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豆荚和豆子 -- 燕人

共:💬96 🌺208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科学就是分科之学

                          但大分化要到19世纪末了,之前都是试图建立一个大一统体系。所以我们始终能看到自认为发现世界本质的科学家。

                          演绎和归纳其实是一回事。根据归纳结果,猜想未知会有什么性质,猜想存在背后有什么原因。现代科学逻辑主要是把研究对象形式化(比如数学化表征),然后去探索相应的存在条件,再把这些条件反过来作为这个形式的基础,一步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框架,也就是所谓的概念框架(专业理论)。它的特色就是可以单凭自身存在(超验/先验)。

                          简单说,所谓逻辑就是一个概念框架中自我完备的关系系统。因此可以基于内部的条件完成演绎。

                          但是有机物、无机物,细胞、原子之类的概念不是这么来的。典型的就是原子,他是某种哲学想象的产物。原子的希腊文是ἄ-τομον,τομον是可以分割,ἄ表示否定。所以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是古人原始经验和数学思维的产物(比如无理数会把这个概念破坏掉)。虽然本质上是“演绎”,但是尚未建立起一定框架,所以很难说是演绎思维,更像是归纳之后的类比。

                          这也可以从科学革命来解释。对机械论而言,重力和化学现象,就是通过设想一种精细微粒来解释的。但是牛顿和胡可在具体的研究中都意识到单纯的微粒震动或者说密度变化(物质性的微粒)无法解释研究现象,最终不得不引入一种新的学说……比如,超距作用力。

                          也就是说所谓的演绎,实际上仍是通过问题意识而来的。他是现有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的表现,和看到闪电就想象电子是完全不同的。要这么说,古代中国的闪电学说比西方更为准确,但也没发展出现代科学。

                          • 家园 在你说的大分化之前,现代科学的分类框架

                            就基本确立了,你当然知道牛顿的力学和微积分在17世纪中后期就搞出来了,门捷列夫1869年搞出元素周期表,在那之前对于元素的研究必然有相当长的时间使自然科学研究推进到分子层面之内。林奈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建立了现代生物学分类的架构,1838年孔德提出社会学的概念建立当时的历史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基础上,虽然这些学科有的进入大学,研究所在19世纪中晚期。你说的试图建立大一统体系应该是指当时的西方哲学家吧。

                          • 家园 不晓得日本人选择“科学”这个词的时候

                            仅仅是面对已有的几个科目,还是说已经有了某种“排除无关因素、归纳出有关因素”的“分”的想法了

                            • 家园 分科很早就有了

                              分科之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不算造字也是如此。但当时只是主题区分,和近代的分科不太一样。

                              这里的大分化是指不可避免地无法统一,也就是各专业都有自己的定义和逻辑,无法相通。至多是借过来一点概念或者背景。

                              然后再讲历史。

                              日语的科学是中国过去的。「科学」最早出自南宋,科是指品类和科目,指的是科举、学科。近代日语引进的时候开始用的正是这个语义,比如解剖学是医学的「一科学」。

                              然后再看Science的流变。现在一般说孔德(1798-1857)用这个词强调知识应分门别类。日本遂有「一科一学」的译法,已经和现代基本一致。

                              早期的Scientia,至少在17世纪之前,主要指Habitus(习性),通过长时间学用而具有的做事倾向。进而发展为证明的习性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成为一种常见的系统化知识。直到19世纪初还是这个含义。

                              而具有现代科学含义的分门别类(分科)、分析实证(方法)、理性思辨(品质)和系统化知识(体系),实际上最早属于宗教和哲学。直到19世纪还有人认为神学是第一科学。同时科学是哲学的同义词,地位稍低。

                              比如明代耶稣会传过来的是作为分类、论证和组织方法的Scientia。只是这种,中国的发展是同步的(不讨论数学化方法的话),西方决定性的超越出现在19世纪。

                              归纳法和演绎法也是如此。19世纪初,归纳法还是主流,甚至被神学认同,一般称之为培根式归纳。但到19世纪后期,归纳法已落后于时代。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最强大的工具是演绎法”。(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推理小说。)

                              问题都指向十九世纪的大发展,所以这个词实际上是时代产物。

                              大分化已成事实,科学已然是分科之学。

                              最后回到日本人选这个词。科学已是这个含义,当然有这个想法了。

                              我们可以看最早用一科一学的西周。在他那里,「科学」可以分解为各个学科,和孔德用法一致。而方法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比如化学是「分解法」和「总和法(化合)」的「总合统一」。

                              ———

                              题外:我们看得出来,现代科学的历史其实非常短,哪怕经历过科学革命,中国在18世纪也并未落后太多。真正的决定性发展,尤其是方法论革命和为科学奠基都是非常晚近的事情。

