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乌克兰局势正在走向复杂化 -- 达闻奇

共:💬459 🌺2059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到“大低谷”,更显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要

          能维持对中国友好至少中立的俄罗斯不倒下,中俄两国背靠背,以俄罗斯的资源和中国的工业,两国就能在全球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家园 大低谷就大家都输?怕也未必

          工业革命最红火最开心的时候,也有生活水平下降的国家

          股市崩盘的时候也有个别赚钱的

          为啥大低谷时期就没有日子改善的国家哪?

          奥巴马说,中国人要过上美国人(当时)的日子,4个地球才够

          那不把他们的生活水平打下来咋能追上么

          • 家园 大低谷是大崩溃

            政府等治理组织崩溃,基层失序,混乱。

            这不是股市下行,反向操作。再说,中国是高度外向型经济,其他人陷入混乱,你独善其身,这是种很美好的愿望。

            大低谷纪念碑,史强说。

            史强带着罗辑与自己的儿子和冬眠醒来的人们一起聚会。聚会中,罗辑问起这个问题:

            什么是大低谷?

            人们的面容一下子都凝重起来,史晓明看看饭快吃完了,才把话题继续下去:你们这些天来多少也知道一些吧,这说起来话长了。你们冬眠后的十几年里,日子过得还行,但后来,世界经济转型加速,生活水平一天天下降,政治空气也紧张起来了,真的感觉像是战争时期了。一个邻居说:不是哪几个国家,全球都那样儿,社会上很紧张,一句话说不对,就说你是ETO或人奸,搞得人人自危。还有黄金时代的影视,开始是限制,后来全世界都成禁品了,当然东西太多也禁不住。为什么?怕消磨斗志呗。史晓明说,不过只要有饭吃,还能凑合着过,但后来,事情不妙了,全世界都开始挨饿,这大概是罗老师他们冬眠后二十多年的事吧。是因为经济转型?是,但环境恶化也是重要原因。当时的环保法令倒还都有,但那正是悲观时期,人们普遍都有一个想法:环保有屁用?就算把地球保成一个花园儿,还不是留给三体人?到后来,环保甚至与ETO划上等号,成了人奸行为,像绿色和平组织这类的。都给当做ETO的分支镇压了。太空军工使得高污染重工业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是制止不了了,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沙漠化唉。我冬眠以前正是沙漠化开始时。另一个邻居说,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儿,沙漠从长城那边儿向这边儿推进,不是!那叫插花式侵蚀,内地好好的一块块地方,同时开始沙化,从各个点向外扩散,就像一块儿湿布被晒干那样。然后是农业大减产,储备粮耗光,然后然后就是大低谷了。

            生活水平倒退一百年的预言真成了现实?罗辑问。

            史晓明苦笑三声,我的罗老师啊,倒退一百年?您做梦吧!那时再往前一百年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吧,与大低谷相比那是天堂了!大低谷不比一九三几年,人多啊,八十三亿!他说着指指张延,他见过大低谷,那时他苏醒过一阵儿。张延喝干了一杯酒,两眼发直地说:我见过饥饿大进军,几千万人逃荒,大平原上沙土遮天,热天热地热太阳,人一死,立马就给分光了。真他蚂是人间地狱,影像资料多的是,你们可以自己看,想想那个时候都折寿啊。大低谷持续了半个世纪吧,就这么五十来年,世界人口由八十三亿降到三十五亿,体们想想吧,这是什么事儿!罗辑站起身走到窗前,从这里可以越过防沙林带眺望外面的沙漠,黄沙覆盖的华北平原在正午的阳光下静静地向天边延伸,时间的巨掌已经抚平了一切。

            后来呢?大史问。

            张延长出一口气,好像不用再谈那一段历史让他如释重负似的,后来嘛,有人想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想开了,都怀疑即使是为了末日战争的胜利,付出这么多到底值不值。你们想想,怀里快饿死的孩子和延续人类文明,哪个重要?你们现在也许会说后者重要,但把你放到那时就不会那么想了,不管未来如何,当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在当时这想法是大逆不道,典型的人奸思想,但越来越多的人都这么想,很快全世界都这么想了,那时流行一句口号,后来成了历史的名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罗辑接下来说,他仍看着窗外投有回头。

            对对,是这个,给岁月以文明。再后来呢?史强又问。

            第二次启蒙运动,第二次文艺复兴,第二次法国大革命那些事儿,你们看历史书去吧。罗辑惊奇地转过身来,他向庄颜预言过的事竟然提前两个世纪变成现实了。

            第二次法国大革命?还在法国?不不,只是这么个说法,是在全世界!大革命后,新上来的各国政府都全部中止了太空战略计划,集中力量改善民生。当时出现了一个很关键的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和核聚变的能量,集中大规模生产粮食,结束了靠天吃饭的日子,这以后全世界才不再挨饿。接着一切都恢复得很快,毕竟人少了,只用二十多年时间,生活就恢复到了大低谷前的水平,然后又恢复到黄金时代的水平。人类铁了心地沿着这条舒服道儿走下去,再也不打算回头了。有一个说法罗博士一定感兴趣。一个邻居凑近罗辑说,他在冬眠前是一名经济学家,想问题也深些,叫文明免疫力,就是说人类世界这大病一场,触发了文明机体的免疫系统,像前危机时期那样的事儿再也不会发生了,人文原则第一,文明延续第二,这已是当今社会的基础理念。

