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原子弹、大炮、罗斯福 -- 宝特勤

共:💬102 🌺5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没请过家教

            我老婆有洁癖,一般不会轻易请人到家,来人之后要大清洁一次,家教就不想了。。。

        • 家园 认同你最后的结论,我以前关于教育的帖子讨论过

          转贴一下:

          我提出了几组问题:

          一、当你大学毕业时,不论学习成绩如何,与同学之间的差别不会太大。经过多年工作,你应该是同学中在生活事业上很成功的,现在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应远远大于毕业时。那么,在学校期间学到的什么东西对你成功起到的作用最重要?你在毕业后工作中学到的哪些东西对你的成功也很重要?这两类教育中,那些东西更重要?

          二、你有过招聘、用人的经验,经历得人和事也够多了,应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对一个新毕业走上社会的人,你认为被招收的人身上应具有什么样的东西对你的事业和那个人个人成功最重要?这些东西是从学校获得的,还是其他地方得到的?

          三、从前两个问题所得到的东西,如果在你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教给她,是否可使她更具有竞争力,更适应于社会,更容易成功?

          我不知道他对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但经过深思后对第三组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是的”。

          上周末我的一个亲戚从国内出来度假。他目前在国内一个猎头公司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端人才的评估、招聘。在这之前,他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了很多年,经常搞大型的招聘会,主要针对的是刚毕业走上社会的新人。当我提出上面的问题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看到的百万及年薪的人才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在刚毕业的人身上是不具备的。。。”他对第三组问题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这些共性是什么,我以后会讨论到。

          我想这几组问题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很有意思的。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有独特的生活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其中不少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所以,如果认真思考,对第三组问题大多数的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我给自己制定的理想目标是将大约50%我们积累的东西交给孩子。我相信,即使我们只能完成20%,也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更成功。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胡一刀,
          • 家园 勉力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里面学到的,学习能力最重要,出来工作之后,这种能力最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能力,并不限于技术方面的学习,在为人处事方面也能用。

            第二个问题比较复杂,有多种因素,如果只能挑一个,我会选性格,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的职位,例如,让一个内向的人做销售,大家都会痛苦。性格我倾向是先天的,而后天是家庭影响很大,跟学校教育关系反而不太大。

            第三个问题,肯定有帮助,但是还要加点运气,属于不可控的部分。😄😄😄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 家园 走入社会以后要多试

        要什么赚钱就学什么,而且要尽可能快,这样才能把握赚钱的机会,在工业中不管什么都会有因为竞争而赚不了钱的一天,所以这才是适合工业的方式。学校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学好了学别的就会比较容易,高科技当然更值得追求,不过对知识的要求也更高,要知道什么才真有前途,也需要丰富的知识和见多识广吧。在学校里最重要的可能是增强学习能力,而基础知识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不过,这种方式可能不太适合精密制造业,这方面好像没有太好的办法,要做好这个可能需要日本德国那样的制度、文化和一点固执极端吧

      • 家园 学校与社会:第一篇

        感谢夕曦河友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意义巨大。光考虑这个问题,就使我会调整教育我孩子的方向。我孩子很幸运有河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各种指导帮助。

        您的问题我不得不分几部分回答。比如,我需要考虑好第一个问题,才能够作铺垫考虑第二个问题,以及接着的问题。

        的确,解数理化题一般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培养的是有既定目标怎么在有数的几个方案里找到一个路径。一道题有五六种解法差不多了。追求的结果是唯一正确解。

        但是人在社会上,大概目的是在不计其数的可能方案里找到一个足够好路径。比如追女孩。和她一起锻炼,还是一起学习,还是一起唱歌跳舞,还是一起从事社会活动,哪个先哪个后,自己长处短处是什么怎么跟别人竞争,怎么表白,一次不行到底什么意思要不要搞第二次。可能的路径无数条。而且形势是不断变化的,经常会有新的潜在竞争对手出现和消失。而且动作要快,不能和费马大定理一样一个不变的公式搞上几百年。

        我不是生物医学专家,但我很难想象坚定不移寻找唯一解和迅速寻找足够好的解用的是同一根神经。

        所以有书呆子一说。

        所以培养孩子在不计其数的可能中有效找到足够好(但别去想最好)的方案是很重要的。

        学校有办法提供相关教育。体育就是一个选项。篮足冰球都需要迅速作出足够好的选择,但无需也几乎不可能是唯一最好的。社会活动也很重要。

        我儿子又懒又精。他发现用数学表达很有效,于是凡事用数学方式表达。他的家教大怒,说人话不是这么讲的。家教设计了方法纠正。您的问题提醒了我也要处理这个问题。所以感谢您的问题。

        下回继续。

        通宝推:陈王奋起,
        • 家园 有关追女孩

          他上初中的时候追女孩,我们知道,但是基本不管。我觉得人总要有所谓完全自由的地方,至于追女孩吃不吃亏,怎么办都是他自己的事。当然,学习很紧张,他也有是非观,所以不会做出格的事。

          现在上高中了,好像情况有变化了,我们就说了一件事,不许脚踩两只船。其他的,让他自己体会吧。

        • 家园 能否描述一下

          数学方式表达?可能性太多了。一般知道的是语法公式化、指称数字化、描述图形化和无视之前定义(包括自己的)。纠正之后,这样的想法得到保留了吗?

