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甲午祭:决胜岂止在战场 -- 卢比扬卡

共:💬144 🌺713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今天的历史是解决新中国的确有一些问题,但是也要好过民国的问题。 -- 有补充

                            由于某些愚蠢的做法,导致了指责某几段时期被描述的比民国满清还黑暗的舆论。

                            某些公知甚至得出了还不如民国,还不如满清的所谓常识说法,这点肯定是不对的。

                            有问题解决问题,制度改善要进行,但是不能也不好推墙。

                            同时,美国的制度示范效应已经失去了。只有找回自己的制度自信。

                            所以要重新塑造新的历史观,也必须重塑,以前的过于妥协了!以至于叫敌人抓到了空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关键的是有没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这些真相 -- 补充帖

                            绝对不会对共产党有伤害,削弱,有没有这种自信放开历史研究。

                            让那些所谓历史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被彻底消灭。

                            关键看他们有没有这种面对质疑的自信心。

                            不好意思,我真的是被唯一选择的。

                            • 家园 在当今的国内舆论,一个先进的党领导国人走向辉煌已经被国人再次认可

                              不会再有独裁与否的疑问,哪怕有疑问,也会被压制了。

                              尤其是苏联的蜕变让人倍感痛心,也许今天的普京会深刻理解辉煌走向下坠的极度痛苦吧。

                              即便是国外,可能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美国的两党制到底行不行,似乎是不行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他们的经济其实受到创伤并没有国内欢呼的那样,一蹶不振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制度和历史是受到强烈质疑了,这让大家对于美国、或者说对于美国的坚信,产生了巨大的裂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次来到西方世界,也让人们对此产生巨大的迷惘,经济危机并不是存在和不存在是无所谓的。

                              要看美国西方在新形势下的应对,这次和以往并不一样,有了巨大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确是半社共国家中国带来的麻烦。

                              我个人对美国能不能短期快速渡过这次难关,表示怀疑。

                              这个巨大的窟窿已经不是美国西方和中国可以应对的了,大概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处于沉闷之中,以至于宣传系统都无法掩盖,无论中外。

                              比如今天,肉似乎在降价,但是很多其他的物价却在涨,这是很奇怪的,因为肉类一向是物价的平衡器。

                              观察吧。

                          • 见前补充 4634131
                          • 家园 官方要求重修中国近代史,说是中国历史

                            其实就是近代史,说明选择了共产党的必然性。

                            意思是重塑共产党的唯一性。

                            第二,不是英国拉着其他国家,我个人觉得不是英国力量不够,而是大家都要在中国满清这块肥肉上面吃肉,而英国确实不像之前可以自己玩,没有必要得罪一群狼。

                            当然了中国也足够大,大家分分也是可以的。

                            所谓多极世界。

                            第三,在这个基础上,资本家确实是不怕事大,就是支持,然后获利,这里面一些犹太人又承担了什么角色,大家也是可以探究的。

                            当年啊,就是民国时期,有个段祺瑞还是曹锟骗日本贷款的案例,意思是中国占便宜了,我们也可以看看,到底占没占,这种读者文摘的段子总是那么喜人。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当时的中国军阀个体是聪明的,包括满清,但是在对方的降维打击下,个体的民族的智慧,可以腾挪的空间太小了。

                            我们也只能像当年一战那样割让青岛了。

                            这就是东亚病夫的经典体现。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东亚病夫的侮辱性,体会都太浅,这种憋屈是漫长的黑暗,所以是非常挠人的。

                            只有克服了这点之后才能体会到新中国的无比可贵。

                  • 家园 保护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有时是要看情况的。

                    上海公共租界,甚至法租界名义还是租界,但是已经不是能力所在了。

                    即便如此,三国还辽,日本还是屈服了啊。

                    保护是存在的,有无达到目的是另外一回事,寄希望于国联,英国是当时的中国包括满清张学良甚至蒋介石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也是把自己寄希望于别人的经典案例和现实,寄希望是有的,能不能成功是要看别人的,包括敌人的冲击力。

              • 家园 给大家看个精彩的,我是不知道的啊,孔府的德皇像 -- 补充帖

                这事真精彩啊!

