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保持自信,防止自满 -- 学步桥

共:💬59 🌺4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R0本身是个新闻概念

        首先,这个参数的获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并不能从一个地方获取的R0,简单应用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并不是一个决策中可以依仗的数据。当然因为概念简单明了,所以为新闻工作者喜爱,更为不需要实操的部分模型爱好者喜爱。

        简单地说,这个数字是果,不是因。

        • 家园 这个病毒传染很诡异

          五月份北京奥秘克隆传染夸张到一个公共厕所就有十多人被感染,最夸张的是前面一个人打个喷嚏把后面距离几米的人给感染了。可是同时期外溢张家口那例又是探友又是聚餐,最后只是感染了自己二岁小孩,其他五六个人都没有被感染。难道像吴专家说的那样间隙排毒吗?

        • 家园 R0即是果也是因

          世间万物都是因果链条上的一环。

          “R0”这个词可以表达两个概念,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1. R0可以表示在没有人为干预下病毒自然传播的速度。(我称之为自然R0)

          2. R0可以表示在有人为干预下病毒实际传播的速度。(称之为实际R0)

          说“R0=13”指的是前一个R0。说“R0是果”,指的是后一个R0,因为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不过无论自然R0还是实际R0,都是另一个因。如果新冠自然R0小于1,还会造成大流行吗?如果实际R0持续大于1,防疫政策会不会加强?如果实际R0持续小于1,防疫政策会不会放松?从孙的公开讲话来看,实际R0是中央政府制定防疫措施的重要依据。

          通宝推:学步桥,
          • 家园 原则上,你是对的,但是不具备操作性

            【2】是大家得到的R0(往往有很多限定条件,换个环境条件变了,R0就变了)。而【1】是模型推断的,并不能精确验证。就好比娶一个【真心爱你】的老婆,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真心爱你】不是一个可操作指标。

          • 家园 例如我体检的健康得分86分

            R0=13.3,也只是业界给它帖的一个标签,这并不是科学。在游戏里面,武力值83的许褚打不过武力值87的张飞是必然的,在现实中却并不一定。风沙迷了眼或者前晚没睡好都可以改变局面。

            R0=13.3,听听就好了,哦,传染挺快嘛——做不得决策依据

        • 家园 R0是个新闻概念。新闻概念?

          因为新闻工作者喜欢就是新闻概念。

          完全不合逻辑的定义。

    • 家园 帖子很有建设性,但有道德风险

      且不说抗原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差,我怀疑的是每个人的道德水平足不足以胜任这个模式。毕竟六亿神州非舜尧😄

      一个人抗原检测阳性后是需要去做核酸检测的。这个,能像西城退休大爷那么自觉的,恐怕不多。

      现在大家配合做核酸检测是因为你过期不做就会红码,到时地铁机场火车公交,寸步难行。

      • 家园 我不同意普兄的意见

        任何一个有效的方案,要目标明确,可落实可执行,可达到预期目标。20%误差率,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染?传播速度多快,你比我更清楚。检测盒方案,天然就无法达成有效控制的目标。

        第二个,是可落实可执行问题。检测盒就算是所有人员都自愿按规范操作,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事实上按规范操作。核酸检测相信你做过不止一次,那些受过专门培训的取样人员,操作一致性同一性,不知普兄愿意给个50分不?那么普通的个人呢?更不说那些微信不会用,50个字的阅读理解能都困难的人,不知普兄有没有碰到过这些人。

        然后才到普兄你所说的执行和监督。

        • 家园 老审你仔细算算,两种方法在理论上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20%的误差应该是指特异性80%、敏感性80%吧。鉴于我国的防疫政策目标是社会面清零,所以我们探讨敏感性就行了,就是说,100个感染者里面每次能查出80个。

          那么,敏感性80%是不是很糟糕呢?是。

          于是,我们对每个人多查几次:

          查两次,(整个检查的)敏感性就提高到了96%

          查三次,将提高到99.2%

          查四次,达99.84%

          ……

          实际中效果如何呢?

          老审你有个现象说得对,现在的核酸检测都有点“疲”了。我最近几次去做的,都是被擦舌头。这样的操作,能给个50分都算高的了。

          对于新冠肺炎,存在病毒最多的部位是肺,呼吸道接下来是喉、咽、口腔……如果按擦舌头的做法,敏感度估计连50%都不到。

          可是我们最终达到社会面清零了呀,这怎么解释?因为我们天天做!有人可能觉得这是极左,其实这隐含了数学规律和现实的无奈:

          按50%的敏感度,做两次准确度将提高到75%,做三次87.5%,做四次93.75%……

          ==

          所以,抗原检测的这个误差率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楼主方案的可执行性需要提高。

          通宝推:南宫长万,
          • 家园 同一个人的多次检测又不一定是独立事件

            比如那个特异性和抗体浓度相关(只是假定,我不太理解抗原的检测原理);那么同一个人可能四次检测都不太能检测到,而另外一个人四次检测全阳。

          • 家园 普兄,应用场景。
            • 家园 首先得把目标明确下来

              防疫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发展,判断的标准应该是感染、扩散可控,防疫措施必须有效和可执行。脱离了上述三个基本问题,去讨论防疫措施,没有意义。

              抗原试剂盒自检和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场景上有根本上的差别,大规模核酸检测有配合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动员和防控措施,而抗原试剂盒自检,则没有相关的措施。而社会动员和防控措施才是能把疫情控制住的原因,发现感染不是。

              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

              一、抗原检测适用人群

              (一)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从方案上看,抗原检测的适用群体是有一定已感染概率的低溢出能力群体。

              另,请教一下普兄,在规范操作的情况下,抗原检测准确性有效性如何?准确率离80%有多远?

              另二,今年来看,我这里大规模核酸检测出门到进门基本十五分钟上下,常规检测白天一公里范围内可检,混管5块,单管15。

              通宝推:南宫长万,普鲁托,
              • 家园 抗原检测试剂的标称是多少取决于每个厂家

                这东西3月份才出来的。

                具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每个厂家都不完全一样,所以不排除每个厂家在竞标的时候吹牛。

                不过从国家质控体系来说,还是有一个底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