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大胆尝试归纳人生的几个错觉 -- 121gdi

共:💬101 🌺761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来回答一下:

      1、不患贫患不均,让人怀念的不是福利分房,而是当时的分配方式。

      改开以后很多年(20年前),俺结婚马上分房(入住等了半年)----那个时候在北京结婚就能分房的单位很少----这种福利分房反应的恰恰是分配不均。

      =========

      2、我的经验,国男与鬼妹交往,最大的障碍是语言,而非身份地位。

      脑袋同学在写芬兰经历的时候提到过一个不会外语的中国小厨师(或者是跑堂)泡上了俄罗斯大美女,而且是对方主动。

      我有两个曾经的美女同事(受过教育的鬼妹一般比较自律,身材好+化妆,自然都是美女)嫁了木匠。其中一个很熟,当时(10年前)她的年薪大约8万,他老公的时薪18块。

      我现在有个很能干的女同事,老公是handy man,也就是打点零工。

      从功利的角度讲,总体上,我的感觉鬼妹介于主席时代的国女和现在的国女之间:比主席时代的国女功利、但是不像现在的国女那么功利(再次强调,我说的是整体,不是个例)。

      ======

      3、对于高管/高官,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去衡量。

      你既然到了那个位置,并且在走上那个位置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以及在各个位置的锻炼,能力比普通人强是自然的。你不能说,我做不到、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做不到。

      首先,你走到那个位置,是因为你能力强,对吧?拿普通人做标杆,好意思吗?

      其次,如果我被作为梯队培养,给我机会锻炼、给我相关培训,我也未必比领导差。你不能和现在的我比对不对?

    • 家园 是不是错觉分人

      对于我和我周围的人,第一条肯定能做到。我呆过的单位,同一个单位内当年的本科生到我们这个年龄都分到房了。总的来说,从社会总财富分配比例上,理科教学科研人员待遇改革开放后大大低于改革开放前。考虑到学位的通胀,是拿今天清北、中科院、五所top3的博士和当年随便什么学校本科生比。对于理科事业单位来说,没有帽子(杰青、干青这些)的普遍牢骚满腹。即使效益很好的自动化所,都有三十五岁以上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申请国外博后而不得的例子。工科情况较复杂,取决于行业和课题组。个别有创收途径的组确实很爽,但都是沙子上的塔,指不定哪天钱就没了。

      第二条,其实只要有钱,去哪里都有妹子,我一个高中同学,在河南县城一样有大把乌克兰妹子。没钱的话,除了越南老挝,怕是没有哪里妹子比本地的便宜。我们老家缺女人,花钱买外国老婆的非常多,基本都去越南老挝,要是乌克兰便宜早开拓渠道了。

      第三条,看“好”的定义了。就我们单位,要是说对员工好,我100%能做到,账上起码有国家财政给的钱,就把这些都发匀了,多数人收入能翻番,毕业十年博士可以达到陈王说的上海瓦工水平。要是说升官,表彰这些,我100%做不到。溜沟子、舔屁眼,编瞎话的事情做不来,肯定升不上去。

      国足就算了,我肯定不如历史上最差的足协官员。我当了足协主席就是把竞技体育当成摇钱树,甚至杀鸡取卵。我打算给每个人口一千以上的村、镇都修个标准足球场。钱就从竞技体育出。比如职业运动员工资抽50%(中国)/80%(外籍)的体育扶贫税。国家队(包括所有国有的省市级球队,青年队,体工大队等等财政负担的队伍)有资产的一律拍卖。留下的教练、运动员不给工资,只有荣誉;国家级的训练、旅行、吃住费用由当年联赛冠军负担,不负担的取消成绩降级;省级以下的,建议由当地职业队负责,找不到金主的就地解散,专业人员择优进小学当体育老师,其余人员自谋职业或者去当协警。我不在乎竞技足球世界倒数第一,联赛质量下降;让人民有地方发泄一下,提高身体素质是真的。

    • 家园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这几点可以谈谈:

      1.那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会很难——福利分房其实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人际关系,工作能力、所在工厂的效益——而这跟现代没两样。

      ----------------------------------------------------------------

      其实,福利分房时代,最主要是看你所在单位的性质!而不是看单位的经济效益!

      你是什么单位的? 这个最重要!

      工厂,也分等级的!

      有网友说过,到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才18%; 82% 的中国人是农村户口。那么,1976年前的毛泽东时代,不会高于这个水平。

      这个18%的城市人口中,进工厂上班的,并不都是在国营工厂上班!不是!

      大量的城市居民,是在非国营工厂上班。

      (就是在国营工厂上班,也不是每个工厂都有房子可分的。就是工厂有分子分,青年工人也没有分。这个,你们去问你们的父辈就很清楚)

      当时的工厂中,还有大量的非国营工厂,它们的名字叫集体企业

      而集体企业,又分为大集体、小集体企业!

      大集体企业,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商业企业,比如食品店、饮食店、布店、粮店、小商店等等。很多。这些企业,有的可以分房子(也就是分一间或两间房子,成套的几乎没有),有的根本没有房子分。

      当然,大集体也有很多很多的工厂,也是大集体性质。

      小集体企业,基本是街道工厂,或者叫班组。这种企业由于力量和技术弱,基本是只能发工资,基本没有福利,所以,根本谈不上分房子。

      所以,在毛泽东时代当工人,也要看你的单位的性质---是国营工厂的吗?

      2.

      “虽然我不是国家领导/公司老总/部门一把手/国足成员,但如果我在那个位置上,我一定比他们干得好”

      ---------------------------------------------------

      你说的这个,就是网络世界的通病了。特别是那些诋毁和谩骂邓小平同志的“左派”ID了,特逗。

      我经常说,他们从来没有担任过哪怕是个县长的职务、从来没有批阅过一份绝密文件、从来没有住持过一次重要会议、从来没有住持过一项重大工程、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血淋淋的政治斗争,他们就敢于指责邓小平同志这也不对、那也错了,好像他们当时如果执政,中国就会焕然一新一样的。

      他们自己都不能好好改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逼命运,但经常幻想自己可以代替中央领导来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真是好笑啊。

      他们比国足还不如!

      国足虽然不能让中国足球进步,但国足的小伙子们,至少让自己富足了起来啊。。哈哈

      • 家园 补充一个:记得在1980年左右吧,北影厂的刘晓庆,因为名气很大

        贡献不小,北影厂给她特殊照顾,分了一间房子。

        北影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国营的。

        1982年吧,刘晓庆拍合拍片【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基本工资是62元,拍片的补贴是100元人民币。

        而男主角梁家辉的片酬是2万元港币。

        看看差距多大?

        不改革开放行吗?

        现在呢? 倒过来了吧?

    • 家园 错觉: 如果我努力奋斗,一定会提升阶层。

      错觉: 因为先富要阶层固化了。 唯一一个在台上阻止的被奚落成“颂圣”。

    • 家园 哈,你就是来损国足的,拐那么大个弯!
    • 家园 当年酒后训过兄弟伙:你只有熟知你领导

      说的是业务这一块啊,必须成为领导的B角你才进入被提拔的第一步。

      而不是你吐槽。

    • 家园 股票会涨,房价会跌,TA是爱我的

      如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