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发个新主题,同一主题下跟帖数超标了 -- 老老狐狸

共:💬248 🌺1748 🌵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肯定是。

                      文蛤笑话,吃十个馒头,排胳膊上那种的。

                      其实现在力工兄弟吃的还不少。

                  • 家园 跟我父母说的一样

                    他们在潮汕地区,到城里上大学之前,很难有机会吃饱饭,其实随便问一下现在60,70岁的人,大多都有这种记忆的。

                    • 家园 9494

                      据我爸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开学按身高排座位坐在第一排,毕业的时候坐最后一排,本来上大学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常的生长年龄了,但是他大学期间足足长了接近10来厘米。留在老家的小叔就没这么好了(据说成绩很优秀,不亚于我爸,但是文革停止大学招生了),同胞兄弟,他是弟弟,本来应该至少与哥哥差不多的,结果比我爸矮6-7厘米,我堂弟身高就和我差不多了。

                  • 家园 感觉有点纳闷

                    我姥爷那时候挣钱很多,我觉得绝对是前百分之几的。他的工资是三位数。他去农村买高价粮,是粗粮不是细粮。

                    为什么能买到粮?

                    • 家园 试着解释一下

                      有些家庭当时孩子小吃的少,或是女儿多吃的也少,所以就有余粮(分承包地是按人头均分不是按功劳大小)。有的家庭80年代里正好赶上男孩子长大自然就不够吃了,秋收前就要借粮食吃一段时间,严重的从春节过后就开始借粮了。

                      还有一些家庭是因为不会持家,粮食收下来就放开肚皮吃,自然是不够吃的。

                      举个例子:村里有户人家4男一女5孩子,80年代后期都是10到20之间,他家平时是干活的吃干饭,不干活的吃稀饭,过年全家吃一顿干饭。某年的年三十,父母在厨房烧菜,小孩子在正屋里等着,烧好一碗小孩子端一碗,等菜烧齐了夫妻俩到正屋准备一家人吃饭,才发现饭菜被小孩子吃得干干净净,女的便放声大哭,惊动四邻,这事成了村里的经典笑话。

                      • 家园 似乎不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有余粮有不罕见。
                        • 家园 粮储一直存在,陈化粮也一直存在,只不过毛时代是3-5年

                          后来是逐步接近国际上普通国家,依据是几十年不打仗,可以在国际上买粮食。

                          这个放开是逐步的,但是70年代后期的大规模投放市场导致了农民上交粮食减少,城市粮食供应也不困难。

                          这个就需要不断的调整粮食新旧比例,是个高难度的工作。

                          中央储备肉(主要是活体储备)以4个月为一储备周期,即4个月完成一次轮换。

                          储备粮每三年全部轮换一次,储备粮是指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社会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国家储备粮每年11月底前提出,轮换总量的20%至30%。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中央储备粮油轮换实行计划管理。

                          文/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 实习生 郭怡慧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国家发改委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供应较为充足、价格平稳,粮食安全总体是有保障的,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

                          5月23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2021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新闻通气会。

                          表示,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粮食流通与加工损失仍然偏高。相关资料显示,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我国每年消费环节浪费的食物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因此,节粮减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近十年内我国的粮食产量大概在四点九亿吨和五点三亿吨之间的范围内,国家储备粮大概为二点五亿吨左右,这些粮食储存量足够十四亿人口生存五个月以上。如果带上总产的话在七点七亿吨左右,那么完全能够满足我国居民十八个月左右的生活消耗,也就是一年半的时间。

                    • 家园 说实话,我也有疑惑

                      但是我所知的是,确实有类似黑市存在可以买一些。

                      • 家园 能稳定乎购,是不是说明农村有余粮呢?
                        • 家园 这就不知道了

                          毕竟是长辈说的。只是想说当年生活水平前百分之几的人也就是勉强不饿坏而已。

                          我妈妈小时候滑冰很好,参加校队两天就不干了。本来就有点吃不饱,再运动更受不了了。校队连饭都不给

                          • 家园 “饿”这个记忆,其实延续到90年代末

                            起码以我所知的,区域性的觉得饿,起码延续到九十年代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粮食不够,一个是饮食结构。从长辈的记忆中,除了公社化时大吃特吃把粮吃光了导致后来粮不够,吃糠吃麻叶之外,其他时候,米,玉米,红薯结合,是能够吃饱的。但是饿是经常的事,吃了不久就消化完了,干的又是体力活。所以经常会带粥或玉米糊去干活,可以解渴,又可以顶饿。直到2000年,我家乡那还有不少人家习惯早上一锅粥当早午饭,搭配红薯,玉米这些干货。

