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民族音乐点滴 -- 黄序

共:💬44 🌺3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民族音乐点滴

    民族音乐这个范畴有点大,我先尝试从狭义的民乐起个头😏。

    先说这个名称,除了大陆的“民乐”和台湾的“国乐”,实际上还有香港的“中乐”(香港中樂團)。我倒不觉得有什么高下之分,各家当初都有自己的道理。

    有意思的还有新加坡,我在那儿呆过几年,知道新加坡人的小九九,喜欢使用华族、华语这样的概念。相应的在音乐领域,他们的说法是“华乐”(新加坡华乐团)。

    整个华人世界的叫法应该是很难统一了,也没必要。综合四方的各自表述,意外地得到了这样的合集:

    中、华、民、国😂

    通宝推:尚儒,东川西川,澹泊敬诚,野芹,月之回忆,普鲁托,铁手,唐家山,三笑,camelry,大眼,
    • 家园 【续10】一点补充

      本来这个题目已经聊完了,今早看见油管上的一段视频,是昨天刚刚上线的:

      彭家鹏对话作曲家鲍元恺

      一口气看完,又学了不少东西。我在这个楼里所写的大多是自己多年来的心得和体会,让我高兴的是有不少今天在两位专家的对话里得到印证。也有不少模糊的想法经过他们的点拨和梳理变得更加清晰。

      有意思的是他们二位也聊到乐团命名方面“中华民国”这个梗,只是没明着说出来😜。

      鲍元恺老师提到乐谱中的那些速度和表情术语,传统上都是意大利语的。今天看着他侃侃而谈,不禁想起以前他在那个论坛里提到,在创作中遇到一个无法用意大利语表达的表情,直接就写上“急赤白脸地”😂。

      这个即使在中国可能也有不少地方的人会懵圈儿啊😅。

    • 家园 【续7】两岸三地

      刚改开的时候,和流行音乐的情形正好相反,在两岸三地民族音乐领域的交流中,内地才是文化输出的一方。一有大量原创作品,二有大批高水平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而且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训练体系也更完善。

      台湾方面这一点认识得很清楚,很早就派人到大陆学习,在他们本地乐团的演出里大量使用内地作曲家的作品,而且经常请大陆指挥家指导指挥演出,更经常请大陆演奏家赴台演出各种独奏或协奏曲目。

      台湾方面做得好的地方是青少年国乐团搞得不错,当然这些团体也很愿意请内地音乐家合作,小孩子们看内地名家的眼神简直就是一副十足的迷弟迷妹模样。

      苏畅:《如是》古筝协奏曲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请内地作曲家赴台交流采风,委约创作具有台湾本地风情的新作品。

      比如说鲍元恺,应邀赴台多次交流后,谱写了《台湾音画》,原作包括八个乐章和一个固定返场曲《高山青》:

      鲍元恺指挥指挥台湾菁英交响乐团演奏高山青

      我印象当中,香港方面最突出的特长则是出版发行。虽然原创自创比较少,但香港人眼光好,识货,知道哪些是内地音乐界的宝贝。所以有一段时间内地六、七十年代的民乐作品反而在香港更容易出版。

      我们本地的青少年音乐比赛长期以来就有这么个现象,主办方以台湾移民为主,指定的曲目全是内地创作的,乐谱都是香港出版的。

      香港的出版工作还包括唱片,这个可能更是他们的强项,突出代表是雨果唱片公司及其创始人易有伍。在公司成立的80年代,内地因为政治或者市场方面的原因,很多老作品和老艺术家很难出录音,易老板就调动手头的资源给出了不少。其中有整理出版的历史录音系列,包括郭兰英、朱崇懋、马玉涛等人的歌曲,李德伦、殷承宗等人的交响音乐,还有徐玉兰、王文娟等人的戏曲。

      另一部分是新的立体声录音。有一些老艺术家生涯晚期的录音,几乎是抢救性的制作,易老板善莫大焉!

      这些录音的类型涵盖古琴的各大门派,民族管弦乐和小品,各种乐器各个名家的经典曲目,交响乐作品,地方民歌、曲艺和戏曲,甚至还有新音乐类型的奇异果系列。

      我97年在新加坡的雨果分公司拿到一本他们的十周年唱片目录,当时已经出了两百多张CD。这本目录不仅帮助我选购CD,也成了我了解民族音乐作品和演奏家的一个很好的索引。

      点看全图

      我买的第一张雨果CD是《夜深沉》,主要是各种胡琴曲目,第一轨是京胡和大鼓演奏的著名曲牌夜深沉,大鼓的音效非常出色。

      当时很多发烧友特别推崇大鼓的录音,追求所谓丰沛的低频和浓厚的“牛筋”味道。市场上已有日本的鬼太鼓座,和香港制作发行的山西绛州大鼓等录音非常走俏:

