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200:民居杂谈 -- 本嘉明

共:💬105 🌺58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住经”大家谈 -- 补充帖

    我希望这个楼能长长久久保留下去,一直有新的信息添加进来。

    首先说明,我不是房地产经纪,不是来拉客户。所有这些知识,是因为我好奇心重,又有渠道打听和正规学习,然后贡献出来,供大家举一反三。同时,我也感谢和希望其他河友,不管身处何方,踊跃参与这个题材,说说自己关于“住”的经验和体验,哪怕只是一个知识点。

    有一点,我一直在怀疑的。买民居,Location是最大的考虑因素,但地段好又值得建房的地块,其实30年前就都被开发了;城市在向外围衍生,新的热门地段,20年前也被瓜分了。所以现在新推出的(不是推倒旧屋重建),地段比较好的小区,其实有一定可能,是以前迟迟不开发的“孬地”,现在不管了,硬上马了。那么这些地段,应该是有一点“瑕疵”的,有些的瑕疵在明处,比如隔壁是墓园。

    但有的楼盘,猛一看没有啥毛病,那就可能牵涉到另一个要素:Flood Plain(易涝地块)。就是说,30年前狼少肉多,开发商就把“好地”都叼走了,今天要赚钱,只能盯上“孬地”了,蚊子肉也是肉。

    点看全图

    目前多伦多已经开发了这样一款Town House,这是从后面看,红框里就是一个单位,没有地下室,地面上就是第一层,一层主要就是一个车库,屋主从楼前面的一层进大门,直接爬楼梯去二层,二层就相当于老式House的一层(厨房、客厅、起居室等);三楼四楼就是卧室。

    点看全图

    上图:这是从前面看,大门直接开在二楼,前门的地面略低于二层而高于一层,说明地是斜的,前高后低。

    这种款式其实蛮受欢迎,因为不想要后院和地下室的买房人越来越多(这两块要打理好,尤其花钱花精力)。但同时,这种“高脚楼”的设计思路,很难说设计师没有一点因素,是顾虑到建在“易涝地块”上了。

    当然,这种小区的月管理费一般就100加元左右。因为根本没有各家的院子,物业不用打理那么多绿化,只管小区的道路、每星期定时收垃圾/扫扫雪,最多有几个室外篮球、网球场,开销当然省。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英国这边一个电视节目叫Location,Location,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是个很受欢迎的房地产节目,已经连续播出20年。主持人帮助顾客挑选合适的房产,反复强调决定房产价格的因素就是地点Location。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英国这边房产地点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然后是交通,最后是学校。地理位置是最重要的,因为大部分买房人还需要上班通勤。距离工作地点太远就不合适。不说路上耗费时间,光费用就是一大块。只有伦敦之类大型中心城市才能提供高收入工作。所以有很多人住在距离伦敦不远的地方,坐火车通勤。买房人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情况。伦敦市内房价很贵,可以考虑周边的城市。所以伦敦全部方向的铁路沿线地区,房价随距离伦敦中心火车站减少。但是比非沿线地区还是贵些。最后就是学校位置。学校对家庭住址多重要,国内同学们对此都了解的。

        好地点的房子要贵,但是价格增长也快。比如我十多年前在英国西南地区买的公寓,房价几乎没有变化(比通胀高些)。但是同样金额或者稍多,如果在伦敦郊区买到一个公寓,至少价格要翻番的。我因此被一个广佬嘲笑不懂投资。当然全英国只有伦敦才是这样房价狂涨的。万达王建林为首的国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英国这边房屋买卖,似乎二手房是主流。这是因为二手房都是老房子,位置好。新建的公寓和独立房屋多数在城市远郊。

        通宝推:本嘉明,
        • 家园 Location的本质是周边公共资源的价值

          在中国买房,还是Location,但是不再是静态的Location了,因为中国各级政府在大幅度地新建各种资源,从医院到学校,到大型开发区,等于周边公共资源地重新分配。

          因此,在国内买房,还是要看location,但关键地是看potential resources,而不是静止的资源。

          简单一点说,就是买城乡集合部。钱紧张的河友,千万不要因为面子,买一个“好的”区域,美其名曰“location”,因为好的地方公共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以后再也不会再变得更好了,升值只能指望通胀。但城乡结合部,因为政府的新建规划而得益,房价飙升。最好的例子就是上海的北新泾,2008年的房价2000,现在8~10万,力压很多中环甚至内环的房子,不服不行。

      • 家园 我最感兴趣的就一个问题,老本后面写不写?

        每次看到龙卷风把美国那些房子刮的惨兮兮的时候都会想这个问题。

        为啥不像你这个加拿大楼盘,整混砖结构,不就不怕风了嘛。虽然成本高点,但总比刮残废了重建好嘛。

        • 家园 砖混结构对抗龙卷风没戏

          至少美国那种砖混结构对抗龙卷风没戏。美国的所谓砖混结构,例如老本贴那个联排别墅,外墙是单砖或半砖墙,里面是木结构支撑,砖墙主要起装饰作用,龙卷风一来根本挡不住的。

          按说,“三只小猪”的故事在美国家喻户晓,但是在飓风肆虐的东南沿海,龙卷风频发的中西部平原,大多数民居都不抗风。

          为何如此?还是建造成本的问题。房子要抗风的话,建造成本比木结构高的多。价格高了,买的起的人就少。建筑商才不在乎买房子的被吹到奧茲国去呢。甚至,一旦房子被吹掉了,重建是更大一笔生意对不?

          同样,美国有很多房子造在水库和河流的预留泄洪区上。建筑商和政府不知道那些地方洪水一来就会被淹没吗?但是房子照样造,住户照样买,最多是有些州规定住户必须买联邦洪水保险罢了。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李根,普鲁托,
      • 家园 还是科罗拉多大火的例子

        有个小社区建在小溪边,当地属于草原气候,极为干旱,荒地里只长草不长树,因为可燃物不多所以火一般也着不大 -- 前些年新闻里的科罗拉多火灾都是降水比较多的山区森林着火,草原区根本没事。洪水更是几十年一次。

        但这个倒霉的社区八年前被洪水淹了,刚刚又被大火彻底烧平了,真可谓命运多舛。这次大火有沿河蔓延的趋势,俺猜是河边相对茂盛的植被给了助力,只知道河边会发水,没想到还会引火。。。

        通宝推:天空不空,
    • 家园 老本说的是东海岸吧

      俺在西部的时候,住的好几个房子屋顶都是水泥瓦Tile,结果来了东海岸,发现竟然连新房都在用廉价的Shingles。当然这跟东海岸房子更老房价更高有关系,但水泥瓦比Singles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寿命长还耐火。还是这次科罗拉多大火,停在了这条街(当天的风是从左往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街这边的房子大都是水泥瓦(白房顶),而被烧的那边都是用Shingle。。。

      点看全图

      通宝推:天空不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