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原创】俄军一泻千里,军事博主更文不及 -- fakeone

共:💬86 🌺442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看2030各国搞不好还要改回大编制

      不是闪击战,胜似闪击战。我甚至怀疑俄军跑路在乌军进攻之前。

      可以说是俄军主动收缩撤退,而且还可以说是不撤不行,不撤真是必输。

      跟战斗力倒是关系不大,纯粹是军事思想严重制约战斗力发挥罢了。

      一天天的有人狡辩中美俄三国的军改是不一样的。各种技术兵器计较来计较去的,什么技术兵器下放什么编制扁平化。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裁撤编制节省成本,为了便宜。

      总觉得现代技术先进,技术兵器包打天下,一个地级市还不够一个旅展开。一万人足以控制几百平方公里。原有的大编制显得过于笨重。

      就没想过战线要靠人去填,不然全是筛子。

      其实早在3月的时候一些比较传统的分析就已经发现乌克兰只要能拿出来一支5万人的机动力量,放到任何一条战线上俄军就要全线收缩。所谓的军改,本质上还是小规模冲突特化,也没比治安战特化好多少。精贵瓷器,一样是稀烂。

      俄乌的战况,直接体现出大国对决的时候,现在这种所谓的单纯为了小规模突击准备的师改旅,面对真正的乌军啥都不改的苏式旧世界大战规模级别的师团军事压力不堪一击,填线步兵淹都淹死了。

      空有技术兵器,但是根本凑不够足够的人来填充战线。以至于侧后方一碰即碎。一旦跑得慢了就是核心军事力量不可逆损失。

      所以俄军损失必然少,因为跑路早,绍伊古又不是蠢货,军改方案还是这货提出的,深知弱点,要是不跑,那损失大的够直接宣布俄军战败。

      /

      美帝则是已经发现了问题,现在一个师9-11个营,一线作战人员比例已经高于我军的集团军了。2030还要接着改回去,直接一路强力倒车反向军改,大编制越搞越大。德国更夸张,这次借机扩军直接改组陆军编制了,梦回冷战155自行下放回旅,一个师也是三万人。

      /

      中国同样也有此类问题,而且军改之后更加严重。只不过是由于军改配套搭配了技术升级所以看上去似乎战斗力相比原来的编制更强罢了。国内网民也真是自信过度了。

      /

      其实假如真正面对同技术水平或者更高技术水平的对手,比如美军,面对2030恢复大编制的美军,双方都不总动员的情况下,只会比现在的俄军压力更大。因为师改旅之后我们同样没有多少能拉上来的集团军了。

      /

      幸好国内身子正基础好还能动员,不像菜俄一样一旦动员就要被皇俄干碎。

      /

      越是为了省钱,结果上就是越会导致更加费钱费人。打下来了没人守,守下来了,就没人继续进攻,后勤补给线形同裸奔。

      俄军这种不能总动员的情况下师改旅只会是面子光鲜一碰就碎的易碎品。

      各国还是想一想面对战线数百上千公里的大战该怎么打才是正途。毕竟肉眼可见这个世界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其实知乎上两年前讨论绍伊古军改的时候就已经探讨的差不多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049875

      而这次俄乌战争则是彻底确定了这种军改的失败性。

      通宝推:潜望镜,何求,
      • 家园 有没有可能,其实大家都知道师比旅好

        但为什么信息化一定要是概率呢?

        我估计单纯是为了省钱。。。。

      • 家园 无奈之举

        早几年我就不看好陆军新军改在大规模作战中的效果,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中有回答。

        但是陆军新军改又是无奈之举。看看我们大阅兵的时候多少装备?全按照老式编制部队扩军得多少?