      《夜深沉》多少算是雨果公司对这种市场需求的一个回应。

      B站上找到这个视频,影像质量虽然不太理想,但意思跟雨果的那张很像:

      姜克美、朱杰文:夜深沉

      几年前开始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一、两家国内的民乐团体到芝加哥访问演出,我自然都会带全家去现场捧场。

      第一个来的就是彭家鹏率领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点看全图

      那时候儿子还小,看得有点犯迷糊。我一看节目单,马上要演《夜深沉》,赶紧告诉他下面的节目你一定会喜欢。

      果然,鼓声一响,儿子立刻精神百倍。而现场听到的鼓声则是任何高保真音响都无法完美再现的。

      在B站找视频的时候,看到这个为冬奥助兴的MV,主演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打击乐首席王佳男,他也是《国乐大典》节目的主要成员。

      王佳男:战鼓

      看过之后觉得还蛮有意思。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西电鲁丁,审度,踢细胞,桥上,
      • 家园 雨果唱片我一同学当年是死粉

        奈何当年资金紧张,所以很多是用电驴比特精灵之类的下载。40,80G的硬盘各种音乐下了有十多个盘,当然不全是雨果,交响乐更多。现在不时拿来家里没人时听。CD盘也是刻了无数。

        香港的演员水平随时间变差,不过我一直觉得他们的当红主演当红歌手,从演艺水平的角度看,大陆随便一个二流三流的都比他们水平高。包括周润发,周星驰,许绍雄,林青霞之类的大牌。

        • 家园 20多年前,大约25年吧

          那是还是电台时代,电台有个节目叫做《老艺谈雨果》,主持人一个普通话一个广东口音。应该是本地电台买的节目,在周六下午4点播放,不知道算不算是垃圾时间。但也不确定,因为印象里还关联了本地的音响店的广告。

          现在这些时间基本都是买药的了。

          那算是我的音乐开蒙吧,抱着红灯录音机、三盘磁带反复录了不少,虽然不懂版本不懂演奏者,至少很多曲子脑子里都有、都能哼哼出来。当然我的音乐世界也只此而已。

          那个红灯机子还能收中波,听过美国之音,还有什么“自由之声”,里面传教的在宰赫兰空军基地被袭击的时候大谈什么罪阿恶啊的。很快电波中充满了“潮州大锣鼓”----这个名字就是从“老艺谈雨果”里学来的

          节目不仅聊音乐也聊唱片聊音响功放,也算涨了点没啥用的知识。生活中一片lm386让屋子里有点响动就够了。

        • 家园 刚发现雨果的网站都没了

          不知道公司是不是都关了,CD还能不能买到。

      • 家园 夜深沉

        单文件FLAC–蓝奏云 密码:d11e

        阿里云怎么都没办法分享,最后选的蓝奏云,只能一首一首的了。

        设备不行,但好在现在的耳机对动次打次都有优化。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续9】民族管弦乐团的民族管弦乐,顺祝海内外河友新春快乐! -- 有补充

      大型编制的民族管弦乐团,总是不可避免地被人们拿来同西方的交响乐团作比较😏。

      西方乐团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现在从乐器的特质到作曲的理论都基本遵循了追求“融合”和“统一”音色的观念。

      而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没有这样的发展过程,基本上都有个性太突出,而融合性不足的特性。因为这个原因,简单地把各种民族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大型作品,往往给人的听觉感受是吵、散、乱😅。

      具体比较中西乐团的乐器组合,主要可以看到下面的一些差异:

      西方乐团因为追求“融合”和“统一”,基本上“淘汰”了音色丰富的弹拨乐器。而民乐团里弹拨乐器却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没有了琵琶、筝、柳琴和大中阮,民乐团的演出效果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具有挑战性的是:弹拨乐器发出的声响是离散的,怎么让乐手们弹得整齐,怎么让弹拨乐在需要的时候能表现持续的长音,这些都是民乐家们要解决的问题(西式的弦乐器倒是也有拨弦的演奏方法,但那个速度和中式的弹拨乐器完全不能相比)。

      西方乐团各乐器组基本上都有高中低声部的完整搭配,而民乐团各乐器组普遍缺少合适的低音乐器,尤其是缺少低音弦乐器。

      西方乐团的乐器普遍经过长期的改良,机械结构比较成熟,制作材料和工艺也都已标准化,在音律、音量、音域方面的特性都能满足乐队演奏的要求。而这些恰好是早期民族乐器,特别是吹管乐器的普遍短板。

      当然在解决这些个体的问题后,还是要考虑整个乐团的配器融合,让乐团能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声。

