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80年代李相去美国访问的趣事,联想到送歼八2去美国 -- yg1993

共:💬52 🌺426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多普勒雷达啥时候搞定的

              传统雷达从高空往下看会有地面反射的杂波干扰,看不见低空目标,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多普勒雷达,美国六十年代搞定,苏联七十年代搞定,中国拖到九十年代。

              美苏五六十年代的确把传统雷达搬到预警机上面,那时飞机都是从高空来,没下视能力还不算个问题,六十年代后都玩低空突防了,预警机就必须得用多普勒雷达了。所以中国在70-90年代搞预警机根本没意义,空警一号的失败就源于此,传统雷达搬上天没下视能力 ,还有为什么80年代运十不改预警机,没雷达改啥啊。。。

              多普勒雷达的最大难点是计算量极大,需要做大量耗时的傅立叶变换,西方在六十年代出现了两样重大进步,一是高速计算机处理器,二是65年发明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这两样普及后迅速把苏联甩开。但是苏联的NB之处在于用传统技术也把多普勒雷达造出来了,性能肯定差不少,但能造出来相当不易啊,中国在接触西方技术之前连边都没摸到。。。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回了个主贴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还有,纠正一点:

                多普勒雷达的最大难点是计算量极大,需要做大量耗时的傅立叶变换,西方在六十年代出现了两样重大进步,一是高速计算机处理器,二是65年发明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

                一般用来做(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的,都不叫计算机,一般叫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因为通用的计算机架构并不适合做数字信号处理。我在那个帖子里也说了,开始用模拟电路做信号处理,后来用中小规模高速逻辑器件搭建电路做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再后来就是用FPGA或者DSP。当然到了最近这十年,通用CPU性能已经很好了,不排除有人用通用CPU做些简单的实时信号处理。

              • 家园 雷达技术算是赶上来了,但是发动机还是差太多

                老兄是业内人士,现在涡扇-15和涡扇-20真的定型了?

              • 家园 快速傅里叶变换不是公开的数学算法么

                美国人发表了,苏联人应该能看到啊,不至于说看到了这个数学手段故意不去用吧?

                当然,掌握理论是一回事,能不能工程化又是另一回事

                • 家园 还得有计算机啊
                  • 家园 也是,没有计算机什么算法都白扯

                    看采访梁思礼院士的纪录片,梁老先生就港过我们80年代东5定型的时候,导航计算机还出了问题,最后不得不在工程上做一点减法,设计了一个只会做加法的计算机,这样可以完成导航所需的积分计算。

                    我们现代人兜里揣着的手机,送到当年都是超算一般的存在,也就对当年计算能力的窘迫没什么概念

    • 家园 据说真正学到东西的是屠带领的那个组

      而那个组跟沈飞跟八爷压根么关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