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中国的路这么难 -- 曾自洲

共:💬97 🌺86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所以
                家园 你的这句话才是吓人一大跳。

                党开始就是一群没出路的落第秀才领着文盲农民的。

              • 所以
                家园 共党创始人都是顶尖级的人物,哪来的落第秀才
    • 家园 人上人计划之于产业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虽然不承认政治经济学,但是做起事来还是很严谨的,遵照客观规律行事的。所以前面说的人上人计划曾自洲:美国的方法非常针对人性的弱点其实是上层建筑的事,这篇说说美国是如何将人上人计划贯穿到产业布局当中的。

      首先发达国家要有发达国家的产业,所以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非常明确的产业,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甚至台湾(台湾的电子代工业可以说是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而不被美国的承认的发达国家,任何要越距的产业都会收到美国的打压,比如中国的5G,比如70年代的拉美,比如90年代的东南亚。所以大家发现二战以后,通过发达国家门槛的寥寥无几,只有四小龙而已,总人口不到1亿。而且人上人的发达国家,哪怕是矿业国,农业国,比如澳大利亚,比如新西兰,也是基础设施发达,基本没有什么物流瓶颈,资金也很顺畅。所以美国对发达国家的管理还是不错的。

      人上人的精英很少,人上人的国家就更少了。为了做人上人的精英可以让很多人打得头破血流,为了做人上人的国家更竞争激烈。

      而且为了便于控制,美国安排的发达国家的产业都缺胳膊少腿的,没有谁,也没有哪个集团是全能的,非常便于美国进行各种微操控制。为了取信于世界最大恐怖组织美国,很多国家甚至自断臂膀,以示忠心。

      日本80年代的蓬勃发展的信息产业,在美国严厉警告后,自我阉割,从全产业链退缩的局部产业上。德国作为V2导弹的起源地,1945年就可以发射地对地导弹飞行几百公里打到英国,然后基本不在发展航天产业,所谓参与欧洲航天计划,每年就发几次,还时不时失误犯错,弄得自己和印度的水平差不多。当然技术质量还是有优势,但是数量差不多。同时德国作为二战前的航空大国强国,二战以后一款军机也没有。当然现在美国利用F35计划,可以说把整个欧洲的军机都给废了。法国相对独立,但是也时不时受到美国打压,具中国驻法记者说,其实一个被颜色革命搞下台的其实是戴高乐。最近的孟晚舟的最终回国,大家频频提起法国的阿尔斯通,甚至央视还去采访了法国的当事人。

      美国不但打压全世界各地的各种产业和各种政权,就是对自己的产业也时不时痛下杀手。美国三里岛事件后,GE的杰克韦尔奇亲自关掉了GE的核事业部,从网上看到的数据,美国1990年以后唯一的一个并网的核电站是2016年的一个站。一个妥妥的强大无比的核大国,结果不能发展核能产业。而tg在逐渐掌握了美国40年前就掌握的技术后,不但大量建设各种华龙一号核电站,还将所有可行的不可行的核技术路线全部干一遍,高温气冷推,熔盐堆,快堆,核聚变。这才是认认真真搞产业建设的样子。

      至于美国不发展动车,不发展超音速客运飞机,不发展美国的电网,更不会发展国外的电网了。我至今都对在马来西亚沙巴的五星宾馆跳电,在印尼巴厘岛只能吃死的海鲜印象深刻。

      美国的人上人产业是和人上人配套的,因为人上人计划是少数人计划,所以人上人产业也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计划,是世界范围内短缺经济。这样物以稀为贵,他会的这些东西就能保证他永远立在金字塔的顶端了。

      通宝推:empire2007,脑袋,海外俗人,collaps,梓童,李根,bluestarry,
      • 家园 中国也快了。碳中和高帽一带全国到处跳电,我们有些零件供应不得

        不搬回美国。闯王没能实现的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我们的碳中和在帮美国实现。这大棋下的,也不知道是谁的棋。

        • 家园 没错,中央在环保上脑子糊涂

          没错,中央在环保上脑子糊涂。

          疯了吗?搞什么碳中和?拼命自残,破坏自己的经济,别人理你吗?

