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导演老去会怎样 -- 燕人

共:💬114 🌺462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建党建军建国等资本深度参予的几个伟业

                      ,包括《长征》,就没有“三突出”,但是会突出当时政治角力场最有权力的人,每个角色都平均分配笔墨,看完了大脑里就是乱哄哄的一团影影绰绰,只记得住里面的史实笑话。

                      燕兄肯定是看过《英雄虎胆》吧?那就是完美贯彻“三突出”的好电影,尽管电影早在“三突出”成为政治符号之前,几十年后的今日,年轻人们已觉得它好看。

                      艺术来自现实世界反映现实世界,但是我个人认为艺术的美更多的来自于它激活的人类想象,是唯美的现实世界,纯粹是写实的艺术,有吗?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从属性的”。这个如果加上时间成为三维结构,考虑一事一地一时,结论就阶段性假,比如,我带我儿子爬山,精疲力尽又没有水,他是无论如何爬不上去了,这时我说儿子加油,山上有西瓜,他就或许爬上去了。你看,这时意识的反作用就是支配性的。

                      艺术还应该呈现美,不应该表现恶,我想燕兄应该同意,江青领导的文革文艺作品如果非得让后人指摘,不过是我们的这个时代太丑了,以至于人们不相信世间有那么高尚的美,江青失败是老人家失败的组成部分,都是英雄,怎么改开呀,怎么让柳传志发财呢?

                      我还认为,艺术永远是政治的映射,没有一个艺术作品不是政治性的,说艺术与政治无关是梦话!所以,“三突出”被改开嘲弄不是艺术水平艺术观点的争论,是政治角力的一局,毛泽东的精神遗产必须成为笑话才行,老人家的哲学思想文学成果他们没有本事毁损,江青的文艺思想正好当了靶标。

                      深圳连续40度的天气,头脑不清楚,乱写的,燕兄莫笑。

                      通宝推:epimetheus,死扛着,梓童,狂草舞茅,不如安静,
                      • 家园 纳米兄客气

                        三突出原则,可以从好作品中归纳,但是不宜作为创作原则演绎出作品。我这么说还有道理吧。

                        • 家园 如果从文艺的角度

                          就不应该有什么“创作原则”。

                          只有“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前提下,才有创作原则一说。

                          而“文艺服从政治”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就开始定下的基调。

                          当然这也不是毛泽东发明的,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想根基同样是“文艺服从于政治”。

                          当然这也不是苏联独有的,资产阶级社会同样“文艺服从于政治”,但相关的操作要复杂一些,隐晦一些。

                          所以,文艺真的要有独立性,只有先获得经济独立,而在当下的社会形态下,一个人想要先经济独立,同时又有艺术天赋和热情,是很难的。所以反而是那些有经济基础的二代们,对从政从商不感兴趣,反而可能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一套东西。但这些东西往往只迎合于自身的趣味,能有多少社会性很难说。

                          所以面向大众的文艺在当下无论东西方都很难发展是个事实,因为技术进步无论哪个社会形态里都增强了政治对一切的控制力,而不是反之,在当下的局面里基本是无解的。

                          • 家园 现实主义是创作原则

                            文艺作品应该反映现实,或者与现实有很近的联系。从这个原则上讲,莫言写的都是垃圾。被冠以“魔幻”的头衔也改编不了其作品脱离现实的本质。我看书少。我觉得2015年有个墨西哥电影以西班牙内战后的社会做背景,小女孩幻想自己是仙女,那是真的魔幻,但是与现实完美结合。莫言的东西不值一提。

                            • 家园 西班牙电影《潘神的迷宫》

                              西班牙电影《城市广场》也可以

                            • 家园 现实主义是非常晚近出现的

                              基本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后出现的产物。

                              现实主义跟根植于现实是两回事,你说的那个肯定不是纯正的现实主义,但能反映现实,这不矛盾。

                              西方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文学等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脉络,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是一棵大树上逐渐长出很多枝杈的感觉。

                              中国当代作家很多是从拉美文学爆炸开始接触现代主义文学,基本上接触了现代主义后就觉得现实主义“过时”了,所以纷纷转向。

                              但有一点是确实的,就是现实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转向现代主义,其实是一种“超纲”和有部分急功近利的行为,意识形态虽然可以有一定超前性,但过度脱离物质基础是不行的。

                              但即便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即便左翼文学普遍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创作原则和指导思想,那也不是纯正的“现实主义”,比如“两结合”倡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或者“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理想主义”的结合,过度现实主义反而是不被提倡的,比如担心会过度暴露社会的阴暗面,缺少乐观主义(是不是跟当下有些相像?)

                              而当下真正的问题,是那批掌握了话语权和资源的作家,在现实生活很单纯甚至单薄的年代抛弃了现实主义(我仍认为这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现实已经远远魔幻过思想的当今世界,却没有重拾现实主义,所以根源确实在于作家思想和现实的脱节,但这不是现实主义本身能解决的,现实主义能奏效是思想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 家园 周总参与了文化建设
                    • 家园 怎么失败了?闪闪的红星不是好作品?

                      反映现实世界,并不是越复杂越好,牛顿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没有一样是以复杂取胜的。

                      其实吧,好莱坞都快要电影拍不下去了。白宫都炸了不知几回了,现在就是把美漫一个个拿出来炒冷饭。观众其实也乐意。

                  • 家园 这话也没那么错啊

                    多给正面人物几个镜头,多加两场戏。

                    最多就是戏霸……但我感觉电影真是就没法看了。样板戏还可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