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女排兵败汉城之前、之后以及余波(1)引子 -- 七天

共:💬112 🌺4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女排兵败汉城之前、之后以及余波(1)引子 -- 有补充

    前几天谈到杨锡兰,被河友批评了用心荐华:理解你想多了解一些,那就再说说吧

    经过反思,决定写这个帖子。从哪儿写起呢?想来想去,还是从邓若增写起吧。

    84年奥运夺冠后,袁伟民因为女排三连冠的伟业直升副部,任国家体委副主任,接手的是他的得力副手邓若增。

    由于当时训练条件和保障条件的限制,当时女排队员的伤病普遍严重,大多25、6岁退役。邓若增上台的时候,郎平已经25岁了,所以他提出了“要在缺少郎平的情况下赢球”。

    85年世界杯,虽然关键球还是郎平打,但是郎平的负担比之前减轻了好多。有些场次甚至没有上场,这在之前是比较少见的。

    拿下第四冠后,邓若增继续高光,代理女排连续两次打败世界明星联队,并且在郎平、杨锡兰缺阵的情况下,以姜英、侯玉珠、苏惠娟主打,拿下了“黄河杯”冠军。

    正当女排高歌猛进之际,邓若增突然辞职了。邓若增的辞职非常让人意外。当时的女排并没有明显的问题,后背力量也比较充足(比如巫丹就是邓若增发掘的),邓若增又是78年加入教练组的老人,不存在镇不住一群世界冠军的问题。按当时的势头,再拿一个3连贯凑成6连冠不是神话。有袁伟民珠玉在前,邓若增为什么辞职,知情者都忌讳莫深。当时各种传言都有,五花八门,但是都与老队员有关。

    邓若增辞职后,86世锦赛就在眼前。身怀六甲的张蓉芳出任主教练,刚刚退役的郎平出任教练,袁伟民幕后指挥,顺利拿下了世锦赛,实现5连贯。

    86世锦赛最耀眼的明星是队长杨锡兰。这是女排自夺取第一冠后首次在没有郎平的情况下出战三大赛。杨锡兰带领一支无星球队,以无可挑剔的传配,把各个进攻点都激活,顺利拿下第五冠,并拿下“最佳二传”。87年,杨锡兰被世界排联评为年度最佳运动员。

    世锦赛之后,张蓉芳回家生孩子、郎平去美国读书,袁伟民慢慢转向国家体委副主任的角色。谁来接手女排呢?

    就在这个时候,汉城兵败最大的龙套出现了:他就是原河北女排主教练李耀先。

    通宝推:听松,金台夕照,假日归客,GWA,野芹,唐家山,普鲁托,阴霾信仰,澹泊敬诚,踢细胞,大眼,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女排兵败汉城之前、之后以及余波(2)龙套

    可以想象,李耀先是不想接这个活的,就像16年没人敢接郎平一个道理。但是不知道是谁怎么做的工作,李耀先把这个活接了。

    李耀先刚上任不久,杨锡兰打报告:我身体不好、申请退役。

    杨锡兰的伤病的确比较厉害,中国女排的训练向来惊人,队员都是年纪轻轻一身伤病。杨锡兰的年龄比梁艳还大,伤病自然比年轻队员更多,请求退役合情合理。

    李耀先是什么态度呢?

    据说哈,据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据说:李耀先倾向于用苏惠娟接替杨锡兰。这个据说非常合乎情理:

    1、杨锡兰膝伤严重,打完世锦赛后膝盖都不能打弯,这是有报道的。同样的消息,对于记者来说,可以用来渲染女排的拼搏精神,但是对于主教练来说,就不一样了。首先,杨锡兰既是功勋队员,又是队长,如果因为浑身伤病影响训练,一个岌岌无名的空降兵好意思管吗?如果不管,训练质量上不去就可能影响比赛了;其次,伤病就是伤病,不能完全靠拼搏精神客服,毕竟精神不是万能的。

    2、苏惠娟年轻、而且技术好。苏惠娟技术好是公认的,有人甚至认为她是女排历史上技术最好的二传,她的缺点是胆小、大局观不够。类似的是宋妮娜和冯坤,宋妮娜传球技术比冯坤好,但是大局观不如冯坤,所以冯坤是主力,她是替补。但是,胆量和大局观是需要锻炼的,不推上了去练练怎么知道?

