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明末动乱原因探究 -- 波素扬舟轻

共:💬115 🌺4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苍蝇叫越响还是苍蝇

            苍蝇叫越响还是苍蝇

          • 家园 美国建国也才200多年,就算追按上盎格鲁,从全球殖民资本主义

            开始,发达也没几百年,算新兴文明了吧。难道挡住了他们走向衰弱暮气。。我看他们也是现在包袱一堆啊。LGBT,政治正确,难道不是!?我看迟早被我们这个古老文明淘汰。所以我说你是错的,明明是人性问题,非扯文明。

            • 家园 希望你的预言成真

              于此同时,不能只看到人家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还少吗?别的不说了。从新中国建国到文革结束30年不间断的和四旧做斗争,思想上到物质上,有一代人以上吧。

              这些成果还剩多少,随着时间消逝最后能剩多少?这还是伴随着海量工业化。看看我们邻居日本,工业化程度更高,西化的更厉害,但是人际关系上和几百年前区别很大吗?贵族们消失了吗?

              文明或者说习惯是一个很顽固的东西。和中东很多人谈过,他们的观点就是:我们是对的为什么要改?回头看我们自己不也是一样:对权力的迷信,对整齐划一,有秩序的追求,那些可能是白玉上的微瑕也可能是导致堤溃的蚁穴

      • 家园 都是人,镇江之战

        郑成功这海盗之后还不是砍清兵跟切瓜一样,满州清兵也没啥,和准噶尔打也是靠耗。这么说李定国靠些残兵败将不是更能打。

        • 家园 李定国连孙可望都驾驭不了

          看历史吧,后金崛起过程中出了多少bug,带代入努尔哈赤的视角。这都众叛亲离了,跟自己一起打江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通明,自己选的第一接班人亲儿子禇英诅咒自己早死,大明连这种对手都赢不了,努尔哈赤选的第二个接班人代善在被废掉,还能在两次帝位之争中顾全后金大局,稳住局面,后面的多尔衮和豪格,斗归斗,但在争大明的立场上还真没分歧,这些bug还真被后金打补丁给抗过去了,哪怕从1616年开始算,后金打了28年,主要地盘还在辽东,一方面是因为大明这个对手体量太大,另外一方面,也是内耗

          • 家园 满清真正关键的皇太极

            说他是满清的毛泽东都不为过,当然这比喻对毛不公平,代善多铎济尔哈朗都不为惧。多尔衮也是皇太极又教又虐出来的。满清和金极其相似,没了皇太极,明末再稍微有些合格些的政军人才有机会上位,根本没清王朝。所以时移世异,明末多少人觉得至少会有南宋局面,结果是这么个结局。

            • 家园 明亡于李自成,不是满清

              没有农民起义,三个满清也不明朝对手。高迎祥、李自成早就开始在明朝腹地大举攻城略地,开府称王的时候,满清在关内没有长期占据过任何一座城市和固定的土地。不知道那些吹捧满清的人眼里是不是都有白内障?

            • 家园 假设历史其实没太大意义

              如果你硬要假设,还不如假设,大明在辽东改土归流,收服女真呢,然后把满族在历史上的所有正面贡献,都算到大明头上,

              那么大明为什么没在辽东改土归流呢,已经有很多人说过,改土归流要花钱,建立行政体系要花钱,搞基础设施要花钱,安抚(或者武力讨伐)土司贵族要花钱,不是已经有人说了嘛,改土归流的前五十年只有建设成本,没有收益,

              大明嫌改土归流花钱多,跟后金打仗辽饷花的就少嘛

            • 家园 太不公平了,皇太极是真狠,政治没的说,军事也高超
      • 家园 中华文明当然有特殊性

        第一人口基数够大,按平均比例也总有杰出人士出现。

        第二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地方却能够保持不分裂,说明意识形态中有维系物,比如儒家和其他经典思想。所以能够浴火重生。

        这是世界唯一的奇迹。

        我觉得欧阳修总结得很到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但是人类肯定是先忧劳后逸豫的,没有例外。毛主席号召继续革命,谁真的信他。只有历史的重复不已。

        • 家园 这是汉民族的一厢情愿

          最多可以说汉民族一直是希望统一的。东北的女真,草原的蒙古,新疆,西藏,人家是不鸟你的。

          关键是汉民族的文化没给人家找一条出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汉族的意思是你学我就完了。但是人家学不来啊。我没粮食吃,又不想饿死。出去砍砍杀杀才是真理啊。倒是大清给出了解决办法:各过各的日子,互不干涉。汉族出一些粮食,换点不是那么需要的牲畜,土特产,花钱维稳了相当于。加上八旗的武力镇着,这算是真消停了几百年(相对消停)。

          清朝其实有几种选择的:抢了就跑,学匈奴;割据北方,学老祖宗;不接受汉文化,学蒙古。清选择了一个对中华文明而言的最优解,是幸运,但不是必然。

      • 家园 从宋初到清末,整个文明的生产力水平还有生产关系都没什么进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