                              康德引发的认识论革命是18世纪末,演绎法成为主流是19世纪中,科学奠基则是20世纪初(比如现象学和逻辑经验主义)。虽然相比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缓慢似乎称不上什么事情。

                              而当时的中国,封闭、战乱……停滞到建国初期,错过了所有关键时期。甚至连文化也是如此(比如电影成型的关键期)。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中国落后,而是一个停滞甚至倒退(比如数学明不如宋,混淆学问基础不牢),一个在资本推动、与技术结合的情况下一路高歌猛进。

                              通宝推:epimetheus,
                      • 家园 有描述无分类

                        现代生物的分类方法不说了。林奈比李时珍晚100年。李时珍不算输。

                        那《救荒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比林奈的年代如何。我不知道,请指教。

                        你要明白林奈生物分类的根据是什么,中国是否有类似想法。

                        你若说中国物种少,没有建立分类,有些勉强。林奈建立分类想法是从对于瑞典北部的动植物的观察开始的。

                        • 家园 你看,你换掉话题了。但是前文已经说了分类。

                          第一、造字命名。这个我们都知道。字、偏旁、组词。

                          第二、性状分类。根据常见植物、味道、属性等类比。比如树木分类。

                          第三、功用分类。救荒本草是根据哪里可以吃分类的。

                          第四、特征分类。叶微苞茎,润肥对排,花与净瓶无异。这是花形。

                          其中形状分类和特征分类包含形态学分类。比如树、果。而造字就更是如此,现代简体和常用字可能体会不出来,字本身就是形态。挑些简单的,比如簇、蓓、蕾、葩、萼、瓶、蕊都是花的部位和形态,甚至还有特定花序的字。比如蒚。

                          点看全图

                          你的说法应该准确的换成,根据完全根据形态学进行命名,并且建构出完整的分类体系,重新对所有动植物进行整理的方法。

                          这样,第一点,中国只有部分;第二点,中国只有初步;第三点,中国大量沿用经验和自然语言。三点全都不满足,故无法与之相比。

                          但这就和原来的是两回事了。而且这是纯粹现代的事情。林奈的双名方法也是经过国际委员会长时间的努力和简化才能成为标准。李约瑟举过一个例子,Liparis,即是兰花(羊耳蒜属),又是蝴蝶,你怎么区分呢?

                          救荒本草1406,比本草纲目还早。我说的不是没有建立分类,我说的是有些国外的东西,是不可能建立分类的。因此1、没有收录。2、不可能建立全面的体系。这里说的其实就是芸豆。前文特地说了16世纪才传入中国。

                          我只是觉得很奇怪,上次说市场隐形同盟糊弄消费者,结果你感谢市场经济提供了那么多产品。这次说的是民间别名很多,结果你说西方的分析科学有办法。你不觉得莫名其妙?确有关联,但主题完全不同。

                          审度兄之前有个区分稗草和小麦的帖子,我觉得很合适。在完全没有任何科学方法的情况下,你怎么区分呢?

                          娱乐一下:哪是秧苗哪是稗草?

                          我区分的时候没用任何所谓中国或者西方的办法,纯粹是农民经验。

                          • 家园 好吧,请你利用中国经典给“芋头”和“芋艿”做个区分如何

                            不要说我又变换话题。我的中心点是一致的。

                            • 家园 合并回复

                              先说芋头

                              第一、芋艿和芋头原本均指芋艿,区别在于芋艿的块茎较大。但都可以代指芋。

                              第二、芋头可以泛指,比如可以指地栗子,但一般不包含野芋。

                                

                              本草芋有六种,青芋细长,毒多,初煮须要灰汁,换水煮熟乃堪食。白芋、真芋、连禅芋、紫芋毒少,蒸煮食之。又宜冷食,疗热止渴。野芋大毒,不堪食也。——救荒本草。

                              点看全图

                              (植物名实图考)

                              点看全图

                              (救荒本草)

                              其中紫芋、野芋同属不同种。

                              第三、日常中芋艿可能是指香芋(土圞儿、地栗子),主要区别是颜色不同。但也可能指泉七,和芋头同属。或者薯蓣之类。

                                

                              土圞儿一名地栗子。出新郑山野中。细茎延蔓而生,叶似篆豆叶,微尖峭,每三叶攒生一处,根似土瓜儿〔王瓜〕根微团。味甜。——救荒本草。

                              点看全图

                              (救荒本草)

                              其实单纯找不同是没意义的,总能分辨出不同。不管是形态描述还是附图,因为本草著作的关键就是区分。

                              再说之前说的语言问题。

                              第一、中古俗语和构词大量增加、放弃了规范化命名。

                              第二、李时珍时期已经意识到了重名问题并着手解决。

                              第三、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组织推动。

                                