            再后来呢?罗辑问。

            再后来,邪门儿的事儿发生了。史晓明兴奋起来,本来,世界各国都打算平平安安过日子,把三体危机的事儿抛在了脑后,可你想怎么着,一切都开始飞快进步,技术进步最快,大低谷前太空战略计划中的那些技术障碍竟然一个接一个都突破了!这不邪门儿,罗辑说,人性的解放必然带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大低谷后大约过了半个世纪的平安日子吧。全世界又想起三体入侵这回事了,觉得还是应该考虑战争的事,况且现在人类的力量与太低谷前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又宣布全球进入战争状态,开始建造太空舰队。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各国都在宪法上明确:太空战略计划所消耗的资源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太空舰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独立国家的其实你们现在不用考虑那么多的事儿,经济学家说,只想着怎么把今后的日子过好就行,那句革命中的名言,其实是套用帕斯卡的一句话: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来,为了新生活!他们喝干了最后一杯酒,罗辑向经济学家致意,认为这话说得很好,他现在心里所想的,只有庄颜和孩子,他要尽快安顿下来,再去苏醒她们。

            • 家园 食色而已

              人的基本需求,无非就是吃饱了下个崽。其他的,只是这基础上的延伸和补充,无非也就是衣食住行加个玩乐。

              全球秩序崩溃了也没什么的呀,我们崩不崩才是问题。国人去巴黎不了踩狗屎,还可以去青岛吃大虾,去三亚吃海鲜,去哪个啥地方吃河鲜的嘛。无非就是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13,什么是13格。

              • 家园 连食都保不住

                还色。

                全球秩序崩溃了也没什么的呀,我们崩不崩才是问题。

                这种话,说的好像很提气,很爽,很民族主义。好像我们是与世隔绝世外桃源一样。上海市民小区都不出去了,还青岛大虾?想太多。

                我们是高度外向型经济,并且人多,缺资源,缺能源,说起关门搞生活,俄罗斯都比我们从容得多。所以不要有幻想。世界重启的时候,一个都跑不掉。

                正好知乎翻到一篇文章:

                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

                若钢

                寒蝉悲落日,惊鸟悸残风

                10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说实话吗?

                不能,至少比现在要惨得多。

                正如很多答主所说的,中国主粮自给率不低,虽然没有100%,至少也超过90%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吃个全饱和吃个九成饱,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问题出在主粮以外。

                肉蛋奶很多答主都指出来了,油料作物指出来的却不多,可是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问题非常重要,甚至会反作用于主粮上。

                2021年,中国植物油脂需求在3650万吨左右。其中,大豆油1750万吨,棕榈油670万吨,菜籽油490万吨,棉籽油280万吨,花生油240万吨,其他植物油220万吨。

                然而,国内油料作物所压榨的油脂产量只有220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的植物油脂自给率只有60%左右,缺口达到40%!

                这意味着什么呢?没有了足够的肉蛋奶,又没有了足够的油脂,原本勉强够消耗的主粮,也会迅速告急。这一点也不稀奇,人在肉蛋奶和油脂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想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就要消耗更多的主粮。不信的人可以回去问问长辈,问问他们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肚子里油水不够是不是会导致饭量比现在大得多?

                所以别看现在咱们主粮自给率超过了90%,好像挺安全的,要是谁在肉蛋奶和油料上面卡一下脖子,咱们的主粮缺口也会被迅速放大,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饥荒。

                • 家园 川菜和湘菜里面少放40%的油,应该没问题。

                  不知道别的菜系怎么样。

                  其实现在中国的粮食消耗里面浪费掉的也不少,这一部分应该可以省。

                  • 家园 从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今天这个地步。豆油肉类涨点价看看,还不得闹得沸反盈天。

                    减少40%的油,你自家实行是无问题的。社会需求可不行。

                    • 家园 吃得太饱了

                      民以食为天,天大的事在河里都不算个事。

                      看看上海,封个七八天,单个区域只封四天,超市都抢空了。为了几捆蔬菜上演全武行。菜价涨了居民怨声载道。

                      这要是全国都如此那还得了?不过在这里都不算什么,上下嘴皮子一碰问题就解决了。服

                      • 家园 大萧条来了,谁都没有好!美国

                        不可能例外。论奢侈,美国人比中国人厉害多!看谁受不了!