        陆军主要还是受地面的摩擦力以及承载力限制,无法向海(万吨大驱)空军(中型四代)一样扩大装备使得装备本身具备多功能。只能发展多种装备,结果就是多了几套班子的操作人员,不搞集成化,陆军起码要扩军好几倍。

        所以下一步,陆军怎么走很不好说

      • 家园 说军改失败,还差得远吧

        最多说俄军的军改,不怎么成功。

        俄罗斯这次局部的失败,我们没看到太空侦察,空军侦察,无人机侦察,这和二战后期的战争,似乎也没什么差别,对乌克兰的反攻,瞎到这个地步,难以想象,哪怕有点前沿侦察力量,也不致于此。而且乌克兰也没啥大军,就这么几万人进攻,没多少重型装备。如果信息化到位,乌克兰这点人,在信息化的精确打击之下,从空军到远程火力,无人机,发现即摧毁,损失会比较惨。这种信息化配置本来也不需要俄军有多少人。

        军改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暴露就会被摧毁,而俄罗斯的坦克车际联网功能都还没做到,信息化水平实在太低,做不到“发现即摧毁”,军改也就失去了基础。俄罗斯的问题很大,不过乌克兰的问题通常是加倍吧。

        当然俄罗斯没有什么阻击动作,也没损失多少正规军,这里面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信息。

      • 家园 你太小看了数字化军队了

        1、数字化军队战场感知能力强:从太空到单兵,到处都是触觉神经。

        2、电子对抗能力强:我不但全身是眼,我还能让你瞎。

        3、反应迅速,动作精准:我看军演视频学了一个词叫随遇破袭。

        至于你说的维持战线啦,后勤保障啦,预备役啦,这确实是难题,我认为具体要看作战目标。边境冲突、出国惩罚、颠覆政权、维护和平、耀武扬威、保家卫国这些不同的情况要具体分析,不存在万能方案。非要说万能的方案那只有一个,那就是杀光。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寒冷未必在冬天,
        • 家园 这三点不足以制胜,说白了不过是侦察兵

          你列举的三点优势,感知能力强,电子对抗压制,反应迅速动作精准,这只能说是好的侦察兵。

          后面还需要海量飞机大炮火箭导弹,用来杀伤。否则单凭前线侦察兵是不能打胜仗的。

          十几个瞎子围上来,照样打你个半死,你全身是眼又如何?

          所谓一个数字化步兵可以控制方圆几百米,那是后面的火力在打,步兵本身还是 “向我开炮” 的通讯校准兵。没有后方火力,一个数字化步兵控制不了多大区域,冲过来二十头猪他就未必能拦住。

          通宝推:箪食瓢饮到中年,
          • 家园 不对,你理解有误,数字化部队的精髓是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古代游牧民族全部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两百万,就能把中原几千万人口的大国打得没脾气,没别的原因,就是靠的骑兵机动速度快。

            二战德军依靠机械化部队能把闪电战玩得飞起,就是靠的坦克装甲部队机动速度快。其实德军的全机械化部队也就少数几支,主力还是靠徒步和卡车。解放军做到全机械化也才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海湾战争美军能把伊拉克当傻子打,也是因为美军的信息化程度高,从侦察感知,到调动派遣的一应动作都比伊军快。伊军如果要跑,就会被美军的飞机追着打,打成死亡公路。伊军如果不敢跑,就会被美军的M1坦克围着打,打成废铁残渣。以快打慢,就是这样的,叫你想走走不了,想留也留不得。

            数字化部队是在美军海湾战争成功经验之上总结出来的概念,美军是全机械化+信息化,核心要素就是机动速度+反应速度。

            现在的俄乌战争,俄国是继承了苏军当年的全机械化,但是没有信息化,所以还是处于二战和后二战时代,根本没有赶上二十一世纪的数字化浪潮。乌军就不一样了,虽然机械化比俄军差了点,但是却有整个北约的信息化加成,哪怕这个buff比不上美军的水准,也足够俄军喝一壶的了。最近的哈尔克夫反击战就是明例,俄军空有侦察卫星和空军优势,照样还是被偷了档,被乌军的皮卡部队撵着打,大名鼎鼎的塔曼师新式T90M坦克都拱手让人了。

            数字化部队不仅仅是侦察这么点东西而已,就拿乌克兰的海玛斯为例,都是北约事先确认好目标,数据发送到海玛斯,海玛斯装订好坐标,机动到发射位置就马上发射火箭弹,发射完立马就撤,让俄军的炮兵侦察雷达干瞪眼。整个体系都是围绕快速反应而设计的,俄军的后二战装备完全成了摆设。

