老狐狸,chuchong,神仙驴,东山之石,
                            • 家园 继续学习

                              1、目前经济是在被政策压制的(地产 互联网 动清)。房产确实最不大可能松动,房住不炒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里面出现过无数次,各种讲话都要听出茧子了。

                              2、互联网和动清都有可能调整,或许“我全都要”,具体看后续文件和行动。年底就要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按理本月应该会有政策吹风。

                              3、股市在一些数据上已经处于低位了(到底?)。现在是有足够的资金的,只是都不敢投资,全存银行了。

                              4、新的领导班子是个干事的班子,不会为所谓的"风评”所左右。最高领导班子是区区风评可以决定的么,这次20大不就给了明确的态度了。

                              想干就干。有些事情,做了必然会的得罪人,得罪某一批人,而受益的大多数可能压根不会说话。

                              个人看法:其实经济下行期,反倒是最好的政策调整窗口,阻力最小,效果最好,还可以为接下来的上升期做好准备。挤泡沫,这个正当其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而挤泡沫这个事情,必然是要遭骂的。

                              “有为”才是领导权威最重要的来源。记得在知乎上看很多基层扶贫人员的评论,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基层扶贫,把很多基层干部累惨了,说是直接动了他们自身的利益都不为过(大量被占用了时间精力,有时还只是去做上门打扫等工作,自掏差旅费扶贫)。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满腹怨言,对强加给自己的工作量各种不爽才对。但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给人一种感受就是:他们对自身参与其间无比的自豪,对个人在此期间收获的百姓信任感到心灵震撼,由此对此政策发自内心的支持,进而对党的领导产生进一步的认同与拥护。

                              这种效果,在抗疫之初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5、主席的最后一段,深为赞同。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卖国的选项。而我只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是爱国了。

                              通宝推:联储主席,落木千山,秦波仁者,
                            • 家园 【商榷】两小点

                              看得出主席是专业人士,分析水平很高。商榷两个小问题:

                              1. 地产的风险仍然很大。金融系统对地产的敞口不仅仅是给居民对按揭,还有开发贷,还有上游建材与施工企业的贷款,总规模很大。而且,地方政府卖不出土地,地方融资可能无法归还,也是很大的敞口。

                              2. 现在压制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是根本因素的话,是政策的薛定谔化和层层加码,让企业与个人无所适从,这个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动清之中的层层加码给百姓生活与经济运转带来很大伤害,包括这两天郑州富士康员工徒步回家,不过是普遍性的xdxde 化与层层加码在抗疫中的反映而已。

                              • 家园 这些已经包含了

                                开发贷按之前王健林谈万达项目周转模式的说法,只占整个项目比例20-25%,开发贷的作用是把项目做到预售标准,更像过桥。真正把项目做完还是要靠后续预售款,当然还开发贷肯定也靠预售款。但在这条链上银行的风险也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过去几年地产链上有谁可能受益的话,那只有银行。

                                至于动清执行的问题么,为啥东部省份整体表现就好于中西部,简单来说是有钱(年初魔都暴露的问题还有缺人 基层组织乏力 但不能说是普遍性的),税基更厚来源更广土地财政依赖度低。河南不就是许皮带老家么,恒大在河南靠政商关系杠杆就尤其高,所以之前你看断供也是郑州周边密集以及更早一点的村镇银行事件(那个更是金额不大但性质极其恶劣,也是地方财政恶化后浮出水面的脏事)。所以这波富士康出问题并不奇怪。地方现在根本没财力去搞精准化操作,一次核酸的综合成本至少10元吧,之前不是有图魔都松江常规采样点贴上讨薪纸条,承包商小作文诉苦说区政府一分钱没给自己贴了几百万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现在即便是华东这样的核心发达区域,地方公务员工资减半也不是啥稀奇的事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如果地方财政彻底崩塌了,经济影响且不说,社会影响涉及就太大了。90年代下岗开始以后各地社会秩序的崩塌是啥样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所以我不认为会真到那个地步,现在应该就是最惨的时刻了。

                                我再举个最近财经媒体自媒体合规性要求变化,之前主要限制除了日常那些以及不能谈疫情政策,大会前后又额外加了条:不能谈内需消费板块。

                                反正领导们对下面的情况肯定是清楚的,只不过是之前顾不过来或者大帐上的数字他们看着还没问题。

                                通宝推:chuchong,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