                • 家园 没那么严重。危机时期,全体定量

                  都到全球危机的时刻,全国定量供应,现在的各种大吃大喝全部杜绝,还愁不够?现在所谓的资源不足,主要是因为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所以需要大进大出。危机时刻,只要满足自己和朋友的需求,哪要得了那么多资源。

                  • 家园 危急时刻才需要资源

                    危机世界需要加强各种防范,囤积,备战备荒,有更多的资源被消耗在有可能用不到但绝不能少的东西上。

                    并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金刚钻”。中国能行销于世界的金刚钻不是人民币,地大物博,而是高效率的制造和加工能力,这就是“硬通货”。因此危急时刻更放弃不了这些,你的关起门来自嗨纯属自我安慰。

    • 家园 以前,美国做什么,大家都会善意解读,甚至号召世界按照美国的

      意图做,全然不在乎美国是啥目的,就好比国内解读中央文件,只要是美国的就是好的。

      现在美国这样表现,美国媒体的节操碎了一地了,言论自由也没有啦。美国一直自诩的公正也没啦。但是世界应该怎么看待美国媒体的这种变化呢?

      • 家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哪怕当初的道只是灌水或对比的结果。

      • 家园 你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过去人们听信美国,不是因为美国客观公正有节操,而是因为美国是灯塔国,代表了潮流,活力和方向。

        而如今,以Facebook、TikTok、Twitter为带代表的传媒势力,已经是一种新形式上的“网络帝国”,并且其影响力几乎不下于传统帝国。同样,以这种新型帝国熏陶下成长出来的年轻一代,更为适应并且正在利用这种新兴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泽连斯基为代表的这一代政治明星,正在把拜登、普京这些上一代、上上一代传媒打造的政治家/政客扫入历史的角落。

        给你一篇文章熏陶熏陶:

        外交学院教授施展《战争折叠:好莱坞英雄与快手老铁》(摘录):

        Putin的IP定位是,时有柔情流露的钢铁硬汉。于是,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他光着上身骑马、戴着墨镜开Su-27战机、开坦克,还有他的一系列猛男语录,一派硬汉形象;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温柔地抱着小动物,弯下腰来陪小姑娘练柔道,一派柔情形象,两相结合,妥妥地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种形象塑造,颇有好莱坞银幕英雄的气质,那些照片的质感也非常好,细节抓拍到位,配得上英雄的气质。

        Zelenskiy的IP定位则是,充满责任感的小人物英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他出镜时永远是一件看似随意的军用T恤,一脸沧桑憔悴的胡茬,疲惫但坚定的眼神。这些形象都很随意,但细想一下,这是一种精心营造出来的随意感,他的T恤始终是干净的,他的沧桑胡茬始终是精心修剪过的长度,这些都是仔细设计出来的IP识别符号。这些识别符号再加上比较渣的像素,Zelenskiy的形象塑造就颇有快手老铁的气质。

        Putin的好莱坞英雄形象,需要一种第三人称视角,他的照片多半是如此,以营造出宏大感、超越感,即便是流露的柔情也是让人只能远观膜拜的,这个IP如此的完美,让人感觉“此人只应天上有”。

        Zelenskiy的快手老铁形象,则需要一种第一人称视角,他的视频多半是自拍视角,以营造出亲切感、个体感,毫不完美,仿佛是特别真实的邻家大哥,随时就能拉出来跟你喝一杯。

        在社交媒体出现以前,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差不多还是集中式的,诸如各大门户网站,近似于把传统媒体搬上网络;集中式仍然存在着力量的等级差异,说教式的姿态在这种等级差异中有传播优势,好莱坞英雄形象就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说教。

        在社交媒体出现以后,分布式个人崛起,线上的力量等级差别被夷平,充满爹味的说教就难以再被接受,快手老铁的那种邻家大哥感则能抓住人心。社交媒体把线上的力量层级给折叠掉了,以力量层级为基础的爹味形象,在过去有多受欢迎,这回就有多受冷落。

        快手老铁在线上获得分布式个人的大范围认同,这些分布式个人形成集体行动,线上的效果反馈到线下,倒逼着西方国家的政府要在对俄关系上有所作为。这些政府在民情的压力下,对俄国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制裁。

        这种现象是痴迷于线下钢铁力量的好莱坞英雄难以理解的,因为他无法理解,线上空间的折叠会反过来影响到线下空间的结构形态,各国(包括俄国)的线下行为边界,被线上空间所重新定义了。

        我在“打明牌的时代”一文里曾经谈到过,被重新定义的线下空间,未来可能出现:分布式个人、公司等非国家组织、主权国家等多层次的复合型秩序逻辑,它们各自占据不同生态位,相互制约,共生演化。

        Putin难以理解这个现象,还因为俄乌战争又是一场代际折叠的战争。从年龄上来看,两国的核心指挥层差着辈份。俄国总统Putin是1952年出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和国防部长绍伊古都是1955年出生;

        乌克兰总统Zelenskiy是1978年出生,主管线上战场的副总理Federov是1991年出生,核心指挥层中年龄最大的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也只不过是1966年出生。Putin比Federov大了几乎40岁,可能都快赶上他的爷爷了。

        技术高速迭代的时代,上一代的人是难以理解下一代的玩法的,更何况几乎都要隔代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