                            • 家园 很多人把六零年当成七十年代

                              或者把八十年代的感觉和错误理解当成七十年代。

                              这是不对的。

                              又不是,因为是粗粮,吃的当时,饱腹感是存在的,只是因为太粗了,没有油水,劳动量比较大,很快又饿了。

                              半大的小子,有油水一般也不行。

                              • 家园 或者把三年作为人民公社的终结结尾,这点特别有意思

                                看了大量攻击人民公社的文章,人们往往以为,呵呵,人民公社的最后是三年自然灾害,这是一些先生以为70年代是大饥荒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确实证据一点没有,因此就加上了文革斗死多少人为立论的论据。

                                把批斗死亡算成饿死,这个不是新鲜事,在杨苍蝇的《墓碑》里比比皆是。

                                当年有过强迫命令风,意思是就是你不听话就批斗你,很多人因此自杀,这个都算成了饿死,或者算成了因为饥荒而非正常死亡,正是因为实际数字凑不齐,所以由饿死三千万偷偷转化成了非正常死亡三千万,一下子他们就觉得信心足了。

                                越说中国饿死人多,他们就越兴奋,甚至能够感觉他们的变态心理。伯爵退守的500万已经是被消毒过了的,他不敢继续坚持三千万,怕被大家骂。

                                后来,反对三千万的,直接提出了五千万,几亿来指责三千万的荒诞性。

                                正是大家所说的,如果是三千万饿死,那么,多少是接近饿死,半死呢?这也不是不存在的感觉啊。

                                所以,这个三千万是根本不存在的,至于某些专家依据人口统计的加减就很恶心。

                                李成瑞这个老头很不好,说,在安迪科尔的计算模式下,确实饿死多少人,被敌人抓住了辫子,说李成瑞也支持,活该这个老头玩心眼,不敢反击谣言。

                                李成瑞可算党内健康力量的其中之一了,虽然明面上看不出来,确实使了一些绊子,只是,太软了。

                                观察饿死三千万的演进,很有意思。

                                伯爵就是玩杨苍蝇文字路线的典型。

                                人民公社的出现问题是公社建立早期的一个阶段,在后来国家及时改正了,也与大跃进特殊时期有关。

                                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么的剧烈问题。

                                改善了的公社的成绩还是可以的,而不是为了论证公社不好,提出三年作为终极结论。

                                也就是说,不是说搞了公社就会饿死人。

                                饿死人只是因为前期的错误而存在几年时间,是公社建设早期的错误行为导致的。以后就改善了,也不再饿死人了。

                  • 家园 说简单点,咱们东北豆制品当年也可以随便造 -- 有补充

                    咱产这个,量大管饱,豆制副食品随便吃。

                    当年,解放前,还可以出口日本,就是基础大,但是,放在全国,就不好了。

                    只好东北人少吃点,输送全国。豆制品大豆是重要的物资。

                    当年的知青团场,大豆是机械收的,事后人工捡豆子就够家用了!

                    所谓辽宁陈三两,夸张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按照今天的流行说法,哈哈哈,当年咱们东北集中全国之力也是自己 -- 补充帖

                    包括做奴隶(亡国奴)!!

                    然后共产党通通到东北建设东北根据地,这些都是自然努力的成果嘛!!

                    建国后苏联选择东北,新中国再次集中人力到东北,拨款东北也是合理的啊,上海如此,东北也应该如此嘛。

                    当年东北,土地够,水够,机械够,就应该自己发展自己呗。

                    能那样吗?不能,东北然后就反哺全国了,这才是新中国发展之路。

                    副食少,算什么。

                  • 见前补充 47657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