    3、苏惠娟是队里唯一一位河北队队员,也就是说,她是李耀先在女排国家队里唯一的子弟兵,而且李耀先是二传出身,苏惠娟显然是他的亲传弟子。

    但是,杨锡兰的去留不是李耀先能决定滴。

    通宝推:审度,澹泊敬诚,阴霾信仰,大眼,
    家园 Delete

    杨锡兰是女排第五任队长,前几任队长都是谁呢?

    • 家园 女排兵败汉城之前、之后以及余音(14)横跨30年的2张照片

      杨锡兰到了瑞士以后,除了03年为央视《奥运冠军特辑》提供了一份录音采访外,没有任何消息。听圈子里的球迷讲,她从来不回国-----对此我之前是相信的,因为与她受到的伤害相比,周晓兰受到的伤害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如果论5连贯时期的贡献,杨锡兰大约可排到前三,而周晓兰也就是前十的水平,既然周晓兰那么决绝,我没有理由不相信杨锡兰就不能决绝,毕竟杨锡兰打球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傲气的人。

      杨锡兰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线是17年习总访问瑞士的时候。那次出访的一张照片,一张照片在女排球迷中间引起很大反响:

      点看全图

      而这张照片,让很多老球迷想到了30年前(1987年)的一张照片:

      点看全图

      杨锡兰和第一夫人是30多年前的旧识,她俩当时都是全军响当当的英模,无论是作为文体代表参加全军英模大会、还是作为军队代表参加全国文体界的大会,彼此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多、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30年后,以这在方式见面,到底是巧合,还有有人刻意安排?如果是刻意安排,是否是因为第一夫人念旧?别管是否知情,这张照片队对杨锡兰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通宝推:唐家山,empire2007,葡萄干,普鲁托,阴霾信仰,驿寄梅花,
      • 家园 先说说这张照片

        地点不是在奥委会。杨应该从没有在奥委会工作过,可能短暂地在奥林匹克博物馆工作过,我是在来这边前看她在一个电视节目里谈及,但认识后聊到此事时她避开了,所以我不肯定。我前面已经暗示或明示了,她出国是在联合国系统的某机构的保安部,这个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我方人员不得其门而入,她能以这种外围工作的方式进入对我方是有很大意义的。

        地点是在万国宫,时间是在习总在万国宫首次演说人类利益共同体那天。

        很自然地就有了这张照片。为什么?万国宫,正式名称叫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或欧洲总部,这一天,别的中国人想去去不了,因为要把机会让给国际友人,杨是想不去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她正是万国宫的保安,中国国家主席夫人的安保工作,联合国和中国二方面都会安排她吧。大人物与安保人员合影,再正常不过了吧。日内瓦这地方大人物很少来,不久前拜登来会普京,本地负责安保的是个女督查,本地报纸就登了合影予以报导。

        这张合影对杨有什么帮助?我负责任地说没有,带来烦扰倒是真的。

        以前关于杨的八卦也不是没有过,那个八卦是张一家4口的合影,内容倒是很正常,无非生活美满,但标题八卦,说是住八百平米豪宅,实际只是八百平米花园,至少在文学城城门出现过一次,我正好看到过,你人在北美竟然不知道?

        现在这张合影带来的八卦不能不说有些恶意。

        通宝推:七天,
        • 家园 联合国的机构为啥中国不得其门而入?

          或者说是瑞士人在瑞士主导了该机构的保安系统中国不得其门而入?

        • 家园 才发现我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本来几分钟就能解决

          我跟你掰扯这事,虽然密度不高,但有点时间跨度了,前后一个月了,有必要回顾一下。

          事情是因为看到你下面这句话而起的。

          【兵败汉城后因为受伤太深,出走瑞士,再也没过国(连探亲都没有过)。】

          我禁不住马上回了一句,【你这个太扯】

          这是我第一次回你的贴,有点失礼貌,以致于后面又跟你表示歉意。

          为什么呢?对,你猜测得对,我跟她很熟。

          为了让你相信我并且能自己意识到错误,我提供了一点细节。

          【在黄寺有房子(师职待遇的),经常回国度假,见朋友,偶尔也有回国出差。】

          为什么呢?对,你猜测得对,因为我跟她很熟。

          你还是坚持己见,因为你不仅是你自己,你还是一个女排球迷圈的代表,表现出对我的各种不相信。我理解有些事情和领域确实难以为一般球迷所能了解和理解,又耐心地做了各种解释。

