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当年援助阿尔巴尼亚的神来之举,可惜中道崩殂,后辈不肖 -- 起于青萍之末

共:💬169 🌺1446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六十年代是争夺势力范围的最后时间窗

            二次大战后的20年,是世界格局巨大变动的20年,它体现在东西冷战,苏东集团崛起,过往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越来越多的原殖民地地区从资本主义宗主国的控制下独立出来,成为东西集团争夺的对象。

            在五十年代,中国基本上是在东西冷战的东方集团的框架下活动,五十年代中苏破裂后,中国从苏东集团脱离,开始按照三个世界的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和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

            首先是定位,主席给中国这个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定位为一个独立的大国,它既不依附于苏东集团,也不依附于美国西方集团,而是以第三世界为基础力量的一个有影响力的独立大国,所谓三国演义。

            中国六七十年代所有的输出革命、对外援助都要在这个大的格局下考虑。中国干的就是拆散原有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支持民族独立,争取这些独立出来的国家。

            之所以说这是最后和最佳的时间窗,是因为如果错过了六、七十年代,这个殖民体系分解分裂的过程就会基本结束,而哪些独立出来的国家就会或者依附于美国的西方集团,或者依附于苏联的东方集团。

            亚非拉欧,中国重点经营的是东南亚和非洲,东南亚重点是抗美援越和输出革命,在付出代价后终于在六十年代末将美国逼出印支半岛和南海,结果就是70年代尼克松来中国,中国与菲律宾、泰国、日本建交,随之这几个国家成为中国石油的出口地,以及中国收复西沙群岛,开启控制南海的渐进过程。

            在非洲,中国就是支持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比如支持和帮助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现在深圳海上世界的那艘明华轮,就曾经在莫桑比克独立的前夕,运送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军队到首都马普托。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正式独立,就在同一天莫桑比克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众所周知坦赞铁路和医疗队,非洲在七十年代也成为中国商品的销售地。

            而欧洲基本上已经被冷战的东西两方瓜分完毕,只有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相对飘离在外,其中中国将阿尔巴尼亚发展为铁杆,与罗马尼亚的关系也不错。巴尔干半岛历来就是欧洲火药桶,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在巴尔干打入楔子,不管是偶然还是有意,当年主席的眼光真是精准狠辣。

            拉丁美洲离中国实在太远,离美国太近,中国只能提供道义和思想上的支持。

            北美就不用说了,美帝大本营,铁板一块,但即使如此,中国也在道义上大力支持美国黑人反抗种族歧视,到今天美国黑人也是美国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一切运作的直观指标,就是在联合国支持中国的国家逐渐增加,到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夕,在联合国支持中国的国家已经达到半数,虽然美国在此前已经通过运作,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票数门槛提高到三分之二,但中美关系缓和,使得最后一层窗户纸一捅而破,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快之顺利,甚至出乎中美两国的意料。而在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过程中冲在最前面的,就是阿尔巴尼亚、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和坦桑尼亚。

            先取势,然后水到渠成,中国以羸弱的硬实力,成为世界上三大棋手之一,中美握手,中西缓和,中国站着开启了对世界的大门。

            而在国内,就是应对两大集团军事压力,推迟吃穿用的解决,搞三线建设和战备经济,以及技术尤其是国防技术的独立,这一切又与文革重叠在一起,加上对外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非洲,从64-70年,就是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扩展生存空间、划定势力范围的年代,是慈不掌兵、跳出包围圈的急行军的年代。从这个角度看,不能不由衷地敬佩主席跨越时空的世界格局,理解主席以及我们的前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感恩他们一辈子干几辈子的事吃几辈子的苦的牺牲。

            通宝推:rentg,大厨,hwd99,胖老猫,东方青木,五峰,李根,非真,棋人鲁大耍,青菜园子,阴霾信仰,楚庄王,红山,放牛郎,酷不二,从来,积吉,Rusher,小泽珍珠,empire2007,陈王奋起,葡萄,落木千山,途人,潇潇夜雨,MaverickZ,起于青萍之末,呆头呆脑,
            • 家园 补充