                大家知道不知道,我是不知道,居然还能这样。

                点看全图

                这事我简直服的一塌糊涂了。

              • 家园 那我就懒得找了,我是键政局不是社科院。
            • 家园 英国的确是大清的保护国,但是当时的英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做法

              从满清获取保护满清而获得的利益,而且是巨大的利益。

              非常成熟了,而且租界作为一种页数的存在,理应该详细研究,民国的租界历史是极为复杂的,很特殊的。

            • 家园 【揭秘:甲午战争时 英远东舰队险些进攻日本】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200906/0622_7180_1213575.shtml

              1894年,甲午战争以一种相当特殊的方式爆发:日本军舰浪速号在朝鲜洋面击沉大清运兵船,而这条船却是由英国人驾驶、飘扬着英国国旗的地地道道的英国船“高升号”。

              消息传来,英国国内舆论一片沸腾,群情激奋,要求政府对日进行报复。此时,巡弋在东亚的英国远东舰队,也做出了不寻常的军事部署:舰队副司令斐里曼特(Edmund Fremantle)不仅派“红雀”号前往出事地点进行搜索,更是派遣“射手”号前往搜寻日本舰队,要向日本舰队问罪。

              根据英国的外交文书记载,斐里曼特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Nicholas O'conor)处得到高升号被日本人击沉的消息,十分愤怒,在发给伦敦海军部的电报中建议:“我方应要求立即罢免并拘捕浪速号舰长和那些在两国政府谈判期间指挥军舰卷入事件的高级员。若不遵从,我应被授权实行报复。最重要的是,应当做些事情以弥补大英旗帜所遭受的侮辱。”

              上海出版的《字林沪报》援引外电的报道,斐里曼特奉命“飞檄日本东京,诘问该国海军省,其略云:中日倘有战争之事,则当须先照会各国,然后各国按照万国公法不使商船载运中国兵马,今日本并无照会至英国,则英国之高升轮船自应载运中国兵马,并无丝毫背理之虑。日兵无端燃炮轰击以致全船覆没,船中司事均遭惨毙,是何理耶?明明见有英国旗号而肆无忌惮,一至如此,将与中国为难耶抑与英国为难耶?请明以告我。”

              《字林沪报》因此认为“日本无端已甚,得罪于天下,我中国当即檄告合地球大小各国,同心协力,以共击天下之罪人。”

              《字林沪报》是英文《字林西报》的中文版,其消息来源有一定的优势。但看此报道上说英国舰队司令去质问日本是想和中国为难还是和英国为难,颇有街头斗殴的口吻,当属中文编辑们添加了不少佐料。

              尽管当时出于全球战略(主要是对抗俄国南下)的考虑,英国已经决定扶持日本。但因为长期的“传统友谊”,英国军方和民间都还是将中国作为远东的首要合作对象,在中日冲突中,英国舆论一致认为“抗日援华”既符合英国的长远利益,又符合英国的道义责任。

              当时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他的回忆录《蹇蹇录》中就抱怨,英军在战前总是帮助中国,远东舰队甚至时常尾随日本舰队,将所得情报通报给中国;斐里曼特本人在拂晓的大雾中遇见日本舰队故意鸣放礼炮,将日舰位置通知中国舰队等。

              • 家园 标题有误导性

                你所引用文章的标题有极大误导性。

                英国政府只是就事论事,而根本没有干涉中日争端的意图。“险些进攻日本”云云不过国内某些人的意淫,似乎英国佬站在中国人一方。

                因中日冲突导致英国民间利益受损的事情在此之后还发生一次。日本侵夺台湾后期,抗日主帅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秘密乘坐英国商船德利士号弃台,被日本海军在台南海面和厦门外海先后两次拦截,上船搜查,意欲加以逮捕。第二次英国商船被拦截滞留达10小时以上。所幸未能发现刘永福本人。

                对于日本海军有违国际公法,公然拦截商船的行为,英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提交不记名外交备忘录,以日本人承认不了解国际公法,向英国政府道歉,同意赔偿英国商船公司结束。有台湾研究者认为英国政府有意推销英国军舰,所以对日本的道歉轻松接受。实际上日本为准备日俄战争所购买的12艘军舰中,10艘是英国制造。

                • 家园 请教燕人兄:

                  关于不能全文引用河规,真理兄的这个引用文章算不算违规?

                • 家园 清朝的军舰也有一大半是英国造的
                  • 家园 逻辑结论是

                    英国人没有偏袒。无论怎样表面上搞法,他们的底线就是赚钱。

                    你所引用文章的立脚点就是错的猎奇心理。

                    大清从未沦落到任何国家的保护国。地球上任何国家都没有那个实力作大清的保护国。最后到了辛丑条约的中国最低点的时候,列强也只能分赃,而无法分裂中国。

                    • 家园 你看看一百多年以前白皮眼里的大清

                      这是1899年的漫画,标题曰白男的负担。你看看大清在哪里。

                      点看全图

                    • 家园 先想想“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什么意思

                      前面和另一位河友的讨论说过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