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公知与反公知,伴随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 -- 夕曦

共:💬16 🌺8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讨论】公知与反公知,伴随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

    中国帖子是回复河友的帖子布隆施泰因:你用的语言就是非人民的语言,因为那个楼太高,单独发出来供大家围攻吧。

    你说的没错,国内反公知潮流确实认为五四运动就是公知运动,而且历史范围还扩大,从辛亥革命到整个新文化运动甚至更早,都是公知否定中华文化的运动。这是中国社会当时落后于西方列强,为摆脱挨打、奋发图强必须走过的阶段。历经百年,社会又发展到出现否定现代公知(不是否定百年前的公知)的潮流。这个变化过程,正好符合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

    纵观中国现代史,可以看到公知多产生于文人、作家、学者群体,他们接触西方价值观最早、最多、最深,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是百年前或者改开时的历史客观条件决定的,是正确的并在当时代表了先进的进步力量。

    用当时公知之一毛泽东的《矛盾论》分析,有公知就一定有反公知的矛盾存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她的成立就是从全盘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开始的。这个党的在中国的生存、成长、壮大、取得政权、完成工业化,都是不断结合中国国情,去粗取精,不断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发展的。

    同时期的国民党,也是一个公知党,更加彻底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没有能力否定西方价值观中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在与共产党的斗争中失败,到今天几乎消亡。

    从更长的历史看,中国从公知到反公知的变化,正是中华文明融合西方文明价值的一个短暂的历史片段,这是中华文明强大的历史根源。

    通宝推:慧诚,fuxd2002,胡一刀,一着,红军迷,
    • 家园 需要怎样脑洞大开才把教员也定义为公知啊?

      首先,所谓的公知,一般都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绝不认可教员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其次,公知只是某一派学说的搬运工,缺乏原创。洋公言必称希腊,如胡适,整天都是西方怎样怎样,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国际接轨派的老祖宗;土公知如当代大儒梁漱溟,整天就是孔子怎样孟子怎样。

      公知的最高境界是创造继承,有这样成就的历史上都寥寥无几,儒家也就是孟子、朱熹等几个,他们成就虽高,但始终没法跳出汝家看儒家。

      教员的知识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也吸取了很多其他派的学说,但教员对学会的继承,不仅是创造继承,还是批判继承:不要跟我说西方怎样怎样,古代怎样怎样,而是应该说怎样怎样合理,现在应该怎样。

      通宝推:ziyun2015,
    • 家园 【讨论】公知的问题是太聪明了

      然后在关键环节出了差错。

      如果就「全盘反对传统」和「人物具体表现」来看,的确多是公知。

      因为文化深入我们骨髓了,认为失败一定是文化问题。或者说有问题一定是制度问题,而制度问题就是文化问题。所以“文化改革为其它一切必要变革的基础”就成了重中之重。这种观点至今流行。

      可问题在于,许多旗手,很难说真的了解国外文化,多是走马观花、受限于阶级视野。也很难说真的了解国内文化,多是望文生义、用西方体系解构。尤其是在专业领域的发言,堪称玩笑。这点至今没有什么改变。

      观察清朝,大家会发现危机来自内部:思想保守、文化钳制、制度僵化、技术停滞……这很难说不是文化问题,不是制度问题。同样的,现在部分欧美国家的困境与失败,也很难说不是同样的问题。

      可以说我们是太了解问题的根源,才会变成「文化决定论」的。

      那么问题在哪?

      问题在于把「文化」想得太简单了。

      把文化限定在自己的视野里,把文化限定在思想和表达。

      文化不只是曲高和寡、日用不知的东西,更是生活本身。是要在行动中确立的,而且是更广义的社会实践中,不只是口诛笔伐。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进行比较和批判,却很难提出什么真正有建设的意见。公知也不例外。除了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要怎么做,还有什么其他东西吗?

      换句话说,即便是照抄,也没告诉我们具体该怎么抄。

      所以公知的本质问题是口水党。

      从这个角度讲,拿现在的公知与之比,的确是在侮辱人家。

    • 家园 公知和知识分子的区别,就像大便和大型便利店一样
      通宝推:ziyun2015,
    • 家园 不论你是说,仅就用“红军迷”这个网名,宝推这个主题就令人

      迷思。

      站在儒教“民族主义”立场上,指责所有要打到他还要踏上一万只脚的是“公知”,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首先,因为“公知”在当下是个贬义词。所以,“公知”怎么定义不是问题,问题是只要你是反对“我”的,你就是公知。

      五四有没有公知?确实有,胡适之肯定是一个。但是,他并不能代表五四的方向。所以,说五四运动就是公知运动,很明显,就是现在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但是,这个历史虚无主义没问题,因为它是为了加持现在特别特别崇尚的“民族主义”的。

      通宝推:布隆施泰因,
    • 家园 公共知识分子之所以变成了“公知”主要就是没有了“正义立场”

      一、百度了一下,公共知识分子之所以变成了“公知”主要是没有了“正义立场”,用“人民立场”代替“正义立场”也没有问题,因为人民万岁嘛,人民就是正义,就是天下人之心。但是人民就光是“选民”吗?民意就光是选民的意愿吗?肯定不是。这个话题已经讨论的汗牛充栋了,放下不表。

      二、有意思的是他提出的这个话题,阶级亲还是种族亲?有点困扰。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方面的历史任务。

      “一步一步地”这几个字看起来多余了,但是平平淡淡的五个字里面有几代人的血泪,中国花了七十年一步一步地收集产能变成了世界工厂,期间新冠疫情还快进了一把进度,但是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手里”这个目标还有距离。

      所以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认为现阶段应该亲国家亲种族,而不是亲国外打工人,直到如共产党宣言所讲,实现了“一切”生产工具归国家再说。

      • 家园 不知道百度上查到的公知定义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应该是当年的公知引入中国的。

        • 家园 有两本书可供参考

          《知识分子与社会》、《公共知识分子》,可见公知是全球现象。

          我们在说公知的时候绝大部分不是在说为天下而己任的精神,而是表达自我与情绪过多,多余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流为空谈。所以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表述。

          公知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表意见,比如批评或者开处方。也包括在看似擅长的领域发表一些激进意见,往往伴随某种叙事。有时候很有迷惑性,因为即便是同一个学科内部也是隔行如隔山,普通人很难分辨他们的意见。但大部分时候立场鲜明,几乎可以立刻判断有没有问题。

          概括一下,有一定专业能力、爱发表意见,但是自以为是、光说不练。这样讲也许很多人都会算进去。但是这有两个前提。其一、有意识向公众传播,试图影响公共决策。其二、由于其一,往限定在政治领域(往往是某种自由主义)。

          所以严格来说,没有几个人可以轻易的判定为公知。也许跨行发表意见可以说是广义的公知,但是实际行动证明绝大部分不是。可以用公共知识分子这个定义中的公共或者知识分子属性来说明一些人的确如此。但是在讨论中价值判断的成分十分明显,显然不能忽略这点去讨论。

        • 家园 用爱发电的是公知,东林党也是公知

          瑞典环保少女是公知,好像公知没有一个很公认的定义,没有建设性的批判者?

          你说的那位大概算是脱离人民立场的伪国际主义者,有点接近公知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