              从南联盟战争到利比亚战争。历史有个奇妙的轮回。最后各方利益稳定的分界线,基本就是沿着东西罗马的分界线,也是天主教东正教的分界线来划分的。

              对了补充当年我们付出的代价。根据董辅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九十年代版本(我手里是港版)记载。十年文革。投入三线占国家总投资70%。不过这70%总量十年分布不均衡,其中绝大多数发生于越战全面高峰那三年。那时候,我们在老挝十万派遣人员,在越南25万派遣人员。苏联也派遣大量人员参与。而老挝有一条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在非洲,因为翻进过简氏军事年鉴的资料库。在河里讨论类似话题的时候我引用过一组数据,河里十年前以为无稽之谈。那组数据是,我们当年援助非洲69坦克过2000辆。而那时候,河里主流就是文革生产力大滑坡民不聊生。要知道,这部分输出革命的开支,是不计算三线总投资之中的。再叠加重工和军工研发卫星核武器以及各型新型武器。因为在黜龙讨论那个楼,有人问过我文革民生所费有多少(我对比隋炀帝和越战,都是触及每年生产能力与经济动员能力7%出现崩溃的),我回答那个数字有点虚高。如果严格算上服务军事目的的公路铁路等基建。实际完全服务民生的经济投资额度,撑死不超过10%。所以一代人对那段历史心有余悸也是需要我们理解。

              而这些代价,仅仅基于纸面的静态数据。也把为什么是我们而不是印度或者巴西完成了对列强的反超说的简明扼要了。

              最后补充一个不会列入经济数据的数字,有人为研究房地产估计我们前三十年义务劳动在水利及其附属设施付出是二十万亿方。然后他们统计工作完成的第二年,水利投入增加到7000亿人民币。如果一个时代无常劳动的积累换算成那怕90年代的土方价格。靠市场实现,这样的土方量无疑是一笔浩大开支。而这些沉默的积累,最终成为了改开红利一部分。不信去挖一下碧桂园依托什么模式起家的就清楚了。

              通宝推:qq97,苏粤马,阴霾信仰,楚庄王,放牛郎,桥上,酷不二,寒冷未必在冬天,空中吴钩,起于青萍之末,陈王奋起,
            • 家园 从历年联合国成员数和来源看时间窗

              1945年,51个国家共同签订了《联合国宪章》。这51个国家成为了联合国的会员国。这些会员国多数是美洲、欧洲的。亚洲比较少,非洲国家就更少了。因为亚洲和非洲有很多地方都是欧美国家的受殖民统治。

              1945年-1950年,联合国会员国增加了9个。分别是阿富汗、冰岛、泰国、瑞典、也门、巴基斯坦、缅甸、以色列、印度尼西亚这9个。从这里可以看出,除了来自欧洲的两个,其他七个都来自亚洲。

              1950年-1960年,联合国会员国增加39个,变成了99个会员国。新增会员国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西方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亚洲、非洲很多地区开始了独立。在1960年这一年,联合国新增了17个国家,这十七个国家都来自非洲。可以看出非洲的独立运动在高涨,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60年-1970年,联合国会员国增加28个,达到了127个会员国。这时候增加的国家多数来自亚洲和非洲,其他大洲增加的都非常少。

              1970年-1980年,联合国会员国增加27个,达到了154个会员国。其中有来自欧洲的东德和西德,其他多数是亚洲和非洲。还有部分大洋洲的国家,大洋洲的很多岛国开始了独立。

              1980年-1990年,联合国会员国只增加了5个,达到了159个。这时候独立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比较少了。

              1990年-2000年,联合国会员国增加了30个,达到了189个会员国。之所以增加这么多是因为苏联解体,苏联一分为十五,而且还有些国家因为苏联解体而分裂。

              进入21世纪之后,联合国会员国增加速度就比较慢了。因为很多倍殖民的地方已经独立了,其他国家分裂的也比较少了。一共只增加了4个会员国,达到了193个。最后一个加入联合国的会员国是南苏丹,这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年轻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特殊,就是瑞士。因为瑞士为了保持中立,很少参加其他国际组织。经过这么多年的考虑,瑞士才决定参加联合国。