                              不妨这样说,如果有一种语言,关于它的各类词典都必须以分类学原则为基础,那这种语言就是和生物学性质极为一致的。我敢说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生物学家都和我一样,多年来对于拉丁双名法深感不满,即使是那些由有意义的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根构成的名称,更不必说那些偶然以著名分类学家或是其他人的姓名派生来的名称了。理由是这些名称无法表明该植物属于哪个界、纲或目;也不能传递必要信息。名称本身提供不出线索。记得有一次我收到一份有趣的胚胎化学论文的抽印本文中报道(作者)利用了几百个Pila globosa的卵;我作为一个生物化学家,几经周折才查明这种生物实际上是一种陆生的软体动物(球螺)。另一个例子大约在20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关于由澳大利亚海神草(Posidonia australis)形成纤维球的讲座。我受过的传统教育使我确信,这必然是与海洋有关的什么东西,但不知道究竟是鲨鱼、软体动物,还是原生动物。实际上它原来是眼子菜科的一种植物,与大叶藻(Zotera)同类的一种单子叶被子植物,它在水下沿着澳大利亚海岸茂盛生长。这种植物的纤维坚韧不断,可用来包扎玻璃,肯定有其生物化学的意义,但如果名称上有个草头〔部首艸〕的话,那我事先就会有较清晰的概念了。

                              我觉得你说的可能不是形态学分类和语言系统,而是现代动植物分类系统,不只是形态学和简单的亲属关系(林奈也是人为系统,未考察这种关系),也就是前文我说过的通过微观、演化和基因生物学修正后的现代分类体系。这样应该推到19世纪,要到恩格勒之后才算。

    • 家园 想不到美食贴我也能杠两句

      “好吃”是感性而不是一个理性的判断。这或许说明社会学理论中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可能是不充分的。

      好吃是通过味蕾,嗅觉细胞等的刺激大脑分泌,让人觉得是否好吃,完全可以理性分析,至于说“好吃”是感性判断,不过是这个分析太复杂,而且每个人的刺激情况不同一般不值得去“理性”分析罢了。

      经济学里面,理性人的假设是公理,跟几何里的公理一样,不容置疑,不用证明。

      • 家园 这句公理说全了,道道就多了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那施舍换取心灵满足是不是也是为己?这么细分下去公理就名存实亡了。

        • 家园 跟层主有过同样的想法

          很小的时候,学校里宣传学雷锋,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当时俺就想:雷锋帮助别人,自己是不是很愿意很快乐呢?如果他本身是不愿意的,那他就不是真心乐于助人;如果他是很快乐的,那他通过助人得到了心灵上的收获,一定意义上讲是因为能让自己心灵上快乐,才“乐”于助人的。

          所以,当时俺认为,宣扬学习助人为乐,其实只是皮毛;真正应该从根本上宣扬的,其实是树立高尚的情操,也就是培养那种助人能获得心灵快乐的道德品质。

          通宝推:八段锦,
      • 家园 你若要杠谁能难得你住

        😁

        感性是感官对外界的认识。理性是大脑思考的结果。

        薯条好好吃,美女好靓,邓丽君的歌声多甜美。口之于味,形之于目,音之于耳,这些都是感性认识。

        薯条与健康不宜。美女是台独,邓丽君的歌声似靡靡之音。这都是理性认识。

        人的行为可能会遵从感性。薯条真好吃,再来一袋。美女真靓,多看几眼。我再听一遍邓丽君的歌。

        人的行为也可能遵从理性。薯条不健康,少吃点。美女乃国贼也,杀佢。让我们听革命歌曲吧。

        如何?😁

        • 家园 艺术与科学泾渭分明

          烹调,音乐,电影等等,都可以是艺术,各花入各眼,无需深究,讲究的是自己喜欢就是。

          但科学理论不一样,必须是摆在桌面,任人检验,过了关的,才会被接受。像有限理性这些理论,同一个决策,既可以是理性,也可以是不理性,不说清楚条件的话,就与玄学无异,说清楚条件了,又变成理性了,这就变成悖论了。

          • 家园 其实你不怎么懂科学

            之所以用不怎么懂,而不是不懂,是因为我想说的谨慎一点,关于科学,我觉得说的最透彻的还是爱因斯坦,科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完备的逻辑,第二,严格的实验,你说的那套玩意,逻辑上讲不通,实验上也做不出来。逻辑简单的说,就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讲究的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比如在牛顿力学的框架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只要有合外力的存在,必然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反过来说也成立,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必然存在合外力,比如就拿市场经济来说,你想要证明市场经济优越论,就必须要证明,采用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必然优越,优越的经济体必然采用市场经济

            • 家园 不止你,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

              科学不是用来证明优劣的,只是用来解释正确与否,不是说正确的就一定是优,错误的额就是劣。

              回到经济学的理论,关于市场经济部分,只不过是说市场经济的交易费用,比计划经济的要低而已,并不是说,低就一定是优。

              至于是不是真的低,是可以验证的,仅此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