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征集】新冠长期后遗症,到底有没有宣传的那么多人? -- 不远攸高

共:💬174 🌺1022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坐标英国 了解到得新冠的10多人,无1人有后遗症

      朋友,同事和学生中的新冠了解到的有10多人(近20人),没有听说有长期后遗症的,都活蹦乱跳的。有几个有嗅觉问题,过几天就好了。

      关于新冠的毒性演变,我们家附近大概1英里左右就是一个区域的救护车调度中心,第一波的时候每天救护车笛声不断,去年放开后基本听不到(好几个月都听不到一次)。几个可能原因:1. 最脆弱的群体(老人和有基础病的)已经被自然选择了一遍。2.新冠疫苗防重症确实有效。3. 病毒传染性增加,相应毒性减弱。

      从我个人角度,非常支持英国的开放政策,过去两年lockdown对孩子们的影响太大了。我也理解国内的政策,个人猜测是:1,国人更怕死,现有医疗体系更容易造成挤兑;2, 国内对国产疫苗有效性还不是特有信心。

      我本人情况是今年已经出国去欧洲三次,每次10天左右,基本不戴口罩(除非当地法律要求,比如奥地利要求公交上要带N95,西班牙公交要戴普通口罩),旅游热点到处人山人海,就是少了许多常见的中国游客。接下来要出差到东南亚几天,非常期待。

      还有,现在中国签证开放了,不过来回直航机票要上万了(英镑)。看20大后是否有改善。

      最后,英国的第4针增强疫苗这周开始推出,大部分是新的双价疫苗。

      • 家园 希望你能和NHS统一一下口径

        NHS每个月都在出报告,长手就能点击。每次的数据都看的都觉得真惨,不过到您这里真的是另一番景象。希望你能和NHS统一一下口径

        至于后遗症……

        35-70岁1%的人严重后遗需要照顾;2%后遗症超过1年。4.X%报告有后遗症。

        当然,看不起NHS也行,NHS也快嗝屁了吧。阿川上台了大概要私有化卖给美鬼了,大概只会出些卑劣的数据了吧。

        当然,官方数据呢,目前英国照样超死。美国也照样超死。希望继续应死尽死,制造病毒乐园给俺瞻仰。

        • 家园 不是专业的不敢说,但是从撕逼立场来判断,只要中国一放开

          马上就是铺天盖地的人间地狱文出笼,吹西方防疫正确的套路我都能想出来,就是人家松紧得当,中国一放开就是完全不管不顾,无视人民死活。不知道河里还有几人能坚持数据论证,我话放这里了,新冠问题就是政治问题,that is it。

          一帮书呆子是说的好听的,对河里某些人

          通宝推:审度,journal,
        • 家园 楼主要求看的是自己身边发生和了解的,我当然说的是我放眼看到的

          不知你在不在英国,如果在,就请提供几个身边的例子就行。

          顺便说一下,我昨天专门去办公室去接待两个到我这儿的中国访问学者,闭门(无口罩)聊了1个多小时,从他们自己口中讲出的感受,绝对跟在国内看到的和听到的不一样了。两个人还都带了家属和孩子,在这儿要待上一年,非常开心和放心,不用担心隔几天就lockdown

    • 家园 建议没事做做IQ测试

      记得Lancelet上报告70%的COVID存活者都有大脑萎缩的症状。换成人话就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大脑比实际年龄大5到10岁。坏处是脑细胞死了没法恢复,好处是人没法使用全部脑细胞。

      • 家园 参考高原反应,本来没什么细菌病毒感染只缺氧 但后果严重。

        缺氧后一连串的反应 衰竭,进展很快。

        但若及时供氧回到平原 身体又很易恢复。

    • 家园 自己的例子 -- 有补充

      我自己这两年的感觉,视力下降的厉害,失眠,还有身边认识的老人死了四个,有朋友比我年轻得了血癌,我公公74,去年查出肺癌,现正在化疗,但具体是不是新冠后遗症, 好像生老病死也很正常。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还有 -- 补充帖

      上个星期又阳性了一次,症状轻了很多,恶心,头痛,用了两天的小柴胡汤,现在基本恢复。到现在查出过的阳性已经三次,疫苗两针辉瑞,半剂加强是莫德纳,不想再打啥疫苗了,反正也没用。

      通宝推:陈王奋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