              ------------------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是非洲、亚洲从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新生国家最多的时候,这时候走出去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是成本最低的。所以虽然当时中国国内的条件还不成熟,人民生活还很苦,工业化也没有完成,但主席还是咬着牙义无反顾地走出去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通宝推:范进中举,非真,方恨少,阴霾信仰,empire2007,
            • 家园 然后伴随的是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

              很多做法都是为了中国这块土地上愚昧的人民尽快现代化的手段,比如知青下乡,三线建设,简单的平均教育,保卫国家只是其中一个目标。

              引进也要引进技术、核心,一切都是为了核心,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所以有了43计划。

              这当然是毛主席的设计,在邓来说,从邓后来的做法来看,他没有这个思路。

            • 家园 对!三个世界的理论不仅仅是口号,是要有意志力量和基础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一言以蔽之

            全球版的农村包围城市,一点都不神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神话。

        • 家园 小蚂蚁咋也不能相信大象的事

          一般人都认为中国进入恢复五常地位是靠非洲,其实欧洲投赞成票的国家比例更高。即使我们现在天天看不起英国,也是我们建国后最先主动跟我们提建交要求的,只是美国反对罢了。

          至于现在网上天天都是看不起英国的情绪,都忘了前几年亚投行是英国第一个跳出来的,只是有些人不敢大胆进取,认为自己还不是老大,甘愿继续当老二,英国才又调头去抱美国大腿的。

          作为挑战者,只要你做老大的意志坚强,要引领人类发展的大方向,真心实意为为世界人民谋幸福,那么全世界的有识之士迟早会站在你这边,即使有各种投机的狐狸站你这边,那也比站在敌对势力那边好。

          美国不同,因为他已经是世界老大几十年上百年,美国的路只有一条,就是美帝国死掉、彻底消失之后才能新生。之所以美国还能坐在老大的位置上,是因为挑战者自己都不坚决,有跟足够的实力和大旗,但是领导人能力不或者是挑战意志没有,那别人肯定还是愿意跪舔现老大,这就是我们看见英国在卡美隆的时间喊着黄金十年,到小金毛抵制华为时的扭扭捏捏。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够怂的结果,怪不得别人。

          说个医药集采,这个事英国人建议中国好些年了,英国人一直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搞不清为什么各个省有自己的采购权?为什么全国统一集采,由全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政府出面跟医药公司谈价格,这地球上有哪见公司该敢不听中国政府的?只要敢不听,那就不要在所有生意中跟中国沾上一点,看他这公司还能活不?说了七八年,总算是医药集采开始,虽说不尽如人意,但总算是开始做人事了。

          其实中国现在的实力是几十个英国,十几个德国都不止,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精的很,美国我没有去过,不敢说。但至少英国人,德国人,都知道中国可以很自信地跟美国搞一搞,而且只要坚持搞下去,美国只有一条路,美帝国死掉,可是我们国内上上下下都指望美国自己死掉。干掉一个超级大国,那是几十年上百年的事,但贵在靠着我们先进的文化和雄厚实力持之以恒,那一定能成功。

          我一直有个想法,自从元朝西征后,把我们的文明和技术带给了欧洲,然后欧洲靠着间谍手段渗透控制了明朝、清朝、民国,至于现在是啥,我不知道,也看不清。

          通宝推:呆头呆脑,
      • 家园 老兄错了

        现在虽然看到国家政策方向上确实向左打了一下,但是也只是调整一下过于右转的方向盘,整个大方向还是靠右的。不要说妖魔化改开后的政策,就是大家想评论一下改开后尤其是设计师哪方面有错误需要修改都不允许啊,谁能公开说改开的坏话马上删你没商量。就连头条等貌似可以讨论的网络也只允许大家赞扬教员但是不能说设计师的错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