      按上面的思路改造民族乐器和民族乐团倒并不是单纯为了照搬模仿西方的音乐理论和表现方式,其最终目的还是丰富和优化民族乐团的音乐表现力。

      其实这种改造工作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但是进展并不大。TG建政后对这件事挺上心,文化主管部门有个思路叫在全国“逐步建设剧场艺术”,发展民族乐团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还请教了苏联专家,专家的意见着重强调了乐器系统化和十二平均律的重要意义,这倒也大差不差。

      于是形成了乐器改良的几个原则:

      1. 乐器结构和演奏法尽量保持原貌
      2. 合理采用十二平均律
      3. 同类乐器制成里要尽量形成高中低声部搭配
      4. 常编乐器和色彩性乐器之间要合理平衡

      有了原则,彭修文等一批民族管弦乐的先驱们就开始行动了。

      首先解决低音弦乐器的问题,方法也简单,就是在民乐团里引进几把大提琴,有时还包括低音提琴😉。

      倒是也有一批人去研究制作新的拉弦乐器,搞出了革胡和低音革胡,用以替代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不过有说法说这种替代效果并不理想。我还没机会听带有革胡的民乐团演奏,倒是听过革胡单独演奏的录音片段,觉得代替大提琴应该没有问题。也有人说制作革胡需要大面积的蟒皮,制作和保养的成本很高,乐器寿命也不够长,所有革胡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其实是个经济问题,哦,没准还有动保问题😜。

      不管哪种原因,总之现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还是民乐团里非常常见的一个配置,而且作用非常重要。

      弹拨乐器方面解决问题主要是在演奏员训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另外彭老等人也试验了很多方法来促进弹拨乐器和其它乐器组声音的融合。在他们的努力下,弹拨乐和拉弦乐的结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体听起来拉弦乐器旋律更清晰,而弹拨乐器旋律更连贯。

      吹管乐器的改良也有了积极的进展。比如现在有各种音域的加键唢呐,可以演奏十二平均律各音,方便转调,音色更具融合性,这些都增强了乐队唢呐组的表现力和适应性。虽然跟传统唢呐相比,音色的独特性有所减弱,有些传统技法无法运用,但通过合理搭配还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

      吹管乐器中,有时感觉笙的存在感不高,实际上笙是一个很好的粘合剂型乐器。在一定音程关系上同唢呐合奏可以帮后者减噪,同竹笛(尤其是梆笛)合奏可以缓解后者高音区尖锐的音色😁。

      彭修文先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完全是自学成才。但他悟性极高,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民乐指挥领域比较活跃的是彭家鹏和刘沙这样的中青代。两人都是科班出身,学习西洋歌剧交响乐指挥的,各自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走上了民乐指挥台。刚开始都经历了完全懵圈儿驾驭不了乐队的尴尬,到后来逐渐摸索不断积累经验,现在已经成了民族管弦乐指挥群体的中间力量。我看他们非常享受现在的工作,而且还有充分的信心和动力在民乐领域进一步开拓提高。

      除了演奏原创的民族管弦乐,有些民乐家还会尝试用民族乐器来演奏西洋交响音乐作品。我个人觉得这样做的目的倒不是为了证明民族乐团演奏国外曲目的能力,而是通过完成这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来充分挖掘民族乐器在音响和配器方面的潜力。这种工作的成果可以为作曲家和指挥家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和演奏方法。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是管弦乐色彩非常丰富的作品。我最近看到了一个彭家鹏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改编的版本,在移植的过程中彭指要解决很多棘手的难题,比如用合适的加键唢呐置换原作中的木管乐器。再比如原本小提琴手一琴一弓就能拉出来的和弦,民乐团要经过反复试验,动用两三件胡琴来配合完成。

      最终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天方夜谭

      新民乐作品的创作方面,不能说非常繁荣,但好像也没那么悲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下面的作曲家及其作品:

      王丹红:弦意岭南

      张朝:干将莫邪幻想曲

      马上要过新年了。最近几年到这个时候,一般都能看到几台国内的迎新民乐晚会。已经形成的一个传统是晚会由《春节序曲》开场,一下把浓浓的年味儿带给观众:

      春节序曲

      而在晚会的尾声,一般把《花好月圆》作为固定的加演曲目,指挥和乐手们往往以炫技的方式演奏,在终场引爆一个欢乐祥和的高潮:

      花好月圆

      我在这里借用这两首乐曲向各位拜年,祝海内外的河友们新春快乐,虎年吉祥!

      通宝推:方平,天白,月之回忆,桥上,西电鲁丁,踢细胞,大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刚上线的中央民族乐团2022年新春音乐会 -- 补充帖

      《腊鼓迎春》中央民族乐团2022年虎年新春音乐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