          为什么呢?对,你猜测得对,因为我跟她很熟。

          我年轻时也算是个体育迷吧。高中时在足球报上发过战术评论,大一时在羊城晚报上发过体育报道,是关于围棋的。至于女排,曾有一个令女排印象深刻的报告会,下面万头攒动,我在台上,还能与坐在非中心位置的非主力队员交谈并索取签名,让我在台下的挤得人仰马翻的同学羡慕不已,那也是大一。

          我以为,体育迷评论赛事和运动员,有任性的特权,说好说坏,全凭自己趣味。但是这样任性的特权,不宜扩张到人事方面。

          我有必要再重申一下,所谓出走几十年,从不回国,连探亲都没有,这不仅不是事实,而且与事实相差太远,也没有任何可靠的信源,你自己也承认是三手资料,所以纯属流言。关键在于,这还是一个性质很恶劣的流言。

          为什么几十年从不回国探亲?无非二方面因素,主观不愿意和客观不可能。如果是主观不愿意,那得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怨?如果是客观不可能,那这个人混得是有多惨?从你所述,球迷圈似乎在这二方面都提供了解释。主观不愿意,是因为兵败汉城后受伤太深。客观不可能,是因为混得惨,都当上保安了。看起来逻辑很严密,其实都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围。兵败汉城,后遗症再大,也不及一年后的大事件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吧?那之后出走的各色人等因为各种原因回国的不都大有人在?当保安再惨,也是在最发达国家,买不起飞机票?在中国当保安也不一定买不起吧?

          可能是经过我提醒,你也能意识到几十年从不回国不可能是事实。但是很快又补上了一条,并且坚信不疑,那就是在前几年与主席夫人合影后情况才有改变。

          不过,我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球迷思维的偏执,并不想马上说服你相信我,希望你慢慢能转过弯来。后面看你说不相信我的理由,有些奇怪。

          【我最早的女排球迷朋友有不少在黄寺一带。如果杨锡兰回来过,只要有人碰到,整个圈子很快就能知道。在您之前,我从来没听谁说过在黄寺一带碰到过她。这是我最初不相信您的另一个原因。】

          显然,你这个女排球迷圈有点托大,自觉比传说中的朝阳群众还厉害。众所周知,朝阳群众是个梗,是公安监控的托名。但就算是公安监控,能监控到军队大院里的师职楼吗?还要报告到海外,国安该出动了吧?不过,看你多少也有点相信我了,我也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说。

          然后你又发帖,重点还是落在杨身上,最后更落在与主席夫人的合影上。让我吃惊的是,我跟你掰扯那么多,对你完全没有影响,你所述相关事实,仍然是几乎没有正确的。为正视听,我只好再出来说明一二,这样一来二去,才发现我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本来几分钟就能解决,却扯了这么久。

          问题出在哪?出在我们都没有做最基本的互联网搜索。我不搜索,是以为你及你代表的球迷肯定是在互联网上做过研究了,你们所说的,不说是以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基础,至少也是做了参考的。但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

          我首先发现你竟然不知道文学城上早有八卦,但是你只是反复解释你为什么会漏掉这个八卦,我就有了疑惑,难道经我提示后你并没有兴趣去找这个八卦,看你们这些球迷心心念念的照片么?又或者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么?

          这样我就自己去搜了一下。结果发现,2017年有关与主席夫人合影的报道在国内网站上多的很,其中,新浪网转载的《华商报》的报道算是很正式的,题目就叫《联合国当保安》,如果看过这篇,根本不需要猜来猜去。

          这个报道的绝大多数内容其实来自2011年原瑞士国际广播电台现瑞士信息网中文频道的报道,华商报的贡献是找到了知情人证实。

          【昨天,我省篮球名宿王立彬向华商报记者证实,杨锡兰的确在瑞士从事安保工作,而且她还是咱陕西人的媳妇。】

          王立彬凭什么有发言权?

