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大家认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应该维持在一个什么水平? -- 白马河东

共:💬68 🌺355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匿名 人是智田,工业化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人的智慧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也需要大量经过科学训练的人在各个方面的探索。

      我们到目前为止并不明白人类的智慧到底是怎么来的。

      所谓的人工智能其实是基于算法的电脑代码。只要人类还无法开发出真正的人工智能,人口数量就是科技进步最大的保障。

      • 家园 这个人口数量我认为应该称为有效人口数量

        “有效人口数量”是我现在随便放的名词,不严谨不准确,大概意思就是印度人口是多少?1亿两亿还是14亿?

        学习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必须要有相应的物资能力做支持。并不是人多就行。非洲人口总量接近13亿,科技力量不如鼻屎大的新加坡。曾经的发达国家南非,这些年人口增加了吧,科技经济呢?香港美国都有人做过试验,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根本上不会去考虑发展,整天就想要下一顿在哪吃。不能简单的认为更多的人口就能更好发展科技发展生产。

        好,牲畜型人口多,可以供养更多的精英人口去发展科技——这个观点当然是站不住脚的,姑且先当是真是的,那么,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主贴所说的“人口是仅仅被当作一种资源,还是真正的“人”?”,当然,这个资源我觉得加个定语会更清晰而不会被人故意引向歧义,或者直接用“耗材”这个新热词。我曾经作为一个大反派在河里支持要搞计划生育(特意说明一下,计生不等于一胎化,因为有人有意无意将计生和一胎化混同),一个底层的原因,就是“人口是仅仅被当作一种资源,还是真正的“人”?”

        @普鲁托 河友的观点,我完全同意。

        换个角度考虑一下

        通宝推:白马河东,
    • 家园 光绪年间网民讨论百年后人口维持数量,结果令人发笑

      大时间跨度定具体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伪科学。去设计百年之后具体人口指标,自以为科学,实为科盲! 数量是一个依附于科技的变量,百年前就锁定它,只能是科学“妄人”。

      举个例子,大家很好理解:百年之前,光绪年间的人搞计划生育,应该定今天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他知道今天的社会经济科技生活形态吗?知道今天的工作形态和数量吗?在百年之后的人眼里 ,你是石器时代的人,你好意思定别人的具体数据!

      爱计人士不妨在光绪年间定现在的人口数量,信不信给什么数据都是打自己脸!2亿?3亿?4,5,6,7,8,9,10,11,12亿?都是打自己脸。

      国家的发展规划,也不敢给百年之后定具体指标,几十年后也不敢定具体指标,只敢说几十年后达到富裕生活。去设计百年之后具体指标,名为科学,实为科盲!但是爱计人士意识不到这点,以为自己最科学,自己是在大义操刀拯救大家, 极左行为很多都是这样产生的。

      ----------

      1、1981年宋健从食品角度估算了百年后(刻舟求剑,根本不知道百年后技术,用当前技术硬推),中国适度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3、“英国生态学家根据英国本土的资源推算,现在5600万人太多,应该逐步降到3000万人,即减少46%;荷兰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现在的1350万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平方公里上的生态系统所能负担的限度,应该在今后150年内降到500万,即减少63%。”(宋健:《从现代科学看人口问题》

      --被西方忽悠瘸了!

    • 家园 欧美五眼人口10亿人,中国将来稳定在几亿,时间并不在中国这边

      先说一个结论,中国将来人口稳定下来只能有几亿,毕竟每年新生人口只有几百万,再也回不到一千万,在平均寿命下,只能有几亿规模,那些在担心粮食资源的,只能说脑子在另外一个平行宇宙里。

      当然之前很多爱计人士,希望田园牧歌,人口只有几亿才好。可是他们考虑过民族结构,和文明对抗吗?民族结构、话题太敏感,如果人口只有几亿,西北就会换天。

      关于文明博弈,和西方阵营博弈是大时间跨度博弈,也许几十年,也许上百年;在人民勤劳智慧上面,中国没有劣势,唯一可能输的最大隐患,是几代人的过渡老龄化,会到达40%-50%的老龄化,和人口衰退和老化造成的经济低迷,和创新迟钝(你不能指望年轻人少的社会有什么创新活力), 欧美五眼现在的人口规模现在是10亿多(这个大家容易只盯着美国几亿人,实为思维漏洞),中国将来人口稳定下来,不知道还剩几亿。 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的科技和生产对规模的需求,涉及创新的成本分摊,物流的成本分摊,决定了生产的效率和创新的活力。

      华约输给北约的,很大因素就是人口规模不如对方,创新、物流、产业成本无法摊平,如果华约人口和北约人口一样,可能80年代要倒的是美国。 如果中国因为这个原因,输了百年博弈,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将来被人打倒了,还要被人指着尸体说“蠢货,被忽悠瘸了的蠢货”!