          • 家园 坦克大炮还用提吗?这是基础性的东西啊

            每个技术装备、每个人都是信息化作战体系的一部分。

            你侦查别人是感知,你被别人打也是感知。

            一辆坦克攻击一个碉堡,攻击也是感知,被攻击也是感知。感知毁伤程度,感知敌方火力。

            电子对抗主要是作战,对抗那就是刀关剑影的干,可不是侦查。

            反应迅速动作精准那是对每件数字化装备、数字化官兵的要求,可不是只对侦查兵的要求。你侦察兵再厉害,给你一堆通信靠吼的大杀器、肌霸男你能带的动?你一拳还没打过去,人家能打你十拳,还不带重样的。

            打仗就像打架,出拳有力不是基本要求吗,根本不用拿出来说。

      • 家园 编制问题背后是对战争的基本假设

        师改旅的背后逻辑是,弱势核大国(如中、俄),本身没有和美国主动开战的意图;同时因为核武存在,认为美国不会对自己大规模攻击,所以假设了作战对象是有代差的中小国家。这样的作战目的,少量的精干队伍,效率更高。

        但是这次俄乌战争,根本没有像美伊战争一样,体现代差,生生打成了需要填人的拉锯战。

        中国需不需要旅改师?我看如果以收复台湾,解决东南亚诸国陆海边界冲突,为假想战争目的,不需要。

        如果以印度、韩国这个级别的对手为假想敌,假设导弹类武器和宣传的一样好使,也不需要。当然要是二炮仅仅是央视道具组作用,真打起来不响,对印度韩国这种强国,改回大编制还是有必要的。

        通宝推:麦喀士,潜望镜,
        • 家园 中国军事建设的思路还是要大转向的

          实际中国未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古代罗马那种,陆军为基础的海权世界(地中海世界)帝国。罗马军队的基础是罗马军团和陆战,但实际击败迦太基是要靠海军的,所以罗马搞了个乌鸦,把海战变成了接近陆战。

          中国军队现在的目标,要定位在跨越太平洋反攻美国本土,在美国西部,尽量争取在美国中部农业平原区和美军战略决战。这样就要求中国既要有击败美国海军,保证太平洋航运空运顺畅的海空能力,又要有登录美国西海岸的强大登录能力。最后还要有足够强大的陆军在美国中部大农业平原区或者密西西比河一线和美军/北约军陆地决战并击败对方。最终控制或者至少摧毁美国本土的主要工业能力,解除大规模杀伤武器的生产能力。

          这对中国的要求看起来很高,而且实际有点类似当年清朝洋务时代,出现塞防还是海防的争论。但如果我们参考罗马,实际陆军和海军某种程度是可以整合的。或者说,我们应该发动智慧,建设既能平时进行海运,战时保证跨洋运输的体系,能够投送几百万陆军跨越太平洋海运体系。又应该建造一些,即可以开在船上当防空武器,进攻武器的装甲或者轮式装备,又可以下船参加陆地决战。

          实际哈尔科夫这次皮卡反击战,很有参考意义。装备大量标枪,毒刺,用皮卡机动的轻步兵,在卫星通信情报的加持下,进行战术穿插,是可以对付俄军的重兵集团的。武器装备上,实际应该轻的更轻,重的更重。比如皮卡级别在民用车辆基础上改进,这种轻骑兵的灵活性在平原地带的作用是很强的。而类似矿山卡车这种,宽度5米以上,长10几米,这种无法用铁路机动的大块头。实际可能更适合中国,在这些大块头上的防空,重炮一类的武器。和海运结合,可以在全球沿海几百公里内有出色的火力输出和防御效果。而在中国反击比较可能的美国本土和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地方,这些武器也比较容易施展。甚至和大量特别设计的高速运输船结合,战时这些轮式或者装甲车辆开到运输船甲板的特殊位置固定,立刻可以把民用船只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火力和防空能力的武装船只。

          当然,核力量是基础。需要有核美俄差不多的弹头,中美大决,核交换概率实际很高。攻击弹头不一定要太多,但全国修建大量防空要塞体系,安装固定的大型雷达,红外探测器和激光,电磁,导弹,高炮等等各种武器。先防中低空,然后不停推高,最后对重要城市和主要工业,能够对敌人来袭的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隐身飞机等进行饱和式拦截。比如对省会级别的城市,能基本做到从中段,到高空,中低空,各种传统和能量武器能进行多次反复拦截,能基本确保对方即使发射20颗弹头,也能在万米以上高空全部拦截。