          【她的丈夫张建国是地道的“老陕”,今年58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陕西男篮的主力后卫,与我省篮坛宿将王立彬是关系要好的队友,“建国是个能人,他身高大概1米87,打篮球并不占优势,而且他最初是专业击剑运动员,后来喜欢上篮球,改行后很快就进入了省队,成了专业篮球运动员。”提起当年的这位队友,王立彬至今还满口夸赞。】

          最后涉及我们所掰扯的事情。

          【当然,在国外待久了,乡愁是难免的。王立彬说,张建国和杨锡兰每隔一两年要回西安省亲,以解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我本来还犹豫要不要提张建国的。

          通宝推:审度,桥上,
          • 家园 既然您和杨锡兰很熟,自然以您说的为准。

            我们球迷没有直接消息,只能靠一些表象推断。

            但是推断毕竟只是推断,哪怕最合乎逻辑的推断也可能是100%的错误,因为事实有时是不符合逻辑的。

            之前之所以怀疑您的话,是因为您之前的论证过程不能令我信服,您也没很肯定地说您和杨锡兰很熟。

        • 家园 先宝推。那张照片在女排球迷中影响很大,因为这是89年后

          女排球迷圈流传的第一张杨锡兰的照片。

          您说的那个800平米的八卦我倒真没听说过,因为我们这边Quarter Acre(1000平米)的地算是正常,800平米的房子又有点夸张,这种八卦对国内的人可能有吸引力,我直接免疫。

          至于

          因为她正是万国宫的保安,中国国家主席夫人的安保工作,联合国和中国二方面都会安排她吧。大人物与安保人员合影,再正常不过了吧

          恕我不能苟同。习总出访的安保,接触的华人至少要查3代。安保人员里有大人物的老熟人,大人物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这不是简单的大人物与安保人员合影。

          至于,

          这张合影对杨有什么帮助?我负责任地说没有,带来烦扰倒是真的。

          如果您和杨锡兰很熟的话,那是我们球迷圈的球迷过渡联想了。

          • 家园 开个玩笑,你这是北美地主与中国副国级瞬间合体啊

            您说的那个800平米的八卦我倒真没听说过,因为我们这边Quarter Acre(1000平米)的地算是正常,800平米的房子又有点夸张,这种八卦对国内的人可能有吸引力,我直接免疫。

            、、、、、、、

            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正因为800平米的地在北美上不了台面,所以才偷换概念制造噱头不是。

            可是你是女排球迷啊,这个时候怎么能北美地主心态上身呢?

            习总出访的安保,接触的华人至少要查3代。安保人员里有大人物的老熟人,大人物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这不是简单的大人物与安保人员合影。

            、、、、、、、

            河里经常说副国级,源头应该是你吧?

            挺好玩的。我也来副国级一把。

            我们副国级对贴身服务的人,比如医护,餐饮,安保等等人员,从来都是主动问候表示平等和亲切的,怎么可能让人家主动要求合影?如果真有这样的,都不用我们说话,这样的人还能干这份工作吗?

            • 家园 我也不是每天都上网啊,

              比如邮轮,露营,一个星期没有网络是常事。

              很多消息或者八卦能传开,是因为球迷多,你没看见他看见了,于是球迷圈里就传开的。这件事始终没人传,我自己也没注意,毕竟杨锡兰已经离开大众的视线太久了,没人会往那边想。

              -------

              之所以写这个贴,是因为很多老球迷为当时的老女排队员不平,尤其是杨锡兰和郑美珠。

              由于水平有限,又没有时间核对资料,多有错愕(我已经发现了不少错误了,可惜不能改)。如果你和杨锡兰熟的话,还请多多指教,把我的错误指出来。

      • 家园 这穿的是什么啊?

        军人不可能吧,应该是保安。

        穿着工作服和彭麻麻照相,这是偶遇么?

        • 家园 应该是当地警察的制服,当然是负责安保工作,但职业不是保安
        • 家园 不知道,但是我脚得偶遇不大可能,习总出访的安保 -- 有补充

          接触的当地华人估计最起码要查三代,何况杨锡兰这么著名的人物,不可能漏过去的。碰面估计是有人安排,我脚的没准是第一夫人念旧情想帮老朋友一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不知道指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偶遇 -- 补充帖

          杨锡兰当时的确是在奥委会机构里做保安。

        • 见前补充 4668625
      • 家园 是宋晓波吗?

        第二张里那个是宋晓波吧?国家的大功臣!

        她和张大维后来也在海外打拼,见过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