          关外建州,学着大明念经,荒唐!念得再好,在大明、朝鲜看来,也是沐猴而冠。

        • 家园 碳中和是现代版的郑国渠

          人类文明的发展最大的指标就是人均能源使用量。从以前的畜力, 到煤炭, 石油都代表着人均能源使用量几何级的提升。 但是石油资源毕竟有限, 不足以支撑中国的人均能源使用量超越美国。 地球暖化对人类的石油煤炭使用也设定了一道无形的天花板。

          碳中和过程中涉及到科技集中于新一代的再生能源:核能, 风力,光伏, 和其管理分配机制: 高压电输送系统, 电力储存, 电力配对智能系统等等。 如果中国能够突破和控制这些领域,就代表着中国拥有清洁和低成本的能源, 从而形成工业和资讯技术 (计算机和数据储备都是用电大户)上的低成本优势。到那个时候, 工业化以来能源依靠进口的局面就此结束。

          以美国现在的情势, 对碳中和的投入肯定不如中国多, 不如中国有持续性。 中国现在搞碳中和, 就如当年秦国修郑国渠。修的时候耗尽秦国国力。 但是一旦修成, 秦国国力大增, 为嬴政一统关东六国奠下了基础。中国现在开始推进碳中和, 肯定会对现在的百姓生活造成各种不方便。 但是,中国完成突破新一代再生能源的那天, 就是中国对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在实力上的完全超越。

          • 家园 去不到郑国渠那么耗国力

            批评碳中和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忽略了或者直接无视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但凡有想到这一点,就算有不同意见,也不会骂得那么难听吧?我想。

        • 家园 能否详细的说一下

          生产产品线回流美国后,产品的成本、交货时间、产品升级速度等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 家园 我们自中国采购的主要是铸件和机械加工产品还有些标准件螺栓螺等

            国内的限电是采购回归的最新动力。其实去年就有些开始了因为疫情造成的运输交货困难。回来在美国采购后交货虽然也慢,但比现在几个月的海运时间好多了。空运我们这些产品太贵了。回美国产品价格是贵了,但已经翻了十倍的海运价格也消弱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公司美国的主机厂而言,缺件比涨价危害大多了。缺件会导致工厂停产,产品没办法发运出售给我们的客户,工人费用设备厂房等固定费用照付,库存资金占用无法周转。公司产品少则几万一台大则几十万一台,停工损失的销售额和利润不得了。所以忍着涨价的通也要拉回美国采购。那美国供应商本就是多年前原来的供应商,居然还没死,熟门熟路老模具工装还有。上手比较快。当然这可能是暂时的。但如果我党真的继续搞这碳中和大跃进,回流或转向其他国家采购会更多。其实美国制造业枯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保要求太高,所以这些高能耗产业大量外流。中国还在追赶过程中,不切实际的环保政策会断送中国的制造业。阔如美国都因制造业枯萎造成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中国又会如何?政府的粗糙操作付很大责任。官媒说什么是煤价高了短缺了还要进口煤。根本胡说,中国煤非常丰富曾大量出口,就是为了什么环保限制开采,而其他能源来源还没有做好准备就霸王硬上弓。只顾面子上的环保,也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什么喝彩。人家掌控着话语,你能博到什么彩?看看欧美各大新闻,欢欣鼓舞,不提中国为了环保的牺牲,又一片中国崩溃叫嚣。这回真是中国自己找的。注重自己的实际利益才是最重要。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通宝推:笑看风雨,慧诚,桥上,
      • 家园 别迷信美国,真微操那么牛,把三星台积电放炸弹边上?

        是在给我们当质子押这儿,这样台湾是两边的睾丸……谁都有捏对方的权力?