          只有中国的主要人口分布地和工业基础基本能保存,那么中国就不会输。而实际中国真正人口工业密集的区域应该在百万平方公里以下,射程100公里的防空武器,理论上就能覆盖3万平方公里区域,以现在中国钢铁水泥产能,搞1,2百个这种防空要塞就是拉动一点点GDP的问题。

          • 家园 如果有制空权,皮卡游击队存活时间不会长

            此次乌军的攻击一是仰仗北约的情报系统,二是瞅准了大毛没有实时空中侦察、打击能力,所以可以直击大毛战线的薄弱之处,一举突破成功。然而这只能算是一种战术成功,并且本身哈尔科夫地区的地形一马平川,不利于防守。相对于大毛占领的12万平方公里土地,收复6000平方公里可谓杯水车薪,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况且在大毛优势炮火的消耗下,二毛士兵以每天数百人的速度伤亡。教员说过:”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在失人,人地皆失“,我不看好二毛的前景。

            另外如果二毛面对的是美军或解放军这种信息化能力较高的军队,恐怕这些皮卡部队会比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的装甲部队下场更加悲惨,面对查打一体无人机群的精确制导武器,这些皮卡部队除了灰飞烟灭,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借助乌军经验,有人妄图以此来武装台独分子,所谓以大量毒刺导弹和标枪反坦克导弹武装台独分子,以此来阻击登陆的解放军装甲部队和武装直升机。试想大陆以目前的力量,如果准备比之前多出数倍的战士和武备,大型预警机配合战机的监视下,在近程中高空侦查无人机和大批查打一体无人机甚至是远程精确火箭炮的即时监控打击下,辅之以大批巡飞弹、无人战斗武器去消灭敢于顽抗之敌,这些躲藏在平民区负隅顽抗的武装分子能不能看到解放军本人尚且不好说,一旦暴露存活的时间会多长?以目前中国的工业能力,如此不仅可以增加战时经济活性,用这些武备来换取解放军战士的生命是绝对划算的。

            本人唯一担心的是出现新时代的“宋襄公”,对“国际观感”,对所谓“平民区”的台独人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敢放手攻击,这样反而会大大增加战争的时间,也会子弟兵伤亡的机会。

            统一之战一定要当成中华民族的生死之战,出手之前要慎重,但是如果决定出手就绝不能畏首畏尾,必须“狮子搏兔”式攻击,务必全力以赴,大毛在这方面的教训比较惨痛,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认真研究。

            通宝推:白玉老虎,心有戚戚,
          • 家园 那个 美国澳国日本它是个岛,印度半岛。
          • 家园 别空想了

            老泉啊,在人口出生率恢复以前,你这纯属空想。

            几百万军队登录美利坚,我觉得发动在美华人

            搞武装割据都比你这靠谱。

            • 家园 呵呵,达雅,你这有点魔怔了

              人口对中国是个问题,但远没那么严重。 毕竟基数在这,动员1%人口就1400万了。

              而且,实际从二战那会,苏德这种主要就是靠主要军事装备了,坦克比步兵在指挥官眼里重要的多。

              现在中美如果全面战争,决定胜败的可能就是彼此几百个最核心程序猿设计的各种算法。在太空中流光溢彩,几分钟可能就结束了。

              在核交换完成后,也可能去几十万人就够了。大量无人机,无人车,战斗机器人啥的。人口密集地实际不用管,控制核心工业能力就行了。

              至于人口,实际中国也不是没办法。只要后边中国足够富有了,大量让日韩越南东南亚的年轻女性进来就行了。当然得包装,伪装一下,只要有大量教育程度低的年轻女性进来,让县城及以下的大量光棍结婚,中国人口出生率应该还是能反弹不少的。当然了,去乌克兰搞些什么合作办学,留学项目大量吸引甚至补贴年轻乌克兰妹子来也可以。

              实际这是有传统的,当年孙文,黄兴这些人找日本太太都是so easy, 实际因为哪怕是大清要亡的时候,普通日本人生活水平也很差,这是自然禀赋决定的。中国将来在产业上击败欧日韩之后,日韩欧应该也会回归几千年历史常态。

              通宝推:梓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