      很多人以为东西方博弈,时间在中国这边,但是从长时间角度来看,时间真不在中国这边。可以说人口负担论和一胎计生,是西方利用宋健等人对中国最成功的忽悠。

      通宝推:冻雨,newbird,qq97,四方城,pyrefir,青菜园子,愣头兔,桥上,
      • 家园 还不算其他欧美人和自认印欧人的印度人
      • 匿名 形势极不乐观

        一年一千万平均活到80岁也才8亿人,平稳过度还好,但因为计生原因的人口年龄断层才比较麻烦。

        从小家里老人就向我们灌输“有儿穷不久,无儿富不久”,再对照身边残酷的事实剖析给你看,不由你不服。儿女多的家庭,熬个几年孩子大了很容易就过好了,孩子从小打到大,谁强谁弱也早已臣服,成家后关系反尔好处。倒时那些年龄有断层的,几个老人守一个独苗苗的,因为独苗苗太过珍贵而不敢放手管教,长大了多没出息。

        家如此,国只不过是放大版的家。别看中国有十四亿人,按4,2,1家庭模式才两亿个小家庭,(孤老家庭不计),等到这个1再男女合二为一后,只剩1亿小家庭,这点人口真得还够用么?维系这个国家的基本运转就要多少了?

        如果中国社会因为自己人口结构撕裂后,日韩在东北是2亿,东盟8亿,印孟巴是18亿,中亚2亿......我想这些国家很乐意跟着欧洲那10亿人再组一次8国联军来分食这个南宋式的大肥猪,谁让你自残30年呢。

      • 家园 不能光看欧美五眼的总人口,要把少数族裔去掉

        尤其以美国和法国,美国要把黑和墨去掉,法国要把阿拉伯裔和黑人去掉。还有一件事也已经确定了,就是美国和法国的新生儿中白人数量都不到一半了。

        毛子也一样,白人的数量也是在减少的,MSL也在大量增加。

        实际上,欧美盎撒-日耳曼-斯拉夫人的总人口和中国的汉人应该还是差不多的。

      • 家园 那要看中国的范围有多大,常言道世界只有一个中国

        现在是中国人作为主体民族,整体实力上还没有完全压倒昂撒。再过个几年,等人均超越日本,就可以一统东半球了。等人均超过现在的美国,中国人也可以“发现”美洲了。就像之前昂撒发现美洲,也没有顾及当地还有原住民。你说要以百上千年的尺度看问题,那也可以看看之前的历史。中国人一开始也只是在黄河中下游,长江都没有到。后来一路走到了红河,以后可以走的更远。

    • 家园 中国当前生产力水平的人口区间是12-15亿

      真正严格的数学模型比较难,但是一个简单的估算并不难。

      中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比较合适的人口区间是12-15亿。

      按人均寿命80年算,就是每年新生1500万-1875万人,

      每年新入职也是这么多人,退休也是这么多人。

      按18岁工作,68岁退休估算,就是有7.5亿-9.4亿在岗劳动力。

      这样才能维持全产业链,并保证各产业链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迭代、

      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这几年的新生儿数量只有1000万,如果不迅速扭转的

      话,过20年,很多产业链都将难以为继。搞不好要转向计划经济以分配

      人手。

      • 家园 计划生育带来的已经恶果不可避免,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可以解决

        中国现在收入分配极度不合理,城镇退休老人成了财务自由的一批人,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为生计发愁,怎么可能让年轻人多生育

      • 家园 我记得以前韩国教师去中国交流,

        参观之后,忧心重重,大意是说,中国的年轻人这么能干,以后韩国还如何能创造出大量的25000美元的职位来。

        至今也不太明白,25000美元的这个数字的出处依据。

        我觉得收入是能影响生育的唯一可控因素,其余都缓不济急。

        应当超额补贴愿意生育的年轻人,而不是剥削他们的剩余价值了。

        • 家园 补贴主语是谁?

          它的钱哪里来?

          如果让剥削的主语出钱,他们肯定觉得不值,让年轻人生娃是为了剥削,不让剥削的娃生了何用?

          如果说靠屠杀老人搞钱,大概有力的各方都同意,安乐死合法化已经在路上。我们老人也太惨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