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讲一下海归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 兰州人

共:💬69 🌺5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送花为什么作者得通宝呢

        最近似乎送花者得通宝的概率小了很多啊。

        前几年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与民营企业及合资企业打过很多交道。感触最深的就是民营企业的领导话语权太大了,领导一句话底下人就无话可说,不允许任何人挑战老大的地位。就是说错了手下也不能说不,而是以后找机会提醒或者弥补。另外就是领导们普遍没有认错能力,自己知道错了也绝不承认,不然就认为丢了面子吧。

        比较反感的是合资或者外资企业员工基本都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不知道何时兴起的这个风气。

        • 家园 最搞笑的是

          在美国工作的老中,给自己起英文名的比例,远低于在中国的外企员工,给自己起英文名的比例。

          不过我听过一个说法,起了英文名以后,大家互相叫英文名,显得比较平等( 作为对比,民企里面都是x部长,y主任,z总这样叫)

          • 家园 我以前的公司,美国部门的中国人用英文名字的不到十分之一,

            中国部门用中文名字的也不到十分之一。

          • 家园 说一个搞笑的

            我在上海工作时,CEO是澳洲人,娶了个中国老婆,还起了中文名,最过瘾的是,他的中文姓,跟他老婆是同一个姓,我不知道是不是他老婆故意的,这样两个孩子都跟妈姓了。😄😄😄

            不过我听过一个说法,起了英文名以后,大家互相叫英文名,显得比较平等

            这个我有同感,在中文里面,直呼其名,带姓氏的话,好像又不太礼貌,不带姓氏吧,又好像没有亲密到那个地步。

            同龄人,叫小李老张,又不合适,再加上同姓的人多,不够精确。

            如果叫某总,某经理,对外可以,但对内又会觉得很见外。

            所以,年轻一代,叫英文名的多了。。。

            • 家园 恢复传统,起个字,女同胞也可以,这就平等了。
              • 家园 关键是中国传统文化礼敬语太多

                要是不按这个吧……又有些不伦不类。本来 字 就是起来给人叫的(自呼 通常都用名,自呼字 有叫号 意味)但是 到汉末 ,直呼别人的字,就被认为不礼貌了……(中国文化避讳,除了君亲师,一般是不得乱称名的)所以 还是用号 比较合适,外文名大约和 号 差不多

          • 家园 阿里的经验

            起一个花名(英文名)是人格的再造,这个新人格可以为所欲为,无需负责。这类似小孩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是一种人格异化,只不过到了成人这里变成逆向过程。

            起了英文名只是在职场使用,在家庭和其他场合是不用的。这是不是第二人格呢?

          • 家园 有趣的是 -- 有补充

            印度人极少英文名的,包括二代。

            中国人二代极少没有英文名。事实上没人知道一个二代的英文名。

            印度人见到用英文名的基本可以认为他是基督徒,很多来自喀拉拉。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正 -- 补充帖

            事实上没人知道一个中国二代的中文名。

            • 家园 还有原葡萄牙殖民地果阿的

              我原来有个同事叫Anabelle Da Costa,完全葡萄牙姓名。

              其实我觉得最难掌握的姓名是泰国的,很长,还没有任何规律。印度毕竟属于印欧语系,有些姓名现在在世界上也能经常听到看到,如Kumar,Ashok等等。

            • 家园 小小得意一下, 我家ABC只有中文名, 而且现在非常认可

              自己的名字,觉得很独特,因为姓比较少见,名选了比较容易发音的字,同学和老师都叫得很清楚。后来知道是从古诗来的,更高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