        没有的事,台湾十万青年总爆肝干出来的。资本家也有睡过头的时候,苏联倒了以为咱也是迟早的事,警惕性低了光顾便宜省钱了

        现在正逼台积电迁厂子到自己本土呢

        总之要自信,别觉得美帝总高屋建瓴高高在上,也是一群土包子

        那句话就是:略藐术重,平视就好了

    • 家园 试一下,答“中国的路为什么难” -- 有补充

      借贵楼发些议论,谢谢。

      现在中国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着的,这是众目睽睽的现实。

      整顿“课外教育”的力度刚刚初见成效,可是“恒大”那里又成为新闻焦点了,那一波还没有过去呢,这里眼下的“断电”的问题又出来了。又是一片哗然。

      得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什么时候会是个头儿呢?这是我们大家都自然而然会提出的问题。

      如果孤立地去看这些问题,我们永远都是在雾里看花。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直都会在疲于奔命。

      我个人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冷静一下和淡定一点,因为这还是:属于处理系统问题的过程中的阵疼与长痛的关系问题,也是扰不过去的拨乱反正的系统重建的问题。

      系统故障分两种:

      一种是状态型的,是可以在运转中发现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排除和预防的。

      但是还有一种是系统型的,是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形成的问题。这种东西不从根子上重建,问题是不可能真正的解决的。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政府,正在同时面临和处理着这两类不同的问题,处于一边探雷排雷,一边重建系统的阶段。目前是持久战里的最重要的的“相持阶段”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是中国仍然有希望和有把握来面对困境度过险关,进入全面的反攻阶段,直至最后的胜利。

      历史已经证明:再大的困难,中国都能熬得过去。为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原因是:

      第一个是现在的中国人还是从贫穷中过来的,还有吃苦耐劳的经验;再说,也明白自己还没有完全地摆脱落后。

      第二个他们是对党和政府仍然抱有高度信任。

      第三个是中国人不喜欢社会动乱。

      中国的国家体制,和人民的特点,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是中国与美国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当前世界走向的决定性的因素。

      再请大家也关注一下,中央刚刚派了多少个监察团的去向。不多写了,因为我在二零零九年的八月,就呼吁过当个“沉稳派”了,下面还是原文照贴吧,一个字都没有改:

      以本人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我一直是干对突发事件进行“诊断”,提出方案,快速反应,挖根排“障”的工作,就是个“救火队长”的角色。- 不过不是政治),我的建议是:

      现在急需“沉稳派”!

      1.先谈“沉”:

      当务之急是:不动声色地深入群众,去引导和疏导好群众,依靠大多数的力量,分离和孤立那些“畏恐天下不乱者”(是敌,是友,是好心,是恶意,于危难中见真情- 目前,这是唯一的分界线!)。说千万句,不如干一两件实事。

      2.再谈“稳”:

      现在一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都不会见效。人家的目的和”大坑”就是造成慌乱和让你陷进去,你可千万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跑。

      该干嘛还是干嘛去,正经事一样也不能误了。

      把险境当作是天赐良机来处理,是忠良,还是奸祟,当下是鉴别的良机。是人才,是庸材蠢材,放在这里检验。是光在嘴巴上把“人民和国家”放在第一位,还是在实际行动上把“私利”放在第一的,都要现形了。这是难逢的拨乱反正的大好机会啊!

      自己站“正”了,立“稳”了,不慌不乱,把乱麻理清,看清那些是关键点,那儿会是转折点。干细活儿,促转化。抓住时机,该下手时下恨手,出其不意,打在“七寸”上。不但可以化险为夷,而且运气好的话,没准儿还能开创原来没有把握或没有机会的新局面呢。

      一家之言,书生论政。

      拍砖望手下留情。

      也请赞同者献计献策。

      愿我们都从自己做起,干些力所能及,利国利民的实事。

      (附言:按小人阅人的眼光,有位接班人的经历和作风,倒符合我上述的“沉稳派”,不说的不等于不在想,不觉察的不等于不在做,不知大家同意否?)

      通宝推:梓童,唐家山,diamond,审度,醉寺,秦波仁者,大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十九大以来的首次“巡视” -- 补充帖

      请河友注意,这是十九大以来,“第一次”对金融的“巡视”。

      家园 让谁付代价,让谁作牺牲 -- 补充帖

      谢谢一位河友的回应,给了自己启发和勇气。

      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还是把自己藏在心里的真心话,不加修饰的说出来吧:

      中国目前要解决的系统问题,就是要搞明白和下决心:让谁来付出代价和“牺牲”谁来处理那些“老大难”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坚持立场和原则,也能真正地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从历史上看,经验和教训不少;从国际上看,现成的实例也很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