          借此说一下另一种,那就是什么都很“形象”,和这种其实是一回事,但很容易被人忽略。在不断尝试表达体系的时候,可以直接给他新的表达工具,使这种表达得以保留。比如说话是说话,文字是文字,画画是画画,手势是手势,上棋类游戏都不是问题。

          • 家园 对语法公式化

            是最好的描述。

            孩子先后有三个家教。第一个是南方州来的老教师,非常强调学习知识,给孩子讲天文地理历史。第二个非常强调观察发现,我们第一次去她家进门就问孩子房间里有什么。第三个非常强调说话表达,到底是印度家庭送来的。不过河里诸位似乎同意说话表达的训练对东方孩子的确很重要。

            • 家园 我对孩子的表达训练只讲一点

              我女儿小时候是话痨,简直滔滔不绝,大了反而内敛,说得少了。

              到了四五年级开始,我对她的表达,只有一个要求,写作跟说话,都要make sense(这个词很难准确翻译,大致是合理,有意义?),有不make sense的地方,我会提出,让她自己修正。

              吹嘘一下,慢慢的,5,6年级的时候,常有作文给学校拿出来展览。

            • 家园 谢谢

              表达的确是最重要的。

              有些不太靠谱的看法。还是小学那套……还没弄好,主要是不像之前,这部分是未经实证的……权当笑话吧。

              日常中有许多词汇对应表达,比如舞蹈、渲染、韵律、搭建、笔法……诸如此类。在配合事物讲解的时候,也是在接触如何表达。进而让语文成为其他表达共同的基础、沟通的桥梁。既能返回统觉,也能由此创造。

              鼓励孩子表达,尽可能让孩子找出喜欢又适合的方式。虽然日常交流需要妥协,但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保留。不管是何种媒介,尽力保留孩子的自我书写。也许他会放弃,但是不建议打断这种意愿,最好是平滑过渡。比如,用近似的、成建制的、更吸引他的方式去对接。

              在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统觉。意思是某种整体的原初经验。目的在于能用符号表达的同时,又能重返统觉。而且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建立问题意识,自我调整。

              保留的,其实是他自己的意义世界。

              所以语文是一通百通的基础。三位老师的教学可以是一回事。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说的……只是,这基本上要由家长来完成了。

              • 谢谢
                家园 直觉非常重要

                所以我告诉孩子他画画的目的是传递感受,不是拍照片。

        • 家园 你孩子的问题真的非常特殊,

          学龄前孩子“凡事用数学方式表达”。类似的例子我见过一个,是我一个哥们儿的小儿子,上小学时老师发现这个孩子是个问题学生,与家长多次交流。经历几次与学校不愉快的沟通后,家长终于发现这个孩子对老师布置的数学题,完全不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解题,而是用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解题,结果全部正确。有的方法甚至比老师的要好很多。

          我这个哥们儿曾经是UCLA的一个研究中心主任,现在是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的一个系主任,有3个孩子,教育全部是由他老婆管。他老婆也是博士毕业,后来全职在家看孩子,发现孩子的特殊能力后,我这个哥们儿开始介入孩子的教育。

          我最初听到哥们儿介绍他儿子的数学特长,第一反应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可以会有问题,后来接触几次,没有看出有明显问题。这可能得益于他妈妈的养育(高知美国白人)。我怀疑的理由是,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明显高于其他孩子,会被同龄孩子不自觉地集体排斥,导致被排斥孩子心理上拒绝社会交往,长期下去会出现各种问题。

          • 家园 完全同意

            所以那个印度小姑娘家派来的家教居功至伟。她指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尽力在纠正。

            另外我们家长也要参与纠正。但是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那个家教)指出这个问题,能使我们绝对重视。

            除了请家教帮忙,我们一个另外对策是让孩子干脆利用他的特长发挥领导力。对幼儿园以前的孩子,他们关心的是好玩。我孩子能不时搞些好玩的花样(因为他有点实力),别人会跟。我也在他面前演示这个,把他一个顽劣的朋友搞得一愣一愣的(然后那孩子的妈妈见我非常热情)。当然他班上老师和家长是不是完全支持是个课题,因为这某种意义上挑战老师权威并且家长也不喜欢孩子做跟班。要慢慢做。

            • 家园 我曾经和家长讨论过自闭症的问题,当时我说

              假设你们把我关在这个屋里,供我吃喝,但不允许我和其他人有任何联系,不接触任何媒体,没有任何文字信息接触。如果一周之后我没有疯,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屋子每块天花板上有多少吸音孔,孔的大小关系等等一系列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屋子里所有东西;如果关的时间再长,或许我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家长的反应通常是从难以置信到慢慢认同,然后我进一步说,如果我是一个孩子,语言表达还不完整,不会数数,也不能理解数字的大小,处于同样的境地,结果会是什么样子?长大后如果我能够和其他人交流,会不会被认为是数学天才?如果不能和人交流,又是什么样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类似你孩子的情况,是多么容易发生因大人的误解导致对孩子的伤害。

              • 家园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孩子的一个曾经的犹太家教就表达过孩子有没有天才综合症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天才综合症是自闭一种。

                那个犹太家教非常好。犹太式的严格,可以拖堂一刻钟纠正孩子的一个发音(不加钱)。她很喜欢孩子。

                孩子记忆力非常好,我一开始并不高兴,就是担心自闭。

                我目前比较放心原因是他有几个很好的朋友。而且现在隐约孩子王的架势。调皮女孩顽劣男孩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家长排队要求他去陪玩。自闭做不到这个。

                所以家长花巨量时间在孩子身上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后患无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