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个人想法:改开派的取死之道 -- 绝对不是白领

共:💬87 🌺329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啥不重要,用起来才重要。
      • 家园 “工作无高下,革命有分工”

        北京有个处长实践了一下送外卖。

        麻烦老大你现在让那个处长和教他送外卖的师傅换一下工作

      • 家园 工作之后很快就结婚了

        你应该补充几句

        “解放初我爸虚岁14就工作,我哥18岁就工作”,然后工作之后很快就结婚了,然后结婚之后很快就生孩子了

        我是很支持削减普高比例的,高学历等于低生育率,对这部分高学历的人不管如何补贴,生育率都上不去,毕竟他读到博士需要付出必要的学习时间,而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特别是女生。

        提高生育率,肯定要落实在读职高技校的人身上。未来让他们的一部分人进公务员编制,进人大政协,补贴房产和生育,让他们感觉到劳动光荣,让读职高技校的人也看的到光明的未来

        但是我很好奇为何这个主贴会喷到“改开派”,这个和改开派简直风马牛不相及。感觉就像最近拜振华的狗粮发多了,各大论坛到处都在挑逗中国人内斗

    • 家园 左派同学你怎么认识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呢?

      让动手能力强考试能力弱的孩子走职业教育路子向工人岗位努力,好像比非要去内卷高考也好一点吧

      100%的孩子都上大学,目前很明显做不到呀

      而且即使走了职业教育路子,只要上进也是可以拿到本科文凭的

      有的左派,一边说毛主席上山下乡政策好,一边又要孩子100%上大学,觉得当工人就底层,是不是身上还是有封建遗毒啊?

      • 家园 真正的问题在于过去国企是愿意为职工提供深造机会的

        国企能保证按时上下班,还有福利,会开设夜校为职工提供学习的机会。现在呢?中低端制造业都以私营经济为主,这些小老板们只会996,007,35岁以上就裁掉了,青年人在这些私企里工作有什么进步的机会?要进国企?最起码得本科起步吧。

        脱离现在经济大环境谈个人发展没意义。

        通宝推:真历啊,
      • 家园 可以去看《八次危机》

        毛时代上山下乡主要还是经济危机,城里没法容纳那么多的就业了。我一直认为未来人口减少加上经济水平上升,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继续深造。现在这样一刀切,是对未来不负责任。

      • 家园 下是不乐意的,但是国家安排必须干啊

        国家安排,你还不认?

        但是有些未必是不乐意。

        起码习要说他上的是梁家河大学。

        他说,他和梁晓声的自怨自艾不一样。

        当时,要展示自己最革命,下去就是必须的,否则就退后。

      • 家园 现在工人地位能和前三十年比吗?
      • 家园 真是胡乱一刀

        例如同样是计划生育,一共和二共的能比?

        上山下乡可以认为是强制性的社会阶层流通(对当事人可能短期回忆不好,但是不是下乡了就再不回来, 并且后来回城了都是有政策倾斜的),一半人读普高是强制性的社会阶层封闭。就一条,公务员是要有学历要求的。

        上山下乡以及配套和一半人读普高及其配套,放在一起比?不是蠢就是坏

        • 家园 还是封建遗毒:公务员高人一等

          实话说,没背景当公务员就是累死的命,当然是相对稳定,也分单位,乡镇里就苦点,越往下越苦,越上面越香

          其实我觉得中央、省级一般公务员就该直接限制报考范围是基层公务员一定年限,单位考核中上的,出校门直接进大衙门太不好了,多在社会上几年会好些

          另外的,回城是你不屑的二共实施了……

          • 家园 你给二共洗地的方式不对。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 “1969年到延安插队的北京‘老三届’知青共26601人,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这样到1975年末,整个延安地区仍待在农村的北京知青只有991人,占26601名北京知青的3.7%。“

            反而是二共搞一刀切回城,引出了后面一连串社会问题。

            至于你说的公务员高人一等是封建余毒,公务员高人一等不是现在号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手造成的?我对如今政府有批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意见,或大或小而已),但总体持正面评价。我说公务员好是怎么能让你产生道德上的快感的?

            追求美好生活是个人天性。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公平,但一定要给人机会和希望。后面这一点也是改开派粉饰自己抹黑一共的一个重要注脚,比如时不时的会把高考拿出来显摆。那么一半人只能去职业学校,以后他们能获得的机会有哪些?不要说他们自己不努力贪玩,他们才十五岁左右吧?这个岁数就把人给定了?今上可是15岁去当知青的。

            通宝推:四十千,杨微粒,陈王奋起,真历啊,
    • 家园 多了解些实际情况,

      发言才有针对性,我孩子刚上初一,所以恶补了这方面的知识,以人员大省河南为例,现在中考总分七百分,期中体育70分,物化生实验30分,基本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80分以上,剩下文化课总分六百分,高中的最低建档线一般在380分左右,20年特例,体育和实验没考,建档线是300多一点,换句话说只要你孩子各科成绩在50以上,就可以上高中。而那些连建档线都达不到的学生占了近一半,父母不去教育,只懂溺爱和抱怨社会,这类学生去上高中,是干什么?这个社会没有谁剥夺谁。据我的观察,从90年代开始,能上普通公办高中的学生平均分要达到70分以上,上优质高中需要80分甚至更高,一直如此。现在也要只有平均分在70分以上的就有公办高中上。不深入分析人云亦云其实没有任何作用,徒增自己的烦恼罢了。

      • 家园 这个世界,应该没有

        谁剥夺谁,你不努力,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忽悠瘸了,浪费了大好青春,怨不得别人的

    • 家园 原来也没有全都上高中啊

      很多省份初升高的比率一直是50%左右甚至更低。

      • 家园 以后有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少子化,可以预见未来二十年中国出生的人数必然是越来越少的,二是过去二十年大学扩招大规模建设新学科校舍和设施,你搞对半分流,很多大学或专业招不满人甚至招不到人怎么办?

        而且一般大学校长在当地政府甚至整个省里都有很大的话语权的,他们将来肯定会跳出来反对对半分流政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